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50|回复: 7

[历史文化♡] 竞猜  艺术知识类 - 这幅画叫什么名字 √已有答案√欢迎深入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4 21: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幅画叫什么名字,是由谁所作,并请介绍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21: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5000]清,李方膺 《潇湘风竹图》
李方膺历尽仕途沉浮,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曾在大灾之年,擅自作主开仓赈民,险些丢官;又拒上违命,先后入狱和罢官,几经坎坷,愤世嫉俗,痛恨官场腐败黑暗,但从不向贪官污吏和邪恶势力屈服,好作以风雨为背景的竹石图,以解愤郁的胸臆。抒发任它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潇湘风竹图》画面劲竹数竿,直指云霄,枝干挺拔遒劲,墨虽淡却筋节有力。而竹叶秃笔横扫,依风势倾斜。夸张地几呈平行之势,有力地表现了疾风狂吹的情形,竹旁顽石阔笔涂写,与竹浑然一体,更加突出了竹竿迎风屹立的不屈,并给予有力的支持,显示了两种力量的强烈的对抗性,赞颂了竹子与狂风顽强苦斗的精神。左下侧题: “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乾隆十六年写于合肥五柳轩。李方膺。”钤三印。[/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4 22: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画名:潇湘风竹图
作者:李方膺
类型:立轴纸本水墨
现由南京博物院收藏

作者简介:

  李方膺(1679-1755后):字虬仲,号晴江,又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江苏通州(南通)诸生。先后任山东兰山、安徽潜山、合肥知县,有善政、人德之。以不善逢迎,获罪罢官。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以资衣食,为“扬州八怪”之一。傲岸不羁,不拘绳墨。善画松、竹、梅、兰和草虫。老笔纷披,画梅尤精。间作山水、人物,豪放苍劲,水墨淋漓。尤长大幅,颇富士气。有印章二十九方。其写梅所用印章为“梅花手段”。乾隆二十年(1755)作《墨梅卷》,袁子才、金冬心、郑板桥题之。时年六十一(按诸书多记李晴江座年六十一(1754),《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载,李于(1755)尚在作画,仅说时年六十一,并非卒年。今从此说,待考。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钞》。

风竹图赏析:李方膺常喜欢描绘以风雨为背景的竹石。风是抽象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形象,颇难以表现出来的。此画中画家大胆创造,写竹子数根,依于石旁,挺拔修直。秃笔直扫,画竹叶扁方状成倾斜方向,有力地表现了疾风的狂肆,作者不但在描绘技法上显得“因难见巧”,而且显示出竹子不畏强风的精神,笔笔枝叶呈现出坚贞不屈的力量。下笔如风驰雨骤,正象是抒发画家胸中的怒气。李方膺由于仕途生活中得罪权贵,先后下狱罢官,但从不屈服苟且,这幅画可说是他心境的折射。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4 22: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方膺《潇湘风竹图》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常喜欢描绘以风雨为背景的竹石,他的《潇湘竹石图》轴(见右图)便是一幅别具一格的作品。此图立轴,纸本水墨,纵168.3厘米,横67.7厘米,藏于南京博物院。这幅画作于合肥五柳轩,时为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这一年李已被罢官,因受到诬陷,心中抑郁,故于合肥私邸所绘之画多有怒气。此画中有粗竹两枝,嫩竹两枝,在狂风中摇曳生姿。主竹挺拔有力,不弯不揖,有参天凌云之气概。整个画面的气势表现在用浓墨、枯墨铺写的枝叶上,所画竹叶不讲成法,秃笔直扫,竹叶画呈扁方状倾斜方向,无叶尖,潇洒随意,尽管风势极强,但枝叶顺风飞扬而不折,透出一种镇静与傲慢。画面中,石与草都是参照物,点染出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在疾风的鼓荡下,几叶小草已偃伏在地,坚强的石头也似乎极力抗拒,只有劲竹傲立苍穹,岿然不动,片片枝叶都呈现出百折不挠的力量。风是抽象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形象,画家通过描绘竹叶的动态变化,有力地表现出疾风的狂吹,使不可见的风有了可视的形象,而且从竹枝飞舞、竹叶相互碰撞中,似乎还可以听到碎琼乱玉的丁东之声。
    竹是一种人格的写照。板桥之竹如清癯的老者,清淡修整,有超然之态。方膺则不然,他的竹宛如在战斗中的猛士,顶天立地,傲岸不屈。他借竹子来抒发情怀,借竹子不十白狂风暴雨、坚忍不拔的品格来自喻。画的左下仅晒云:“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款署:“乾隆十六年写于合肥五柳轩。李方膺。”钤三印。
    李方膺(1696—1755),字虬仲,号晴江、秋池,江苏南通人。雍正间以诸生受保举,历任乐安、兰山、潜山、合肥等知县,去官后寓扬州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卖画为生,傲岸不羁,善画梅、松、竹、菊和鱼虫,间作山水、人物,笔墨豪放,不拘成法。李方膺在仕途生活中,因不善逢迎,得罪顶头上司而遭遇打击陷害,先后下狱与罢官,但他从未屈服于贪官污吏和邪恶势力,多借“竹子的怒气”泄胸中之怒气。传世作品有《百花兰瑞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松石图》轴,藏广州美术馆。[/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4 22: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潇湘竹石图》,“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所作。画的左下仅晒云:“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款署:“乾隆十六年写于合肥五柳轩。李方膺。”钤三印。

  李方膺(1696—1755),字虬仲,号晴江、秋池,江苏南通人。雍正间以诸生受保举,历任乐安、兰山、潜山、合肥等知县,去官后寓扬州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卖画为生,傲岸不羁,善画梅、松、竹、菊和鱼虫,间作山水、人物,笔墨豪放,不拘成法。李方膺在仕途生活中,因不善逢迎,得罪顶头上司而遭遇打击陷害,先后下狱与罢官,但他从未屈服于贪官污吏和邪恶势力,多借“竹子的怒气”泄胸中之怒气。传世作品有《百花兰瑞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松石图》轴,藏广州美术馆。[/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4 22: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方膺《潇湘风竹图》

  李方膺历尽仕途沉浮,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曾在大灾之年,擅自作主开仓赈民,险些丢官;又拒上违命,先后入狱和罢官,几经坎坷,愤世嫉俗,痛恨官场腐败黑暗,但从不向贪官污吏和邪恶势力屈服,好作以风雨为背景的竹石图,以解愤郁的胸臆。抒发任它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潇湘风竹图》画面劲竹数竿,直指云霄,枝干挺拔遒劲,墨虽淡却筋节有力。而竹叶秃笔横扫,依风势倾斜。夸张地几呈平行之势,有力地表现了疾风狂吹的情形,竹旁顽石阔笔涂写,与竹浑然一体,更加突出了竹竿迎风屹立的不屈,并给予有力的支持,显示了两种力量的强烈的对抗性,赞颂了竹子与狂风顽强苦斗的精神。左下侧题: “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乾隆十六年写于合肥五柳轩。李方膺。”钤三印。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7 15: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风竹图>
李方膺
立轴纸本水墨
纵168.3厘米横67.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画家介绍:李方膺(1679-1755后)字虬仲,号晴江,又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江苏通州(南通)诸生。先后任山东兰山、安徽潜山、合肥知县,有善政、人德之。以不善逢迎,获罪罢官。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以资衣食,为“扬州八怪”之一。傲岸不羁,不拘绳墨。善画松、竹、梅、兰和草虫。老笔纷披,画梅尤精。间作山水、人物,豪放苍劲,水墨淋漓。尤长大幅,颇富士气。有印章二十九方。其写梅所用印章为“梅花手段”。乾隆二十年(1755)作《墨梅卷》,袁子才、金冬心、郑板桥题之。时年六十一(按诸书多记李晴江座年六十一(1754),《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载,李于(1755)尚在作画,仅说时年六十一,并非卒年。

作品介绍:李方膺常喜欢描绘以风雨为背景的竹石。风是抽象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形象,颇难以表现出来的。此画中画家大胆创造,写竹子数根,依于石旁,挺拔修直。秃笔直扫,画竹叶扁方状成倾斜方向,有力地表现了疾风的狂肆,作者不但在描绘技法上显得“因难见巧”,而且显示出竹子不畏强风的精神,笔笔枝叶呈现出坚贞不屈的力量。下笔如风驰雨骤,正象是抒发画家胸中的怒气。李方膺由于仕途生活中得罪权贵,先后下狱罢官,但从不屈服苟且,这幅画可说是他心境的折射。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7 17: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板桥-郑燮-竹石图[/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5:51 , Processed in 0.1708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