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改后的A/H股首日上市比价呈现出终点回到起点的态势,相对于同期上证综指的表现,已明显超跌。A/H倒挂重现股市江湖
- 本刊特约作者联讯证券 汪婉婷
A/H股蹒跚于“破发”路上
3月26日,中国太保(27.57,1.68,6.49%,吧)在首发机构限售股上市流通压力下,跌破30元的发行价,成为2007年以来跌破IPO发行价的第一股。尽管中国太保尚没有成为A/H板块成员,但根据其此前披露的相关信息,“先A后H”亦是中国太保拟采取的融资路径,且必须在今年9月14日前完成H股筹资,否则将需要股东大会的重新审议。按照有关承诺,中国太保的H股发行价格将不低于其A股发行价格。因此,A股“破发”,无疑使太保的H股发行之路更为坎坷,甚或一段时间内将此路不通。
万科总经理称地产市场在逐步回暖,房价不具备深幅下跌空间……
继中国太保“破发”后,在本周四A股市场的再度暴跌中,A/H股板块的中煤能源(17.40,0.71,4.25%,吧)、中海集运(6.93,0.42,6.45%,吧)也纷纷加入“破发”阵营,中国石油(17.87,0.88,5.18%,吧)和建设银行(6.98,0.41,6.24%,吧)更是“摇摇欲破”。事实上,A/H股“破发”并非首例。2006年8月18日,中国国航(16.55,0.91,5.82%,吧)上市首日开盘即现“破发”,并且延续了10个交易日,迫使其控股股东履行承诺入市增持。时隔一年半,A/H股又面对“破发”,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如何动作,也将成为弱市中的一块试金石——空喊大小股东利益的一致性,不如看实际行动更有效。
平安领军A/H股价格倒挂
3月25日,中国平安(53.14,4.15,8.47%,吧)A股的股价定格在51.08元,其H股股价为53.35港元,阔别一年多的A/H股价格倒挂现象重现江湖;3月26日,中国平安的A/H股价格倒挂现象延续,而且增加了新的同路者——中国铁建(10.34,0.36,3.61%,吧),其A股收盘10.9元,H股收盘11.1港元;3月27日,中国中铁(7.39,0.34,4.82%,吧)继续加盟这一倒挂的队伍当中,其A股收盘7.05元,H股收盘7.47港元。
当然,这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A/H股价格倒挂。在考虑汇率因素后,截至本周四,中国平安、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的A股股价较其H股股价仍分别有1%~4%的溢价。事实上,今年非严格意义的A/H股价格倒挂现象最初出现于3月13日,即中国铁建H股的上市首日,只是饱受暴跌之苦的A股市场投资者已无暇顾及。
两年前,A/H股并轨曾是相当夺人眼球的话题。彼时同时拥有A/H股的上市公司只有30余家,分布在钢铁、煤炭、交通运输、水泥、食品饮料、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的6、7家上市公司出现了持续的A股股价低于H股股价现象(已考虑汇率因素),而个别品种的折价幅度已达到25%左右,后来曾喧嚣一时的“本土定价权”口水战也发端于此。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中国银行(5.11,0.19,3.86%,吧)于2006年7月拉开了重磅H股的海归序幕。21个月以来,共有21家上市公司进入A/H股板块,其中大部分是“先H后A”的海归方式,只有几家例外,如中信银行(7.23,0.38,5.55%,吧)采取了“A/H同步”的发行上市模式,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则是“先A后H”,潍柴动力(63.99,0.00,0.00%,吧)、中国铝业(21.81,0.89,4.25%,吧)则借力并购重组,跻身A/H板块。
剔除潍柴动力和中国铝业,同时不考虑汇率因素,股改后的A/H股首日上市比价呈现出终点回到起点的态势,相对于同期上证综指的表现,已明显超跌。
A/H股比价呈现结构性接轨
如果凭上述数据得出A/H股价格全面接轨的结论,当然有些操之过急。以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创下历史新高作为起点,以完成股改、A/H股均正常交易为前提,49家上市公司组成的A/H板块的算术平均比价在最近5个多月的总趋势是震荡上行。
根据行业内上市公司家数、股本及市值等数据的代表性原则,我们在A/H股板块中挑选出分属5个行业的28家上市公司,比较其不同时点的比价变动特点。数据统计显示,钢铁、电力、航空三大行业是拉动A/H样本股平均比价水平上行的主要动力。在统计区间,三大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比价增幅分别为51.13%、49.69%、27.55%,显示出相关品种在境内外市场的表现趋于背离。初步判断,境内外资金在该阶段相关品种操作思路的差异,有可能源于对上述行业整合前景的不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不同估值。
两大龙头股典型双输
保险股、石油石化股是A/H股比价水平明显收敛的两类品种,也是结构性接轨的主力品种,其比价在统计区间的降幅分别达到22.32%、19.05%。两个板块中的代表中国平安、中国石油不但是A股市场的主要领跌品种,也是受到投资者最猛烈指责的品种,还是“破发”的高危品种。
说到领跌,中国石油显然难辞其咎。身披“亚洲最赚钱公司”的光环,中国石油以48元天价亮相于A股市场之后,就展开了漫漫的下跌之路,至今仍未见尽头。直到本周四(3月27日),中国石油的A/H比价才首次落在200%以下;距其16.7元的A股发行价收敛至仅余1.7%的盈利空间。在中国石油股价崩塌过程中,大众舆论以嬉笑怒骂等各种方式抒发着套牢族的怨憎。
尽管中国石油在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严防死守发行价,并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但以中国石油所处的垄断现状,决定了中国石油的赚钱能力并非取决于公司经营效率,而取决于发改委的政策导向。公司属性的先天缺失,使得中国石油的吸引力更多地表现在其畸型的股权结构上。作为A股市场中股本杠杆效应最突出的上市公司,中国石油的走势很大程度上恐怕要依赖于股指期货的推出进程。其发行价守住与否,本质上意义有限。
而金融控股集团范例之一、被喻为中国最优秀保险公司的中国平安,则以另一种方式被投资者“青睐”。今年1月21日,一纸董事会公告把股价较历史高点已回落34%的中国平安砸出连续两个跌停——公告中披露的再融资事宜议案显示,其流通股东们将面临1500亿元的资金渴求,这着实吓坏了正在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资本市场“大地震”中喘息的A股投资者。“融资门血案”第一次洗劫了上证综指的年线支撑,也使中国平安股价缩水25%。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80330/09454686301.shtml
入市的机会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