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谈翻译》读后
=================
《傅雷谈翻译》傅敏,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9一版一印
内容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 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老实人》、《天 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 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译作约五百万言。
本书除收辑先点滴“译话”外,摘录的翻译书札有长短五十六条,供广大读者参考研究。
本书代序是傅译研究专家罗新璋先生的文章《读傅雷译品随感》,这是我国最早发表的、比较全面的、言简意赅的一篇评论先父翻译的文章。本书附录刊载了截至目前发表过的比较重要的论及先父翻译的文章,供大家研究参考。
=================
傅雷谈翻译,只有两篇,《高老头》重译本序,《翻译经验点滴》,其他都是只言片语的论述。这两篇笔墨不多,哲理却深然,令人玩味。书的后半部分,引用了不少傅译专家罗新璋,香港傅译专家金圣华等学者的文章。巨人已然远去,也只能通过后继者不倦的描绘,才能够让我辈依稀遥想当年大师的风采。
傅雷曾总结自己对翻译的要求: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他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傅雷提专名翻译,要有专名号,以便读者理解,应当成为一种基本的要求,需大家来遵守。
傅雷提杨绛论翻译,有《失败的经验》一文,可以参考。
书中,郑克鲁提出“如果说朱生豪的翻译是英语译界的一面旗帜,那么傅雷的翻译就是法语译界的一个代表”,想必是业内的普遍认识。他还指出,傅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且善于将较通俗的当代语言和丰富的文学语言相结合进行翻译,准确把握巴尔扎克的思想,并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给我的感触是,一是作翻译,要找对人。不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可以碰见个原著,就能成为译者。傅雷一生,与巴尔扎克神似,又自言与罗曼罗兰性格相近。傅雷在《经验点滴》里指出:“从文学的类别来说,译书要认清自己的所短和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做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 (二)从文学的派别来说,我们得看清自己属于哪一派:浪漫派还是古典派,写实派还是现代派?每一派中又是哪几个作家?”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判断自己是否热爱原作,二要有较高的艺术眼光。
我的第二个感触是翻译要严谨。傅雷译《高老头》前后三稿,分别是1944年,1951年和1963年,犹叹:“几经改削,仍未满意。艺术的境界无穷,个人的才能有限”。又如,傅雷单就书名《贝姨》写了700余字来讨论“cousin”一词,严谨如此,让后学敬仰。诚然,翻译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傅译抱批判性的眼光来接受也是可以,但一代巨匠的伟岸胸襟和治学态度,实在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我的另外一个体会,来自段文菡著《艺海清辉——傅雷》,书中说:“在傅雷心中,社会的进步与艺术的繁荣之间,社会的进步是第一位的;人格的高尚与艺术家的成功之间,人格的高尚是第一位的。这两个“第一”,也成为傅雷一生的行为准则。为社会进步不遗余力,尽献赤子之心;为人格之高尚不作苟且之姿,宁可兰摧玉折。”寥寥几句,傅雷刚直的性格跃然而出。
=================
全书目录
代序--读傅雷译品随感
译话点滴
《高老头》重译本序
《贝姨》译者弁言
关于《老实人》一书的译名
翻译经验点滴
对于译名统一问题的意见
答陈冰夷查询
翻译书扎
至宋奇
至宋希
致黄宾虹
致傅聪
致王任叔
致人民出版社编务室
致楼适夷
致人民文学出版社欧美组
致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致梅纽因
致罗新璋
致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
致郑效询
致石西民
附录 傅雷译著研究
《傅雷译文集》出版说明/罗新璋
《傅雷译文集》再版感言/罗新璋
谈傅雷的翻译/陈伟丰
傅雷与巴尔扎克/思灵
《罗丹艺术论》读后记/罗新璋
傅译《高老头》的艺术/金圣华
读傅译巴尔扎克的名著《贝姨》/彭长江
文学翻译中的情感移植/张成柱
永恒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柳鸣九
傅译罗曼·罗兰之我见/罗新璋
略论傅雷的翻译成就/郑克鲁
从《家书》到《译文集》/金圣华
从“傅译”到“译傅”/金圣华
编后记
=================
另附两篇链接,供同好参考:
http://mem.netor.com/m/jours/adi ... 89&joursid=1069
谈傅雷的翻译 陈伟丰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 ... cBlogLog=1001693845
译者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