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33|回复: 2

[军事体育♡] 军事  P-61“黑寡妇”夜间战斗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4 23: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61“黑寡妇”夜间战斗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06: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的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馆的停机坪上,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一架P-61B飞机。它全身漆黑,外形奇特,胖圆的机头两侧描绘着蜘蛛图案,机身上写有BLACK WTDOW(即黑寡妇)的字样。
   那么,为什么人们要给飞机起这样一个绰号呢?
   原来,在美国西南部的丛林中,有一种黑色蜘蛛,体积虽小,但毒性极大。其毒液的毒性竟是眼镜蛇毒液的15倍。这种黑色的蜘蛛常常潜伏林中暗处,一旦发现目标,找准机会,就会出其不意地迅速扑过去,用毒液将目标立刻置于死地。此外,它还生性残忍。每当雌雄蜘蛛交配后,雌蛛立刻吃掉雄蛛。因此,世人称它为黑寡妇蜘蛛。
  P-61飞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夜间战斗机。它装有世界最先利用雷达进行导航,可在夜间进行空中格斗。机身涂成黑色,常常隐蔽于夜空中,依靠其先进的机载雷达搜索发现目标,一旦捕获目标,便迅速调整姿态立即扑过去,以猛烈的火力将目标击落。由于,P-61飞机与黑寡妇蜘蛛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人们给P-61飞机起了“黑寡妇”这样一个绰号,并在它的机头两侧绘出蜘蛛图案。此外,P-61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用玻璃钢做雷达罩的飞机,又是世界上第一架3人制成员的重型战斗机。
  尽管P-61“黑寡妇”飞机是由美国研制出的,但设计这样一种夜间重型战斗机的最初想法,却出自英国。
  众所周知,飞机能在夜间飞行和作战,完全得益于机载雷达的研制成功和不断发展。第一部机载雷达是由英国人爱德华·波文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于1937年研制出来的。该雷达装在“安森”侦察教练机上,对船只的探测距离为16公里。这种机载雷达经改进后,称为AI机载截击雷达。AI雷达于1940年夏天开始服役。它可用来探测飞机。
  194O年7月23日凌晨,英国飞行员吉·阿什费尔德和雷达操纵员拉·莱兰,驾驶1架“布伦海姆”战斗机,首次利用机载截击雷达,击落一架德轰炸机。“布伦海姆”原是一种轰炸机,后经改进,加装AI雷达,变为夜间战斗机。(一说1940年11月19日,英国“美丽战士”战斗机深夜击落德轰炸机,才是利用机载雷达第一次击落敌机。)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初期对英国本土实施昼间轰炸,由于遭到英皇家空军的顽强截击而付出了很大代价。于是德国调整战法,改为以夜间空袭为主,这给英国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决定加速研制机载雷达,力争及早推出夜间战斗机。这项研制任务交给了美国飞机设计师杰克·诺斯罗普。
  诺斯罗普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飞机设计师,又是一位经营有道的企业家。他早年在道格拉斯公司工作。1939年他决定单干,于是在加州的哈尼市组建了诺斯罗普飞机公司。40年代初,诺斯罗普成功地研制出了好几种飞机,其中V-72“复仇者”轰炸机被英国看好。也正是因为此事,促使英国后来决定把研制新型夜间战斗机的任务交给了诺斯罗普。
  当美国军方知道诺斯罗普正在为英国研制夜间战斗机时,于194O年10月,紧急召回了诺斯罗普,声称美国也应该研制夜间战斗机,而且研究报告已得到华盛顿的批准。于是,诺斯罗普和他的助手们只得改为接受美国军方的研制任务。
  1940年11月5日,诺斯罗普及其助手来到莱特空军基地,与空军技术部和物资供应部的负责人协商。此后,诺斯罗普很快拿出了设计方案。经与军方讨论后,对方案作了局部修改。1941年1月中旬,诺斯罗普公司与军方正式签订了关于P-61和YP-61的制造合同。
  1942年5月26日,XP-61试验机出厂试飞。下午4时30分,这架重达13.6吨的庞然大物腾空而起。试飞获得了圆满成功,头15分钟所得到的性能数据,就已大大超出设计要求。美军需部长迈克尔将军感到非常满意,当即提出该机应立即投入批量生产,月产量应达到140架。
  P-61试飞成功后,诺斯罗普公司在此基础上,又对该机短舱和机载武器部分进行了多次修改,最后定下了生产型P-61。
  P-61飞机具有十分独特的外形设计(见图),属于上单翼、双发、并联双立尾式飞机。机翼位于机身后半部,两个发动机分别位于机翼两侧,并向后引伸与垂直尾翼相连,水平尾翼将两个垂直尾翼相连。这种布局有利于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可操纵性和安定性。
  P-61的雷达系统包括五大部分:截击雷达、问讯器、无线电高度表、敌我识别器和护尾器。这些设备是夜间作战时的五大“感观器”,配合导航仪、无线电信标、无线电收发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搜索和通信系统。
  P-61正式生产后,很快装备了部队。从1943年1月至1944年6月,美军先后组建了15个P-61夜战中队,并相继被派往各个战区。
  尽管“黑寡妇”问世较晚,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在欧洲战区,纳碎德国后期投入使用的JU88型、DO217型共计被“黑寡妇”击落237架(一说总共击落德国和日本飞机为127架)。美陆军航空队的P-61型飞机在欧洲战区夜间作战中,损失率仅为0.7%。
  1944年10月5日,第426夜战中队被派往中国西南重镇成都,后来第427中队也来到了中国。
  进驻中国战区的夜战中队使用的“黑寡妇”战斗机是P一61B型。该机于1944年首次试飞,装两台普·惠公司生产的R-2800-65型18缸(双排)星形气冷活塞式发动机,单台功率为1.5兆瓦。该机最大速度每小时589公里(高度6100米),升限1.01万米,航程4830公里,装4门20毫米机炮和4挺12.7毫米机枪,并可载4枚720公斤的炸弹。
  P-61B乘员2~3人。当采用2名乘员方案时,由飞行员兼前面机身4门固定机炮的射手,而雷达操纵员则兼无线电通讯及尾部后舱4挺机枪的射手;当取3名乘员方案时,飞行员兼4门机炮射手,雷达操纵员操纵雷达,专心致志捕捉目标,无线电通讯员兼负4挺机枪的射手。
  1944年10月29日晚,“黑寡妇”在中国首战告捷。功臣是飞行员罗伯特·斯科特和雷达操纵员罗伯特·菲力普。
  “黑寡妇”很快就成为了日军战斗机的克星。其奇特的外貌和优越的夜战性能,使日军飞行员感到了强大的威胁。经过几个月的较量,日空军的夜间偷袭行动基本上被遏制住,不敢轻易发起夜间攻击了。“黑寡妇”自然不甘寂寞,随即调整了使命,开始了夜间的主动出击行动。它们无声无息地穿梭于夜空之中,分别从新津、梁山和安康等基地出发,前去袭击日占区的铁路、公路和通讯系统。第427中队的“黑寡妇”们还被改装成机翼下带有火箭发射器的飞机,从昆明基地出发去打击日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功成名就的“黑寡妇”夜间重型战斗机逐渐地退出了空战舞台,但它的设计思路以及许多新的技术成果,被用在后来的飞机设计上。
“黑寡妇”出现于二战后期,美国也没有向其他国家出售。二战结束后,随着历史的变迁,目前世界上仅存有两架,一架在美国的俄亥俄州空军博物馆,另一架在中国的北京航空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08: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到北航看过,门票好象很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4:37 , Processed in 0.1942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