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3-19 00: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3月19日,中国女作曲家瞿希贤逝世。
瞿希贤,上海市人。1919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逝世于2008年3月19日。自幼爱好音乐。194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曾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师。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建国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中央乐团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一至三届理事、第四届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儿童音乐学会名誉会长。
作品主要在声乐领域,包括合唱、独唱、群众歌曲及儿童歌曲等。作有无伴奏合唱《牧歌》、《红军根据地大合唱》,歌曲《全世界人民一条心》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影响广泛的合唱作品还有:《飞来的花瓣》、《乌苏里船歌》等。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骆驼祥子》等。她还翻译出版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法原理》一书。1981年她和我国其他女作曲家的作品,应邀在意大利举行的妇女音乐联欢节上展出。1990年在京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
详细简历:
1919年9月23日生于上海。读中学时开始学钢琴。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上海沦陷后,到湖南、江西一带参加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入重庆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学习。1941年回到上海,考入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又先后从李惟宁、马琼斯、弗朗克、谭小麟等教授学习钢琴、和声、对位等音乐课程1944年毕业。1948年又毕业于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同年10月到北平,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瞿希贤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从事作曲。1953年、1979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瞿希贤所作第 1首歌曲《春耕歌》发表于1938年。以后几十年间她创作了《无家别》、《战地月光曲》、《怎么办》、《农村小唱》、《全世界人民心一条》、《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中国当代之歌》等大量为群众所喜爱的歌曲。瞿希贤所写的儿童歌曲旋律明快,形象生动,其中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最为突出。瞿希贤对合唱艺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1954年,她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成为国内外音乐团体经常演唱的曲目之一。此外,她所创作的《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在全国第 1届音乐周上获得好评。60年代以来,瞿希贤还先后为影片《青春之歌》、《红旗谱》、《元帅之死》、《骆驼祥子》等配乐。她的电影音乐作品以强烈的时代气息,浓郁的地方色彩,有力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内心世界。几十年来,瞿希贤创作了数百首歌曲,已编辑的作品专集有《瞿希贤独唱歌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瞿希贤歌曲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收集了1938~1984年的作品。
《牧歌》原为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典型的长调民歌,在简洁的旋律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全曲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曲调优美抒情,宽广悠长,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上句在高声区围绕着五度音“5”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中飘着朵朵白云;下句转入低音区低回歌唱,以“1”为中心围绕进行,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低回婉转的旋律,犹如撒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展现了草原牧区美丽、壮阔的景象.<牧歌》流传于中国内蒙古东部地区, 表达了蒙古人民对辽阔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无限挚爱和深情眷恋.这首民歌有著朴实优美隽永的特征, 它本身有一个很好的歌词, 给人的感觉是一切都很宽广优美, 合乎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翠绿的草地上, 跑著白羊; 羊群像珍珠, 撒在绿绒上.无边的草原, 是我们的故乡; 白云和青天, 是我们的蓬帐.早霞迎接我, 自由地歌唱, 生活是这样幸福欢畅".这首无伴奏合唱, 用非常高明和学院化的写作技巧, 利用复调自由卡农手法写成一首此起彼伏和非常感动人心的合唱曲.写於1953年的作者, 怎0也不会想到, 他会无法走完后来"文革"的苦难历程.
《牧歌》
50年代初,诞生了一首根据东蒙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曲《牧歌》。它像一碗醇厚的马奶酒,使所有听过它的人,都醉卧草场,乐不思蜀。不少外国来华团体都要演唱这首歌。他们用了两个字概括对它的印象,那就是──天籁。
这正是那个清新、和谐的时代在作曲家心目中的反映。然而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曲作者瞿希贤当时并没到过内蒙古草原,直到如今都没去过。她怎么会想起创作这样一首歌呢?
1954年的一天,作曲家安波来到瞿希贤家,瞿希贤拿出《东蒙民歌选》,想挑几首唱来听。没想到他们竟从头唱到了尾,完全被歌中的草原风情迷住了,最后每人圈出三首认为是最动人的,有一首歌被划上了两个圈,这就是《牧歌》。
这是根据流传于内蒙昭乌达盟的长调民歌改编的无伴奏混声合唱曲,作品在应用人声写景抒情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我国民歌中的“牧歌”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音乐体裁“牧歌”完全不同,前者自古就有,是蒙古人民放牧时唱的,具有山歌的性质;后者是一种世俗歌曲,到16世纪时演变成了无伴奏合唱曲。
她刚刚于2008年3月19日中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故世,享年89周岁。瞿希贤是上海人,毕业于当时的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和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代表作品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乌苏里船歌》《飞来的花瓣》《牧歌》《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全世界人民一条心》,《青春之歌》《为了和平》《红旗谱》《骆驼祥子》等电影的音乐等等。她还著书译作,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发挥了巨大的能量。记者曾问她:“你有没有统计过作品数量?”她回答道:“我只顾写,倒是从来没有去数创作了多少首歌。”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歌词: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
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
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
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
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
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推荐理由:著名的音乐家,其作品影响了一大批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