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capricorn_ye

[摄影随感♡] 活动  纪念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45周年大家谈:学雷锋,从小事做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4 23: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雷锋正大光明,做好事心安理得。

学雷锋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只是把帮助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没有刻意去学习雷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0: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雷锋是一位好同志,身上散发道德的光辉,但被刻上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烙印。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如果是,那么一个国家的民众的生存状态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从我做起是我们国家能够强盛、文明、公正、和谐的基础,生活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幸福,才有自豪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0: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时代已不同于当年,你若是象雷锋一样,要帮人提包,人家不把你看成拎包贼才怪;你若替一个大嫂抱孩子,人家会以为你是拐卖儿童的
所以今日学雷锋,恐怕最重要的是从小事做起,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它人,这便是我们今天可以做得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1: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心向善,雷锋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这种无私、乐于奉献的情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雷锋精神从我做起,让这种既朴素又伟大的情操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2: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雷锋同志学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13: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4: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怎么学雷锋的:
小时候,我们班长组织了一十二个自愿者,其中包括我,到我们县委的大院去打扫卫生,那天正好星期天,把人家的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那个值班的直夸我们是活雷锋呢。
活雷锋是活雷锋,但活儿也不能白干,我们班长带头找值班领导要感谢信,还要红章。领导说章被锁起来了,周一才能盖。我们只好第二天找了几个代表去要感谢信。
过去的雷锋做好事不留名,我们呢,时代不一样了嘛,当然也要与时俱进了,不留名谁知道我们是雷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7: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上小学时班级组织大家带着慰问品去五保户家,打扫卫生,帮着烧水!回来的时候唱着“学习雷锋好棒样”别提多带劲了!记得中学的时候,有一次是扫大街,搞得跟个土猴一样,那时候大家的热情是很高涨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7: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的3.5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日子。
今天,又和我的学生们一道去了敬老院,打扫了卫生,整理了房间,送去了书报,美化了庭院,还给老人们捐了款。
雷锋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向雷锋同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7: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侯,邻居家的老爷爷,老奶奶儿孙都在东北,我每天放学都去串门,不是说多想去哪儿玩,而是爸爸妈妈叮嘱我要常走动,给他们解闷儿,还经常带妈妈做的好吃的给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7: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3月,各地学习雷锋活动很多,“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毋庸讳言,更多的活动逃不脱大肆张扬的前提,逃不脱花架子、走过场的嫌疑。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雷锋三月来,四月走。”伟人告诉我们,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且我们都知道,雷锋做好事从不张扬,许多事情是受益者找上门来才真相大白。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学雷锋?
  首先,要立足自身学雷锋,从小事做起。一方面,需要我们像雷锋那样“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的火热”,立足自身,勤奋学习,成长成才。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像雷锋那样“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热情关怀那些上不起学的困难孩子、遭受自然灾害的同胞……只要我们尽一点微薄之力,向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奉献一点爱”,这就是学雷锋的具体行动。其实,学雷锋就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诸如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扶老携幼,助人为乐;坐车让座,行车让路;帮助同学,关心集体等等,这都是“雷锋精神”。一句话,只要我们善于从小事做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学雷锋。
  再次,要学雷锋的“钉子精神”,在学习知识上下功夫。当年雷锋学习毛泽东思想,发扬的就是又挤又钻的“钉子精神”:工作忙,挤时间;不懂的,苦钻研。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必须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挤时间,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知识,特别是学习和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
  最后,学雷锋要“躬行”。3月5日出版的《雷锋1940-1962》向我们展示了一组“时尚”雷锋形象:喜爱拍照片写诗歌、穿皮夹克戴手表……正如有评论指出的,时尚的雷锋“让人亲近”,很明显,时尚雷锋中被亲近的不止是雷锋个人,更是其所代表的“做好事”道德伦理的可亲性,而这种“可亲”无疑又清楚地告诉我们,学雷锋不仅不是一件除非“不食人间烟火”而不可为的“超凡入圣”之事,而且原本便是凡俗、寻常生活中就能躬行、缔造的道德果实。
  学雷锋绝不应只理解为在雷锋纪念日里做几件好事,更不能将学雷锋完全当成是一次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去做,这都是对雷锋精神的亵渎与歪曲,更是对雷锋纪念日的一次极大的不恭与不敬。我们应将雷锋精神化为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行为。惟有如此,雷锋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继承与发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7: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尤其在这个自私的时代。
学雷锋是要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流于形式的。
体现在现实中的每一件小事上面,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时常这样对自己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8: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贺敬之
雷锋之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8: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秋水小柯于2008-03-04 22:33发表的 :
贺敬之
雷锋之歌
拓展一下,那肯定是给雷锋写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8: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片慈心即是雷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8: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朋友!出题经验浅,这里都是些老狐狸,要出些难题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8: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拓展一下,百分之百是贺敬之写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8: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补充一个题,请问提到的彭乡长是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8: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拓展下:
贺敬之(1924—)山东枣庄市人。一九三九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开始发表作品。一九四零年赴延安,后与丁毅等合著歌剧《白毛女》。有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

再拓展下:

贺敬之《雷锋之歌》写于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群众运动高潮之中。诗人深受雷锋英雄事迹的鼓舞,怀着火一般的激情,在长诗中成功地塑造了雷锋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他无比崇高的革命精神。如果说,雷锋短暂而闪光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首无比壮丽的共产主义英雄史诗,那么,诗人则以他对雷锋革命精神的真知灼见和对雷锋英雄行为的深切感受,从时代的高度开拓这首英雄史诗所蕴含的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首长诗不仅在贺敬之的创作道路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60年代的诗坛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它显示了我国当代诗坛的实绩,并为在诗歌创作中如何歌颂新时代的英雄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贺敬之在60年代初期经常思索许多社会人生问题,感情激越而郁结于胸,需要寻找一个喷火口。雷锋英雄形象的出现,点燃了诗人内心的火种,激起了诗人感情的波澜。他从雷锋的英雄业绩中找到了许多问题的具体答案,但他需要选择一个独特的表现角度。长诗没有停留在一般记述雷锋成长过程及其英雄事迹上,也没有华而不实地去唱一支廉价的颂歌,而是将其放在中国革命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尽情抒发诗人对于雷锋这一英雄人物所产生的强烈感受和丰富联想,借以表达自己对时代、对人生的理解。这首长诗之所以受到人们热情称颂,与其说是它塑造了雷锋的英雄形象,不如说是诗中再现出来的雷锋的精神境界,以及由此而折射出来的强烈的时代精神。长诗既从大处落笔,引出对于雷锋成长的国土和时代的热情歌颂,又向深处开掘,提出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人,应该怎样生?路,应该怎样行?”进而在精心塑造雷锋英雄形象的过程中,揭示学习雷锋群众运动的重大意义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因其艺术构思的精巧,与当时同类题材的诗歌相比,显然高出一筹。
  政治抒情诗须选择和歌咏重大的政治性题材,直接回答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诗人善于处理抒情与哲理的关系。《雷锋之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诗人在讴歌雷锋英雄业绩的同时,善于从英雄人物身上发掘深刻的思想,无论抒情还是议论,全是为了阐发革命人生的哲理。诗中不少章节既是抒情,又是议论。由于在抒情形象的抒写中穿插富有启示性的议论,因而闪耀着哲理的光辉;而在表现深刻哲理时又用形象去说明道理,用感情去体现思想,因此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构成诗情与哲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诗人说过:“我从《放声歌唱》开始,在艺术形式上作了一些探索。”这种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就是指“阶梯式”的诗行排列。我们如果将50年代的《放声歌唱》作为诗人探索的起点,至60年代的《雷锋之歌》,这种形式已达成熟的境地。这时的郭小川已转向创造自成一格的“长句体”形式,而贺敬之则在探索的道路上,在以诗歌的民族化为基点,利用和改造“马体”方面作出了公认的成就。具体表现为在简短错落的诗行中间广泛应用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并在散句和自然节奏的基础上,将相同或相近的句式作有规律的反复。
  这样的诗句分开来看明显都是散句,但组合在一起,则是对得颇为整齐的骈句,是同一节奏韵律诗句的回环反复,构成一种自成一格的凸凹形式,这便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楼梯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8: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庚讶子的苦难童年

望城县安庆乡乡长  彭德茂(文中的彭乡长)

  1947年,雷锋的妈妈死后,7岁的小雷锋成了孤儿,贫苦的叔祖母收下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叔祖母家的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雷锋年纪虽小,但生活的磨难,使他过早地懂事和成熟了。为了减轻叔祖母家的负担,小雷锋经常上山去砍柴、放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每当小雷锋的身影在哪家门口出现,哪家就叫他:“庚伢子,来吃口饭吧!”小雷锋胆怯地靠拢桌子,他往嘴里扒着饭,眼泪禁不住扑扑簌簌地往下掉。
  小雷锋再也不忍心给叔祖母家和乡邻们增加负担了。1948年一开春,他就瞒着叔祖母开始沿门乞讨去了。
  讨饭,有谁能体味到其中的滋味?穿得破烂不堪的小雷锋,打着一双赤脚,拿着一个破碗,背着一个黑布袋,一家一家地哀求着,“爷爷,奶奶,伯伯,婶婶行行好吧!给一点吃的吧!”那凄楚的声音,那饥饿的目光,那黑糊糊枯瘦如柴的小手,令人心酸泪流。有一次,可怜的小雷锋东家西一家的讨了一天,也没有讨到什么吃的东西,饿得他两腿打颤,虚汗直淌。他壮起胆子向一扇朱红大门走去,还没等他喊开门,一条恶狗就窜了过来,对着小雷锋狂叫不止,吓得小锋一边用木棍打一边跑。这时地主婆从屋里走出来,看见小雷锋用木棍打他的狗,便破口大骂:“你这小叫花子,好大的胆……”说着便唆狗咬雷锋,小雷锋哪里躲得过,恶狗猛扑过来,一口咬住了雷锋的大腿,顿时鲜血直流。小雷锋疼痛难忍,大哭起来……
  也不知在外流浪了多久,一天,小雷锋终于回来了。他老远就喊:“叔祖母!”叔祖母赶紧从屋里奔出来:“是庚讶子回来了吧?”叔祖母仔细一看,见庚讶子瘦得不成人样,一身又脏又臭,叔祖母一阵心酸,一把搂住小雷锋的头泣不成声他说:“讶子,你再莫去讨饭了,我们喝粥多放一碗水,有叔祖母在,就不会把你饿死的。”听了叔祖母的话,小雷锋在外受的苦和委屈一下涌上心头,他扑在叔祖母的怀里大声地痛哭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08:26 , Processed in 0.44464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