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24|回复: 9

[【文史类】] 读南怀瑾书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 11: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原发于TOM论坛及网易论坛,原链接已得不到,给出的是我博客上的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dab2a01000bpx.html




  个人以为读书当以见月忘指、得鱼忘筌为原则,必须放开心胸、放广眼光,才能做到如古人所说的:不为语言文字所转,而能转得语言文字。如以狭窄之心胸,用先入之成见,局限于语言文字之表面,则不无买椟还珠之憾了。



  自初中毕业后于无意中看到南怀瑾的书,第一本是《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初看便为其所吸引,并为之折服。接下便是四处找他的书来看,看过《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禅海蠡测》、《禅宗与道》……非常多的书藉。不得不赞叹他的常识之渊博,也很感谢他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个认识之处。

  后来,看到《薪桂辨》一书,书中专门分析南《历史的经验》一书中的错误之处,并对南所提倡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但并不能根本改变我对南师的看法,只是让我不得不承认南师的著作确实有进一步规范的必要。

  再后来,在网上看到更多的关于南师的批评之作。说实话,这其中有些是纯学术意见之争的,对此我并无多大看法,反正南师自己对于这些纯学术争议本身便无兴趣。而大部分则是因为意见不同便大加攻击的,甚至于侮辱性语言层出不穷。

  但不管这些反对者怎么说,我始终坚持我自己的看法:读书,在于求其有益身心而已!何必去管学术上的是是非非?至少,南怀瑾在书中未曾教人为恶,只是劝人为善,而其全部书藉则是以做一个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人为根本,不论修仙学佛,没有做好一个人是不可以成功的。特别极为赞扬舍己为人之菩萨精神。只此一点,就足以为我所钦服了!




  南怀瑾曾经在他的书中说过读书当头上另悬着眼,才不致为书所瞒。确实是金玉良言!

  读古文,不可不读司马迁《史记》。现在的很多古文译注本都将《史记》“太史公曰”中的“太史公”解释为“司马迁自称”。这我就不明白了,如果是自称,那么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又如何解释?难不成解释成“司马迁的奴仆司马迁”?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后读南师书,书中说“太史公曰”其实是司马迁的话,但不能直接说是自己的话,所以才说成“我爸爸说”。也就是说,《史记》中的“太史公”,指的应该是司马谈!这样“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自然就可以解释得通了。

  而那些古文的译注者中有很多是大学的中文教授,如此看来即使大教授、大学问家做学问也未必无错。但是,我们总不能因为有一点错误便对其成就全盘否定吧?



  《列子·说符第八》:“人有亡鈇者,意者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作动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人一旦成见横胸,则往往会带上有色眼镜去看待事和物。曾见过一些批评、攻击南怀瑾的文章,其中有涉及人身攻击者。这些不同意见者,有的是因为南师的作品是口头讲解,学生整理,虽通俗,难免有些不够严谨和失误;而有的则是因为学术意见的不同而已。素养好的,以商量的口气对问题提出批评,对不同学术知见提出不同见解;素养差的,霸气十足,破口大骂,犹如泼妇骂街一般。

  不管对谁,我们都可以对他不严谨和确实错误的地方提出批评。但对于不同的学术意见则大可不必大加鞭苔,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说到底,谁的学术知见才是真正正确的?你的?我的?他的?谁又能做定论?做定论的人又如何让人相信他是正确的?其实都只是因为自大,不能反心自究,便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成见横胸,容不得他人,于是口诛笔伐,不可一世。

  其实,能够关注南师的书的,都是关心中国文化的人,都是际此中国复兴之际,希望能够重振中国文化的精神,大家都是同道中人,本应互相勉励,如何去做这种亲者痛而仇者快的行为呢?

  希望我也不会《列子》所说的“是亡鈇者”,不知道自去寻找,却无端而怀疑他人,看谁都像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15: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东里散人于2008-03-02 11:21发表的 读南怀瑾书有感 :
读古文,不可不读司马迁《史记》。现在的很多古文译注本都将《史记》“太史公曰”中的“太史公”解释为“司马迁自称”。这我就不明白了,如果是自称,那么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又如何解释?难不成解释成“司马迁的奴仆司马迁”?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楼主所言学界或社会上,对南怀瑾先生其人其学的评价,没有接触过,也不太清楚是非对错。不过,对您文中引的这一个例子,有点不同意见。司马迁用「太史公」一词,为何一定在各处都得是同样的意思呢?在书信里称先人为「太史公」,在自撰的书里自称或称先人为「太史公」,似也不一定有什么矛盾的?何况《史记》原名《太史公》或《太史公书》,本欲成一「家」之言,老子是太史公,儿子也可以称太史公,似也不算太过奇怪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16: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读南怀瑾先生的《庄子諵譁》。读书各有见解,特别是古籍,很难说谁绝对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01: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zuny于2008-03-04 16:25发表的 :
正在读南怀瑾先生的《庄子諵譁》。读书各有见解,特别是古籍,很难说谁绝对正确。

不错, 所以要拿来与大家讨论。 所谓正确是可以讨论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2: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yngwie于2008-03-04 15:31发表的 :


楼主所言学界或社会上,对南怀瑾先生其人其学的评价,没有接触过,也不太清楚是非对错。不过,对您文中引的这一个例子,有点不同意见。司马迁用「太史公」一词,为何一定在各处都得是同样的意思呢?在书信里称先人为「太史公」,在自撰的书里自称或称先人为「太史公」,似也不一定有什么矛盾的?何况《史记》原名《太史公》或《太史公书》,本欲成一「家」之言,老子是太史公,儿子也可以称太史公,似也不算太过奇怪的吧?

先生所言甚是。司马迁父子皆为太史,书信中与著述中,“太史公”所指不必是同一人,但一般注解的书籍,都是将书信的的“太史公”与《史记》中的“太史公”解释为司马迁自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6 16: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东里散人于2008-03-02 11:21发表的 读南怀瑾书有感 :
至少,南怀瑾在书中未曾教人为恶,只是劝人为善,而其全部书藉则是以做一个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人为根本,不论修仙学佛,没有做好一个人是不可以成功的。特别极为赞扬舍己为人之菩萨精神。只此一点,就足以为我所钦服了!
.......
赞同,最近在读南师的《论语别裁》,的确,这种精神贯穿始终。虽然个别他的理解不能完全认同,但个人心得理解不同是非常正常的。
人一旦成见横胸,则往往会带上有色眼镜去看待事和物。曾见过一些批评、攻击南怀瑾的文章,其中有涉及人身攻击者。
如果读书也并不能使之胸怀开阔,那么读多少书,牛角尖钻的多深,意义又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16: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zuny于2008-03-04 16:25发表的 :
正在读南怀瑾先生的《庄子諵譁》。读书各有见解,特别是古籍,很难说谁绝对正确。

老实说,此书给我的印象不如其它书那样深刻,大概是因为只是泛泛而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16: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lforl于2008-03-06 16:00发表的 :

如果读书也并不能使之胸怀开阔,那么读多少书,牛角尖钻的多深,意义又在哪里?

我以为,读书必须有益身心,否则读书何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9 13: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史公”感觉是一个敬称,不好用作自称。拿现代汉语来套,好比一个人姓张,他不好自称“张公”。

引用第1楼yngwie于2008-03-04 15:31发表的 :


楼主所言学界或社会上,对南怀瑾先生其人其学的评价,没有接触过,也不太清楚是非对错。不过,对您文中引的这一个例子,有点不同意见。司马迁用「太史公」一词,为何一定在各处都得是同样的意思呢?在书信里称先人为「太史公」,在自撰的书里自称或称先人为「太史公」,似也不一定有什么矛盾的?何况《史记》原名《太史公》或《太史公书》,本欲成一「家」之言,老子是太史公,儿子也可以称太史公,似也不算太过奇怪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2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要底是为了什么?最近看了颜元(明末清初)的书,还写了篇论文,他提倡的是读书无用,他认为学问绝不能向书本上或讲堂上求之,要获得知识,要认识事物,必须亲自动手,去体验一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0 21:26 , Processed in 0.24316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