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189|回复: 178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3月01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 00: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03年3月1日 上海震旦学院正式开学



  1903年3月1日,上海震旦学院正式开学。
  1898年在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提倡新学。梁启超为了办一所译学馆,通过法国驻华使馆介绍,请中国天主教徒马相伯主持其事。后因慈禧复政,办译学馆一事遂告中止。
  1903年,清政颁布学制以后,马相伯建议蔡元培从南洋公学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学习拉丁文,共20人,入震旦学院学习。
  “震旦”,意为东方光明及前途无量之意。学校借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为校舍。马相伯为院长,亲订章程,实行学生自治。各种教授由教会委任。马相伯还请耶稣会会长协助。马相伯倾全部家资建校,合计项款达130万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 00: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22年3月1日 以色列总理拉宾诞辰



  拉宾1922年3月1日生于耶路撒冷。学生时代曾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学习。18岁开始进入军界。1948年阿以战争期间任“哈雷尔”旅旅长。1949年作为以色列国防军代表团成员参加了阿以停火谈判。1950年任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长。1952年在英国坎伯利参谋学院进修。1954年至1956年任以色列总参谋部军训部长,并晋升为少将。1956年至1959年任北部军区司令。1960年至1964年任国防军副总参谋长。1964年至1968年任国防军总参谋长。1968年出任驻美国大使。1973年春回国投身于以色列工党活动。1974年1月当选为议员,同年6月当选为工党领袖,并出任总理。1984年至1990年任国防部长。1992年2月,拉宾再次当选为工党领袖,同年6月,工党在大选中获胜,拉宾再度出任政府总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 00: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22年3月1日
香港英军突然袭击罢工工人制造沙田惨案



  1922年3月1日,全港邮电、银行、造船等各行业工人联合举行总同盟罢工,人数增至10万人以上。这是自1月份以来香港罢工的最高潮。罢工斗争使香港的航运全部瘫痪,市内交通中断,生产停顿。3月4日,罢工工人步行回广州,途经沙国村时,遭英军警开枪袭击,打死6人,伤数百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沙田惨案”。

  暴行更激起工人的愤怒,并得到京奉、京绥等全国各地铁路工人和上海海员工人的支持。

   3月8日,港英当局正式签字,被迫同意增加工资15%至30%,恢复工会,释放被捕人员,抚恤沙田惨案死者家属每人1000元。罢工遂告结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1810年03月01日——弗雷德里克·肖邦出生,音乐家。(1849年10月17日逝世)

简介
弗雷得利克·肖邦
又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职业:作曲
所属地区:波兰
生日:1810年3月1日
称号: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代表作:马厝卡舞曲、圆舞曲


生平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后来开办了一所为来华沙学习的外省贵族子弟的寄宿学校。母亲是波兰人,曾在一个贵族亲戚的家庭中任女管家。肖邦幼年时向一位捷克音乐家W.日夫尼学习钢琴,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1824年师从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J.A.F.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26年中学毕业后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活动,1829年毕业于该院。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1830年3月肖邦在华沙演出了自己的早期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同年10月在告别华沙的音乐会上演奏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钢琴协奏曲》(e小调),均获得成功。11月2日肖邦携带一抔朋友们赠送的波兰泥土离开华沙,出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12月初在维也纳逗留期间得知华沙爆发起义的消息,他为未能参加这次起义而焦急。当时曾想返回波兰参加斗争,被友人劝阻,未能实现。次年初在赴巴黎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撼,这些,都在他当时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抵巴黎后,他放弃了去伦敦的计划,在巴黎定居,从事钢琴演奏教学和创作活动。在这里他除了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密切交往之外,还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波兰流亡诗人A.密茨凯维奇,德国诗人H.海涅,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意大利音乐家V.贝利尼,匈牙利音乐家F.李斯特等人。这些交往对肖邦精神生活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特别是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从1838年同居到1846年关系破裂,前后共生活了8年。从30年代初抵巴黎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在创作上获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使对此一直抱着热烈期望的肖邦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深深陷入了失望和消沉的情绪之中;同乔治·桑之间爱情的破裂,故乡亲人和挚友的相继去世,自己健康情况的不断恶化,这一切都给他的身心造成深深的创伤,加重了他的悲哀和孤独。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逗留了一段时间,从事短期的教学和演奏活动。在那里他为流亡国外的波兰侨胞开了最后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健康情况急剧恶化,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临终时嘱咐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创作时期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4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
华沙时期(早年~1830) 这一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这在他的《d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27)钢琴与乐队合奏的《降E大调大波洛奈兹舞曲》(1831)《C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 《F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钢琴与乐队合奏的《波兰主题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1828)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气质,对爱情生活的体验,对幸福的热烈向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明朗欢快情绪贯穿全曲。音乐富于民族民间彩,《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有质朴优美的马祖卡舞曲风格,《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则是一支带有强烈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的强劲、粗犷的旋律。
华沙起义时期(1830年末~1831年) 在这一短暂的时间里,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1831)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
在巴黎的全盛时期(1832~1845) 在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肖邦的绝大部分练习曲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E大调练习曲》(1832) 《b小调练习曲》(1834)、《a小调练习曲》(1834)等最为突出。《E大调练习曲》是一首感情温存、深沉的哀歌,它的曲调属于肖邦创作的最优美的曲调之一,倾注了对祖国无限爱恋的感情。《b小调练习曲》则是一首充满了阴郁激愤情绪的作品。它的主题紧张强烈富于戏剧性,而它的中部却渗透着一种沉思宁静的悲凉气氛。在适宜于主要表现单一形象的练习曲体裁中,采用如此强烈的双主题对比的原则以造成尖锐的戏剧性冲突,这在肖邦的练习曲中也是不多见的。《a小调练习曲》则情感严峻,气势磅礴,全曲由号角性的简单音乐动机发展成为波澜壮阔的巨流,把音乐推向戏剧性的悲壮的高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肖邦的3首奏鸣曲中,在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最突出的是《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1839),其中的第3乐章《葬礼进行曲》,寄托着对华沙起义中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是肖邦音乐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夜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夜曲深受英国作曲家J.菲尔德夜曲的影响,追求音乐风格的细腻、华美和典雅秀丽,有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感伤情调。流亡巴黎后创作的夜曲在内容上愈加深刻,音乐风格也更富于个性化了。他的《c小调夜曲》(1841)完全摆脱了菲尔德的影响,主题朴实无华、严肃而又悲哀,音乐的发展愈来愈富于戏剧性。它标志着肖邦已经将夜曲的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现潜力,使它成为一种能容纳深刻社会内容的音乐体裁。肖邦的4首叙事曲全是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有的是直接同波兰的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相联系。如《g小调叙事曲》(1835)的创作是直接受到了波兰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示。肖邦把握了为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华伦洛德的深沉、严肃、大无畏的性格以及贯穿整个长诗的紧张的悲剧性气氛,将它们体现在严整的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式中。《F大调叙事曲》(1839)则取材于同一位诗人的民间幻奇故事诗《希维德什扬卡》。原诗描写一个负心的少年猎人,由于背叛了爱情誓言终于受到了惩罚,被希维德什扬卡仙女拖入湖底。肖邦在这首叙事曲中没有企图去描绘或暗示原诗的故事情节,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方法展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情境,通过它们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来揭示原诗的意境和感情气氛。波洛奈兹舞曲是肖邦在这个时期创作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波洛奈兹舞曲中的那种注重外在华丽效果的倾向被一种深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朴实无华、刚毅豪放的艺术风格所代替。肖邦或从波兰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吸取精神力量,或从缅怀祖国光荣的往昔,悲叹今日沦亡的苦难中激励自己的民族感情,以抒发他内心的郁愤,振奋民族精神。《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38)是一首胜利凯旋的颂歌,贯穿始终的管弦乐队般的丰满强大的音响,展现了古代波兰庆祝民族胜利时光辉灿烂的情景。《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39)则是一首哀叹祖国沦亡的沉痛音诗,主题的感情基调是悲哀和压抑的,但丝毫没有感伤。《升f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41)规模宏大,富于戏剧性,它同对波兰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情景的想象有联系。悲壮严峻的首尾部分同色彩暗淡、感情忧郁的中间部分形成对照,在波洛奈兹舞曲体裁中别具一格。《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42)是同类体裁乐曲中性格最刚毅、豪迈,气势最宏伟、磅礴的一首。它的主题具有果断、刚健的节奏,热情豪迈的旋律以及明亮的大调式和声,体现着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豪杰的形象。乐曲的中部富于鲜明的造型性,马蹄声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战马奔驰、月光剑影的古代沙场的情景。作曲家思古的幽情同现实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民族感情的巨流,不可抑制。
晚期(1846~1849) 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1846)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虽然在这里已经听不到像《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那样高昂、豪迈的声音,但它的那些由于对祖国、民族未来的某种憧憬而唱出的激昂慷慨的段落仍是极富于感染力的。《g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f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

传世名作
1.《夜曲》
《夜曲》为英国作曲家费尔德(1782—1837)所首创。他采用平静的和弦伴奏下的优美旋律这种形式,表现夜的幽静和梦幻的情调。肖邦继承了这种形式,又极大地发展、创新了这种形式。肖邦的《夜曲》,包含了相当多样的意境,甚至是热情的戏剧性形象。令人惊疑的是,无论音乐多么复杂、激动,却仍不失“夜”的总的感觉。由于肖邦赋予了《夜曲》以新面貌,后人都将《夜曲》看作是肖邦创作特有的标志之一。
肖邦的《夜曲》,几乎每一首都是那么迷人。其中最为广大听众熟悉的可能是第二号《bE大调夜曲》,它的主旋律早已深入人心:中段开始是圣咏般的和弦进行,从容而又威严,蕴涵着内在的力量。这力量开始是片断的显露,逐渐积累,显露的片断在增大,终于,酿成双手八度齐奏从上往下排山倒海式的暴发,此时,真是身在“黑夜”心在“白昼”了。经过中段的暴发,“夜”再也无法平静,当第一段再现时,同样的曲调用了织体完全不同的伴奏,原来严整的节奏现在变成了惶惶不安的三连音,音乐变得哀怨、悲痛,久久不能平息。在增加了一段扩充的终止后,才勉强安静下来,最后消失在延长音里,可留下的沉重心绪始终没有消失。
2.《前奏曲》
  肖邦在24个大小调上写了24首《前奏曲》。关于这些乐曲,曾有各种不同的评说。有的认为是《练习曲》的雏形,甚至认为有些是草稿,有的认为是音乐的格言,有的认为是即兴式的音乐意念,类似“音乐瞬间”。有的钢琴家将24首当作一个套曲,从头至尾连续演奏,有的按自己的理解重新组合。的确,这些作品有长有短、情趣各异、手法多样,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五颜六色。
  我们知道肖邦生前曾不肯出版自己的某些作品,而后人将其出版后都公认是音乐的珍品。由此判断,肖邦对正式发表自己的作品是十分严肃的。既然肖邦于1839年将这批《前奏曲》出版,恐怕不会是草稿。事实上,随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珍爱这些《前奏曲》。下面介绍其中常被演奏的两首。
  第15号《bD大调前奏曲》,又名《雨滴前奏曲》。这里又遇上了别人为乐曲起名的事情。说来耐人寻味,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之一,但是肖邦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却从不为自己的作品加上一个说明音乐内容的曲名。对于别人给他的乐曲命名,他也十分反感。可见,浪漫主义音乐,根本上在于音乐的气质本身,不在于有名无名。肖邦反对一个具体的名称,说明他的音乐有广泛的概括性。所以,我们欣赏那些已被命名的乐曲时,只能将名称作为理解的一个媒介,一个入门的途径,绝对不必限制自己联想、体验的自由。比如这首《雨滴》的得名,显然是伴奏部中一个bA(#G)音,几乎从头至尾在八分音符平稳的律动上,持续不停,恰似从屋檐上滴下的雨珠,滴滴答答不绝于耳,行板:
  雨滴声衬托出恬静,心中升出高尚、美丽的歌。随着雨滴声声,慢慢地,思绪转向沉重,在低音区出现了小调的曲调,雨滴声化为了宏亮的钟声,心情激动起来。最后又回到开头的安静,仍在雨滴声中结束。
  第24首《d小调前奏曲》,有人称之为《雷雨时的祈祷》。这里确有雷雨闪电的气氛而“祈祷”,则绝无此事。这首作品与《革命练习曲》写于同时,也同样是沙皇俄国军队攻占华沙这一事件,在肖邦心中激起的惊涛骇浪。所以,音乐的性质与《革命练习曲》相似。所不同的,这里只有愤怒,“来不及”在悲哀中逗留;这里是慷慨激昂,不屈不挠,已经没有眼泪。左手低音从头至尾这样轰鸣,似沉雷,如战鼓:
  主题音调坚定、果敢,一派英姿:冲击力直达末尾,最后三次猛击钢琴最低音区的主音D,以表达作曲家那义无反顾、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3.《玛祖卡舞曲》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在整个钢琴音乐文献中,提起《玛祖卡》,首先想到的就是肖邦。其他作曲家也有《玛祖卡》。但唯有肖邦写了大量的、闪耀着特异光彩的《玛祖卡》。在肖邦本人的作品中,《玛祖卡》也很特殊。一是这批作品,最具波兰泥土的芳香。另外,这是他较少带有戏剧性、悲剧性成分的创作领域之一。
  玛祖卡舞,是波兰玛祖维亚地方的民间舞蹈。它的音乐,都是三拍子的,典型的节奏是:
  此外还有库亚维亚克舞曲和奥别列克舞曲也都是三拍子的。肖邦的《玛祖卡舞曲》,是集合上述三种舞曲的特点创作出来的。玛祖卡舞曲的典型节奏,在肖邦《玛祖卡舞曲》中经常显露,但肖邦是出神入化地应用它,远不是刻板地重复民间节奏。旋律,肖邦是天才地吸取民间音乐的精华,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艺术标准创造出来的。和声、调式更有肖邦独出心裁的创造。尽管如此,《玛祖卡舞曲》的波兰乡土风格毫不减弱;相反,是以更高雅、更诗意的风度,婷婷玉立于钢琴音乐的百花园之中。评论家们说,《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对故乡、土地、人民和对人民光辉精神的生动感觉,是波兰人民的“整个灵魂”。
  由于《玛祖卡舞曲》是这么波兰化的音乐,有位波兰钢琴家说只有波兰人才能弹好。然而,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一件事是,1955年在华沙举行了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国钢琴家傅聪不但获得了第三名,而且还得了《玛祖卡》的最佳演奏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 00: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1935年3月1日
日本疯狂掠我资源




  1935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为掠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食盐,在多伦设盐务署,赤峰设分署,并规定今后向东蒙运盐,必须经多伦和赤峰,强迫征税。内蒙盐商大起恐慌,蒙民坚决反对。

  13日,为了把中国变为日本的原料生产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日本外务省议定《中日经济提携政策大纲》,提出由民间组织中国实业视察团派往中国,鼓励中国大量出产棉花以销往日本:在贸易上采取以货易货。

  16日,日本煤炭公司垄断热河孙家湾煤矿,以实现其统治整个东北煤业的野心。与此同时,大肆掠夺黑龙江黑河一带各金矿。19日。又在河北和热河交界的兴隆县组织采金株式会社,采用机器开采金矿办法,攫取大小倒流水等7处金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1445年03月01日——桑德罗·波提切利出生,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他画的圣母子像非常出名。受尼德兰肖像画的影响,波提切利又是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者。

波提切利生于1445年,先是和马索·非尼古埃拉一起学习,制造金银首饰,后又成为菲力浦·利皮的学生,作为对利皮的报答,他培养了利皮的儿子菲力浦·诺。波提切利经常受雇于美迪西和他们的朋友们。这些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使他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在1481年,波提切利应招到罗马画壁画,这是他唯一一次离开佛罗伦萨到外面作画。据说波提切利从15世纪90年代起追随“沙瓦耐罗拉”风格,这在他后期所作的宗教画中得到体现,他的晚期作品少了些装饰风味,却多了些对宗教的虔诚。

在15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波切利是佛罗伦萨最出名的艺术家。他的风格到了19世纪,又被大力推崇,而且被认为是拉菲尔的前奏。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生于1445年3月1日,死于1510年5月17日),原名亚里山德罗·菲力佩皮(Alessandro Filipepi)。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

波提切利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波提切利”是他的绰号,意为“小桶”。从小酷爱绘画的他最早被做皮革工匠的父亲送去一家金银作坊里做学徒,但后遵从他本人的意愿,将他送到菲力浦·利比的画室学习绘画。利比继承了晚期哥特式的手法,其对三维立体事物的把握、对细微人物脸部表情的表现和对细节的重视都对波提切利日后的绘画风格造成了深远影响。此外,波拉约洛兄弟的雕塑作品也对波提切利产生过影响。之后他又师从韦罗基奥,有一个比他小7岁的同学叫做莱奥纳多·达·芬奇。1470年,他自立门户,开设个人绘画工作室,很快就受到美第奇家族的赏识,向他订购了大量的画作。与强大的美第奇家族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也使画家获得政治上的保护,并享有有利的绘画条件。此外也是通过这一层关系,波提切利得以接触到佛罗伦萨上流社会和文艺界名流,接触各方面多种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并为他的艺术打下精雕细琢、富丽堂皇、华美多采的贵族印记。

在美第奇家族掌权期间,波提切利为他们做了多幅名画,声名大噪。1477年他以诗人波利蒂安歌颂爱神维纳斯的长诗为主题,为罗伦佐·美第奇新购置的别墅绘制了著名的《春》。这幅画已经和《维纳斯的诞生》一起,成为波提切利一生中最著名的两幅画作。在这幅画中,波提切利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古代神话故事重新演绎,人物线条流畅,色彩明亮灿烂,却又在充满着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带有一丝忧愁。1485年完成的《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另一幅杰作,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代表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从大海中诞生的场景,这幅画的绘画风格在当时颇为与众不同,不强调明暗法来表现人体造型,而更强调轮廓线,使得人体有浅浮雕的感觉,而且极适合装饰作用。画面中的女神肌肤洁白,金色的长发飘逸,无愧为是完美的化身;但脸上却又挂有淡淡的忧愁、迷惘和困惑。

另一幅为世人所熟知的画作是他的《三博士来朝》。 这幅画为他在整个欧洲赢得了声誉,并也因此于1481年7月被教皇召唤到罗马,为西斯廷礼拜堂作壁画。

然而,社会政治形势多变,1492年,佛罗伦萨发生政治巨变,罗伦佐去世,美第奇家族遭放逐,宗教极端主义的萨沃纳罗拉掌权。波提切利也是他的追随者之一,并曾在臭名昭著的“虚荣的篝火”中烧毁过多幅自己的画作。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波提切利的后半生声名下滑,晚年贫困潦倒,只能靠救济度日。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不问世事,孤苦伶仃。1510年,波提切利死于贫困和寂寞之中,安葬于佛罗伦萨的“全体圣徒”教堂墓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25年03月01日——高君宇去世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高君宇,山西静乐人,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各种进步社团,广泛接触有进步思想的老师和学生,在北大崭露头角,成为学生领袖。1919年参加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组织各校罢课,发表革命文章。1920年,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长辛店创办工人子弟学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和职工联合会,领导发动了北方早期的工人运动。1920年冬,高君宇加入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1月,在北京大学被选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1921年3月任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之后回到山西,于1921年5月发起成立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高君宇是全国50余名党员之一。1922年1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5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7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编辑,并发起成立民权运动大同盟。1923年10月任中共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1924年夏回山西筹建共产党组织。1924年下半年南下广州担任孙中山先生秘书。1924年底陪同孙中山北上,协助进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筹备工作。1924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1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29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895年03月01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诞辰

姓 名: 邓演达 学 籍: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第六期  党 派: 中国国民党  籍 贯: 广东省惠阳永湖乡鹿颈村 军 衔: 少将  生 卒: 1895年-1931年 军 职: 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兼主席团成员 邓演达(1895—1931),又名策成、仲密,字择生,化名石生登,广东惠阳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是著名国民党左派。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育长。 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 随军北伐,指挥攻克武昌。曾被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部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力主东征讨蒋。民国16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邓演达流亡欧洲。11月1日,与宋庆龄等在莫斯科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的宣言》,声明继承孙中山遗志,坚持反帝反封建。民国19年5月回国。1930年春回国,8月,在上海格罗希路大福里(今延庆路29弄1-21号),将民国16年成立的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任中央总干事,企图建立第三种 政治势力。9月1日创办和主编《革命行动》,主张在中国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宣传反帝反封建反蒋。11月在上海成立黄埔革命同学会,联系黄埔各期同学,策动反蒋。1931年积极筹划反蒋军事行动,8月19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11月29日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12月19日宋庆龄为抗议杀害邓演达在《申报》上发表《宋庆龄之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著有《邓演达文集》等。邓演达被捕1931年8月17日下午,邓演达赴上海愚园路愚园坊20号出席江西起义干部训练班结业式,国原行动委员会上 海市干部会负责人陈敬斋叛变告密,邓不幸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罗任一、金新光、邓文、张小山、李文英、黄素、云素青、 黄经耀、方巨、张昌、朱风卿、任树宣等12人。嗣后,许寿祥、程朴二人又在威海卫路和麦根路被捕。这天共捕15人,其中任树宣不满16岁,是二房东的儿子, 与案情无关;许寿祥是厨师,朱凤卿是打错门牌闯进来的,亦与本案无关。参加这次搜捕的除邓警铭率领的淞沪警备司令部侦 查队外,还有公共租界总巡捕房的中西包探。下午3时许,邓演达等13人被关进静安寺英国巡捕房一间仅一丈见方的临时囚室。18日上午9时,租界当局将邓 演达等押至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第一法庭进行审讯。邓演达筹组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已成立一年,基层组织遍布14个省、市,并准备在江西发动武装起义。他 邀集黄埔军校进步学生组织的“黄埔革命同学会”,成为跟蒋介石嫡系组织的“黄埔同学会”相抗衡的团体,在军事上构成对 南京政府很大的威胁。蒋介石对邓演达的革命活动极为忌恨,悬赏30万元捉拿邓演达,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除密令该部侦查 队缉拿邓演达和他的战友之外,还发函至上海第二特区地方法院,要求“饬捕协缉”。15日,江苏上海特区地方法院发出了 “火速拘提”邓演达、沈维岳、季方三人“到法院听候审讯”的拘票。年表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  8月1日 邓演达出生于广东惠阳永湖乡鹿颈村一个贫寒家庭。少年时代受到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影响,曾随姚鱼平等革命党参加反清活动,作交通员,到广州,佛山一带为革命党人传递文件。一九O九年(十四岁)  秋,考入广东陆军小学毕业。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前夕加入了同盟会。一九一一年(十六岁)  于广东陆军小学毕业,不久参加姚雨平率领的学生军的北伐活动。一九一二年(十七岁)  春,离开部队,返回广东。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学习。一九一四年(十九岁)  考进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继续攻读军事。一九一五年(二十岁)  于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后派往部队见习。一九一六年(二十一岁)  在部队见习期满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第六期学习。一九一九年(二十四岁)  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期满,毕生后到西比边防军见习。一九二O年(二十五岁)  年初,应邓仲元邀请。到福建漳州参加援闽粤军。任宪兵连连长。  8月 援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桂系军阀。邓演达率宪兵队随军出发,任督战队队长,并屡向上级献策,打败敌军,深受邓仲元赞许。  年底 孙中山回广州重建军政府,并下令整编粤一,二两军,邓演达在整编时升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兼步兵独立营营长。后一师设军官教育班以培训下级军官,邓演达兼任教育班班主任。一九二一年(二十六岁)  7月 调任一师工兵营营长。  年底 奉邓仲元之命,陪徐树铮到桂林与孙中山会晤:邓演达工作认真,衷心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深得孙中山嘉许。一九二二年(二十七岁)  3月 忠实实执行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的粤军第一师师长邓仲元遭暗杀。邓演达十分悲痛,表示誓要继续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5月 参加孙中山督师的北伐,入江西作战。  6月 陈炯明于广州武装叛乱,公开反对孙中山,第一师内部拥陈者不少,但邓演达始终不为所动。  11月 受一师梁鸿楷等拥孙派委托,前往上海晋见孙中山,表示继续拥孙之决心。孙中山对邓印象更佳,旋面授任务,嘱配合滇 。桂军共同讨陈炯明,邓当即回粤传达孙中山的指示,积极策动反陈斗争。一九二三年(二十八岁)  1月初 粤军一师沿西江东下,配合填、挂军讨陈。邓演达率领工兵营担当前锋,并前往指挥。部队抵三水时,邓演达前往说服三水防军负责人陆兰培参加讨陈。并代表一师任陆为团长。  1月15日 讨阵联军进抵广州,陈逆退守惠州。邓演达率部队驻广州越华路广东省长公署。  1月底 西江一带情况紧张,邓演达奉命率部驻江门。  2月上旬 孙中山从上海返广州,设大元帅府于广州河南。下令整编粤军 ,一师扩充为粤军第四军,工兵营扩编为一师三团,邓演达被任命为三团团长。  4月 驻肇庆,三水,清远一带的桂军沈鸿英叛乱,邓演达奉命率部队讨伐,以地雷队炸开肇庆城垣,歼灭守敌 。不久,滇军杨如轩等率部在广州叛乱,邓演达奉孙中山之命,率三团赶返广州拱卫大本营。孙中山授邓演达为少将衔参军。  9月 沈鸿英部从广西袭扰西江一带,邓演达奉命率第三团入桂,占梧州打击沈鸿英的势力,并与李宗仁,黄绍竑等合作,进行统一广西的工作。  7月底 陈炯明部骚扰东江博罗一带,邓演达奉孙中山手谕,率所部往东江与陈军作战。八月间,讨陈战役结束后,复移驻肇庆休整。  年底 一师师长李济深于肇庆设西江讲习堂,任邓演达为特约教官。一九二四年(二十九岁)  1月20日 在孙中山主持下,国民党"一大"于广州召开。大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境一战线正式形成 。邓演达衷心拥护孙中山的革命政策,并努力贯彻执行。  1月24日 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建议支持下,孙中山决定筹办黄埔军校,任蒋介石为军校筹备委员长,王柏龄、李济深、沈应时、林振雄等七人为筹备委员,分设教授,教练、管理,军需费、军医五部,推定王柏龄,李济深(由邓演达代),林振雄,俞飞鹏,宋荣昌等为临时主任,分部办事。  3月1日 孙中山任蒋介石为黄埔军校入学试验委员会委员长,任王柏龄,邓演达、彭素民,严重,钱大钧、胡树森、张家瑞,宋荣昌,简作桢为试验委员。  6月1日 黄埔军校开课,任为李济深副主任,邓演达为团长职务。团长职务在校长之下 。军校分设六部,其中教练部生为了专心搞好军校工作,邓演达辞去一师三团团长职务。  6月16日 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亲自出席主持并发表演说,邓演达等也出席了开学典礼。  8月 蒋介石任用亲信王柏龄等,坚持革命立场的邓演达受排斥,无法开展工作,乃决定离开军校到上海,准备到德国留学深造。  12月2日 在上海写信给张难先,表明自己离开黄埔军校到德国留学是由于蒋介石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所致。一九二五年(三十岁)  年初 抵德国柏林。在德期间,他勤奋钻研经济,政治、社会等学科,努力掌握德语, 并与正在柏林的共产党人朱德、孙炳文等人交往。  3月 在德国听到孙中山病逝噩耗,不胜悲痛,曾致信友人表示"此后,不独中国,即亚洲前途亦黯然!"并在柏林参加组织悼念孙中山逝世的活动。  冬天 由于国内形势发展迅速,深感不能再在国外闭门研究,于是离开柏林,经莫斯科回国,投入斗争。一九二六年(三十一岁)  1月1日 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召开,邓演达从国外赶回参加大会,并在会上作关于游欧经过的报告。大会至19日结束 ,邓演达当选为本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月中下旬 复回黄埔军校工作,任教育长,主持校务。大力支持中共广东区委提出的关于在军校设置政治科等正确主张。  2月 黄埔军校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委蒋介石、邓演达、严重、邵力子、熊雄、陈公博、冯宝森等七人为改组筹备委员。  8月20日 蒋介石在广州制造了反革命的中山舰事件。邓演达极不满蒋介石所为,更加遭蒋嫉恨。  4月 由于坚定奉行孙中山的革命政策,坚持与共产党人紧密合作的立场,乃被蒋介石借故调离黄埔军校,到潮州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教育长。  5月1日 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撰写了《今年"五一"节的意义》一文。  6月5日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与支持下,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成立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 。邓演达被任命为总政治部主任,着手筹建总政治部。  6月27日 出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召开同学恳亲大会并发表演说。  6月 于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前,在广州召开政治工作会议,部署有关北伐中政治工作问题,并要求政治部工作人员注意做发动农民工作,在广州主持开办战地工作人员特别训练班,聘请周恩来,恽代英、陈启修等人为教官,邓演达本人亦参加讲课。  7月9日 誓师北伐典礼在广州隆重举行。  7月12日 应邀为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召集的各工会代表会议作政治报告 ,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决议案》。  7月21日 应邀出席广州农工商学联合会召开的十五万人群众示威大会并发表演说,表示国民革命军要与人民相结合,要为人民解除痛苦。  7月25日(或26日) 离开广州赴北伐前线。  8月12日 蒋介石于长沙召开军事会议,讨论第二期北伐作战计划等问题。邓演达与李宗仁、唐生智、白祟禧,张发奎等高级将领均出席了会议。  8月21日 从长沙致电广州国民政府,报告北伐军已于是日攻占岳州。  8月24日 命令总政治部的工作人员分为先遣队与留守部,先遣队应随军前进,及时做好政治工作。  8月27日至30曰 北伐军先后攻克汀泗桥与贺胜桥,直指武汉。这期间,邓演达经常带有关工作人员在前线参与军事指挥工作。  9月1日 北伐军向武昌城展开进攻未克。邓演达亲临前线,参与攻城司令部的军事指挥工作。  9月3日 北伐军继续组织攻打武昌城。邓参加督战,但因敌人设防坚固,仍未能攻克。  9月5日 邓演达继续参加督队攻打武昌城。是役,他的翻译纪德甫不幸中弹阵亡 ,邓本人的马为敌人流弹打死,身上时军服也被打穿一十洞,幸本人无恙。  9月7日 于武昌南湖文科大学亲自主持召开追悼纪德甫大会,并代表政治部致悼词。  9月8日 由于汉口为北伐军攻占,总政治部决定于汉口设办事处,邓演达命郭沫若主持汉口办事处工作。  9月14日 广州《工人之路》刊登了邓演达致省港罢工委员会函,对罢工工人的反帝英勇斗争表示支持及慰问。  10月10日 北伐军攻占武昌。国民党中央决定成立湖北常务委员会,筹备成立湖北省政府,委邓演达为政务委员会主任。由于总司令部率部移师江西,决定于汉口设行营,委邓演达兼任行营主任。  10月11日 邓演达主持召开总政治部部务会议,决定总政治部全部迁往武昌办公,驻旧省议会。他在会上还提出总政治部今后工作应偏重于农民运动方面。  10月15日 国民党中央执委监委,各省区特别市及海外代表联席会议于广州召开,讨论国民攻府是否迁都武汉等问题。邓演达出席了会议,主张迁都武汉。后会议以形势仍未安定,拟暂不迁都。  11月1日 主持成立中央军事玫袖学校武汉分校,亲任招考委员会主席,郭抹若,包惠僧、詹 大悲 、李汉俊、董必武等十四人为委员。  11月11日 与唐生智等前往九江参加蒋介石召开的有关军事会议。  11月26日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于广州召开,再次讨论并通过迁都武汉。邓演达参加了会议,并被委托赴武汉负责迁都的各项准备工作。  11月27日从广州飞武汉,负责迁都的准备工作。随后,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有关委员分批离穗北上武汉。  12月7日 与李宗仁等参加蒋介石在庐山召开的军事会议。由于对蒋介石的军事独裁及分裂阴谋有所察觉.乃对别人说"蒋介石故意要把军队系统化,造成他个人的军队"。  12月13日 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及国民政府委员于武昌开会,决定在武汉先行成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暨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在国民政府正式迁都之前,执行最高职务。邓演达出席了会议表示拥护这一决定。  12月28日 国民党中央决定于武汉成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是日于武昌成立,邓演达 、郭沫若、徐谦等人被委为筹备委员,积极进行筹备工作。一九二七年(三十二岁)  1月1日 国民党湖北第四次代表大会举行,一致推举邓演达为大会主席团主席,并为此致电邓演达,要求他早日到会"指挥一切"。  1月4日 从武汉抵南昌,指责蒋介石截留途经南昌之国民党中央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的行为,但不为蒋所接受。  1月7日 以总政治部主任名义先后任命了一批各军,师的政治工作人员。  上旬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在武汉设政治会议分会,以"应付日前政治形势"。分会指定宋庆龄、邓演达 、董必武、陈友仁、孙科、宋子文、陈铭枢、唐生智等十三人为委员。  1月11日 蒋介石从南昌抵武汉活动。在邓演达等支持下,五十万群众在欢迎大会上要求蒋介石接受迁都武汉的要求。  1月17日 出席蒋介石举行的武汉各界代表招待宴会,再次带领到会代表当场质询蒋介石违抗迁都,大搞分裂的行为。是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于武昌举行追悼阵亡将士大会,邓演达参加了大会,并发表演讲,表示要努力解放工农群众。  1月18日 国民党中央及湖北省党部开会,讨论筹备组织湖北省政府等问题,邓演达等二十人出席 。会议通过徐谦、邓演达等十一人为委员,下设七个厅,邓演达兼任军事厅长 ,定二月一日正式成立省政府(后因筹备未果,延至四月成立)。  1月中旬 被委任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代理校长。  1月25日 与徐谦等十五人为湖北人民审判委员会委员,负责审判盘踞武汉顽抗北伐军的奉系军阀将领陈嘉漠,刘玉春等人。  1月26日 从武汉赶江西,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军事会议。  2月9日 在吴玉章主持下,国民党中央在汉口召开高级干部会议。会汉发表宣言,提出反对独裁、扶助农工运动,并由吴玉章、徐谦 、邓演达等人组成行动委员会,作为领导执构。  2月11日 在邓演达主持下,湖北政务委员会举行第二十三次政务会议,讨论有关政务诸问题。  2月12日 在武昌主持中央,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及学兵团开学典礼并发表演说。  2月18日 主持总政治部农民问题讨论会并发表演说阐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该讨论会按例逢星期六下午举行,如无特殊情况,邓演达都参加主持。  2月l8日至26日 邓演达撰写的《现在大家应该注意的是什么?》一文,作为《汉口民国日报》'代论'在该报发表。  2月20日 在武昌参加中山大学开学典礼并发表演说。  2月24日 在有二十余万人参加的武汉国民党党员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国民党中央完全为老朽昏庸的反动分子所把持,当前亟应大力反对这些老朽昏庸分子,促进国民党的统一。  2月25日 与吴玉章等十二人参加中央政治会议,讨论关于外交策略等问题。  2月27日 湖北阳新县豪绅地主杀害了湖北省农协特派员成子英等九人,造成了"阳新惨案"。事后,由邓演达、毛泽东 、吴玉章三人共同组成"处理阳新惨案委员会",责成有莫关方面严惩凶手,并召开有九万人参加的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大力支持阳新农运的开展。  3月1日 中央农民讲习所在武昌正式开课.该所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名义开办,由邓演达任所长,毛泽东为副所长并主持日常工作。  3月4日 湖北省农协第一次代表大会于武汉举行。大会聘请毛泽东、邓演达、林祖涵 、李汉俊等人为大会名誉主席。在开幕式上,邓演达发表演说,表示自己"不是拿大老官的资格来讲话,而是拿小兄弟的资格来讲话"。  3月3日 后方留守主任孙炳文致电邓演达,向他报告日前举行后方政治工作联席会议经过。  3月6日 为期三个月的总政治部宣传员训练大队举行开学典礼及党部成立大会。邓演达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说。  3月7日 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召开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有关问题。邓演达出席了会议,并 与吴玉章,徐谦,恽代英,陈友仁等人一道被选为提案委员。  3月10日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于武汉开幕。会议通过了限制蒋介石的军事独裁的一系列决议案。邓演达出席了会议,对会议的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他还与毛择东等联名在会上提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提案,获大会通过。会议至十七日结束,邓演达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及中央农民部部长,并被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全总政治部主任。  3月12日 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二周年,武汉三镇同时分别举杯纪念大会。大会发表了谴责蒋介石分裂革命的通电,邓演达出席了武昌方面的集会,并发表演说。  是日,又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部作关于当前政治形势等问题的报告。  3月13日 到湖北省农民代表大会工作政治报告,指出当前是我们整个革命势力向封建势力进攻的时候,鼓励农民要联合一切革命力量,勇敢起来投入斗争。 "将来必可造就一个农民世界"。  3月14日 出席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纪念周,被选为主席团总主席,在大会作政治报告,指出农民问题是革命的根本问题。  3月15日 总政治部农民问题讨论委员会开会,招待湖北农民代表大会代表。邓演达主持会议,并在会上发表讲话,一再强调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号召农民'快些组织起来", "团结斗争 ,造成我们的新世界"。  3月16日 向国民革命军第四、第十一军军官作报告,介绍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的经过以及阐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  3月19日 应邀出席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关于最近军事及政治工作情况的报告 。蒋介石派心腹曾扩情等从南昌抵武汉,企图诱惑邓演达放弃反蒋斗争及革命立场,遭邓严词拒绝。  3月21日 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成立。邓演达当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兼主席团成员。国民党中央执委会政治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讨论关于湖北省政府正式成立时间及人选等问题,指定邓演达、谭延闿,吴玉章具体负责处理有关事宜。  3月22日 湖北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邓演达,陆沉等十七人当选为执委会委员。由于宣传工作需要,邓演达下令从北伐宣传训练班中抽调三十余人分发到驻河南省各军工作,是日束装出发。  3月27日 在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会议上作报告,强调武装农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各县农民武装起来,才能真正打倒劣绅。3月28日 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召开各省农运负责人会议,讨论关于筹备成立全国农民协会等问题。会议由邓演达主持,毛泽东、方志敏、周以栗、易礼容 、陆沉等出席了会议。  3月30日 湘赣鄂豫四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联席会议于武昌举行,讨论和决定成立全国农协临时执委会,以负责筹备召开全国农民代表大会、成立全国农协等事宜。邓演达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决定成立全国农民临时执委会,选举邓演达、毛泽东、彭湃、方志敏、谭延闿、谭平山、陆沉等十三人为执行委员,并以邓演达、谭延闿、谭平山、毛泽东、陆沉等五人为常务委员,邓演达兼任宣传部长,毛泽东为组组织部长,彭湃为秘书长。  3月31日 在第十一军全军政治工作人员会议上发表演说,指出今后军队主要任务为全力打倒奉系军阀及维护民众利益 。月底 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农民部决定组织湖北农民运动委员会,聘请邓演达、毛泽东等九人为委员。国民党中央党部决定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实行的校长制改为委员制,正式任命谭延闿、邓演达、恽代英,徐谦、顾孟余五人为委员 ,谭、邓、恽等人为常委。  4月2日 在《汉口民国日报》发表《中国革命的新阶段与国民革命的新使命》一文,阐述工农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等问题。  4月4日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于三月初开学后,是日在所长邓演达主持下举行正式开学典礼。邓演达在致词中论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纪念周上作政治报告,强掉指出当前革命进程中要解决两个最大问题,即农民问题及土地问题。  4月8日 国民党中央决定成立土地委员会,任命邓演达、谭平山、徐谦,顾孟余等为委员。是日,邓演达主持召开第一次会议并作报告指出当前一切问题及一切矛盾,都集中在农民问题上,亦即集中在土地问题上。因此急应开会讨论,国民党应迅速制定出方案去解决这个严重急逼的大问题。  4月9日 中华全国农民协公临时执委会成立,执委通电就职。  上旬 武汉分校正式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隶属于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任命邓演达、恽代英、顾孟余、徐谦等人为校务委员 。在邓演达主持下,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决定成立一个宣传列车办事处,共设车厢八十余辆,宣传人员一千余人,负责在铁路沿线一带进行政治 宣传工作。  4月10日 湖北省政府正式成立,邓演达等十一人为政府委员。  4月10日至11日 在《汉口民国日报》发表《最近中国农民运动状况及国民党关于农运之计划》一文 。  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公开叛变革命,大肆逮捕及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4月15日 由是日起,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邓演达、恽代英等领导下,举行反对蒋介石与帝国主义勾结背叛革命运动周,派出宣传队向市民进行宣传活动 。  4月17日 武汉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斥责蒋介石叛变革命,宣布开除其党籍及撤销其本兼各职, 并下令逮捕严惩。  4月19日 出席国民革命军于武昌举行的第二次北伐誓师大会并发表演说,论述北伐的重要意义。  4月22日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及军事委员会委员汪精卫、宋庆龄、何香凝 、邓演达、陈其瑗、谭廷闿、毛泽东、吴玉章、董必武、恽代英等四十人联名发表讨蒋通电,痛斥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  4月28日 在武汉出席欢送北伐军出师大会并发表演说,号召将士们要以英奋勇斗精神 ,坚韧不拔的意志,排除一切困难,为革命杀开一条血路。  4月29日 在武汉与宋庆龄,何香凝等出席欢送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唐生智出发前方大会。同日,与彭湃等在汉口花世界大舞台向武汉各校学生作关于农民问题的演讲。  下旬 为配合二次北伐,开展农民运动,国民政府决定成立战时农民运动委员会,由邓演达任主任兼组织科长。该会办事处暂设武昌湖北省农民协会。  5月5日 与毛泽东等出席中央农民部召开的大会,欢送战时农民运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出发前方工作。  5月7日 在邓演达支持下,黄埔军校各期毕业生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生于军校举行讨蒋大会, 并通过成立讨蒋委员会。  5月10日 在汉口《中央日报》副刊发表《艺术性的诞生》一文。  5月12日 统率总政治部工作人员离开武汉,抵北伐前线,到驻马店一带视察工作,总政治部由副主任郭沫若留守。  5月14日 从前线返武汉,翌日又偕同俄顾问铁罗尼等乘机赴前线,参与指挥工作。  5月21日 奉邓演达的命令,战地伤兵慰劳委员会成立,负责慰劳安置北伐中负伤之官兵,邓亦亲自前往慰问伤兵。  5月22日 在西平向各将士及政治工作人员发表演说,指出国民革命军应与民众相结合,才能取得胜利。  5月24日 率领政治工作人员抵周家口工作,并随军前进。  5月26日 于张梁庄再次向第十一军政治部工作人员发表演讲,论述当前北伐形势,对政治工作人员提出勇敢,吃苦,忠实努力地工作的要求。  5月28日 临颍之战,邓演达亲临前线参与指挥。第十一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团长、共产党员蒋先云于是役壮烈牺牲。邓演达以总政治部主任名义下达命令,要求本部工作人员开办各种训练班,并派出政治工作人员到临颍、许昌等地工作。  6月1日 致电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嘱其前来北伐前线协同指挥。  6月10日 汪精卫、唐生智、孙科、顾孟余、张发奎、谭延闿、徐谦、邓演达等与冯玉祥在郑州举行会。冯玉样、汪精卫等在会上提出反共,邓演达表示反对,但不为接纳。会后,汪精卫集团反共活动日益加剧。  6月14日 从河南前线返回武汉。  6月19日 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典礼。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际》的演说。  6月20日 湖北省农协扩大会议开幕。大会通过邓演达、彭湃等九人为主席团成员,会议期间,邓演达在会上发表题为《农民运动最近的策略》的演说,指出近来湖北农运工作有些缺点,但仍表明文持农运的态度。  6月24日 在国民党湖北省市县党部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发表关于国民党的 根本问题的讲话,指出发展农民运动是唯一的途径,当前的口号是要"接受为推进农民运动、实现总理三民主义的批评,拒绝反对农民运动的批评"。他在讲话中还提出要"打倒南京伪政府的纲领"。  6月25日 邓演达在其公馆召开扩大(总政治部)部务会议,部署今后工作事宜。  6月29日 中国济难会于汉口总商会召开济难会及各省干事联席会议,通过成立全国总会临时干事会及审查会。邓演达与吴玉章,宋庆龄,何香凝、苏兆征,邓中夏等二十人当选为审查会委员,郭沫若、恽代英等三十人为干事会委员。  6月30日 出席国民党中央执委委会政治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后,发表了《告别中国国民党同志们》的告别书,谴责汪精卫与蒋介石同流合污、背叛革命的行径,表示自己"一面准备着争斗,一面准备着如果我们的中央确固了革命纲领",自己就"受中央的命令立即回来工作"。  7月8日 在《汉口民国日报》发表《我们现在又应意什么呢?》一文。文章指出有人一面唱革命,一面又惊骇社会的变动,否认工农革命运动,这是欺骗群众,是假革命。文章还着重指出当前中国革命已到了一个生死关头,有可能断送在"一民主义"或"半民主义"的蒋介石、戴季陶及其同类等叛徒手上。  7月13日 公开发表《辞职宣言》,斥责汪精卫一伙无耻叛变革命。  7月15日 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公开背叛革命,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人、革命人士。受汪精卫集团操纵国民党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决定:由陈公博、陈克文分别接替邓演达的总政治部主任和中央农民部部长职务。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化装成检查电线的工人,沿京汉铁路至郑州,再转陕西潼关,乘苏联顾问专车俩前往莫斯科。  8月1日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部队,于南昌举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邓演达未有参加南昌起义,但与宋庆龄等共二十五人被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  9月15日 抵莫斯科。在苏联期间,与宋床龄,陈友仁等就中国革命问题交换意见,决定成立 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宗旨为向人民揭露蒋汪集团背叛革命的行径,继续执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1月1日 接受宋庆龄,陈友仁的委托起草《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并以他们三人名义,于莫斯科公开发表。  12月 离开苏联,抵达德国柏林。在此期间,他与宋庆龄(后亦抵拍林)等人继续交换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意见,并与侨德的部分中国国民党人组织了一个学会,讨论有关中国问题,在德居留期间,他刻苦钻研有关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著作。一九二八年(三十三岁)  7月 由汉堡乘轮船到北极附近旅行。一九二九年(三十四岁)   5月23日 致丘哲信,谈对国内军阀混战的局势的看法,信中并表示"只要有在国内工作之可能,就要回去"。  6月30日 致丘哲信,谈论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等问题,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8月8日 从柏林致信丘哲,谈论一些人一碰到困难就要到处鸣不平,"自然无益而且有损的"。  9月初 离开拍林,到德国南部进行考察旅行,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指导今后行动。  9月18日 从纽伦堡致信丘哲,说离开柏林已快3周时间了,消息闭塞,请丘哲及时为他提供有关新闻。  10月 发表《我们对现在中国时局的宣言》一文,指出"反动的南京统治是代表中国整个的旧的反动势力",当前的目的"不是反蒋讨蒋,而是要整个推翻军阀官僚地主豪绅的统治", "建设一个民族的平民的统治"。  10月底 在德南部游历后到巴黎。后渡海到伦敦居住。一九三0年(三十五岁)  2月上旬 抵达意大利米兰,参观考察古罗马文化艺术遗迹等。  2月下旬 到保加利亚,继续作考察旅行。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写信给丘哲,说及蒋介石,冯玉样与阎锡山等新军阀之间的矛盾,是"新的把戏开始了"。  3月初 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等地考察旅行,后又到伊拉克,印度等国考察。  5月 在外国考察结束后回国。返抵上海。邓演达离开德国柏林回国前,曾与正在柏林逗留的宋庆龄说,各种反动势力"不能阻挠我追随(孙)总理的步伐,我准备牺牲生命以赴"。他返回祖国后,积极联络有关方面人士,进行筹备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合的活动。  8月9日 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代表会,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表示要椎翻蒋介石的反动政权,继续完成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邓演达被选为总干事。行动委员会出版《革命行动》作为机关刊物。邓演达亲自撰写发刊词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中国到那里去?》,《怎样去推翻反动的统治势力》等文章。  9月1日 受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委托,起草《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作为该会的政治纲领公开发表。  9月15日 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撰写《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对时局宣言》。  9月20日 邓演达撰写的《第二国际领袖樊迪华之来华》、《奉军入关与时局》、《中国内战与文化问题》等文章,发表于《革命行动》第二期。  9月21日 撰写《世界经济的危机与内战的中国》一文,发表在《革命行动》第二期。  11月10日 撰写《南京统治的前途及我们今后的任务》一文,发表在《革命行动》第三期。  11月 联络在上海的部分黄埔军校毕业生,组织"黄埔革命同志会",以后再向全国扩展,以进行反蒋活动。一九三一年(三十六岁)  1月5日 撰写《南京钦定的国民会议和我们所要求的国民会议》一文,指出"要推翻现时买办阶级与豪绅地主的联合政权,只有待决定于为建立平民政权而斗争的革命行动而努力"。  春 到东北以及北平、天津等地考察及联络有关人士,策动共同反蒋。  4月 先后撰写《现时国际及中国的形势与我们斗争的路向》,《从西班牙的政变说到南京统治的崩溃》、《"五一"纪念节告工友》等文章,发表于《革命行动》第五期 ,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撰写《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反对南京伪国民会议宣言》。  5月 国民党内反蒋势力于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委会非常会议,成立反蒋的国民政府,造成宁粤分裂的局面 ,粤方曾派人游说邓演达参加,即遭邓拒绝。  6月25日 撰写《怎样去复兴中国革命--平民革命?》一文。  7月 先后撰写了《我们为什么要推翻南京的蒋政府,我们要求的是什么?》、《蒋政府必然要崩溃的原因及全国人民当前的急务》、《我们夺取政权之直前及直后应该做的是什么?》等文章 ,在上海主持开办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干部训练班,以培训反蒋力量。  8月17日 在上海愚园路为干部训练班作结业讲话,因叛徒告密,被上海租界巡捕逮捕。翌日解往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  8月21日 蒋介石下令将邓演达从上海押解往南京。在此期间,蒋曾派人劝邓演达放弃其政治主张,当即遭邓严词拒绝,表示"我要为中华民族维护正气"。  11月29日 被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  12月19日 宋庆龄为邓演达被害公开发表通电,强烈谴责蒋介石的卑鄙行径,指出"中国国民党早巳丧失其革命集团之地位,至今巳成为不可掩蔽之事实 。亡国民党者,非其党外之敌人,而为其党内之领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1888年03月01日——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诞辰 

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出生在乌克兰别洛波里城一个工人的家庭里,17岁开始当小学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卡连柯主要从事对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1920年,他被委派组织一所“少年违法者工学团”。马卡连柯大胆进行教育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规律,经过艰苦的工作,使数百名犯罪儿童被教育成长为新人。1922年,工学团改称“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于1933至1935年撰写的教育文艺名著《教育诗》,生动地总结了工学团的教育经验)。1927年,他离开了工学团,组织并领导了同一性质的“捷尔任斯基儿童劳动公社”。他进一步发展了工学团的经验,创造了在集体中把教学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他在工学团的教育和公社的实践中,把3000多名走入歧途的青少年改造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和一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先进人物,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注意。1935年以后,他主要进行教育理论的总结、研究与宣传工作。其主要著作有《教育诗》(1935)、《父母必读》(1937)、《塔上旗》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年3月1日
“神医”胡万林骗局被揭穿


“神医”胡万林

  “神医”胡万林的故事,最终可能成为一个让中国人心痛的笑话。他从一个弃婴、乞丐、囚徒成为一个万人敬仰的“神医”。这位“神医”凭肉眼便能看出一个人有什么病,而且什么病都能看,什么病都能治,什么号脉、听诊器、X光透视、CI全不用。胡万林的药也只有一种:芒硝。根据他的“运动疗法”,病人吃了“药”之后,上吐下泻,就能药到病除。

  就这样一个江湖骗子,作家出版社竟然还为他出书,知名作家柯云路为其撰写了一部《发现黄帝内经》。设在陕西长安的终南山医院,一直被当地医疗主管机构认定为非法医疗组织,可是取缔却不容易,一些人包括作家柯云路在内,都认定胡万林不是人,而是神。

  20年前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让人民相信了没有神;不曾想到,20年后,一个骗子能再混上神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3月1日
立陶宛从苏联独立,苏联从此开始解体


老共产党员举着列宁像举行示威
   1990年3月1日,立陶宛从苏联独立,苏联从此开始解体。
   立陶宛,临波罗地海,西南与波兰接壤。面积6.52万平方公里,约五分之四的人口为立陶宛人,其余为俄罗斯人和波兰人,行政中心在维尔纽斯。
   十三世纪中叶建立立陶宛大公国,1569-1791年被波兰吞并,十八世纪末并入俄国。1919年独立,1940年并入苏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1954年3月1日 美国试验第一枚氢弹

  1954年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珊湖礁上试验了第一枚氢弹,其威力是1945年摧毁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500倍。试验氢弹使航行在公海上的日本渔船"福龙丸第5号"的23名船员受害,因此引起日本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抗议。  
(人民网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50年3月1日 蒋介石在台北复任“中华民国总统”

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复职”仪式上
  1950年3月1日,被赶出大陆、踞守台湾的蒋介石在台北宣布:复任“中华民国总统”。他称: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由于李宗仁自1949年11月由南宁飞香港,托病不理政务,现在美国疗养,返期难定,故令复职。
(人民网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32年3月1日 中华复兴社成立

复兴社成员合影。前排右起:邓文仪、杜心如、曾扩情、贺衷寒、桂永清
  1932年3月1日,由黄埔系军人组成、以“复兴中华民族”为旗号、在南京正式成立了中华民族复兴社。它由蒋介石兼任社长。由于复兴社干部均穿蓝衣黄裤,故又称“蓝衣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3月1日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

大会会场
  1949年3月1日,全国学生第14届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学生200余人。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出席大会致辞,他充分肯定了中国学生在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同时希望大会能号召全国学生再接再励,积极参加和援助中国人民解放斗争,使这个斗争迅速地取得最后的胜利。各界知名人士郭沫若、沈钧儒、张奚若、周扬、许之祯、李德全、马叙伦、许德珩等出席大会并讲了话。冯文彬向大会作了题为《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为工农群众服务》的报告。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会章》,以及《中国学生运动的当前任务》的决议,要求全国学生在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下加强学习,使自己成为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有用人才。大会还讨论总结了中国学生运动30年来的经验。大会决定成立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选举产生了24名代表为全国学联执委,组成执行委员会领导全国学生运动。
  附: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介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是全国高等和中等学校学生会的联合组织,是中国大中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团体会员。全国学联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领导。1919年6月在上海召开第1次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学生联合总会。1949年3月在北平召开全国学生第14届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全国学联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全国学生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使广大学生不断提高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觉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建设社会主义的才干,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学联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每5年召开1次,选举产生全国学联委员会,作为决定全国学联重要工作的权力机关。全国学联选举主席单位和副主席单位,当选主席、副主席的团体会员分别派出1名代表任主席、副主席、组成主席团。
  全国学联主席团是全国学联日常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机关,在全国学联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执行全国学联委员会的决议,检查监督秘书处工作。全国学联秘书处是全国学联的常设工作机构,由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若干人组成,正、副秘书长人选由全国学联主席团提出,全国学联委员会决定,全国学联秘书处负责全国学联的日常事务。
(人民网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3月1日 全国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
  1982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根据中央书记处的指示,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报告》中规定:每年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
  《报告》说,根据历年3月5日前后集中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的传统做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建议规定每年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每年“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可因时因地制宜,各有重点。“全民文明礼貌月”可围绕1982年“五讲四美”活动的三个重点进行。
  《报告》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除了宣传教育外,也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保障。应该按照综合治理的精神,组织与“五讲四美”活动有关的重点部门和单位,本着勤俭办事业的精神,为消除“脏”、“乱”、“差”现象,共同规划,改善、维修、增设必要的设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1: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开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于1957年夏天在北京成立。刘伯承任院长并兼政治委员。1958 年3月1日学院开学。高等军事学院的任务是,训练我军陆、海、空军正师职以上的军事、政治、后勤干部、高级参谋以及军事理论人员,提高政治、军事理论水平和组织指挥现代化的诸军兵种合成军队作战的能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1: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苏联发射的“金星13”号行星际自动站到达金星,它的下降装置在金星表面软着陆成功。“金星13”号下降装置进入金星大气层时超重达250倍,壳体受前方冲激波影响,温度高达12000摄氏度,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的两倍。在下降中,装置上的仪表分析了金星大气和云层的化学成分与结构,着陆后把采集到的金星土标本送回密封舱内化验。并测量了金星的地震情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1: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海豹日(3月1日)于1983年开始

节日由来

  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球,它们的肉是当地居民的食品,油可用作燃料,皮张被用来裁衣.它在科学和医学上也有重大价值.但是,由于滥捕乱猎和海水污染,现在,海豹的种群数量在急剧下降.为了保护海豹这种珍稀动物,拯救海豹基金会决定,每年的3月1日为国际海豹日,并每年都要为庆祝这个日子设计一幅宣传画.1983年的宣传画的画面是四只斑海豹.之所以选画斑海豹有两个原因:在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加拿大海岸以及欧洲和亚洲都能发现它的遗迹;人们常将渔业产量下降的罪名强加在它头上,而实际上渔业产量下降的真正原因是海水的污染、栖息环境的破坏和长年累月的过度捕鱼.因此,斑海豹可以看作是全球受威胁的海豹种的代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1986年——瑞典首相帕尔梅逝世。

  1986年2月28日晚,帕尔梅与夫人在回家途中,被人枪击,帕尔梅连中两枪,经医生抢救无效,在3月1日凌晨去世。帕尔梅1927年出生,年轻时便投身于政治活动。1969年,帕尔梅当选为瑞典社会民主党主席,后来又被任命为瑞典首相。他是瑞典最有影响的一位政治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03:18 , Processed in 0.3539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