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capricorn_ye

[历史文化♡] 问答  文化知识类 -- 《作诗附图》(2008.2.29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5 22: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七绝/牧鹅

爱它傲慢爱它憨,牵惹人情戏水欢。

蘸绿牧竿撩作笔,黄庭写就数鹅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5 23: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期该出来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07: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瞎写写

江边石上两顽童,
青山依傍绿水还。
持柳戏鹅把玩弄,
不曾知晓世间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09: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期参考:


引用第3楼zhiyongtao于2008-02-25 17:03发表的 :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09: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2.26     第二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09: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答案--贺知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构思奇巧,通过柳来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袅娜多姿,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09: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09: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中的“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5276  更新时间:2005-5-1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0: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0: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首隋代民歌。其悠扬的声调,宛然是唐代成熟的七言绝句,而意象的构置也层次井然:一、二句分别展示柳枝低垂与柳絮纷飞的情景,突出柳的形象特征。第三句总绾柳枝、柳絮,进一步渲染环境氛围,末句逼出一篇正意:盼望离人早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0: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有着其自身的种种属性,交相沿袭性是其中较为昭著的一种。所谓“交相沿袭性”,是说某些具有定型指义的意象可以被诗人们不断袭用来表达某种既定的情感。相沿既久,积淀既深,以至于读者不需要借助其他文字,仅由交织在诗中的意象,也能捕捉到作者的情感趋向。
   在别离诗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蓄的离思最深,因而也最为引人注目。“柳”者,留也。这一字音上的联系,已足以使柳获得别离文学作家的青睐,更何况它那长条依依的体形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天然姿态。“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古人早就着眼于此。正是由于它在字音上与体形上的这些特征,唐宋时,柳不仅成为送别时约定俗成的赠物,更成为别离诗词渲染离情别绪的主要意象。前一种荣宠固然经久不废,后一种殊遇更一直延续到现在。古往今来,几乎所有咏柳的佳句都与别离联系在一起。唐代李白《忆秦娥》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那翠绿的柳色,正是撩拨起他“灞陵伤别”的情怀的触媒。温庭筠《菩萨蛮》词云:“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雨中送别之际,最为触目的景色便是杨柳丝丝。李冶《送韩揆之江西》诗云:“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不看“杨柳”犹罢,一看则别恨又添几分。戎昱《移家别湖上亭》诗云:“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牵系着离情别绪的并非他物,正是柳枝。宋代张先《一丛花令》词云:“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西、飞絮蒙蒙。”不说柳丝勾起离愁,反说离愁引乱柳丝,是其用笔深曲处。晏几道《青平乐》词云:“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究竟是每一条柳枝、每一片柳叶都为作者的离情所浸润,还是柳枝、柳叶自含离情无限,已经分不清,也无法分清。苏轼《水龙吟》词云:“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在作者眼里,杨花竟然是“离人泪”幻化而成。《少年游》词云:“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杨花连同送别时的情景,那样深刻地镌刻在作者的记忆里,不时引发他的离愁别恨。秦观《江城子》词云:“西域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那“弄春柔”、“系归舟”的丝丝杨柳,勾起作者当年与意中人相会于“碧野朱桥”的温馨回忆。可是,往事已矣!如今,只有碧水空流,再无惊鸿照影。于是,杨柳丝丝,又牵引出作者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愁绪,使他终因“不见去年人”而“泪湿春衫袖”。《八六子》词云:“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每一念及柳外水边与意中人挥泪而别的情景,总是黯然销魂,不胜悲怆。魏夫人《菩萨蛮》词云:“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三度见柳而伤离,可知柳始终关合着抒情女主人公的离情。周邦彦《瑞龙吟》词云:“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虽说春景尽堪伤情,但独于其中拈出“官柳”进行特写,柳之深系离怀可明。惠洪《青玉案》词云: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与友人分别于为柳烟所笼罩的长亭路上,岂能不倍感离恨悠悠、离情依依?周紫芝《踏莎行》词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柳丝绾得住离情,却系不住兰舟,这不免使作者深为叹惋。吴文英《唐多令》词云:“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系得行舟,却又系不得离人,情景固有不同,作者的叹惋却是同样的。《风入松》词云:“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一丝柳”,便牵动一寸柔情;眼下正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季节,其柔情该有多长?王十朋《咏柳》诗云:“萦牵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萦牵别恨,已使离人徒增惆怅;断送春光,更令离人平添烦恼。金代刘迎《乌夜啼》词云:“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别后“行行重行行”,早已远离送别地点,而作者的离恨却仍然萦绕着送别时与心上人一样脉脉多情的杨柳,杨柳的魅力不难想见。明代袁宏道《道旁柳》诗云:“一株大道傍,阅尽行人泪”。这里,柳又俨然是人间一幕幕别离惨剧的见证人了。
   其实,柳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但在别离文学作家的笔下,它却总是那样多情: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晚来飞絮如霜鬓,恐为多情管别离。
   ——唐·唐彦谦《柳》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宋·欧阳修《玉楼春》
   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旧舟。
   ——宋·秦观《虞美人》
   不过,也有从别一角度构思而怨柳无情者: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唐·韦庄《台城》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唐·罗隐《柳》
   别离滋味浓于酒,着人瘦。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依旧。
   ——宋·张耒《风柳子》
   本无别离心,行人自憔悴。
   ——明·袁宏道《道旁柳》
   多情也罢,无情也罢,说到底,只不过作者移情的角度有所不同而已。它说明,尽管某一意象可以被作家们不断袭用,但作家们袭用它的方式却是千差万别的。以“柳”而言,同一种柳在不同的送别场面中所扮演的角色便颇为歧异。
   当然,有些场合,柳既非多情种,也非无情物,而仅仅是一种道具,一种媒介。这时,作家们的聚焦点往往在于“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本身。如: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唐·释慕幽《柳》
   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宋·张先《渔家傲》
   别路恐无青柳折,到家应有小桃开。
   ——宋·姜夔《送李万顷》
   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
   ——明·郭登《送岳委方还京》
   钱塘江上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明·方以智《忆秦娥》
   春风若为长条惜,应遣情人少别离。
   ——清·厉鹗《思佳客》
   遥忆灞陵桥上,折长条,雕鞍难缀。
   ——清·薛凝波《水龙吟》
   折尽渭亭枝,年年送别离。
   ——清·毛奇龄《唐多令》
   柳条今剩几?待折赠,沈吟无计。
   ——清·陈维崧《征招》
   在古人看来,“折柳赠别”,是向对方表达离情别意的最为含蓄、也最为生动的方式。这就难怪他们要乐此不疲了。而同样是“折柳赠别”,在作家们笔下又可以生发出多少新奇的想象、别致的构思,幻化出多少种动人的情形啊!如果说以上所摘引的还只是若干片断的话,那么,下面请看五篇专咏“折柳赠别”情景的作品: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
   万条江柳早秋枝,袅地翻风色未衰。
   欲折尔来将增别,莫教烟月两乡悲。
   ——唐·李冶《送姚员外》
   朝朝送别泣花细,折尽春风杨柳烟。
   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唐·鱼玄机《折杨柳》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王之涣《送别》
   临水送将归,春风折赠时。
   而今三丈树,元是手中枝。
   ——宋·朱继芳《柳》
   “折柳赠别”的习俗盛于唐而始于汉。据《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陵,往往折柳赠别。或谓,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词中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即指此而言。但柳经常性地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却是隋唐以后的事情。上引五首作品,就有四首出自唐人。他们各运灵光,各出机杼,将折柳赠别的情景表现得何等感人肺腑。即以其中两位女诗人的作品而言:李诗先描写沐秋风而不衰的柳色,这既是起兴,也隐然有借柳自喻之意;然后并不正面刻画折柳赠别的情景,而仅托出“折柳赠别”的用意,那就是让温馨的友情随同柳枝一起陪伴着对方,消除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牢愁。这实际上是通过“折柳赠别”这一举动,曲折地传导出自己的惜别深情。鱼诗倾吐了作者因送别过多乃致折尽柳枝、痛断肝肠的怨愤。怨愤之际,作者竟萌生出一个极正常又极离奇的愿望:但愿此后再无柳枝抽芽,免得离人对之伤心、落泪。说是“免教”,恰好表明柳枝此刻“正教”作者“泪悬悬”。其一腔离愁别恨亦借柳枝巧妙传出。
   很难精确地指出,柳究竟从何时起才被作家们攫来表现别离主题,但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它已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尽管作家们对这一意象的袭用还不是普遍的、经常性的。如南齐萧子显的《春别诗四首》其一、其三:
   翻莺度燕双比翼,杨柳千条共一色。
   但看陌上携手归,谁能对此空相忆。(其一)
   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其三)
   诗本身并不出色,但柳在诗中却已被作为触景生情的景、睹物伤怀的物而加以艺术显影。到隋唐,不仅文人诗已习于借柳咏别,许多民歌也将柳熔铸为伤离怨别的意象: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是一首隋代民歌。其悠扬的声调,宛然是唐代成熟的七言绝句,而意象的构置也层次井然:一、二句分别展示柳枝低垂与柳絮纷飞的情景,突出柳的形象特征。第三句总绾柳枝、柳絮,进一步渲染环境氛围,末句逼出一篇正意:盼望离人早归。
   唐代借柳咏别的作品,有的出自享有盛誉的诗坛宿将手笔,有的则是名望非隆的一般诗人所作。前者如:
   天下伤心处,送客劳劳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刘禹锡《别苏州二首》其二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杨柳枝词》
   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其一)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辉。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其二)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前诗显然写于柳条未青时。一、二句不说天下伤心事是别离,而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已见用笔曲折;三、四句更是运思超脱、发想奇警的神来之笔:作者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驰骋才思,把它说成是深谙人间别苦的春风故意造成的结果。较之一般地描写折柳赠别的情景,确是令辟蹊径、别翻新意。李白后诗不是将“折柳” 作为一种场景推出,而巧妙地把它作为曲名,放在笛声中展现,借以表达内心的离情别绪,这也不落俗套。刘禹锡的两首诗都以柳条起兴。阊门之外,风吹柳条,向来是送客之地,但只有今日作者才产生销魂之感,这是因为置身局中、柳色关情的缘故。前诗的意蕴如此。后诗曾被明代的杨慎、胡应麟誉为“神品”。一曲清江,千条碧柳,正是送别的典型环境。作者由此拉开记忆的帷幕,追忆起二十年前送别故人的情景,将依依惜别之情再度倾注在字里行间。李商隐的两首诗构思又有所不同。前诗把惜别深情融入精警而独到的议论中:既然除了死亡再没有比别离更痛苦的事情,那么春风又怎么会爱惜青翠色的柳条,而不让人们攀折呢?后诗掉转笔墨,复对“行人”致词:柳枝含烟惹雾,多情如许,应当既管送往,亦管迎来,既然如此,又何必将它折尽呢?折下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岂不顺乎情、合乎理?郑谷诗不仅用柳丝来牵曳别情、柳絮来沾染离绪,而且用“愁杀”二字夸张地显示出杨柳带给自己的感伤。后者如: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雍裕之《江边柳》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雍陶《题情尽桥》
   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
   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武昌妓《续韦蟾句》
   各有变化生新之处,但其中最为别致的还是雍陶《题情尽桥》一诗。诗即兴而作,一气贯注。首句直抒己见:万事皆有尽,唯独情难尽。次句顺势直下,斥责以“情尽”名桥之荒悖。既属荒悖,理当另改新名。那么,名何最为恰当?作者认为唯“折柳”二字适足当之。这便引出三句:“自此改名为折柳”。末句又从“折柳”二字荡开,推出惊人之论:“任他离恨一条条”。离恨原本无形,作者以有形之柳条比况无形之离恨,便使全篇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宋代的别离诗词也多以柳为意象。诗如斯植《门柳》:“看尽门前柳,愁多白发新。灞桥风雨夜,离别是何人”。柴援《寄远》:“别时指我堂前柳,柳色青时望子归。今日柳绵吹欲尽,尚凭书去说相思”。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词如周邦彦《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词以“柳”为题,主旨却是书写离愁别恨。此中对柳的描写亦服务于这一主旨。开篇藉柳发端,兴起京华孤旅之叹。“柳阴直”,点出柳之茂密成行;“烟里丝丝弄碧”,见出柳之姿态婀娜。著一“弄”字,似乎是说柳色弄人:自己漫不经心,却使多少人、多少回触目伤情、难以为怀。接以“隋堤上”三句,正为申足此意。作者自己也曾多少回送别于隋堤,而送别必定“折柳”,所以约略算来,所折柳枝的总长度应当远远超过千尺之数。一句“应折柔条过千尺”,包含着多少别离的感伤,多少人生的喟叹啊!
   元明清时期,在诗词家笔下,柳仍然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明人王韦《柳枝词》有云:“渭水西来万里遥,行人归去水迢迢。垂杨不系离情住,只送飞花过渭桥”。清人周志蕙《柳》有云:“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一声长笛河桥晚,回首苍茫几树烟。”如果说这两首绝句虽未袭前人之辞、然犹师前人之意的话,那么,元人乔吉的“商调”《集贤宾·咏柳忆别》则辞意俱新,为同一时期“千不得一”的作品:
   [集贤宾]恨青青画桥东畔柳,曾祖送少年游,散晴雪杨花清画,又一场心事悠悠。翠丝长不系雕鞍,碧云寒空掩朱楼。揎罗袖试将纤玉手。绾东风摇损轻柔。同心方胜结,缨络绣文毬。
   [逍遥乐]绾不成鸳鸯双叩,空惊散梢头,一双锦鸠。何处忘忧,听枝上数声黄栗留。怕不弄春娇巧转歌喉,惊回好梦,题起离情,唤醒闲愁。
   [醋葫芦]雨晴珠泪收,烟颦翠黛羞,殢风流还自怨风流。病多不耐秋,未秋来早先消瘦,晓风残月在帘钩。
   [浪里来煞]不要你护雕栏花甃香,荫苍苔石径幽,只要你盼行人终日替我凝眸。只要你重温灞陵别后酒。如今时候,只要向绿荫深处缆归舟。
   铺叙之详赡、笔法之细密,尤甚于周邦彦《兰陵王》。全曲以柳起,以柳结。柳既是绵绵不绝的离情别绪的触媒,也是串连那一幅幅色彩斑驳的画面的线索,同时,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柳本身也释放出一定的美感效应。当然,这中间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冶炼和艺术调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1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偏题...............................


如要拓展
先按照图片找诗或作诗
再根据上述诗进行拓展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1: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自创瞎掰一首:

昨夜细雨拾旧艺,
二月春风裁绿衣,
闲看总角斗蛐蛐,
忽觉儿时岁月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1: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三川的作品真不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2: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一首
  柳意
杏月嬉柳下,
春风溢不凝。
枝枝轻摇曳,
条条总关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期参考

引用第25楼fjfzjm于2008-02-26 09:35发表的 :
贺知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构思奇巧,通过柳来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袅娜多姿,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12: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期图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3: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起句高华浑融,历来被人传诵。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委委道来,亲切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7 09: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三期图片胡凑两句:
明月天上有,何必水中流;
多情怨遥夜,此事千古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7 1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油一首 

花儿憩息月如勾
水波荡漾月微波
无人赏景花更幽
惹得蝴蝶回来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6:28 , Processed in 0.1929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