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535|回复: 190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2月23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3 00: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55年2月23日——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逝世,德国数学家

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生于不伦瑞克,卒于哥廷根,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高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家,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1792年,15岁德高斯进入Braunschweig学院。在那里,高斯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反律”(Law of Quadratic Reciprocity)、质数分布定理(prime numer theorem)、及算术几何平均(arithmetic-geometric mean)。

1795年高斯进入哥廷根大学。1796年,17岁的高斯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

1855年2月23日清晨,高斯于睡梦中去世。

生平

高斯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当高斯三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他曾说,他在麦仙翁堆上学会计算。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

高斯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一年,高斯9岁。

哥廷根大学当高斯12岁时,已经开始怀疑元素几何学中的基础证明。当他16岁时,预测在欧氏几何之外必然会产生一门完全不同的几何学。他导出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将其成功的运用在无穷级数,并发展了数学分析的理论。

高斯的老师Bruettner与他助手 Martin Bartels 很早就认识到了高斯在数学上异乎寻常的天赋,同时Herzog Carl Wilhelm Ferdinand von Braunschweig也对这个天才儿童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们从高斯14岁其便资助其学习与生活。这也使高斯能够在公元1792-1795年在Carolinum学院(今天Braunschweig学院的前身)学习。18岁时,高斯转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在他19岁时,第一个成功的用尺规构造出了规则的17角形。

高斯于公元1805年10月5日与来自Braunschweig的Johanna Elisabeth Rosina Osthoff小姐(1780-1809)结婚。在公元1806年8月21日迎来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约瑟。此后,他又有两个孩子。Wilhelmine(1809-1840)和Louis(1809-1810)。1807年高斯成为哥廷根大学的教授和当地天文台的台长。

虽然高斯作为一个数学家而闻名于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热爱教书。尽管如此,他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有影响的数学家,如后来闻名于世的Richard Dedekind和黎曼。

高斯墓地高斯非常信教且保守。他的父亲死于1808年4月14日,晚些时候的1809年10月11日,他的第一位妻子Johanna也离开人世。次年8月4日高斯迎娶第二位妻子Friederica Wilhelmine (1788-1831)。他们又有三个孩子:Eugen (1811-1896), Wilhelm (1813-1883) 和 Therese (1816-1864)。 1831年9月12日她的第二位妻子也死去,1837年高斯开始学习俄语。1839年4月18日,他的母亲在哥廷根逝世,享年95岁。高斯于1855年2月23日凌晨1点在哥廷根去世。他的很多散布在给朋友的书信或笔记中的发现于1898年被发现。

贡献

18岁的高斯发现了质数分布定理和最小二乘法。通过对足够多的测量数据的处理后,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概率性质的测量结果。在这些基础之上,高斯随后专注于曲面与曲线的计算,并成功得到高斯钟形曲线(正态分布曲线)。其函数被命名为标准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并在概率计算中大量使用。

在高斯19岁时,仅用尺规便构造出了17边形。并为流传了2000年的欧氏几何提供了自古希腊时代以来的第一次重要补充。

高斯计算的谷神星轨迹高斯总结了复数的应用,并且严格证明了每一个n阶的代数方程必有n个实数或者复数解。在他的第一本著名的著作《数论》中,作出了二次互反律的证明,成为数论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部著作的第一章,导出了三角形全等定理的概念。

高斯在他的建立在最小二乘法基础上的测量平差理论的帮助下,结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并用这种方法,发现了谷神星的运行轨迹。谷神星于1801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但他因病耽误了观测,失去了这颗小行星的轨迹。皮亚齐以希腊神话中“丰收女神”(Ceres)来命名它,即谷神星(Planetoiden Ceres),并将以前观测的位置发表出来,希望全球的天文学家一起寻找。高斯通过以前的三次观测数据,计算出了谷神星的运行轨迹。奥地利天文学家 Heinrich Olbers在高斯的计算出的轨道上成功发现了这颗小行星。从此高斯名扬天下。高斯将这种方法著述在著作《天体运动论》(Theoria Motus Corporum Coelestium in sectionibus conicis solem ambientium )中。

高斯设计的汉诺威大地测量的三角网为了获知任意一年中复活节的日期,高斯推导了复活节日期的计算公式。

在1818年至1826年之间高斯主导了汉诺威公国的大地测量工作。通过他发明的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测量平差的方法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显著的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出于对实际应用的兴趣,他发明了日光反射仪,可以将光束反射至大约450公里外的地方。高斯后来不止一次地为原先的设计作出改进,试制成功被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的镜式六分仪。

高斯亲自参加野外测量工作。他白天观测,夜晚计算。五六年间,经他亲自计算过的大地测量数据,超过100万次。当高斯领导的三角测量外场观测已走上正轨后,高斯就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处理观测成果的计算上来,并写出了近20篇对现代大地测量学具有重大意义的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推导了由椭圆面向圆球面投影时的公式,并作出了详细证明,这套理论在今天仍有应用价值。汉诺威公国的大地测量工作直到1848年才结束,这项大地测量史上的巨大工程,如果没有高斯在理论上的仔细推敲,在观测上力图合理精确,在数据处理上尽量周密细致的出色表现,就不能完成。在当时条件下布设这样大规模的大地控制网,精确地确定2578个三角点的大地坐标,可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日光反射仪由于要解决如何用椭圆在球面上的正形投影理论解决大地测量问题,高斯亦在这段时间从事曲面和投影的理论,这成了微分几何的重要基础。他独自提出不能证明欧氏几何的平行公设具有‘物理的’必然性,至少不能用人类理智,也不能给予人类理智以这种证明。但他的非欧几何的理论并没有发表,也许是因为对处于同时代的人不能理解对该理论的担忧。后来相对论证明了宇宙空间实际上是非欧几何的空间,高斯的思想被近100年后的物理学接受了。当时高斯试图在汉诺威公国的大地测量中通过测量Harz的Brocken--Thuringer Wald的Inselsberg--哥廷根的Hohen Hagen三个山头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以验证非欧几何的正确性,但未成功。高斯的朋友鲍耶的儿子雅诺斯在1823年证明了非欧几何的存在,高斯对他勇于探索的精神表示了赞扬。1840年,罗巴切夫斯基又用德文写了《平行线理论的几何研究》一文。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高斯的注意,他非常重视这一论证,积极建议哥廷根大学聘请罗巴切夫斯基为通信院士。为了能直接阅读他的著作,从这一年开始,63岁的高斯开始学习俄语,并最终掌握了这门外语。最终高斯成为和微分几何的始祖(高斯,雅诺斯、罗巴切夫斯基)中最重要的一人。

高斯和韦伯19世纪的30年代,高斯发明了磁强计,辞去了天文台的工作,而转向物理研究。他与韦伯(1804-1891)在电磁学的领域共同工作。他比韦伯年长27岁,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进行合作。1833年,通过受电磁影响的罗盘指针,他向韦伯发送了电报。这不仅仅是从韦伯的实验室与天文台之间的第一个电话电报系统,也是世界首创。尽管线路才8千米长。1840年他和韦伯画出了世界第一张地球磁场图,而且定出了地球磁南极和磁北极的位置,并于次年得到美国科学家的证实。

高斯和韦伯共同设计的电报高斯研究数个领域,但只将他思想中成熟的理论发表。他经常提醒他的同事,该同事的结论已经被自己很早的证明,只是因为基础理论的不完备性而没有发表。批评者说他这样是因为极爱出风头。实际上高斯只是一部疯狂的打字机,将他的结果都记录起来。在他死后,有20部这样的笔记被发现,才证明高斯的宣称是事实。一般认为,即使这20部笔记,也不是高斯全部的笔记。下萨克森州和哥廷根大学图书馆已经将高斯的全部著作数字化并置于互联网上。

高斯的肖像已经被印在从1989年至2001年流通的10德国马克的纸币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3 00: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金豆  留住记忆“02月22日”

1988年2月23日
中国电影《红高粱》荣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红高粱”剧照,巩俐在剧中饰“我奶奶”



“红高粱”的导演张艺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1873-1929)诞辰,清代维新运动领袖

简介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




学术成就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

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

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等。

他一生著述宏富,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称完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
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梁启超写于1905年的《俄罗斯革命之影响》,文章以简短急促的文字开篇,如山石崩裂,似岩浆喷涌:“电灯灭,瓦斯竭,船坞停,铁矿彻,电线斫,铁道掘,军厂焚,报馆歇,匕首现,炸弹裂,君后逃,辇毂塞,警察骚,兵士集,日无光,野盈血,飞电刿目,全球挢舌,于戏,俄罗斯革命!于戏,全地球唯一之专制国遂不免于大革命!”然后,以“革命之原因”、“革命之动机及其方针”、“革命之前途”、“革命之影响”为题分而析之,丝丝入扣。难怪胡适说:“梁先生的文章……使读者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

在书法艺术方面,梁启超早年研习欧阳询,后从学于康有为,宗汉魏六朝碑刻。


著作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新民说
饮冰室主人自说
中国文化史




梁启超赋税思想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我国19、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宣传鼓动家。他主张赋税的征收必须以便民为原则,实行轻税、平税政策,而反对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观点。指出“西人于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税以便民。中国则乘民之急而重征之,如盐政之类是也。亦有西人良法美意,为便民而起,而中国视为助帑之计,行之而骚扰滋甚者,如今之邮政之类是也。”他提出应仿效英国实行平税政策,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强。这是一种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财政税收放在其基础之上的观点,对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梁启超认为公债也是一种赋税,所不同的是“租税直接以赋之于现在,而公债则间接及赋之于将来”,“不过将吾辈今日应负之义务,而析一部分以遗诸子孙云尔”。但他承认公债对经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租税尽其力于一时,公债将纤其力于多次”,因此他认为公债虽然增加了后代的负担,但也有利于后代。


秩事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对此,梁启超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
  1925年阴历七月初七,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请梁启超出席证婚。梁启超反对他们“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之间的恋情,也规劝过徐志摩;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梁启超答应出席证婚。但在婚礼上梁启超却对徐志摩、陆小曼用情不专厉声训斥,滔滔不绝,使满堂宾客瞠目结舌。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给学生留点脸面吧。”
  梁启超真诚的宽容。1926年3月8日,梁启超因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经透视发现其右肾有一点黑,诊断为瘤。手术后,经解剖右肾虽有一个樱桃大小的肿块,但不是恶性肿瘤,梁启超却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院,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或当标本看”。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梁启超毅然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梁启超真诚的有趣。黄苗子著《世说新篇》,其中有《梁启超写序》,文曰:“蒋百里先生为著名军事家,但在文化上亦极有贡献。他留德归国后,曾写了洋洋五万言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梁启超阅后大为赞赏,蒋便请梁为此书作序。不料梁文思泉涌,序成也是五万字,觉得不好意思,便加写一短序,而把长序改为著作出版,反过来请蒋百里作序。”




年谱
一岁 一八七三年同治十二年 癸酉 正月二十六日(公历二月二十三日)生于新会茶坑村。
五岁 一八七七年光绪三年 丁丑 由祖父和母亲教读四书五经。
十二岁 一八八四年光绪十年 甲申 应广州童子试 中秀才。
十六岁 一八八八年光绪十四年 戊子 广州学海堂正班生、兼菊坡、粤秀、粤华书院外生。
十八岁 一八九0年光绪十六年 卯寅 经陈千秋介绍,就学于康有为。
十九岁 一八九一年光绪十七年 辛卯 入京与李蕙仙完婚。
二十岁 一八九一年光绪十八年 壬辰 祖父卒,回乡居年余。
二十三岁 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随康有为入京会试,落第。参与组织“公车上书”。助康创建强学会。
二十四岁 一八九六年光绪廿二年 丙申 筹办《时务报》,任总编述,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名声噪起。
二十五岁 一八九七年光廿三年 丁酉 为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参与创设不缠足会和女学堂。
二十六岁 一八九八年光绪廿四年 戊戌 参与“百日维新”,光绪帝赏六品衔,奉旨办译书局。八月政变起,逃往日本,与陈少白往还,协商与兴中会合作事宜,因康有为阻挠未果。在横滨主编《清议报》。
二十七岁 一八九九年光绪廿五年 己亥 七月创粉高等大同学校于日本东京。
二十八岁 一九00年光绪廿六年 庚子 与康有为、康才常等发动“勤王运动”事败。
三十岁 一九0二年光绪廿八年 壬寅 《清议报》停刊,创《新民丛报》、《新小说报》,倡“小说界革命”。
三十五岁 一九0七年光绪卅三年 丁未 《新民丛报》停刊、成立政闻社。
四十岁 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 壬子 由日本返国,创《庸言报》。
四十一岁 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 癸丑 参与共和党。熊希龄内阁成立。任司法总长。
四十三岁 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 乙卯 创《大中华》月刊。辞币制局总裁。四月回乡省亲。六月写《导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斥袁称帝,南下从事倒袁运动。
四十四岁 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 丙辰 在上海策动反袁。三月抵广西,发动广西宣布独立。在肇戾成立护国军两广者司令部任参谋。后成立军务院,任抚军兼政务委员长。
四十五岁 一九一七年民国六年 丁已 七月,参与段祺瑞反对张勋复辟。任段祺瑞 内阁财政总长,十一月辞退。
四十七岁 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 已未 到欧洲各国考察。
五十岁 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 壬戌 先后到北京、济南、苏州、上海等地讲学。
五十三岁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 乙丑 在清华研究院讲学,出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五十七岁 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 己已 因肾病动手术失败(实际上是一起医疗事故),于一月十九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京沪开追悼会,参加者甚众。




家庭

梁启超一生有过两位夫人:李蕙仙和王桂荃。1889年(光绪十五年)年仅十七岁的梁启超考中了举人,与主考官李端棻的堂妹李蕙仙订婚,1891年(光绪十七年)梁启超十九岁时入京与与长他四岁的李蕙仙成婚,李惠仙与梁启超结婚时,带了两位丫环,其中一位即王桂荃,1903年她成为梁启超的侧室。1924年9月13日,李蕙仙因病而逝,梁启超为此写下了《祭梁夫人文》。1968年在“文化革命”中,王桂荃与孩子们四散分离,最后死在在一间阴暗的小屋里。

梁启超共有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梁思顺(令娴)(1893年-1966年),长女。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1912年-),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1916年-2001年),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现已离休,住在山东济南。
梁思礼(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故居

   ——北沟沿胡同23号

王之鸿

  北沟沿胡同属东城区北新桥地区,在东直门南小街迤西。胡同自北向南沟通大菊胡同和东四十四条,长300多米。明代,称“学房胡同”;清乾隆时称“官学胡同”,宣统时称“北沟沿”,因胡同临近水沟而得名;1949年称“北沟沿胡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红都胡同”,后复称“北沟沿胡同”。现胡同西侧与新太仓二巷相通,东侧有两条支巷通往小菊胡同。
  北沟沿胡同23号,旧时的门牌是北沟沿13号,在胡同南段西侧,占地面积3752平方米,街门朝东。街门是被称作“西洋门”①的屋宇式街门,街门内外各有一座“一字影壁”,显示出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虽然从建筑学角度讲,大门外对面的“影壁”,亦称“照壁”,既有遮挡大门对面零乱的墙面檐口的作用,也有作为宅门对景的作用。但是,在胡同的另一侧建影壁,或是依托别人的宅基,或是占用胡同的公共用地,岂能想建就建!所以,现在在北京城里所能见到的门外建有“一字影壁”的宅院,当年或是王府、或是衙署、或是官邸,总而言之,是“官”姓人家,不是平民住宅。汉字是表义的,“框中有人”念“囚”;“吾居行(hang,道路)中”便是“衙”。既然,门外的影壁是宅门的对景;那么,门前的这段道路自然与宅院产生了领属关系。门外的影壁分明地在警示行人:在此门前不许停留,更不许喧哗。梁启超任过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和财政总长,其政府大员的身份与这座宅院的规格是相称的。
  据1951年房屋调查登记显示:该院主体建筑集中在南半部,是东、西并列的两个三进院落,东部为住宅,西部是花厅;北半部约占整个院落的五分之二,是花园式的后院,院内树木繁盛,有假山,有凉亭;后院开有朝东的穿墙门,是整个院落的后门。该院共有房屋和亭、轩等建筑129间,建筑面积为1535平方米,其中包括带抄手廊的瓦房47间、敞轩3间、游廊21间、地窨子4间、防空洞1个、凉亭1座。该院的具体格局是:宅门北侧是一拉溜儿东房,共11间,应是回事房(传达室)、车库和警卫、杂役用房,从南往北的第三间东房的后墙开有临街券门,是“车库门”。
  该院的具体格局是:进入宅门,迎面是一座“一字影壁”,往北经过坐西朝东的“垂花门”②便进入了东院的一进院;一进院有带抄手廊的南房、北房各5间,北房为腰厅,即:中间一间为连接前、后院的通道;东院的二进院均为带抄手廊的瓦房,有正房3间、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3间;东院的三进院只有7间后罩房。与东院并列的西院是休闲区,习惯称为“西花厅”,亦是三进院落;从南往北依次是:由假山叠石与3间敞轩构成的一进院,由3间敞轩和3间正房构成,并有转圈游廊连接的二进院和由两间东、西厢房与平顶外廊构成的三进院。
  北沟沿胡同23号现在是单位宿舍,当年院内的主要建筑尚存,只是残破不堪而已;由于为解决职工住房而进行的改、扩建工程和住户见缝插针的自建房屋,致使该院已难寻昔日风采。
  1986年1月21日,东城区人民政府将北沟沿胡同23号作为“梁启超故居”,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注:
①西洋门,是清代中期以后,西方建筑文化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在北京四合院采用的也很普遍。
②垂花门,在府邸、宅院建筑群中常作二门,起着联系分隔内宅和外宅的作用。
  
参考资料:
  
《梁启超传》(吴其昌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张 王忍之编三联书店)
《世说新篇》(黄苗子著三联书店)
《卷起巨大旋风的梁氏新文体》(作者夏晓红载《北京日报》)
《梁启超为西医辩护》(作者张建伟载《羊城晚报》)


梁启超纪念馆

  每一个向往大时代和大成就的年轻人都喜欢把自己所处的时代视为转折年代,他们都喜欢引用查尔斯·狄更斯描写大革命之后法国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他们都喜欢用混乱来形容自己的年代,他们都渴望为这“混乱年代”理出脉络或者记录这“混乱年代”。
  而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真正经历混乱年代并且因为自己在混乱年代中的作为而被写入历史的年轻人却实在不多,更令人感慨的是,这个名单因为一些原因还会在某些时候遗漏掉一些人。在我看来,梁启超正是这样一位具备了众多伟大人物的素质而又在一定程度上被时代忽略了的人。
  最早激发起我对梁启超的好奇心的,是在对《剑桥中国晚清史》和一些记载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命运的书籍的阅读过程中。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我才惊异地发现,以前我们仅仅用“改良派”三个字来描述的梁启超,在这段历史中名字出现的频率竟然比任何一位皇帝、权臣要高。
  梁启超所处的年代是真正的混乱年代。在由梁启超的学生吴其昌所著的《梁启超传》中,梁这位早逝的学生用一章来写梁启超诞生之前的中国:这是一个为天灾人祸和内忧外患困扰的国度,似乎人人都甘心做一个老朽帝国的奴隶,平民以不谈国事为戒律,政府呈现给后人的则是贪腐化无能,对外只希望妥协可以带来短暂和平,对内则盘算着同洋务运动后兴起的民营企业家争夺财富,而洋务运动的重地总理衙门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混蛋加三级”。
  我们的历史课本在描述这段屈辱历史的时候,从来不会吝惜笔墨,这会使我任何进一步的讲述都显得多余。而吴其昌先生给予自己老师的高度评价,我想可能是我们在历史课本上所看不到的,他把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贡献同孙中山相提并论,“他(梁启超)自己承认陈胜、吴广之功,而天下后世的公评,他的气魄、精神、声威,实在比陈胜、吴广要高出万倍”。
  梁启超是一个完全符合我们对天才的定义的人物:六岁学完五经,九岁能够写千字文章,在古老中国,我相信这两件事情的难度同今天的小孩子学习9岁就精通外语的难度相差不大。而梁启超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的壮举同我们今天惊为天人的中国哈佛少年相比似乎难度更大。中举时的主考官以为梁启超“国士无双”,竟然打破门第观念的束缚,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梁启超做妻子,这是古老中国表示对一个人的欣赏的最高礼遇。
  戊戌变法令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名扬天下。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梁启超是中国罕见的高洁志士,是热心策划北京政府根本改造的士大夫”。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当时在中国逗留的伊藤博文对日本驻中国公使林权助说:“姓梁的这个青年是个非凡的家伙啊!真是个使人佩服的家伙……救他吧,而且让他逃到日本吧!到了日本我帮助他。梁这个青年对于中国是珍贵的灵魂啊!”此后这个年轻人在日本和欧美流亡期间,往往被当作中国新的政治和知识上的领袖来接待。当时梁启超26岁。
  而梁启超在政治上的辉煌并不像教科书上记载的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而终结,或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样成为明日黄花的人物。梁启超在日本的时候,和同样在日本流亡的孙中山交往频繁,据说,很多东南亚的华侨和日本重臣都是由梁启超介绍给孙中山的,可以想见,以孙中山当时的声望,自然无法同梁启超相比。而此时梁启超和康有为的分歧越来越大。尽管如此,梁启超顾及到康有为,没有给革命党人过多的支持。
  梁启超的另外一次辉煌来自于他的一篇文章。袁世凯宣布称帝,此时的梁启超却已不是昔日的改良派,在欧美的游历和对西方各国历史的学习给他一种印象,称帝者必亡。于是长于雄文的梁启超写出一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世凯得到消息,派人给梁启超送来一张20万元银票,给梁启超的父亲祝寿,交换条件是这篇文章不得发表。梁启超将银票退回。
  袁世凯再派人对梁启超说,梁先生也曾经在海外流亡十几年,其中的苦头不是不知道,何必再自寻苦吃?梁启超回答说,我这个人疲于奔命的逃亡经验已经很充足了,我宁肯选择逃亡也不愿意在污浊空气中生存。
  梁启超在另外一次反帝运动,即反对张勋复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次也意味着他同改良派的彻底决裂。周善培规劝梁启超说:“事情有该自己做的,有该听别人做的。讨袁,革命党该做,我们也应当做;讨张复辟只该听革命党去做,不必我们去做。”而康有为则正站在复辟的一方。梁启超和康有为从此决裂,康有为当着梁启超学生的面痛骂梁启超“梁贼启超”,并且用古文中食父食母的怪兽来称呼梁启超。
  至于梁启超在中国新闻事业上的地位,早有新闻学者将他同沃尔特·李普曼相比较。才气纵横自然不说,梁对中国文体的改革被认为是他的最伟大贡献之一,或许我们也可以把这称为表达方式的革命?周善培认为梁启超文气太盛反而是一件可惜的事情,写习惯了报纸文章,结果文章只追求打动人,“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但是却没有其他精力写出真正大师级别的著作。
  长久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属于保守派的梁启超的死,更是嘲笑我们对历史局限的判断能力。梁启超晚年进入协和医院看病,医生诊断的结果是一个肾溃烂,必须割掉。不幸的是现代医学可能发生的错误发生了,手术医生将梁启超健康的肾割掉反而留下溃烂的一个。于是“群情愤慨、舆论抨击,社会对于协和医院以及主治医生大表不满”,而梁启超因为担心这件事情会影响新的医学在中国的发展,竟然在病床上写文章为协和医院和医师辩护。最后,梁启超允诺在自己死后将脑部捐献给医院。
  来源:团结出版社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类别:成功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类别:人格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清·梁启超《成败》 磊磊落落:谓心地光明正大。磊磊:原指群石高垒貌。落落:豁达开朗貌。独往独来:比喻不仰仗别人,无怕牵碍。谓男子汉应当光明正大。 类别:道德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类别:失败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类别:教育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类别:理想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类别:人生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类别:人格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类别:真理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类别:科学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清·梁启超《新民说·附录》谓光明磊落的人,应该是心里所想的和口头所说的完全一致。 类别:道德
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类别:智慧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清·梁启超《新民说》心安理得: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是顺理成章的,心里很坦然。海阔天空:象大海般辽阔,象天宇般无边无际。坦荡的心胸象海洋和天空那样辽阔。 类别:道德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类别:失败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类别:爱情
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类别:成功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类别:成功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类别:人生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类别:人生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类别:成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87年2月23日——超新星1987A爆发。

SN 1987A是1987年2月24日在大麦哲伦云内发现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是自1604年开普勒超新星(SN 1604)以来观测到的最明亮的超新星爆发,肉眼可见,位于蜘蛛星云的外围,距离地球大约51,400秒差距(约168,000光年)[1]。由于这是在1987年发现的第一颗超新星,因此被命名为“1987A”。SN 1987A爆发的光线于1987年2月23日到达地球,亮度于5月左右到达顶峰,视星等达3等,之后渐渐转暗。

1987年2月24日,伊恩·谢尔顿(Ian Shelton)和奥斯卡·杜阿尔德(Oscar Duhalde)在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用望远镜对准大麦哲伦云拍照时共同发现了这次超新星爆发,同一时间观测到的天文学家还有在新西兰的阿尔伯特·琼斯(Albert Jones)和津巴布韦的哥林·亨肖(Colin Henshaw)。


中微子爆发
在SN 1987A爆发的光线来到地球的3小时前,世界各地有三台中微子侦测器同时侦测到一股中微子爆发,广泛接受的理由是中微子于超新星爆发时比可见光更早被发射出来,而不是中微子比光速快。在7:35UTC),日本的神冈探测器探测到11个中微子,美国厄文-密西根-布鲁克海汶侦测器(IMB)探测到8个,俄罗斯BAKSAN侦测器则有5个。中微子爆发历时少于13秒。

虽然侦测到的中微子数目只有24颗,但相比起平时的背景水平已是非常高的一个数字。这也是史上首次直接侦测到由超新星爆发出的中微子,亦印证超新星爆发理论模型的能量分布。该模型指出在超新星爆发中,中微子爆发占总能量的99%,喷发量为1058颗,总能量为1046焦耳。

从数据中得出了一个重大发现。中微子与反中微子差不多同一时间到达地球,时间差少于12秒。这是首次得到实际证据证明引力对物质、反物质和光子的作用是非常接近的。之前已有理论预测到这个现象,这次得到数据的印证。


原来恒星
SN 1987 A的前身是蓝超巨星Sanduleak -69° 202a,估算质量为18个太阳质量。在这恒星未发生爆发前,天文学界普遍相信超新星爆发只可能出现在红超巨星身上,事后,有关大质量恒星演化的模型都须要进行修正。


科学研究
SN 1987A的超新星遗迹是其中一个最被深入研究的天体。

SN 1987A似乎是向核心塌缩的超新星,理论上爆发后应该遗下一颗中子星,可是由爆发至现在仍未有发现。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了SN 1987A最清晰的照片,但仍然找不到那颗理论上存在的中子星。中子星的“失踪”有两种可能性 :一、中子星周围的没有物质被它吸引,因此不能被观察;二、中子星吸引了太多的物质,使之再度塌缩成为黑洞,因此也不能被观察到。后者近年来得到较有力的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1455年2月23日——德国发明家约翰内斯·古腾堡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他的第一部圣经。

约翰内斯·古腾堡(Johannes Gensfleisch zur Laden zum Gutenberg,又译作谷登堡、古登堡、古滕贝格),约1400年出生于德国美因茨,1468年2月3日逝世于美因茨,是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的发明导致了一次媒介革命,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生平
古腾堡于1394年到1404年间出生于一个美因茨的城市贵族和商人家庭。他家庭原来的名字是根斯弗莱希,但按照当时的习惯,他将他的名字改为他家庭的主要住址的名称(古腾堡府)。尽管活字印刷术数百年前在中国就已经出现,但并未流行,因而近代的活字印刷术主要来自古腾堡的发明。

从1434年到1444年古腾堡住在斯特拉斯堡,在那里他开了一家公司。1439年他为去亚琛朝圣做了许多金属的镜子,但由于在亚琛爆发鼠疫,这次朝圣被推迟到1440年。他的客户觉得他们受了古腾堡的欺骗,因此双方打到了法庭上。

关于古腾堡的生平中只有很少是确切可知的。他发明印刷术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他将当时已知的许多不同的技术有效地组合。

此外他在斯特拉斯堡铸镜子的经验也为他的发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研究出了特别的作为字母的合金和铸造法。用这个方法他建立了一套字母库,用此他印刷了他著名的《古腾堡圣经》和其他一些书记和文件。

在建立他的印刷厂之前他首先得为了筹备基金而奔波。他从一个当地商人约翰内斯·福斯特那里借了一笔高债来办这个印刷厂。由于两人对如何分配盈利以及如何命名他们的合办公司发生分歧,两人在法庭前分手。古腾堡雇用了彼得·瑟法做印刷厂的主持人,瑟法使得他的印刷厂成为第一家商业的盈利的印刷厂。

《古腾堡圣经》一共被印刷了约180份,其中49份今天尚存。据今天的研究,他以此专案赚了不少钱。

以下是比较确切的关于古腾堡的行踪的资料:

1394年–1405年 在美因茨出生
1430年 1420年、1427年和1428年有他在美因茨的记录
1430年 离开美因茨
1434年–1444年 住在斯特拉斯堡(附近),办过多个企业,有些与“印刷”有关
1448年–1457年 住在美因茨,印了他的圣经
1465年 美因茨的大主教保障他的经济来源
1468年 在美因茨逝世和埋葬

今天的古腾堡的像都不是按他的像貌画的。


印刷术
古腾堡使用金属的字母将它们排列成印刷的书页,这个方式崭新的地方是这些字母可以被重新使用,过去的木刻的底板无法重新使用,它们只能印刻在上面的那一页,而无法用来印其他的页了。直到今天为止古腾堡的圣经算做是印刷艺术中的一份珍宝。尤其它的排版非常美丽。

古腾堡的发明在欧洲非常快地普及。在50年中用这种新方法就已经印刷了三万种印刷物,共1200多万份印刷品。

维克多·雨果称印刷术为世界上最大的发明。古腾堡使用的字母由铅、锌和其他金属的合金组成。它们冷却得非常快,而且能够承受印刷时的压力。印刷本身是使用转轴印刷法,印的是纸和羊皮纸。


古腾堡对今天的意义
古腾堡的印刷术使得印刷品变得非常便宜,印刷的速度也提高了许多,印刷量增加。它使得欧洲的文盲大量减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牺牲,民族英雄

杨靖宇将军简介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遭遇几位村民,其中一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经日军解剖,发现他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上的树皮为食。凶手迄今仍苟活人世;特工队的领队叛徒于抗战胜利后混入山西省的八路军队伍,并于1950年代初被发现镇压。





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号骥生。1905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驿城区古城乡李湾村(原确山县)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青年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1923年秋,他考入河南省开封织染学校;1926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奉党团组织的指示,回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四月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豫南农民起义,即“确山暴动”,组织了五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长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维持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6月1日在确山县城关镇老虎笼(地名)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7月15日国民党武汉政府叛变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顽固势力的反对,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部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斗争,开辟新的根据地。9月30日他和李鸣岐、张家铎、张耀昶等领导了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织中国共产党确山县委员会,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豫南游击队,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曾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进攻和地方顽固势力的骚扰。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马乡、南至明港、西至县城、北至水屯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党中央的指示下,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把胜利引向全国,后来部队离开平原,奔赴山区,开辟了四望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秋末冬初杨靖宇调往河南省委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均被党营救获释,随转上海。不久由上海调往东北。他在东北期间先后曾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等职。1940年2月23日在蒙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与日伪军激战中阵亡,年仅三十五岁。杨靖宇的头颅与躯体合葬于通化烈士陵园。



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


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位于驻马店市南5公里,京广铁路东侧的驿城区古城乡的李湾村,始建于1966年秋,后在十年动乱中停工,1981年扩建后开放,建筑面积为4466平方米。

馆门朝北,砖石结构,建筑宏伟壮观,双檐斗拱,琉璃绿瓦面顶。门楣上书:“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背面有朱德委员长题写的“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十三个遒劲的大字。进门一条整洁的通道向南,路西是纪念馆工作人员的住房。路东中间一角门,形似满月,古朴雅致。过了月门则是清洁宽敞的庭院,院中芳草盖地,奇花送香,紫竹亭亭,松柏相映。庭院中央,杨靖宇将军的丰身石雕像面南巍然而立。下有高2.00米,厚0.80米,宽1.20米的主大理石底座。上书“杨靖宇将军,1905——1940”字样,雕像刀法精湛,神润贯于匠心。南边是一排九间的展厅,陈列有照片、图表、油画等92件展品,较系统地介绍了杨靖宇将军的生平事迹。雕像北边是一座常见的农家小院。门楣上悬挂一块横匾,上书“杨靖宇将军故居”。院内有北屋四间(西三间一门,东一间另开门),两间又各有两间小房。东、西配房各三间,均为砖木结构,黄色小瓦面顶。院中西侧有一棵家槐,是杨靖宇将军幼年所栽。北屋为杨靖宇将军的诞生处和他青少年时代的住所。屋内陈放有木床两张、睡柜一对,半截柜和大立柜各一个,方桌一张,抽斗桌一张以及茶壶、脸盆等用品。这些家具都是杨靖宇青、少年时代所用过的。北屋东头的一间,陈放着简陋的桌凳,这是杨靖宇将军青年时代领导豫南农民革命经常秘密集会的地方,一些重大的斗争方略就在这里产生。东西配房为展室,内陈照片、图表、文献、书籍等101件,着重介绍了杨靖宇青少年时代的革命活动,尤其是他领导豫南农民革命时期的革命文物保存较为完整,其中有豫南农民暴动时所用的旗帜、步枪、手枪、大刀、长矛等。还有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时用过的搪瓷碗、军用锅、切菜板、皮袄、皮褥等军用物品以及将军幼年学习用具30余件。这些珍贵文物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和将军光辉的一生。




关于杨靖宇的记录

杨靖宇将军身高1.90米,是中国人里罕见的高个子;又因其语言天赋,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关东大汉。

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  
  “天气嘎嘎冷,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弹药。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  
  “但是,当我们经南泊子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个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这时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将军阵亡后,日寇将其遗体解剖,试图发现饥饿严寒条件下野外生存并战斗的秘诀,结果在将军肠胃中发现的只有树皮和棉花;侵略者大受震骇,惊为天人。



《五律 蒙江怀古》
杨将军
1995年8月15日

关东杨靖宇,豫府马骥生;
壮矣殉国殇,雄哉铁干城。
断粮仍驰骋,孤胆凭纵横。
四岛岂亡华?!白山志雄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1945年2月23日——阿·托尔斯泰逝世,苏联作家

阿·托尔斯泰(1883—1945)是著名的俄国作家,他出生于萨马拉一贵族家庭。1901年进入彼得堡工学院,中途退学,投身文学创作。

他早年醉心于象征派诗歌,1907年出版《抒情集》。在第二部诗集《蓝色河流后面》(1911)之后转向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出版过中篇小说集《伏尔加河左岸》(1911)和长篇小说《跛老爷》(1912)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以战地记者身份上过前线。期间写有短篇小说集《山上》(1915)、《水下》(1916)等。

1918年,阿·托尔斯泰出国,侨居巴黎和柏林,写了自传体小说《尼基塔的童年》(1920—1922),并开始写《苦难历程》第一部《两妹妹》。1922年他与白俄决裂,次年返回莫斯科。此后,他先后完成了《粮食》(1937)、《伊凡雷帝》(1942—1943)、《苦难的历程》的后两部《一九一八年》(1928)和《阴暗的早晨》(1941)、长篇小说《彼得大帝》(1929—1945,未完成)。在卫国战争期间,他还写有政论集《祖国》(1941)、历史剧《伊凡雷帝》(1942—1943)、短篇小说集《伊凡·苏达廖夫的故事》(1942—1944)等作品。

《苦难历程》是阿·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从构思到完成,历时20载。三部曲的第一部《两姐妹》侧重描写的是主人公个人的命运,反映的是个人对时代的感受,带有“家庭生活”小说的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社会动荡不安,但是作为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典型的4个主人公却都沉湎于个人的爱情而置身于社会斗争之外,生活十分空虚。小说第二部《一九一八年》则开始转向了史诗式的描写。作者在国内战争的巨大历史画面上展示人物的命运。在暴风骤雨的年代里,4个主人公的个人生活都遇到了不幸,但在斗争中有的找到了革命的真理,有的仍在进行艰苦的探索。小说最后一部《阴暗的早晨》在同样广阔的背景上描写了1919年前后苏联人民抗击外国干涉者和白匪军的英勇斗争,4个主人公也在经历了洗炼之后,先后走向了革命。他们在莫斯科重逢,并一起倾听了列宁关于电气化计划的报告。小说预示着“阴暗的早晨”以后将迎来幸福的、阳光明媚的白天。

小说书名取自俄国古经《圣母的苦难的历程》,点出了这部史诗的主题:通过卡嘉、达莎和她们所爱的人捷列金和罗欣所经历的彷徨、苦闷、探索、追求,最后走向革命的苦难历程,揭示了知识分子只有与苏维埃俄罗斯相结合才会有出路和幸福的真理,用作者的话来说,他的《苦难的历程》也就是知识分子“失去了祖国而又重新得到了她”的历程。小说广泛地描写了在旧世界崩溃和新世界诞生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俄罗斯的生活,真实地再现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胜利,并且着重展现了俄国知识分子在大时代的血与火的考验中,逐步走向革命的曲折道路。小说也是作者本人所经历的长期而又复杂的精神探索的艺术反映。小说语言朴素,情节生动,心理刻画细腻,结构具有史诗风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1685年2月23日——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诞辰,作曲家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又译作韩德尔——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当时唯一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1717年定居英国,1726年加入英国籍。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除五部外,其余均在伦敦创作。后因反对势力迫害,作品遭禁演,剧院被迫倒闭。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从事于没有舞台表演的清唱剧创作。共写了三十二部清唱剧,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英国的音乐发生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皇家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1751年不幸双目失明,1759年病逝于伦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1868年2月23日——杜波依斯诞辰,美国作家

杜波依斯,美国作家,1868年2月23日生于马萨诸塞州一个贫苦黑人的家庭。曾在3所大学读书,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在亚特兰大等著名黑人大学任教。他以毕生精力研究美国和非洲的历史和社会,著有《约翰·布朗》(1909)、《黑人的重建》(1935)、《黑人的过去和现在》(1939)、《世界与非洲》(1947)等书。这些著作以确凿的材料和精辟的论述证明黑人曾以他们的才智对美国历史和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
  杜波依斯还创作诗歌、小说和散文。
  从19世纪90年代起,杜波依斯投身于美国和非洲黑人的解放运动。他是泛非运动的创始人,也是美国有色人种协会的创建者之一,并任协会的机关刊物《危机》的编辑达24年之久。在黑人解放运动中,他一贯坚持进行积极斗争,反对妥协投降。美共领袖威廉·福斯特曾称他是“黑人的一个最伟大的代言人”,是“黑人的新的杰出领袖”。
  杜波依斯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在美国为中国福利会筹募基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写信给宋庆龄,引中国为“真正的兄弟”,并为中国在世界上“升到应有的地位”而“满心欢喜”。1959和1962年他两次访问中国。
  1961年,杜波依斯参加美国共产党;同年应加纳总统的邀请,迁居加纳,加入加纳国籍,主持编纂《非洲大百科全书》。1963年8月27日病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1899年2月23日——凯斯特纳诞辰, 德国儿童文学作家

埃里希·凯斯特纳(Erich Kastner)于1899年2月23日出生在德累斯顿这座当年撒克森王国的首府。他出生于普通人家,父亲是皮革工匠,母亲做一些家庭手工产品。埃里希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孩子。母亲自然把儿子变成自己唯一的生活内容:她可以为了儿子做任何事情,因为儿子应该生活得更好,儿子应该出人头地,成名成家。
  1927年,凯斯特纳作为剧评家来到德国首都柏林,并且在相当短的时间里,成为魏玛共和国最著名的青年知识分子之一。这一年,他的第一本儿童书在柏林的威廉出版社出版,这部名为《埃米尔擒贼记》、由瓦尔特·特里尔画插图的儿童小说立刻轰动世界,遂使凯斯特纳一举成为名扬国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后来多次说过,他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纯属偶然。实际上,凯斯特纳在莱比锡时曾经为许多报纸撰写过文章,自1926年起,他也为家庭杂志《拜尔大众》撰稿。这个杂志有一个独立的副刊《克劳斯和克拉拉的儿童报》,而它的唯一编辑不是别人,正是埃里希·凯斯特纳!他当时已经积累了三年为孩子们写作的经验,并且以写儿童诗和儿童故事而小有名气,甚至还收到了许多儿童读者的来信。因此,任何大师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即使事后有很多人过于喜欢这么宣称。
  凯斯特纳很快又开始写作他的第二部儿童小说《小不点和安东》。鉴于世界经济危机,这部小说比他的第一部小说具有更强的社会批判效果。该书1931年出版,当年年底就由马克斯·莱因哈特的儿子戈特弗里德·莱因哈特搬上了舞台。翌年,一半幻想、一半超现实的滑稽童话小说《5月35日》出版。1933年,在纳粹党上台的前夕,《飞翔的教室》得以出版。此后,凯斯特纳在德国被禁止发表作品。他的书———只有《埃米尔擒贼记》例外———被从书店和图书馆的书架上撤了下来,烧成灰烬。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此后,凯斯特纳经历了他的第二个重要时期。在儿童文学方面,1949年是他很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凯斯特纳出版了两部儿童文学作品:《动物会议》和《两个小洛特》。《动物会议》是一个政治童话,各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是这个童话传达的信息。儿童小说《两个小洛特》是一个家庭故事,同时也是一出张冠李戴的喜剧,它敦促成年人遏制自己的利己主义思想,从而保证孩子们拥有幸福的童年。1957年,他出版了童年自传《在我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六十年代他还出版了两部儿童小说:《袖珍男孩儿》和《袖珍男孩儿和袖珍小姐》,1974年7月29日,埃里希·凯斯特纳在慕尼黑去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1903年2月23日——伏契克诞辰,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

基本信息
姓名:尤利乌斯·伏契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03年2月23日-1943年9月8日

出生地:布拉格工业区

国籍:捷克斯洛伐克



生平
    “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这是捷克斯洛伐克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民族英雄、革命的新闻工作者、作家、文学戏剧评论家尤利乌斯·伏契克所著《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的结语,也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箴言。它充分地表明了伏契克对人民的深沉的爱和对敌人的刻骨的恨。

1903年2月23日,伏契克诞生在布拉格工业区的一个工人家庭。他从小喜欢戏剧,上中学时就开始搞文学创作,后来进入布拉格大学文学院攻读文学。由于家境贫寒,他一边学习,一边给人补习,还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工人。在大学里,他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青少年时期的伏契克就是非分明,热爱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憎恶反动的、贪得无厌的资产阶级。

1921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刚刚成立,18岁的伏契克就加入了党的队伍。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捷共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辑、该报驻苏记者和党的文化刊物《创造》主编等职。1929年,他在参加北捷克煤矿工人大罢工时,撰文深刻地揭露和控诉资本主义给工人带来失业、贫困和死亡的罪恶。他把报刊作为工人阶级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的斗争武器。希特勒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伏契克在布拉格等地从事反抗纳粹占领的地下活动。1941年初,捷共第一届地下中央委员会遭到敌人的破坏,他参与了组建第二届地下中央和领导人民反占领斗争的工作,为把自己的祖国从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下解放出来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后来,伏契克不幸被德国盖世太保逮捕。在狱中,他在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杀害的情况下,写下了《绞刑架下的报告》这部不朽著作。该书通篇正气浩然,光彩照人。伏契克敢于藐视暴敌、顽强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为了维护人民利益、保卫组织和同志安全而不惜赴汤蹈火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坚信敌人终将覆灭、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在书中得到了充分反映。这部作品后来被译成八十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发行,成为全世界进步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早在50年代初,就在我国出版,许多年来,它一直在我国青年中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伏契克在狱中经受了种种非人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1943年9月8日,他怀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40岁。

作为真正的共产党人和伟大的爱国者,伏契克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革命人民和进步人士的心中。

名人名言
   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34年2月23日——爱德华·埃尔加爵士去世,英国作曲家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1934),英国作曲家,自幼随父亲学钢琴与小提琴,异常勤奋,主要靠自学掌握了多种乐器的演奏,尤以小提琴见长。1885年承父业任伍斯特教堂风琴手。他的音乐真实自然,富于创新精神,对英国音乐的发展很有促进。其妻卡罗琳·艾丽丝·罗伯茨对他帮助极大,其成功之作几乎全是在婚后创作的,著名的有:大合唱《杰龙修斯之梦》、《b小调小提琴协奏》、《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合唱曲《黑色骑士》和《奥拉夫国王》等等,他的艺术毫不偏狭,思维极为宽广,曾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风格庄严而淳朴,英国人民把他看作是英国的贝多芬。

他一生忠心耿耿地为提高英国的音乐水平而努力,1904年曾封为爵士并获功绩勋章。此外,还获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坎脱勃莱及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博士学位,1924年被聘为英王御前音乐教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1951年2月23日——张伯苓逝世,现代教育家

张伯苓(1876~1951),现代教育家,原名寿春,字伯苓。1876年4月5日(清光绪二年三月十一)出生于天津一个秀才家庭。早年入北洋水师学堂习驾驶,1897年毕业后服务于海军,不久离职回天津执教于家馆。1904年,张伯苓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1907年,在天津城区南部的开洼地,即民间所称“南开”,建成新校舍,遂改称南开中学堂,从此声名渐著,现在的天津市南开区也由此得名。1917年秋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1919年秋正式开学。1923年,创办南开女子中学。1928年创办实验小学。1937年以前,南开已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他先后担任校长四十余年,培养出不少人才。张伯苓提倡教育救国,办学方针注重理工科教育。他反对学生介入社会政治活动,但也曾保护过进步师生。
    “七七”事变后,南开被日军飞机炸成废墟,大学部先迁长沙,继迁昆明,与北大、清华合组成西南联大,张伯苓任校委会常委。1938年7月,张伯苓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45年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46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48年6月,他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不久辞去。1949年拒绝去台湾,留在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伯苓称赞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曾致电周恩来表示祝贺。1950年5月,从重庆到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欢迎。1951年2月23日在天津病逝。
    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他在青年时期,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立志兴办教育,用爱国精神和科学知识教育青年,以达到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目的。他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历尽艰辛,刻苦奋斗,颠扑躅蹶,矢志不渝。他从传授“新学”的家馆开始,一步一步办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为国家培育了众多杰出的人才。
    张伯苓是一位与时俱进的爱国教育家。他从一生办学,饱经沧桑的切身经历中,逐步看清了中国的前途,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表现出一个真正教育家的高风亮节。张伯苓的一生,是进步的爱国的一生。他创业南开,功在国家,为发展我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影视资料:
    电视剧《张伯苓》剧情简介

    这是一部中国著名教育家风雨人生的壮丽颂歌;

  这是一部宣扬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雄伟诗篇。

  他的名字就是——张伯苓!

  早在58年前,著名文学艺术家老舍、曹禺就说过:

  “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吹,也不是谤,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伯苓!”

  张伯苓有着传奇的人生——他当过清朝海军,参加过壮丽的甲午海战。他当过私墅教师,他又是美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他在天津创办了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和南开女中,又在天府之国的重庆创办新的南开中学;他是著名西南联合大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又是中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先驱;周恩来是他的学生,张学良是他的朋友,他也曾与蒋介石、汪精卫多有过从。他从清末走来,直到新中国出生。他用人才丈量了中国近代历史;他从平民中走来,用:“私立民有”的教育实践,矗立起教育家的丰碑。

  电视剧的故事情节就是从张伯苓放弃海军生涯,立志传播新式教育开始的。宏伟的历史场景,把人们引向血与火交融的东海战场。近代天津的特有生活情味,展现了张伯苓初为人师的教学、爱情和抱负。他苦苦情愫中国被蕞尔小国日本战败的原因。他与南开的另一位创办人严修乘舟东去,到日本学习新教育的经验。他们携手在中国北方吹响了新教育的号角,成立了敬业中学堂----这就是著名南开学校的滥觞。而后又是艰难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

  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运动的主题,也是教育家不可回避的现实课堂。电视剧在充满激情地展现南开教育的同时,也极具巧妙地引出另一条主线,即反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的爱国斗争。日本的军人、外交官、文化人一一走近张伯苓的生活舞台。与此同时又交织出封建卫道文人螳臂挡车的挣扎的及反动军政当局的种种表演,从而构成了北洋军阀社会的众生相和春风桃李的另一个天地。

  历史为敢立潮头者歌。电视剧并不是图解式的----描写张伯苓建立中学、大学的过程。是在教育和学校的平台上,展现一位教育家的大情、大义、大智、大勇。当民间的捐款一时告罄,学校立即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外国教会用抹着蜜的大洋来诱使张伯苓将学校变成十字架的“乐土”时,张伯苓愤怒了!中国学校岂能用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民族教育家的骨气。学生们不满意于学校机械地照搬外国教育而拾人牙慧,他们的文章在南开园掀起一场教育是否要本土化的激烈争论,一些教授甚至以罢教维护他们趸来的美国教育。

  日本时时不忘占领中国,把抗日救亡的南开视为眼中钉。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顾国际公法,首先把炮火对准南开大学,对准传承文化的普通教师和学生。炸弹无情地降落在了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大学被夷为了平地,张伯苓的教育事业被日寇野蛮地摧残。惊人动魄的剧情震撼人心。张伯苓在南京说:“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资,而南开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加奋动”这位62岁的老人的话是昭告世人的民族宣言!

  电视剧的后几集主要反映了张伯苓在重庆的生活,展现了一个教育家晚年人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教育家、社会名人成了跻身政治的公众人物。他住在重庆南开中学里,以国民参政会主要领导人的身份参与了政治活动。他的学生周恩来作为中共南方局负责人长期驻足重庆。他的另一些学生如吴国桢也是国民党的上层人物。学校教育、国共两党、政治活动、师生情谊,如网络交错,使剧情跌宕起伏。张伯苓有了更多接触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机会,渐渐地了解着共产党及其抗日的正确。国民党的腐败也在教育着这位饱经世事沧桑的老人。

  伴随着张伯苓的生活,有周恩来与吴国桢的激烈政治争论,有国民党特务机关对重庆南开中学的无端诋毁,有他的同事在国民党党派之争下受的不白之冤。抗战胜利后,毛泽东来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张伯苓在会见毛泽东时表达了对和平建国的愿望,此后他开始为南开大学复员回天津、南开中学复校而努力。他想继续保持南开的私立,他想继续把住他一手创办的南开大学的校长。但他哪里知道,他已经成为蒋介石政治棋盘上的一粒棋子。蒋介石要用张伯苓社会贤达的名声为其反共反人民的行经遮羞。张伯苓有过短时间的迷茫。但摧枯拉朽的革命形势,国民党无官不贪、无吏不污的腐败,逐渐使他们有了清醒的认识。他的学生周恩来以“飞飞”为笔名,从北京经香港给老校长发出密信:“飞飞不让老校长动!”从此张伯苓向着光明、向着真理大踏步走去。

  历史的挡道者,该剧中的梅津、多田,都没有好的下场。蒋介石无奈地跑到了台湾。重庆解放了,张伯苓把私立南开捐给了国家。他以其无私奉献的教育家人生,为万千桃李树立了典范,为“科教兴国”伟业作了铺路先锋。


    资料:电视剧《张伯苓》主要演职员及代表作品

    制片人:洪宝生(代表作:《现代冲击波》《双锋剑》《牛牛》)

  总编剧:周振天(代表作:《潮起潮落》《金手指》《神医喜来乐》

  编剧:冯柏铭(拍摄稿) (代表作:《风生水起》(广告篇) 、《南国大案》、《新孟丽君》、《真心真情》等

  领衔主演:唐国强(代表作:《三国》《雍正王朝》《长征》)

  导 演:周友朝(代表作:《变脸》《背起爸爸上学》《神鞭》)

  主摄影:赵镭(代表作:《赢家》《那山、那人、那狗》《乾隆王朝》)

  美术设计:李新杰(代表作:《中国命运决战》《日出东方》)

  灯光灯光:吴长燕(代表作:《那山、那人、那狗》《蓝色爱情》《乾隆王朝》)

  服装设计:安立新(代表作:《长白英雄传》《风雨上海滩》《开国大典》)

  化妆设计:贺亚琳(代表作:《彝海结盟》《恽代英》《毛泽东去安源》)

  道具设计:杨铁城(代表作:《马三立》《长征》《延安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2月23日逝世——李国豪,中国桥梁工程和力学专家

李国豪(1913年4月-2005年2月23日),广东梅县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结构力学专家和工程教育家。上海同济大学校长、名誉校长。

李国豪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40年和1942年先后获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和特许任教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

曾先后受聘为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主任,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技术委员会首席顾问,上海南浦大桥专家组组长,汕头海湾和虎门珠江大桥顾问组组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2月23日逝世——马兆骏,台湾音乐制作人,得年48岁。(1959年出生)

马兆骏(1959年5月6日-2007年2月23日),

是台湾知名创作歌手、唱片制作人及广播主持人,昵称“马爷”。


生平
马兆骏于台湾民歌时期(1977年)出道,也是许多知名歌手的制作人。

他曾经制作刘文正、黄莺莺等知名歌手的专辑。

1989年,父亲过世的打击,让他顿失人生目标,开始以酗酒、吸大麻方式来宣泄郁闷情绪,而误入歧途。

1990年因携带大麻而中断演艺事业。1999年受洗,信奉基督教。

马写过上千首歌曲,曲风多元丰富,从清新到通俗路线皆有涉猎,

较为人熟知的有《心雨》、《木棉道》、《七月凉山》、《季节雨》、

《散场电影》、《风中早晨》、《爱像什么》、《一种感觉》、《我要的不多》、《奶粉与便当》等等。

1987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我要的不多”(哥哥《无需要太多》原装版本)。

2006年12月,推出最后一张个人专辑《奶粉与便当》。 马兆骏于1998年结婚,妻为郭美珒(Juby),育有一子两女。

妹妹马玉芬曾为歌手,现为专业音乐制作人,哥哥马兆骅亦曾为音乐工作者。

他于2006年12月起再度发行新专辑,并于翌年2月开始在中国广播公司“i-Radio”音乐网任DJ;

2007年2月23日22点,马兆骏与妻子一起到顶好超级市场永和店购物,

在22点47分突然昏倒并呼吸不顺,送到永和耕莘医院急救,到院前已无生命迹象,

在当日深夜23点05分宣告马兆骏不治逝世,得年 48 岁。

马兆骏有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与高血压)家族病史,他的父亲也是死于心血管疾病。

2007年6月16日,获第18届金曲奖文化传播奖章,由妻郭美珒代领。
主持节目
好消息卫星电视台《音乐拍档》(2003年5月—?)
中国广播公司音乐网《i说笑》

作品
iPavo个人媒体马兆骏数位纪念馆--个人作品收录典藏

著作
《发光如星》(童书),橄榄出版社,2007年3月16日初版,ISBN 986734404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年2月23日——斯蒂芬·威廉·霍金对宇宙起源和归宿问题提出最新解释,认为宇宙有始而无终


生平介绍


    斯蒂芬·威廉姆·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生于1942年1月8日的霍金刚好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之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他因患“渐冻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斯蒂芬‧威廉姆‧霍金于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生于英格兰牛津。他父母原住在伦敦北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牛津被认为是一个生 育孩子较安全的地方。他八岁时,他家搬到圣‧爱尔本斯,伦敦北面20英里的一 个小镇。十一岁时,史蒂芬到圣‧爱尔本斯学校上学,然后上牛津的"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他父亲上过的学院。虽然他父亲想让他学医,但他却想学数学。而大学学院没开数学专业,所以他选择了学物理。在大学学院学了 三年,没花多大工夫,他被授予自然科学甲等荣誉学位。 然后史蒂芬到康桥做宇宙学研究,那个时候在牛津还没有一个人从事宇宙学研 究。他的导师是丹尼斯‧西马,虽然他本希望弗雷德‧霍依尔做他的导师的, 费雷德‧霍依尔当时正在康桥工作。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刚维尔‧塞斯学院先是做助研,后来便做职业研究工作。1973年斯蒂芬离开天文学院来到应用数学和理 论物理系。自1979年,斯蒂芬做"路克斯"数学教授。这个职位是1663年根据莱 佛仁德‧亨利‧路克斯的遗嘱以路克斯留下的钱作?基金创建的。路克斯曾经是 该大学的英国议员。第一个获得"路克斯"数学教授职位的是依扎克‧巴洛, 然后是依扎克‧牛顿。 斯蒂芬‧霍金一直从事宇宙的基本定律的研究工作。与罗杰‧彭罗斯一起,他发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暗示了空间和时间是从大爆炸奇点处开始而至黑洞结 束。这些结果显示把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结合起来是必要的,这是二十世纪前半世纪的另一个科学发展。他发现的这样一个结合的一个后果是黑洞不应该是完全黑的,黑洞向外辐射,最终蒸发,消失。另一个推测是宇宙在想象的时间里没 有边缘,它是无限的。这将意味着宇宙形成的方式完全是由科学定律决定的。 他发表的著作包括:与G.F.R.艾利斯合着的《时空的大规模结构》,与W.以色 列合着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世纪眺望》和与W.以色列合着的《重力300年》 。史蒂芬‧霍金有两部畅销书:他的最畅销书--《时间简史》,和后来的《黑 洞、婴儿宇宙及其它》。 霍金教授有十二个荣誉学位。1982年他被授予CBE,1989年获荣誉伙伴称号。 他获得过许多奖励,奖金,奖牌。他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国家科学学会会员。 斯蒂芬‧霍金继续把他的家庭生活(他有三个子女和一个孙子女),他的理论物理研究与广泛的旅行和演讲结合起来。
  









研究领域


理论物理学:

    70年代霍金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相关作品


   《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MRMY.NET收集]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未来的魅力》本书以斯蒂芬·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读来饶有趣味。

   《果壳中的宇宙》该书是霍金教授继《时间简史》后最重要的著作。霍金教授在这本书中,再次把我们带到理论物理的最前沿,在霍金教授的世界里,真理甚至比幻想更令人眼花缭乱,缤纷多彩。霍金教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制约我们宇宙的原理,并加之以他独特的热情,邀请我们一起进行宇宙之旅,做非凡的时空遨游。
   《时间简史》(1988年撰写)
    这本书是霍金的代表作。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40种语言。
    在这本书中,霍金将试图勾勒出我们心目中的宇宙历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第一讲里,他将简要地回顾过去关于宇宙的构想,并说明我们是如何得到目前的图像的。这或许可以称之为宇宙史的历史。
  第二讲将解释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两种引力理论为什么会都得出这样的结论——宇宙不可能是静态的,它不得不或是膨胀,或是收缩。而这又意味着,在前200亿年到前100亿年之间,必定有某一时刻,那时宇宙的密度为无穷大,这就产生了所谓的大爆炸。它可能就是宇宙的开端。
  第三讲将谈谈黑洞。黑洞是当某个巨大的星球,或者更大的天体,受其自身引力吸引而自行塌缩(塌陷并紧缩)时形成的。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任何蠢得掉进黑洞的傻瓜都会永远消失,他们将无法再逃出黑洞。而有关他们的历史,则将到达一个奇点,一个痛苦的终点。不过,广义相对论是经典理论——也就是说,它没有考虑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
  第四讲将讲述量子力学如何允许能量从黑洞泄漏出来。黑洞并不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黑。
  第五讲将把量子力学思想应用于大爆炸和宇宙的起源。这就得出了这样的设想:时空可能在范围上有限,但没有边缘。这或许类似于地球表面,但它多了两维。
  第六讲将说明这个新的边界条件如何能解释这个问题:尽管物理学定律是时间对称的,但过去与未来为什么如此大不相同?
  最后,第七讲将讲述我们正如何试图找寻一种统一的理论,它能把量子力学、引力以及物理学中其他所有相互作用都包容在内。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真正理解了宇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在三年工作量并不巨大的学习之后,他获得了一等自然科学荣誉学位,之后进入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当时牛津大学还没有宇宙学这个专业。尽管他希望能够跟当时在剑桥的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身边做研究,但是他的导师却是丹尼斯·西艾玛(Dens Scama)。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成为一名研究员,后来成为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Gonvlle and Caius College)的教授。

    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








霍金趣事


    霍金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但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些好笑,他在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有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获得奖项


1、 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

2、 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 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

4、 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

5、 霍普金斯奖

6、 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

7、 马克斯韦奖

8、 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

9、 1978年获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

10、与彭罗斯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11、1988年霍金的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获沃尔夫基金奖







大事年表




  1942年 1月8日生于牛津

  1950年 举家迁往圣奥尔本斯

  1959年 入牛津大学

  1962年 牛津毕业,去剑桥读研究生

  1963年 被诊断患(卢伽雷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

  1965年 获剑桥博士学位,与珍妮.怀尔德(简·瓦尔德)结婚

  1967年 长子罗伯特出生

  1970年 女儿露西出生/开始使用轮椅

  1973年 首部著作《空时的大型结构》出版

  1974年 宣布发现黑洞辐射,成为皇家学会会员

  1977年 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引力物理学教授

  1979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出版

  1981年 参加梵蒂冈宇宙学大会,宣布无边界构想/《超时空和超引力》出版/被授予大英帝国高级骑士

  1985年 在瑞士病倒/实行气管造口手术从而失去语言能力,使用带造音器的计算机1988年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出版/获沃尔夫基金奖

  1989年 被授予大英帝国荣誉爵士

  1990年 与妻子离异

  1991年 《时间简史》同名电影上映

  1993年 《“黑洞与婴儿宇宙”及其他论文》出版

  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果壳中的宇宙》出版发行
  
  2007年,霍金与露西吉高佛尔德合著的儿童科幻小说《乔治通往宇宙的秘密钥匙》于9月6日率先在法国出版发行。这本书是霍金写的第一本儿童读物,霍金在书中向儿童解释了自己关于时间和宇宙方面的学说。     
如果现在,卢伽雷症,得到诊断了,那么,也许霍金就不是现在的"巨人"了.



  后感:

    斯蒂芬·威廉·霍金,他是一个让我深深震撼的人!

    不知早在什么时候我就知道他患有我们常人几乎忍耐不了多久的病----” 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因为医生曾说“只要得了这种病的人最多不会活过2年!”,虽然霍金只剩下右手的一个大拇指能够操作了。全身只有三个手指会动,通过一个手指来“说”!但他却是医学上的奇迹!

  也不知他的心中是怎么想的总之他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乏味的脑力劳动!

  几年下来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不顾艰辛的编写伦理宇宙,伦理黑洞,伦理大爆炸!的书籍,但是我们值得一注意的是,他全身只有一根手指可以来动,他的秘书曾私下对别人讲,他写一篇1小时的演讲稿需要3天的时间,打一段话需要近乎一个小时!

  但是令人惊讶的霍金坚持下来了!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一册册的书籍出现在我们世人的眼前——《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时间简史续篇》、《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时空本性》、《果壳中的宇宙》

   要知道这是他一个人,坐在一个30年都没有离开的轮椅上,用仅可以动的一只手指在一个小小的鼠标上来编写出来的!

   不久以后社会渐渐的开始注意上了他!各行各业的人开始渐渐的认识上了他!他渐渐的走上了讲台,为社会演讲,为那些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人演讲,虽然他所发出的是“机器合成音”但他依旧吸引这许多人!慢慢的一个一个奖项来到了他的身上!

   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成为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78年获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我崇拜他!

   但是当我们崇拜完了他我们也是否应该静下来想一想,如果连一个全身瘫痪,只有一根手指可以动的残疾人都可以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那我们这些正常人是否可以做的更出色?我们有健壮的双腿、这可以为我们节约许多生活上自理因自理而浪费的时间,我们有灵活的双手、可以为我们节约许多因为打字所浪费的时间,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比霍金在身体方面上强。但是我们却从来都没有为此感到欣慰!

   同学们让我们快点抓紧时间学习吧!不要再浪费时间了,我相信我们会比霍金还要更加出色!


  (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50多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地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时间简史续编》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未来的魅力》本书以斯蒂芬·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读来饶有趣味。
霍金生平 :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62年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1963年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

1965年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胀的宇宙。

1970年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

1974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1980年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艾萨克·牛顿曾任此职)。

1988年出版《时间简史》,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

1996年至今继续在剑桥大学工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3 02: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On February 23rd, 1945, during World War Two, US Marines on Iwo Jima captured Mount Suribachi, where they raised the American flag.
On this date:
In 1822, Boston was granted a charter to incorporate as a city.

In 1836, the siege of the Alamo began in San Antonio, Texas.

In 1847, US troops under General Zachary Taylor defeated Mexican General Santa Anna at the Battle of Buena Vista in Mexico.

In 1848, the six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John Quincy Adams, died of a stroke at age 80.

In 1861, President-elect Lincoln arrived secretly in Washington to take office, an assassination plot having been foiled in Baltimore.

In 1870, Mississippi was readmitted to the Union.

In 1927, President Coolidge signed a bill creating the Federal Radio Commission, forerunner of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In 1954, the first mass inoculation of children against polio with the Salk vaccine began in Pittsburgh.

In 1965, Stan Laurel -- the "skinny" half of the Laurel and Hardy comedy team -- died in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In 1997, scientists in Scotland announced they had succeeded in cloning an adult mammal, producing a lamb named "Dol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3 07: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47年2月23日, 华东野战军在莱芜地区歼灭蒋军李仙洲部7个旅。1月底,国

民党调53个旅31万兵力由南北两线进攻山东解放区,企图南北夹击,国民党军参

谋总长陈诚亲抵徐州指挥 。华东野战军以2个纵队在临沂附近阻击南线蒋军, 造

成主力与之决战假象;同时以主力7个纵队迅速隐蔽北进。 2月20日至23日,华东

野战军主力将北线南下之蒋军全部围歼于莱芜地区,歼其7个旅6万余人,生俘国

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收复城市13座,使山东解放区的渤海、鲁中、胶

东3区连成一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3 07: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47年2月23日 莱芜战役生俘李仙洲,歼蒋军七个旅


1947年2月23日, 华东野战军在莱芜地区歼灭蒋军李仙洲部7个旅。1月底,国民党调53个旅31万兵力由南北两线进攻山东解放区,企图南北夹击,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亲抵徐州指挥 。华东野战军以2个纵队在临沂附近阻击南线蒋军, 造成主力与之决战假象;同时以主力7个纵队迅速隐蔽北进。 2月20日至23日,华东野战军主力将北线南下之蒋军全部围歼于莱芜地区,歼其7个旅6万余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收复城市13座,使山东解放区的渤海、鲁中、胶东3区连成一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3 07: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1981年2月23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生叛乱事件


图为西班牙民防军中校安东尼奥·特赫罗·莫利纳(中间挥手者)带领约150名民防军成员冲进众议院大厦,将正在开会的议员和政府成员扣作人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03:56 , Processed in 0.2451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