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25|回复: 1

[【散文】] 电影《通天塔》观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 1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勃鲁盖尔《巴别塔》)
   

    雨夜的氛围下,我常习惯于冥想,今夜有B君作陪,观电影《通天塔》之后更是陷入如此状态。知道“通天塔”一语源于一副油画,那就是尼德兰著名画家彼得·勃鲁盖尔1563年创作的《巴别塔》,巴别塔是babel的音译,根据《圣经·创世纪》通常意译为“通天塔”。  
    由于迟到,我并没有看到电影开头,觉得些许遗憾,但更遗憾的是这部2006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居然吸引不了多少观影者,而且大呼不懂者,中途退场者时有出现。之后想来此种现象不就是作为本片批判对象的“文化隔阂”所带来的吗?
    初识此片,感觉色彩平淡,显然为一种纪实风格。四组人物三条故事线索穿插其中,画面总是在三个国家三种不同景观中来回切换,说是三种,其实个人觉得摩洛哥和墨西哥都呈现为淡黄色的沙漠景观,给人苍凉无助之感,唯有日本东京的由钢筋水泥构成的“丛林”暗色景观,对比之下,反差较大,给人的印象是压抑沉闷。
    从情节来看,发生在摩洛哥的故事,纯属意外,主要由于阿拉伯孩童的好奇造成了一场流血事件的发生。令人感叹的是,伤员被来自同样文化背景的同伴抛弃了,而来自不同的伊斯兰文化背景中的乡民却一直陪伴左右,直到将伤员送往医院,“通天塔”的意函似乎在这里得到显现。第二组故事情节发生于墨西哥,事实上主要是美墨边境,一位墨西哥大妈一直百般呵护着两个美国孩童,在带着这两个孩子参加完家乡一个婚礼返回美国时,却在边境被以非法移民罪逮捕,而两个小孩受到了极度的惊吓,看到此我不禁想到,在孩童的心目中应该不会有所谓国家民族的界线吧?由此可知“通天塔”也似乎只有在人类纯真的童年期才能建成。在日本的故事,似乎并非跨文化的隔阂,而是一种文化内的隔阂,一种深入内心深处的隔阂。一个日本男子的妻子不知何故而自杀,聋哑的女儿在失去母亲后变得行为古怪而自闭,使她只能通过变态地勾引男人来宣泄心中的孤寂与苦闷,那跟“通天塔”又有何关联呢?其实内心的隔阂才是人类真正的隔阂,语言、文化都是形式,民族、国家更是如此。通天的梦想,不再分彼此的“大同”理想国的建构一直是人类的追求,而消除人类彼此间内心的隔阂可能是第一步!
  期待“通天塔”的重建!!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上。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 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圣经·创世纪》第十一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 11: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杆枪引发的血案,其他没啥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7 16:50 , Processed in 0.23685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