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97|回复: 0

[【学科前沿】] 天然人体激素可作为新一代抗抑郁药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 14: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发表在12月1日的爱思唯尔期刊《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上的文章,人体的一种天然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会影响认知及相关神经反应,并有望用于抑郁症的治疗。该方法将对公共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它的成功率高,且起效快速。

文章第一作者、牛津大学的Kamilla Miskowiak表示:“尽管抑郁通常和脑部化学问题相关,但最近有证据显示结构问题同样会引起抑郁,结构问题可能是由于神经细胞再生速度不够,或是压力激素导致的毒性作用产生的。”正是以上发现促使科学家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肾脏产生的一种激素,它能促进红细胞生成,可被用于治疗贫血。文章作者表示,新证据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于动物神经系统存在保护和营养作用,这会影响人类认知和相关的神经反应,因此它可能成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在研究中,Miskowiak与同事向23名健康的志愿者展示快乐或者恐惧的面部表情图片,并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来跟踪脑部的神经加工和认知处理过程,由此来评估红细胞生成素对此过程的影响。恐惧表情是人类基本情感中最显著的一种,它可能表示危险的存在。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红细胞生成素对这种“危险信息”的影响。

结果表明,红细胞生成素药剂降低了人对危险信息的认知和神经反应,这与现有的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惊人相似。同时,即使在使用红细胞生成素7天后,这种抑制作用依然存在。Miskowiak表示,以上发现意味着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影响神经功能,并可能成为未来治疗抑郁症的手段。

《生物神经病学》编辑,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和康涅狄格卫生保健系统的John H. Krystal同意以上观点,他表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于动物大脑有营养作用。现有数据证实它能调节人类大脑情绪过程。现在已经能评估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其它相关物质的抗抑郁效果。”(荔涛 何宏辉/编译)

(《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doi:10.1016/j.biopsych.2007.01.011,Kamilla Miskowiak, Catherine J. Harmer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8:43 , Processed in 0.1948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