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16|回复: 3

[【文史类】] 披着侦探小说外衣的严肃小说名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31 2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侦探小说当然属于通俗文学大家庭的一员,但是,借助这一文学类型进行小说形式和技巧探索,并且表达严肃主题的小说作家不乏其人,他们运用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扩大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范围,为现代和后现代小说构建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这也为脱离大众的高雅文学指出了一条出路,为高雅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树立了榜样:用通俗的文学形式表现严肃的社会问题。就个人阅读经验所及,和广大中文网的书友一起来分享一下其中的经典作品:
A 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
《交叉小径的花园》是一篇带有侦探小说色彩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中国人。作者在小说中布开了一张时间的网,它的网线相互接近、交叉、隔断,或者几个世纪毫不相关,包括了一切的可能性。我们并不存在于这种时间的大多数里:在某一些里,您存在,而我不存在:在另一些里,我存在,而您却不存在……这部小说树立了我的现代小说观,也颠覆了我的时空观念。
B 奥尔罕·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
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古老的伊斯坦堡的凶杀案,宫廷细密画家陆续死亡,在死亡背后,则是东方的宗教和艺术为了“自卫”而拒斥来自威尼斯的影响。谋杀和东西方交汇,是帕慕克的一贯主题;在这之上,则是深陷这一漩涡的个人的传奇命运。在帕慕克笔下,东方的固执,终将让步于西方的强悍。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宿命。“如今我已是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这个可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百年孤独》比肩的开头,以及小说多角度转换的叙述方式,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的文学地位,2003年获得奖金高达10万欧元的都柏林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成为包揽欧洲三大文学奖项的当代文学大师。该大师的想象力叫我佩服得六体投地,呵呵。
C 安伯托·艾柯的《玫瑰之名》
艾柯48岁时发表的《玫瑰之名》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已被译成35种语言,总销售达1600万册。曾获意大利两个最高文学奖和法国梅迪西奖。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侦探-哲理-历史小说,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之外,书中充满了各种学问,涉及神学、历史学、政治学、犯罪学,在政治上表现了教皇与国王的冲突,在宗教上反映了圣经中有关犯罪的预言,还涉及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等不同的思想。很喜欢同名电影,肖恩·康纳利的表演可以称得上是精彩。
D 罗伯-格里耶的《橡皮》

《橡皮》是罗伯-格里耶的第一部作品,发表于1953年。其内容主要写一个侦探案件:在一个木材业发达的省城,恐怖集团按预定计划要暗杀一个经济学教授杜邦。但暗杀不成,杜邦负伤未死,并放出消息说,他因重伤死在医院。从巴黎来的特派员瓦拉斯受理这个案件。瓦拉斯在城里东奔西跑了一天,于暗杀事件的第二天傍晚来到杜邦家,糊里糊涂地打死了正好暗地回家取重要文件的杜邦。作品借用侦探故事以揶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善于制造“真实的幻觉”。在小说结构上,作者摈弃了按时间顺序发展情节的线索,让场景重复出现,但随着时间的不同,细节也有所变动,从而表现了各种人物的心理状态。这部小说有别于传统小说的人物支配情景,而是从物看到人,因为罗伯-格里耶认为人是在物质世界包围之中,时刻受其影响。作者为了避免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幻觉,在每一场戏出现后,借用橡皮把情节的线索擦去,以破坏小说虚构的连贯性,以免读者受作者思想的支配,因而可以根据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去选择不同的情节,去探索其中的意义。这部小说在当时并没引起文坛的普遍重视,但评论家们认为,它是“物本主义”小说的发端,因而在“新小说”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意义。
E 村上春树的《寻羊冒险记》和《舞舞舞》

《寻羊冒险记》讲述的是一头控制全日本的超能力羊失踪了,它的宿主、黑社会头子命在旦夕。潦倒的东京青年职员无意中得到羊的照片,不料就此成了黑社会的胁迫对象,携着女友踏上了寻羊冒险之旅。在北海道的雪山绝地,他终于到了照片的拍摄者——不,那只是其阴魂,因为这位绰号“鼠”的朋友,已经与那罪恶之源同归于尽了。 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的第三部,用现实与虚幻交织的奇特之笔,打开了日本的新文学之门。《寻羊冒险记》是村上第一部够规模的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对现实的消极、无奈和失望,并不意味其无能、懦弱和屈从。他冷眼看着现实中的一幕幕闹剧,不是不动声色地以幽默而犀利的言语击中对方的要害。这正是作者笔下的小人物可爱和引起共鸣的原因,因为典型化的小人物观察、思考问题,处理情感以至行动模式都传递出了那个时代极富普遍性和本质性的氛围和气息。

《舞舞舞》本书是村上春树紧接于《挪威的森林》之后发表的又一部重要长篇小说。(就阅读口味而言,也是我很喜欢的的一部,呵呵这也同时证明了我的审美趣味仅仅只是雅俗共赏这个水平。)

六具白骨摆列在一间亦真亦幻的死亡之屋里。“我”的老朋友“鼠”已经死于寻羊冒险。“我”好不容易找到了投缘的老同学五反田,可这位被演艺界包装得精神分裂的电影明星,却接连勒死了两名高级应召女郎,自己也驾着高级跑车“玛莎拉蒂”葬身大海。孤独的女孩“雪”和她孤傲的母亲“雨”,虽然还能在这疯狂世界上勉强生存,可“雨”的守护神笛克,却也躲不过一场莫名的车祸。度过了一段死亡陪伴的惊魂日子,“我”终于在宾馆女服务员由美吉那里找到了安全感,也有了在安静城市过安静生活的具体计划。可是,那第六具白骨到底意味着谁呢?“我”依然脱不出死亡之屋。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村上春树把这句话重复了不知多少遍,他是想寻找所有这些死亡和罪恶的源头吧?
结语:自己读到的披着侦探小说外衣的严肃小说比较著名的就这几部吧,其他不是太出名的就不浪费大家和我自己的时间了,总的感觉是雅俗共赏和拼贴成了现代和后现代小说发展的潮流之一,而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时代的意味吧。另外,我制造这篇文章也充分发挥了拼贴的后现代主义特效,呵呵,引用不少,见笑了。
PS:本文首发读书中文网,看时间和网名就知道作者是同一个人了,如假包换,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1 21: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xiangyu2237于2008-01-31 21:07发表的 披着侦探小说外衣的严肃小说名著 :
......另外,我制造这篇文章也充分发挥了拼贴的后现代主义特效,呵呵,引用不少,见笑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1 23: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0 19: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7 23:20 , Processed in 0.44741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