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oujunzhu

[历史文化♡] 竞猜  历史文化类  这是什么古迹?  √已有答案√欢迎深入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9 00: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丝城

位于四川省兴文县九丝城镇境内

宋政和(1101— 1125)间,夷卜笼谋叛,据五斗坝,旋据九丝天险,号九丝山都掌。

成化年间“都掌蛮”人曾因不满官府勒索,相聚依山筑城,称“九丝城”,储粮筑堡以为军事据点凭险固守,抗御征剿,屡挫官兵。直至万历初,终因寡不敌众而遭珍灭。山腹关口石壁上至今尚留有关题刻。山顶平旷可事耕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9 00: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关索岭驿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9 12: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九丝城

九丝历史。
历史
在兴文县九丝城镇境内的九丝山上,古代都掌人(俗称僰人),在山顶建城,称“九丝城”。“九丝城”距县城60公里,海拔1247米,是在崇山峻岭中兀起的一座大山,传说以丝围之,约重九两而得名。  《辞源·九丝山》注称:“明时都掌人据山称王,周围30余里,四隅峭兀。上有九岗四水,地面极广,可以播种,下唯一径可通东北,连峰鼎峙,峻壁皆数千仞。”僰人依山筑城,建有48个哨楼、3道城门和一座“大王宫”,囤粮仓库多处。  “九丝天险,大兵望而限进。”它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从明朝成化年间以来,那里连年战火,僰人酋长阿大、阿二、阿三曾多次率族人起义,反抗明朝统治者。在1573年(明神宗元年),明朝宗派遣大将是刘显、刘铤父子率汉土官兵,分五路围攻僰人,因寡不敌众,王城被攻破,僰人遭到明军惨绝人寰的屠杀。从此这支少数民族销声匿迹,他们的悬棺葬习俗已告终止,成了千古之迷。但是,僰人留下的悬棺、遗址和明军为了表功留下的岩刻、石碑等遗迹仍历历在目,为历史学家、考古学者和文学家所追溯,为后人所慨叹。歌颂阿大王的优秀民间故事广为流传,人们也趁休闲之时上山探寻僰人的遗物、遗迹,访古寻幽。  “僰明大决战”之后,明军为了表功和扩大影响,刻、立大石碑七块。其中,在建武寨内的崇报祠前立有六块大石碑概述了征剿九丝山全过程,文字全部阴刻。碑名是:明万历潼关兵备道周爻《平蛮碑》,明万历国史馆筵讲官李长春《平蛮碑记》,四川巡抚曾省吾撰文并书《宗功小记碑》,明翰林院经筵讲官《平蛮碑记》,明翰林院经筵讲官南充任翰《西蜀平蛮碑》、《平行》碑早年被毁,其碑后载有:此碑有二,一竖锦城巡抚署中,一竖建武崇报祠外。此外,万历四年,叙州府安边同知吴文全在建武岩头寺立《天险洪开》石碑,歌颂这次战事,后改立于建武碑林。  上述七块石碑,碑厚0.33米,两块大碑高4.55米,宽2.3米,小碑高3.5米,宽1.9米。碑额图案均为海潮汹涌、双龙捧日。碑文辞藻典雅,书刻俱佳。1946年以来,已先后为国内外学者及四川大学历史系、合江师专中文科等师生拓碑、摄教学片,峨嵋电影制片厂还拍了纪录片。目前该石碑列为地管文物。  在九丝山上,现在仍保留着两处石刻。一是“九丝山岩刻”字镌西关口下岩壁上,刻字面积竖约6米,宽约3米,字脚距地面约20米。因久经风雨,自上仰视多难辨认,其碑文如下:  荡寇崇朝升峭壁,同来睥睨接钩陈。  扶桑日出乾坤辟,玉垒云堆虎豹屯。  沃土已归神禹贡,中兴重拓鬼方宾。  欢谐瘁为诸文武,胜军新回万壑春。   明万历二年,岁在甲戌闰十二月柒(平)阿,参政李江,参议杨一桂,佥事罗向辰,都督总兵刘显,副总兵张泽,都司徐仁威,知府陈大壮,同知曾可耕、陶采、吴文全、知县肖熊、赵汝谊、许一德、何汝质、嵇儡、陈忠、任体直、王慎、登平蛮城记事。  都御史曾省吾书,都指挥吴宪吴鲧勒石。  此碑文字大于升,行书遒劲,诗书刻俱佳,已列为县管文物。  第二处是“四关口石刻”。(在富裕村的大湾头,距前岩刻约一华里),其碑文如下:  万历元年冬、十月既望,四川石布政使四明冯成能、副使渤海李江、以议嘉禾、沈伯龙,同登九丝城。当天兵大捷,为经略万世这雄图也。惟时风卷长云,日开阴谷。相与酬觞绝顶,跃剑悬岩;俯视万灶星屯,蛮巢鞠为焦土;望西南诸夷厄塞,尽在目中。诚千古奇观,是用勒石,以志为朽。  纬川冯成能书  此碑文字大于碗,行书遒劲生动。文虽小,然明军对僰人之血腥剿杀及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之状,跃然在字里行间。  游人如果从大寨门进入“九丝城”,使可以看到古土城墙的断垣残迹。踏上“大王路”、穿过“大王厅”遗址,便到了被大火烧毁的“大王仓”了。在“大王仓”遗址,还能找到“九丝糊米”。当时明军攻破王城,烧毁粮仓,仓中黄谷余烬时埋存土中,虽已上百多年,然谷形未变,类似化石。山上有小丘,小竹、杂竹丛生。登上丘顶,极目远眺,玉屏墩、都督寨、印把山、轿顶寨和五谷仓等奇峰及其异谷,皆尽收眼底,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在九丝山上,竹木忽葱葱,千亩茶园,生机盎然,给游人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  九丝山及其附近的奇峰异谷(谷壁悬棺框160多个),便构成了既壮观、又秀丽且独具特色的九丝山风景区。清代进士兴文知事余炳虎登九丝山揽胜留下诗章赞:“千寻翠壁入云中,吹落飞泉挂玉虹。白练青山天影淡,丹霞映浅深红。”杨慎杨状元67岁时第六次由川返永昌,道经古宋,也留下雨 首咏九丝诗作:(一)《咏九丝城》:“九丝城寨控诸蛮,旧是鸦飞不到山。深箐篻蒡何太毒,横江烽燧不曾闲。萝桐列哨谁传箭,高珙孤城只闭关。安得超投笔起,戎州暂得破愁颜。”(二)《九丝城行》:“九丝城畔都蛮哄,刘显擒贼姚梧从。千户纽绶丧其元,六郡疲民器这恸。远隘搂哨烟尘昏,江阳戒严长宁奔。咫尺成都消息尚拥蔽,何况虎豹九关金马门。”   青山依旧,几度夕阳红。“九丝城”虽已毁于战火,但它留下了遗物、遗迹,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一旦得到规模开发,它将造福于人民。
“僰”:一个来历和去向都不明白的民族 川南的宜宾为古代僰人聚居地,宜宾夹在两江中的老城区一度为其族所建“僰侯国”都会。在今天市区下江北白沙湾镇尚有一“古都会庙”,又叫做“僰侯庙”,是这一久远历史留在宜宾近郊唯一的遗迹。   僰人大约在宋代以前即从位于金沙江、岷江交汇处的三江口一带退出,迁徙到宜宾南部的珙县、叙永山区聚居。而其从历史上消逝,则是在经历了400多年前的“叙南平蛮”战争之后。   那场十分惨烈的战争发身生于公元1573年春,时为明神宗万历元年三月。当时,朝廷调集14万大军,对称作“叙南”的宜宾南部山区的土著“都掌人”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征剿,这就是史称“叙南平蛮”的“九丝之战”。据《万历实录》记载,这场战争历时半年,官军于当年九月攻破都掌人据点九丝城、前后“克寨六十余处,擒酋首……拓地四百余里,得诸葛铜鼓九十三面”荡平了被朝廷认为“负隅称乱,历三百余年”之久的“都蛮”。又于次年四月,再次派兵搜剿山箐遗匿,直至“都蛮尽灭”。此战距今已400多年,如《万历实录》史实不谬,则“都蛮尽灭”也是400多年前的事。 这个被战争荡平“尽灭”的“都蛮”是否肯定就是僰人一族,至今尚无确论。然而,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于宜宾的僰人也因“都蛮尽灭”,从此在史籍中不再有关于他们活动的任何记述,这是许多研究学者所认同的。   诚然,僰人一族,不是唯一从历史上突然消失的民族。但400年前那场战争使其遽然间消逝得踪迹全无,却使这个本来就来历不明的种族,又因此变得去向不明。加之在可考的文献史料中,有关“僰人”及其活动的记述寥若晨星,或是一鳞半爪,或是只言片语,不但时间跨度长而且十分散乱。更有许多民间的传说和迷茫的历史交织,构成种种云遮雾罩,赋予了僰人一族越发神秘莫测的色彩。   对僰人族属的来源,以及其最终的归属,长期以来众说不一。为探究这一谜底,不少学者作了大量辛苦的工作,并从许多不同的方面入手作过种种努力。笔者试图作一种新的尝试,即从宜宾地名的历史演变,结合僰人的种族习性等入手,来窥探僰人消失这一千古之谜。或者,也不失为另一种可以试试的途径和方法。   一、“僰道”古称   远古僰人,曾在宜宾这块土地上建立过“僰侯国”,并带给宜宾“僰道”的古称。宜宾今天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称誉,这与古代僰人的声名不无关系。   据文献资料记载,僰人很早就出现在宜宾一带,是个以如今的川南为主要集居地的农耕民族,一些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的学者,从广义角度将其归属于“西南夷”。 “西南夷”与内地的广泛交流,一般认为是在汉武帝开发西南地区之后。今天的宜宾一带,在汉代开发大西南前是个边远之地,但其境内集居的僰人在汉武帝派唐蒙去夜郎国之前,就已经有发展较高的文化、经济水平。他们修水利、兴灌溉,除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外,还种植荔枝、生姜等经济作物。《太平御览》卷1 9 7 引《郡国志》说:西夷荔枝园,僰僮施夷中最仁者,故古谓僰僮之富。多以荔枝为业,园植万株,收一百五十斛。”僰人栽种荔枝、生姜等经济作物致富的历史,西汉时便已经为内地所熟知。另外,从其参与过周武王伐商纣王的战争会盟,并因有功而受封为“僰侯”一事中,还可看出僰人一族不同于“夜郎”等其他“西南夷”的地方。   “夜郎”是“西南夷”中最大的一族,直到汉时尚不知“是夜郎大,还是汉朝大”,而僰人早在殷商末年即参与了中原事务,无疑对中原情况很早就有一定了解。即便退一步讲,它仅是受邀参与其事,也说明了中原民族早在汉代以前对僰人一族已不陌生,这也是僰人与外界的接触比其他“西南夷”要早得多,也多得多的重要证据。如果这一推测成立,那就可能在中原民族的认识中,僰人很早就被认为是个乐于与外界交流,容易与外界合作的民族了。这是他们后来“慕义来宾”,融入中原民族的基础。   “僰侯国”的领地,大约便是以今天的宜宾市为中心的一带地区,这也是古籍中称宜宾为“故僰侯国”的由来。但是,这个“僰侯国”建立的确切时间是何时?先后传承过几代?历任“僰侯”又是何人,叫啥名字......等,都是不清楚的。虽然史藉资料和一些传说中,古代僰人的活动中心一直在今天宜宾市中区的三江口一带,可在这个历史上的“僰道”治所,古代“僰侯国”的都会所在处,及其近周地区,至今还没发现有关这一古老民族确曾在这里生活过的遗迹。就是远周郊县的珙县、兴文等地峭壁上被称为“僰人悬棺”的悬棺葬,也并无确切可考的证据证明为僰人所遗。 然而,古代宜宾很长时间为僰人集居地相信是确切的,因此才有“僰道”这一确切的古称。尽管如此,对这个地名最初的启用时间,细加追溯起来也还是并不十分的清楚。《元和郡县志》“戎州”条这样记述:“汉武帝建元六年,遣唐蒙发巴蜀卒通西南夷自僰道抵牂柯,凿石开道二千余里,通西南夷,置僰道县,属犍为郡,今戎州即僰道县也”。   由此看来,用“僰道”一名称古代宜宾,并非始于汉武帝时代,而是早在唐蒙受遣之前、它似乎就已经是这个僰人集居地的地名了。只是在汉武帝对大西南地区的一系列开发中,僰道又得到较之于以前规模的开发,说明这一点的,便是这个地区原来仅称“僰道”,因汉武帝开发西南夷才被明确置为“僰道县”,这是目前认为的宜宾设县建城之始。   按汉制,“道”与“县”其实是同一级的行政区划,《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县......有蛮夷曰道”。有僰人的地区曰“僰道”,有氐人的地区曰“氐道”。古代的这种设置,大约有些类似于现代的“民族区域自治”,不过称“道”不称“县”的地区多为“羁縻”状态,朝廷对它的控制远比对县的控制要宽松得多。因此,汉武帝时改“僰道”为“僰道县”,看似仅有一字的增加,实则意谓着其地原“羁縻”状态的结束。实际上,这也是历代朝廷对这一地区控制加强的开始,此后的“僰道”便一直在朝廷的直接管辖之下。南北朝时,梁大将先铁于此“讨定夷僚”、设立戎州后,僰道更成为历代统治者控制、经略周围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心。虽作为“戎州”州治,其地仍以“僰道”名之,表明直到南北朝时,宜宾一带还是个以僰人为主体居民的地区,僰人在那时依然是个很活跃的民族。   隋代时“僰道”一度改名“外江”,不久又恢复旧称叫“僰道”,这种改而恢复,可能意味着直到隋代时,以三江口为中心的宜宾这一区域,主要居民还是僰人。不好思议的是,僰人在三江口居住生活如此长的时期,竟然毫无一星半点可考的痕迹遗留下来。以至今天要寻找僰人的遗迹,只好到远郊的珙县、兴文去看那些悬崖绝壁上的悬棺了。据说那是明代僰人所遗,如果悬棺主人真是僰人,其生活的年代,当然应在明神宗万历年间那场尽灭其族的“平蛮”战争之前。   对史称“僰道”,又传说曾是“僰侯国”都会的地方,没有僰人胜迹感到遗憾,大约并非始自今天。古人也早有过类似感觉,并为此还作过弥补努力的,证明这点便是,在如今三江口北岸的白沙湾一个叫做“古都会庙”的“僰侯庙”。庙的楹联曰: 随周武伐殷商以还,受封侯而世袭;看龙山与凤首并峙,蔚僰道之人文。联文说的就是古代僰人的辉煌,明显是后人所撰。   “僰侯庙”很小,占地仅2 7 5 平米,为单檐歇山式。此庙始建时间不详,但可以肯定不会是僰人在这一带居住时自己给自己建的。现今见到的据说是清嘉庆十四年所重建,这是现今在宜宾市三江口市区、唯一可寻到的有关僰人的古迹。“僰侯庙”虽已列为地方保护文物,但杂处在一片旧平房中间,周围是终日人声鼎沸的菜市场。   二、“义宾”   唐代天宝年间,三江口上的“僰道”改称“义宾”,宜宾至此才算是结束了以僰道作地名的历史。宋代初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帝讳,“义宾”二字又改写成“宜宾”,成为延袭至今的地名。   一个地方地名的变迁,经常是历史重大演变的影子。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特别讲究“名、号”的国度,对正式的、要载诸史册的用名,不论朝野都从不以儿戏置之,只要可能,便要力求寓意吉祥、易记,当然前提是“不触讳”。冀求所谓“名正言顺”和“名副其实”,是中国人在取名一事上根深蒂固的理念,孔子就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见对一事、一物、一人、一地的命名,历来少有马虎从事、草率胡来的。 那么,唐代为何用“义宾”改称“僰道”?这一地名改变的意义在哪里?个中又透露出关于僰民族其时境遇的一些什么信息呢?   “义宾”一名,据考有两个来源,一是“慕义来宾”;一是“以义宾服”。两者语面不同,其实是同一语义的不同的说法。前者为地主一方的客气自谦,后者为宾客一方的不客气自诩。不管角度如何,以信息学的眼光来解读这一改称事件,内中明确含有唐代时“僰道”地方基本情况已发生了空前改变的信息。那就是迁入此地的中原民族其时已经“由客而主”,已经确立了在当地的主导地位。“义宾”一名似乎说明这种变化是渐行的、和平的,是外来民族和僰人土著都可以接受的。   同时,不论是“慕义来宾”,还是“以义宾服”,都透露出当时社会对僰人一族习性的认同。即认为僰人是个喜好学习外来文化,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种族。当然,不能排除其中有强权政治的意愿,即统治集团希望宾服的“化外”僰人,最好是个有着这样习性的民族。   正是“慕义来宾”,终结了“僰道”地名的使用。这事所以发生在唐代,而没出现在更早以前,原因可能也在讲求“名副其实”上面。也就是说,此前的宜宾一带依然还是僰人集居的地区,这可以从隋代将其改称“外江”不久又恢复原名,称“僰治”一事上得到印证。接着隋去而来的唐朝,是个国力、控制力更强大的中央一统帝国。尤其重要的是,唐朝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稳定和发展,这为中原民族的外拓和边地民族的内附,无疑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如前所述,自秦汉时代开始,宜宾即成为开发周围地区的据点。后来的历代朝廷也进而效法,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原民族源源不断的进入僰人集居的这一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促进、加速了这一地区的社会发展,也加速了部分僰人的同化。其间既有土著民族的“慕义来宾”,自然也有外来民族的“以义宾服”。与此同时,部分僰人在外来民族的挤压下,加速了向外的迁徙(主要是向南向西的迁徙)。成书于晋初的《华阳国志. 蜀志》记僰道县这样说:其地“......本有僰人,故《秦纪》言‘僰僮之富’。汉民多渐斥徙之。”这种“迁徙”到汉末,可能就已具相当规模,从一些故老相传的“龙门阵”中可看出些蛛丝蚂迹。宜宾民间向来有诸葛亮向夷人“借一箭之地”(注1)、和“蜀汉军以空黄桶挑水,吓走夷人”(注2)的故事,虽是传说,至少传递出了如下两点信息:   1、这种迁徙是在外来力量过于强大时,主动采取的;   2、这种迁徙是集体的、很大程度上还是民族的。   实际的历史,当然不可能像民间传说的那样浪漫,也不可能像文献记载的如此简单。但不管怎样,“僰道”以往那种以僰人为主要居民的情况,远在秦汉通“西南夷”时就已开始发生变化。他们与中原民族的差异日益缩小,以致司马迁写《西南夷列传》时,没有再将僰人作为一族单独叙述。   随着僰人的外迁(主要往滇西)和逐渐被同化,到唐初这一地区的情况发生了质变,外来民族已渐成主体,僰人已不再是其地主要居民,从而具备了终止使用“僰道”地名并加以改变的条件。继续以“僰”名之,显然是名不副实。“义宾”一名此时出台,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唐代虽改称“僰道”为“义宾”,但并非就是“同化”过程的结束,只是表明这种同化更明显、更主动,更加堂而皇之,也更加得到官方的认同和鼓励。   尽管如此,民族的融合也是需要相当时间的。从唐代开始,历经五代到宋时,也还处在这一过程中。从宋代苏东坡等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如:“乱山围古郡,市易带群蛮。瘦岭春耕少,孤城夜漏闲。往时边有警,征马去无还。自顷方从化,年出亦款关。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环。何足争强弱,吾民尽玉颜。”这是苏东坡在“戎州”一诗中写的。苏是岷江上游眉山人,古时出川主要依靠的是江河舟楫之便,这里的“戎州”依然指的是州治,也就是三江口上的古城,显然这是他多次途经之地。诗中“方从化”的少数民族,是否就是“僰人”?或其中是否有“僰人”呢?虽不清楚,但名称已不再叫“僰人”应该是肯定的。三、宋、元时期“僰人”在哪里?   如果说,“僰道”地名的使用“知其终、不知其始”,颇有些“神龙现尾不现首”的意味,使本来就不甚了了的僰人族源罩进了历史的浓雾之中。那“僰道”地名的遽然停用,显然又使僰人一族的去向因此更为渺渺茫茫。   “僰道”改名“义宾”后,有关僰人活动的记述,在那以后的史藉中也就更少出现。在记述宋、元历史的史籍中,僰人已经基本消逝了。这种消逝,是否意谓着从唐代到元代的一千多年时光,已使没有外迁、留下来的僰人最终完全融入了逐渐成为主体的外来民族呢?研究一下历史就会得出结论,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要知道,君临中原的满族,从入关到基本趋于同化,也不过二、三百年时间。问题是,沉寂许久的僰人,又复出现在明代的历史记述中。   万历年间那场务在剿灭当地土著的“叙南平蛮”之战,据说所针对的“都掌蛮”便是僰人。宜宾从来就不是政治地域的边界,不可能有地理隔离和进而的种族隔离,为什么在十分邻近三江口的宜宾南部山区,直到明代时僰人还依然是那里的主体居民,那么长时间的民族融合,就对他们没一点影响,倒是很奇怪的。   有“都掌人”就是僰人一说,值得怀疑。从一些史料看“都掌人”的民族习性,与史称“夷中最仁”的僰人习性大相径庭。宋代改“戎州”为“叙州”,今天宜宾南部山区因而称“叙南”。其地紧邻云、贵,与历史上历来是多民族杂居地的“乌蒙”相邻。有专家考证,这些“乌蒙蛮”多属“僚”族系统,他们使用铜鼓,行“悬棺葬”,唐代时就有“生僚”之称。据《新唐书. 地理志》“羁縻州”记:当时属羁縻州的宴州(即今兴文县)和巩州(即今珙县),都是招“生僚”才置的县。宋代后,“叙南”一带虽无“僚人”名称,但以“都掌蛮”呼之。这些当地土著,其民族特征和习性,与文献中记载的“僚”人基本一致,属“僚”族后裔是无疑义的。明任瀚《平蛮碑》便直称:都掌蛮为群僚。明代统治者认为其“叛服无常”,终被朝廷在“叙南平蛮”战争中武力平灭。因此可以认为,即便此地原有僰人,或是有僰人迁到这一带,无论是从种族习性、人口多少上讲,同当地的土著民族比起来,它都不可能成为该地区的主导民族。作为弱小的外来者,在与当地强族共处的漫长岁月中,可能最终不得不走渐渐融入当地人中这条路。这从那些远迁的僰人的结局可知。据李绍明《为“僰人悬棺”正名》一文中说,远迁到南中云南的僰人,融合当地民族成为后来白族的先民,这可能是南迁僰人的主体部分。   民族融合过程当然不会是个短暂时日,但因僰民族历来就不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大族,又经过不断的迁徙分流日渐弱小,加之该民族素来性情温和、有乐于交流、容易接受外来影响等习性,故僰人在各处融入别的民族的时间不会太迟,其“大功告成”至迟也不会晚到明初,极有可能就在宋、元时期。留在三江口地区的僰人,可能要稍早一些,从苏东坡的诗:“宋时方从化”可得应证。应该说:到宋、元后期,“僰”作为一个民族已经就不再存在了。原先以开发荔枝园致富的僰人,从那时起便已经从历史上消亡。   有关“僰人”说法一度重新出现,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叙南平蛮”中,原因是明代官员认为“都掌蛮”就是“僰人”。如组织、参与了这场大战的巡抚曾省吾就说“都蛮即戎僰”。文献记载,明朝建立后,对宜宾南部的“都掌蛮”先后进行了十一次武力征讨。发生在400多年前的“九丝之战”是这些征讨中的最后一次,也最惨烈。朝廷“严督官兵尽行剿绝”,被“招安”的仅二千三百八十一人,可谓斩尽杀绝。因而,随着“都掌蛮”的被剿灭,“僰人”一说很快又在“九丝之战”后重归消失。这是僰人在“九丝之战”中被最终平灭说法的来源。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随着那场平蛮战争的结束,有关僰族的任何活动,不再见于以后的历史记述中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   民族的消亡,可以有两种推断:这就是渐进式的“同化说”和激进式的“灭绝说”。笔者倾向认为:僰人的消亡,很大可能并非是个激进过程,而是个假之以时日的渐进演变,主要考虑到“僰”这个民族的根性。   僰,汉时便以性情温和,夷中最仁,有人道著称。比起“僚”在唐代初年、还被称为“生僚”,直到元代还被称为“土僚”来,显然、其它民族因之更愿意也更容易与僰人交流。而关于僚族的习性,据《太平寰宇记》卷八八记,与僰道相毗邻地区的僚人习性:说“其夷僚则与汉不同,性多犷戾而……巢居岩谷,因险凭高。着斑布,击铜鼓,弄鞘刀。男则露髻跣足,女则椎髻横居。夫亡妇不归家,葬之岩穴。”在汉族统治者眼中,这种习性被认为是不具“人道”的,故旧时“僚族”的“僚”字不从“人”旁,而被写成“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作出规定,改称“獠”族为“僚”族,从而去掉了其中带有的歧视成分。   从以上文献中看出,僰、僚在种族属性方面确有很大差别。唐嘉弘在《“僰人悬棺”质疑》中认为:僰人与僚人“二者没有共同的历史,没有共同的心理状态,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因之僰人与僚人不能划上等号。   僰人的民族根性,使其一族没能逃脱被同化的命运。他们要么留在原居地被迁入的中原民族所同化,要么外迁被强壮的其他民族融入了其中。从而早在明代之前,僰人就已经结束了以一个单一的民族存在于世的历史。   笔者以为:400年前那场“叙南平蛮”战争,基本与僰人一族没有关系。   四、叙南的“悬棺”是僰人所遗吗?   存在于宜宾南部山区的珙县、兴文等地的悬崖峭壁上的“僰人悬棺”,是一些神秘的古代墓葬。据考,这些“悬棺葬”最早不过明代所置。如果“僰人”在此前已不复存在,那“悬棺”的主人便另有所属是不言而喻的。   注释:   1、“借一箭之地”,传说今宜宾一带古时为夷人居地,诸葛亮为了安定“南中”,巩固蜀国后方,亲自领兵南征。途径宜宾发觉这里为山川形胜之地,意欲夺而据之又不想为此分散兵力。便与夷人商议:允借“一箭之地”。朴实厚道的夷人头领想:蜀人纵有万钧之力,谅他一箭又能射出多远。便答应了。于是按诸葛亮安排:这边一箭射出去,那边即派人去寻箭的落点,并随即举族迁到箭落点之外。不想,诸葛亮还有另外安排,他叫人早已将箭带到几百里之外的地方,插在一个大山的崖壁上。夷人在那里找到,只好按事前协商迁去那里居住。   2、“蜀汉军以空黄桶挑水,吓走夷人”,三国时,夷人据守在三江口上的宜宾古城,听说诸葛亮领兵到来,便隔着岷江与蜀汉兵马对峙。诸葛亮决计不用武力而智取宜宾,他让少量蜀兵一到天黑便赶着头角上挂着灯笼的山羊群,从背着古城的山那面上山,翻过山顶再从古城看得到的前面下来,而后又绕道回到山后再上山、再下来。如此周而复始,彻夜不停。连续数夜,夜夜如此,象是蜀兵正源源不断的从外地调来。白天,则挑选军中孔武大汉挑着无底大黄桶,来往江边佯装挑水,个个健步如飞,显得力大无比。此招令隔江相看的夷人吃惊不小,都以为是“天神”降临,不可争锋,悄悄撤守远走。 3、都指挥吴鲧勒石于九丝山,称“九丝崖石刻”。 兴文县德胜乡富裕村大湾头还有一石刻,叫做“九丝城西关口石刻”。 文曰:“万历元年冬,十月既望,四川右布政使,伟川冯成能,副使,渤海李江,参议,嘉禾沈伯龙同登九丝城。当天兵大捷,为经略万世之雄图也。惟时风卷长云,日开阴谷,相与酬觞绝顶,跃剑悬崖,俯视万灶星屯,蛮地鞠为焦土,望西南诸夷扼寨,尽在目中。车诚千古奇观,是用勒石,以志不朽。伟川冯成能书。” 在建武给曾省吾修建生祠,叫做“崇报祠”,附记九丝阵亡将领,清朝改为文庙。在“崇报祠”外的“万仞宫墙”旁的左右两边各立三块大碑。前两块高约1.5丈,后四块高约1.35丈,宽约6尺,厚约1丈,每块重约4-5吨。碑顶图案为海潮汹涌,双龙捧口。文字典雅,书刻精细。自左至右排列为: ①曾省吾撰书的“宗功小记碑”,上端“西蜀平蛮碑”5字龙蛇体。万历二年中秋,安边同知吴文全勒石。 ②明翰林院经筵讲官南充任瀚“平蛮碑记”。万历二年。 ③明国史馆修撰,富顺李长春“平蛮碑”。明万历二年甲戌三月。 ④明潼关兵备道,宜宾周爻“平蛮颂”。 ⑤“戎平行Δ并序,碑”。(中间一字已脱落) ⑥“新修建武所城记,碑”。(此碑已消极失) 4、明统治者还在今宜宾市中心竖立“平蛮碑”以叙其“功”。碑所在街从“平蛮碑街”先后改为“平蛮街”、“蛮街”。辛亥革命后,改名“都掌街”,后又叫“都长街”至今。街旁两巷名叫“大碑巷”、“小碑巷”。 5、九丝平定后,曾省吾还不放心,写了一个“平蛮善后十疏”上奏朝廷。其中有建城垣(即今建武),城制周围九百丈,开三门。内设总兵、兵备道衙门,同知府馆,守御千户,坐营公署,盖营房1200间。移守御,将泸州卫(今兴文中城镇)中前二所,每所1200名官兵,割并守御千户所(今建武)。扼要害,选精兵17600名,分守各要隘,每隘50-500名不等。并对僰人生活的地区实行拉网式的反复清剿,确信僰人已完全剿灭,刘显大军才在1574年后班师。曾省吾还将戎县改名为“兴文县”,取偃武修文之意。 6、明军真的将僰人杀得一个不剩吗?今天是否还有僰人呢?僰人的后裔到哪里去了?我们认为:明军不可能将僰人杀得一个不剩,但是,今天又不可能有真正的僰人。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招降的僰人共计5600多,如果没有被杀,明朝廷也决不会再让这些僰人集中生活在一起,而是把他们谴散各地,与其它民族融合。而一些侥幸逃脱的僰人,只得隐姓埋名,绝不敢承认自己是僰人,也只能被迫与其他民族融合。因此,即使有僰人能侥幸活下来,较大的可能性是被迫汉化。僰人这个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生活了二千多年的古老民族,这个川南和南丝路的开垦者和建设者,这个为中华文明作出过贡献的民族,就这样消失了。僰人的消亡是一场值得吸取历史教训的历史和民族悲剧。
背景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的九丝城镇新发现一处僰人悬棺集中葬地,共有悬棺108个。 僰人为我国早期少数民族,春秋时建立僰人侯国,辖区在今四川省宜宾市和云南西北地区。秦汉时灭僰侯国,在宜宾设僰道县。明代时,僰人后代(亦称“僚”)在今兴文县九丝山筑城建殿,以此为中心,与周围相邻的珙县等地共数十寨遥相呼应,形成强大的部族势力,与朝廷相对抗。明朝廷曾多次派兵征剿未果。1573年,四川巡抚曾省吾、总兵刘显率18万军队分路围攻,历时半年终于攻陷九丝城。从此,僰人在历史上消失。 悬棺葬是僰人的一种习俗,其方法一是在悬岩石壁上平行凿洞2—3个,打入木桩,在木桩上平放棺木;二是在峭壁上凿长方形或正方形石穴,在石穴内置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天然缝穴或洞穴,置放棺木。悬棺葬在宜宾市的兴文县和珙县都比较多,其中珙县僰人悬棺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文县九丝城镇的柳杨沱岩壁是僰人悬棺的一处集中葬地,属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发现的僰人悬棺集中葬地,位于与之相距三、四公里的九丝城镇新建村毓秀河边的岩壁上。其葬法全部采用凿长方形或正方形石穴放置棺木。由于年代久远,棺木多已毁坏。这些悬棺遗迹经县文物管理部门查验,没有历史记载。它的发现,丰富了研究僰人历史的实物资料,也为当地开发僰族文化旅游拓展了新的空间。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结合部,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也是革命老区县和古僰族消亡县。兴文县苗族文化浓郁。全县43.9万人,拥有17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同胞4.8万人,占总人口的11%。兴文苗族勤劳、智慧、真诚、善良,具有典型的川南苗族特征,苗族刺绣、服饰、舞蹈、建筑等极具特色。兴文县红色文化厚重。1935年,红一军团途经兴文,转战扎西,川南游击纵队由此诞生,并长期在兴文奋战,县境内多处留有红军遗迹。兴文县僰族文化神秘。200多年前,在兴文县九丝城镇,中华大地上一支古老的民族——僰族被明王朝剿灭,神秘地离开了人类,留下了千古之秘和无穷追思!但僰人的服饰、生产生活用具、丧葬习俗永远留在兴文的土地上。苗族文化、红色文化、僰族文化,共同构成了兴文浓郁而厚重的文化的灵魂,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如何将兴文文化有机融入城市建设,让每一位客人一到县城,就被其浓郁的文化所吸引,就被其特色的建筑所折服。县委、政府认为:要抢抓旅发大会机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融入僰苗文化内涵,打造休闲旅游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9 12: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龙囤
    中国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位于遵义县太平乡龙岩山东,又名龙岩囤。该囤居群山之巅,四面陵绝,左右环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仅山后仄径一线可以攀登,播州土司扬应龙的祖先利用地形,在宽约5公里的册顶上围筑土城,月城三重;建楼房、仓库、水牢于其间;囤前设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关,各关之间有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别有一番气象。

   明万历28年的平播之役,明廷自三月十二日发数省兵20余万分入道破重关以进,五月中旬把杨应龙围于囤由,设云梯轮番仑攻,六月初六被囤,杨应龙自缢死,从此结束了杨家自唐末以来七百余年的世袭统治,遂以其地星遵义,平越二府,该屯是研究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和关隘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

   囤前遗址“铜柱关”是由巨石砌成的坚固城墙,等囤小径从山谷蛇行爬升到城墙下,为囤东山腰上的第一关口,又名“城门洞”。

   “铁柱关”是与“铜柱关”相对应的城门,坐南朝北,下临溪谷,扼住上山之道,为登囤北大门。

   “歇马台”连接上下关口,实为军事瞭望哨,登囤人马在此等待验贴,方能进入飞虎关。

   “登囤古道”全长474米,沿山而上,下临沟谷,倚崖凿壁而成。侧有护墙,是连接“飞虎”、“飞龙”二关的重要军事通道。

   “飞虎关”亦称吊桥关,利用半崖上的天然石壕凿为城门,城门后,有开凿于岩壁上的秘密军事通道,直达“飞龙关”,“飞龙关”则建于海龙囤顶东侧,屹立在环形悬崖上,扼守一道窄山梁,下临杀人沟深谷。

   海龙囤不仅只有囤前遗址,还有囤顶朝天关、飞凤关、宋代老王宫、明代新王宫、采石场、绣花楼等遗址。而在囤后,还有土城、月城环山而立,万安关、西关、后关三座城门从高到低构成三道关口。在海龙囤周围,还有“养马场”、“校场坝”等遗址。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09: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19点左右公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0: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遵义海龙囤


  中国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位于遵义县太平乡龙岩山东部,又名龙岩囤。该囤居群山之巅,四面陵绝,左右环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仅山后仄径一线可以攀登,播州土司扬应龙的祖先利用地形,在宽约5公里的册顶上围筑土城,月城三重,建楼房、仓库、水牢于其间;囤前设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关,各关之间有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别有一番气象。
  明万历28年的平播之役,明廷自三月十二日发数省兵20余万分入道破重关以进,五月中旬把杨应龙围于囤由,设云梯轮番仑攻,六月初六被囤,杨应龙自缢死,从此结束了杨家自唐末以来七百余年的世袭统治,遂以其地星遵义,平越二府,该屯是研究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和关隘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
  囤前遗址“铜柱关”是由巨石砌成的坚固城墙,等囤小径从山谷蛇行爬升到城墙下,为囤东山腰上的第一关口,又名“城门洞”。
  “铁柱关”是与“铜柱关”相对应的城门,坐南朝北,下临溪谷,扼住上山之道,为登囤北大门。
  “歇马台”连接上下关口,实为军事了望哨,登囤人马在此等待验贴,方能进入飞虎关。
  “登囤古道”全长474米,沿山而上,下临沟谷,倚崖凿壁而成。侧有护墙,是连接“飞虎”、“飞龙”二关的重要军事通道。
  “飞虎关”亦称吊桥关,利用半崖上的天然石壕凿为城门,城门后,有开凿于岩壁上的秘密军事通道,直达“飞龙关”,“飞龙关”则建于海龙囤顶东侧,屹立在环形悬崖上,扼守一道窄山梁,下临杀人沟深谷。
  海龙囤不仅只有囤前遗址,还有囤顶朝天关、飞凤关、宋代老王宫、明代新王宫、采石场、绣花楼等遗址。而在囤后,还有土城、月城环山而立,万安关、西关、后关三座城门从高到低构成三道关口。在海龙囤周围,还有“养马场”、“校场坝”等遗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4:52 , Processed in 0.2295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