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26 08: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50年01月26日——美国与韩国签订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美韩相互防卫条约
"The World and Japan" Database Project
Database of Postwar Japanese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stitute of Oriental Culture, University of Tokyo
[Title] 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Place] Washington
[Date] October 1, 1953
[Source] Shuyo-Joyakushu, pp.1667-1670. Japan's Foreign Relations-Basic Documents Vol.1, pp.578-581.
[Notes]
[Full text]
The Parties to this Treaty,
Reaffirming their desire to live in peace with all peoples and all governments, and desiring to strengthen the fabric of peace in the Pacific area,
Desiring to declare publicly and formally their common determination to defend themselves against external armed attack so that no potential aggressor could be under thexxx that either of them stands alone in the Pacific area,
Desiring further to strengthen their efforts for collective defens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peace and security pe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system of regional security in the Pacific area,
Have agreed as follows:
ARTICLE I
The Parties undertake to settle any international disputes in which they may be involved by peaceful means in such a manner that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nd justice are not endangered and to refrain in thei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the threat or use of force in any manner inconsistent with the Purpos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or obligations assumed by and Party toward the United Nations.
ARTICLE II
The Parties will consult together whenever, in the opinion of either of them, the political independence or security of either of the Parties is threatened by external armed attack. Separately and jointly, by self help and mutual aid, the Parties will maintain and develop appropriate means to deter armed attack and will take suitable measures in consultation and agreement to implement this Treaty and to further its purposes.
ARTICLE III
Each Party recognizes that an armed attack in the Pacific area on either of the Parties in territories now under their respectiv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or hereafter recognized by one of the Parties as lawfully brought under th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of the other, would be dangerous to its own peace and safety and declares that it would act to meet the common danger in accordance with its constitutional processes.
ARTICLE IV
The Republic of Korea grant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ccepts, the right to dispose United States land, air and sea forces in and about the territory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as determined by mutual agreement.
ARTICLE V
This Treaty shall be ratified by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respective constitutional processes and will come into force when instruments of ratification thereof have been exchanged by them at Washington.
ARTICLE VI
This Treaty shall remain in force indefinitely. Either Party may terminate it one year after notice has been given to the other Party.
IN WITNESS WHEREOF the undersigned Plenipotentiaries have signed this Treaty.
DONE in duplicate at Washington, in the English and Korean languages, this first day of October 1953.
F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ohn Foster DULLES
For the Republic of Korea:
Y. T. PYUN
经济援助外交以经济援助的形式进行的外交活动即可称为经济援助外交,它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国际上对经济援助的定义有多种,有人认为其性质是一种“资源 转移”;有人认为它是“资本流动”;还有人说它是“国际转让”。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经济援助 是指以资本运动为主导,并伴随着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运动,因此属于国际 资本运动的范畴<1>。但是,经济援助与一般国际资本运动不同,它带有赠与或优惠特点,是指 援助国或国际组织提供资金、物资、设备、技术等方式,帮助受援国发展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具 体活动。经济援助外交始于20世纪40年代,在“二战”结束后迅速发展。美国是最早开始经济 援助外交的国家。它的经济援助外交与其政治、经济、军事战略考虑相联系,并根据其需要加以调 整。多年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力图借助对外援助,巩固其多边和双边政治经济联系,积极扩展其在 海外的政治影响,改变或维持他国的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开辟国际市场,维护其霸权利益。19 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大陆势力苏联和海洋势力美国为了它们之间势力均衡的需要,将朝 鲜半岛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被置于美国势力范围。2美国对韩经济援助及 其作用2.1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以各种形式为韩国经济的恢复、稳定 和重建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战后初期,美国政府通过驻韩军事管制当局提供“占领地区政府救济 基金”。从1948年8月至1950年1月,美国先后同李承晚政权签订了《韩美经济援助协定 》、《韩美联防互助协定》、《韩美军事顾问协定》等。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经济进入恢复期, 恢复基本上是围绕着“美援”展开的,美国及其操纵的联合国先后同韩国订立了《美韩经济援助计 划协定》、《美韩剩余农产品协定》等。据统计,1945~1948年间,美国向韩国提供了总 额达4.3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1949~1953年间,美国提供的各项援助总额达6.37 亿美元;1954~1961年间,美国和联合国先后无偿地给予韩国20.8亿美元的援助,详 见图1①。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援占韩国财政收入的30%~40%,最高年份达52. 9%;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平均每年占8%以上,最高年份达14.3%<2>。这样大量的“输血 ”,为启动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韩国经济提供了极大的动力。1953~1961年间,韩国经济 的年增长率为5.1%,其中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8%,恶性通货膨胀受到抑制,产业结 构得到一定调整。由此可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对韩国大量的无偿经济援助,对韩国经济 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原始积累作用,为后来韩国经济起飞打下了基础。但与此同时,也使得韩国 经济形成过分的依赖性,不利于长远发展。美国通过对韩经济的援助和控制,也在朝鲜半岛扶植了 一个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而又忠诚听命的合作伙伴,并使其成为遏制苏联、屏障日本、捍卫美在远 东太平洋利益以及维持东亚均势的有力保障。2.2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美 国成了韩国主要进出口市场,同时也是最大的公共贷款和工业技术提供者。在进口韩国商品问题上 ,美国赋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1962年韩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200万美元,1971年达到 5.32亿美元,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7%左右。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尽量多地从韩国购买各 项物资。另外,在战争中韩军死亡4000多人,朴正熙总统除了向美索取双倍抚恤费外,又进一 步获得了额外美援。但是在1954~1958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出现首次国际收支逆差后, 不得不开始改变援外政策,以消费品和原材料为主的对韩无偿援助变为以贷款为主的开发援助,国 家借贷资本输出不断扩大。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逐步从亚洲收缩,其中包括从韩国撤 出部分军队。同时,美国对韩国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也就此结束。从图1可见,1957年美国对韩 援助达到顶点。此后逐年递减,尤其进入60年代后大幅减少,每年只有数百万美元的项目援助( 主要用于交通、电力、加工业等,到1972年基本停止)和非项目援助(包括技术援助、开发研 究援助等,到1975年基本结束),详见图2②。值得注意的是,从1958年起,美国由于自 身经济状况下降,对外援助政策逐渐从提供无偿援助转向提供公共贷款,这给韩国经济带来帮助的 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困难。因此,韩国开始改变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外向型出口主导战略,发展多元 化经济关系,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短短几十年内,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跻身于亚洲“四小龙” ,创造了闻名一时的“汉江奇迹”。由此可见,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对韩无偿经济援助逐 渐减少并代之以经济优惠政策和投资,虽对韩国经济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带来更多的则是对其经济 发展造成的困难。此后,韩国通过积极谋求国家自主发展战略,才使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开始逐步 摆脱经济上对美图1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对韩国经济援助额(单位:百万美元)49.517 9.6106.5161.3236.7326.7382.9175.44.958.7116 .5153.9194.2321.3222.2245.4199.205010015020 0250300350400450194519471949195119531955195 719591961图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对韩国经济援助额(单位:百万美元)115. 778.383.56065.449.624.220.614.54.33.32.10.9 020406080100120140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 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国的依赖,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美 韩主从关系由此开始改变,美国对韩国的控制力也开始减弱。2.3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 危机①1997年7月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于11月中旬波及韩国。10月韩国金融市场出现动荡 后,韩国政府向美国提出援助要求,美国答复是韩国只能向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要求 (美国参加IMF的一揽子援助计划)。其实,IMF不过是个旗帜,背后掩藏着另外的旗手。在 IMF与韩国政府谈判期间,美财政部负责人秘密到韩,背后操纵IMF代表团。克林顿总统也早 在韩国与IMF代表团初步协商时,就给韩总统金泳三打电话说,美国同意在IMF框架内实施对 韩援助,但韩国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实际就是告诉韩国要想获得援助,就得开放资本与金 融市场。11月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IMF提出援助请求,12月3日接受了IMF对它的 一揽子贷款计划,与其签署了总额为550亿美元援助协议。这项计划附有美国提出的极其苛刻的 条件:要求韩国制定新的法律,对外开放金融市场,降低关税壁垒,调整银行结构,关闭破产银行 ,对其他银行予以监督等。12月18日,韩国金融危机引起东京和纽约股市恐慌性暴跌,在韩国 经济面临崩溃的情况下,美国才又决定“加大行动力度”,向韩国提供20亿美元的直接贷款。可 见,亚洲金融危机时,美国及IMF给予韩国的经济援助,对于帮助其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有 重要作用,但也使得韩国经济再次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美国。因为接受援助后,其经济结构和金融 体系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资金和金融市场要彻底开放。对美国来说,正是要利用危机这一机会和 自己的经济实力,使韩国发生彻底根本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其对韩国经济的控制,将其霸权之手伸 得更长、更深。3美韩同盟关系发展及展望3.1“二战”以后美韩同盟的建立是“二战”后两国 政治、军事、安全的相互需要。美国希望韩成为其反苏反共的前哨阵地,韩国则希望美成为其国家 安全的有力保障。正是由于韩国对美重要的政治意义,美国为扶持其发展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1 953年10月,美韩签署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由此揭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联盟合作体制 的序幕。美韩同盟是“冷战”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都是基于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3>。朝 鲜战争构成了该同盟得以建立的最直接诱因。在美国看来,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 如果听任朝鲜击败韩国,就可能出现东亚甚至欧洲“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美韩同盟成为美在 全球战略中维持地区实力均衡的工具。正如一位韩国学者所言,“韩国军队本身不足以抵挡共产主 义不计得失的冒险,这是美国在韩国继续驻军的一个原因。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还有其他重要的 目的,那就是为这一地区提供了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盾牌。”<4>可见,对美国来说,美韩同盟直 接目的在于保护韩国免受朝鲜“威胁”,而最终目标则是阻止共产主义在东亚“扩张”。在韩国看 来,“冷战”期间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维护韩国安全。作为一个弱小国家,处以周边大国利益交汇的 缓冲地带,韩国唯一的政策选择就是全面而坚定地依赖美国。美国是当时韩国取得国家独立和政府 成立的有力后盾,也是提供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的最重要友邦。脱离美国的支持和帮助,当时韩国 的安全保障和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美韩同盟就成为了韩国立国和外交的基石。美韩同盟结 成后,美国给予韩国巨大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支持。当然,韩国对此也给予回报。韩国始终与美国同 一战线,对美国的亚洲政策给予了积极配合。3.220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70 年代初,美国推行尼克松主义,调整其全球战略和力量部署,改变对外政策,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 ,以加强在欧洲的势力。韩国经济快速发展后自主要求不断增强,美韩同盟从原来主从关系开始向 某种伙伴关系过渡。由于政治军事安全需要的变化,美国对韩经济援助也随之改变,无偿援助不断减少直至停止。对于美国政策的改变,韩国政府提出了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国防自主”来保障国家安全,通过“重工业建设”实现经济飞跃,进行“南北对话”缓和半岛进展气氛。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韩国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日趋独立,开始强调和追求本国利益。可见,美韩同
赵 鹏:战后美韩关系演变的理论分析
摘 要 美韩同盟关系自朝鲜战争到冷战后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共同的敌人是最初关系建立的基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美国式的民主观念和政治制度的扩散极大的影响了韩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民主化运动,韩国在摆脱了集权体制实现民主化以后,美韩关系才有了共同的价值基础——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和民主价值观,真正成为西方的一员。
关键词 美韩关系 民主化 身份认同 文化选择
一、友好的“专制盟友”
朝鲜战争的爆发是美韩关系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1948年 8 月李承晚政府成立以后,韩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最大程度的争取美国的支持,以此来稳定政局进而发展自身实力实现南北统一。然而战后初期的美国政府并不看重韩国在东亚战略棋局上的重量, 对李承晚的亲美主张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韩国政府成立一个月后,驻韩美军就开始撤离,到 1949 年5 月就只剩下 500 余人的军事顾问。1951 年 1 月美国宣布“艾奇逊防线”,韩国就在排除在美国太平洋地区防线之外。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 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认为如不迅速调整政策,整个东亚就会落入共产主义的势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 韩国在美国东亚战略上的地位明显提升了。美国立即对韩国提供了军事和经济援助,并直接出兵朝鲜半岛,维持了李承晚政权的存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 韩国的国防和军事由美国进行控制并提供保护。美韩相继签订了《美韩相互防卫援助协定》《、美韩共同防御条约》、通过一系列协议,美国全面影响和控制韩国的内政外交,而韩国也因为面临北方的军事压力,实行对美国的全方位和高度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伞、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撑为韩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加入美国阵营又为韩国连接了通往西方发达国家的渠道。这种局面在冷战时期一直延续着,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有所变化。
应该看到的是,美韩这种紧密的同盟关系并不与双方所宣称的那样,是真正建立在西方式特别是美国式的政治制度和民主价值观之上的。朝鲜半岛激战正酣的 1951 年 1 月,杜鲁门总统发表国情咨文说,美国出兵朝鲜为了维护自由世界不被共产主义独裁所征服,美国扶持韩国为了反共是真实其意图所在,但当时的韩国离所谓的“自由世界”相差太远,包括韩国在内的不少亚太国家和地区都是美国的忠实的反共盟友,向这些国家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是为了在西太平洋地区建立链形反共联盟。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特点:政治上实行军事独裁,紧密配合美国的反共战略。韩国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从 1948 年的韩国宪法及随后的修订都规定韩国是“自由民主主义的立宪国家;按照国民主权主义、三权分立主义、法治主义,实行大众民主主义与福利国家主义”。从字面上看,韩国一直是一个民主国家,从李承晚至全斗焕政权时期韩国政府的所作所为看,实际实行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独裁统治。尽管在朴正熙统治的二十多年间,韩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他对政治的宽容性是是极差的。全斗焕企图把总统权力移交给自己的亲信,但这时的集权统治在经济已经高度发展的韩国已是强弩之末,抵挡不住民主化的浪潮,韩国才实现了政治生态的转型。可见美国对韩国建国后三十多年民主化的改造并不成功,但这些并没有妨碍冷战时期韩美关系的发展。
美国在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轴是抗衡苏东集团的共产主义“扩张”,它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是从属于这个目标的,只要反共的政府,美国都与其发展同盟或准同盟关系,遵循“敌人的敌人即是朋友”的原则,不论这些国家的政府实行西方式的自由民主体制还是权威主义的独裁统治。20 世纪 60 年代受美国支持的南越吴庭艳政权在国内严厉镇压宗教人士,智利 70年代民选的左翼政党被军政府推翻,这些政府都坚定地站在西方阵营,成为美国的铁杆盟友,因而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但外交部门的这一政策在冷战时期经常受到国内民众的道德拷问,美国的国家安全究竟是抵抗苏联的扩张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民主和自由?
“科克帕提克学说”认为,如果美国撤回对这些专制的反共盟友的支持,不仅仅是错误的战略,在道德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些国家相对温和的专制一旦失去美国的支持,其政权很快就会陷入混乱,有可能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这样就会损害美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民主自由捍卫者的形象。有损美国的国家利益。
二、“民主共同体”的身份转变
如果说是现实主义态度左右了美国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但这又不能说明冷战结束后,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消失后美国为何依然和这些专制国家保持着盟友关系。实际上,在冷战结束前,美国的这些专制的盟友,都完成了“身份转变”,由集权体制转变为稳定的标准的西方式的代议制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正是和美国共同的身份认同(或曰集体认同)重新塑造了这些国家和美国的盟友关系,西方式政治制度的集体身份而不是“共同命运”成为它们联系的纽带。韩国也是如此,冷战时期,韩国通过全方位的融入西方阵营,以军事政治同盟和韩美联合安保体制为基础,先经济后政治,最后在 20 世纪 80 年代完成了民主化,塑造了新的国家形象和身份,对美国而言,韩国也不再是一个专制的反共的小伙伴,而成为一个有共同民主价值观,相同社会制度的稳固而坚实的盟友。
温特认为,在国家身份形成方面有两种机制:自然选择和文化选择。自然选择是霍布斯状态下国家生存困难,再造失败的国家被淘汰。而文化选择是 1648 年以后的身份形成逻辑,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国家相互之间承认其生存权利,国家通过模仿和社会习得两种方式形成身份。在国家的集体身份方面,有四种变量能减弱行为体的利己身份,帮助创建集体身份,它们分别是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和自我约束。韩国完成新的身份塑造形成与美国的新的集体身份是三十多年美韩关系的发展的综合后果,也正是以上四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相互依存本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变量,在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中,由于人能够掌握象征意义,可以把相互依存的客观情势转化为主观意念, 创造出相互依存建构的“群我”意识。“如果人们形成对自己和世界的共同再现,那么,对他们来说,世界就成为被他们再现的样子。”
韩美在正式建立军事政治同盟后,韩国是依靠大量美援稳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是典型的“脆弱性”相互依存。美援是韩国建国初期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在最高年份达到了 52.9%,到 1970 年美共向韩提供了40.54 亿美元的直接援助,战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美国单方面向韩国开放市场,成为韩国主要的出口和进口市场,同时援建工业设施无偿提供剩余农产品,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是不可能有汉江经济奇迹的;在安保方面,韩国更是单方面依赖驻韩美军,甚至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一有异动,韩国就高度重视驻韩美军的作用。韩国对美国来说也意义重大,如果韩国被北方吞没,美国就将失去东亚大陆的战略支撑点,日本就会直接暴露在“共产主义扩张”的威胁之下,驻韩美军的存在使美国在东亚政治格局上获得极大的战略主动性。美韩之间的相互需求使它们之间建构出“我们都是民主国家”的身份,尽管这在美韩最初的蜜月期并不是如此。
和相互依存一样,共同命运是建构形成集体身份的客观条件, 但共同命运是由把双方作为一个群体对待的第三方建构。韩美在冷战时期的共同命运是由“共产主义扩张”的共同威胁建构起来的。在冷战时期,朝鲜半岛是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南北双方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对抗状态,并且双方背后都有强大的超级大国作为其后盾。两个朝鲜国家都同各自的盟友缔结了以对方为假想敌的共同防御条约,并把对方视为邪恶的、不道德、威胁自身生存的敌人,对方的军事政治同盟则是一种主导国家和仆从国家的等级体系。在共同命运的条件下,行为体具有了的集体身份基础上一定程度的反复合作,而合作会导致促进行为体合作的思维习惯,即使共同命运的客观条件不复存在,集体身份也会延续 。冷战结束后,苏东集团瓦解,中国也早就改变了同西方对抗的政策,朝鲜半岛的北方同盟消失了,但韩美同盟并没有也随之消失,而是随着形成了真正的集体身份而更加紧密。
同质性也是形成集体身份的一个有效原因。同质性包含两个方面:团体身份和类别。现代国际政治中的团体身份都是类似的,即在其控制的领土上有着使用暴力的垄断全的权力结构——国家。类别身份是国家内部的政治权威组织形式的不同 ,在这方面,国家的身份特征是有巨大差别的,上述的两大阵营就是以此为标准来划分敌我的。群体的成为根据群体特征把自己归为相似的行为体,尽管这只是一个主观的认定,但它毕竟要以基本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客观同质性程度的增大可以使行为体重新认定其他行为体是自己的同类。同质性会对集体身份形成一个直接作用,行为体根据他们构成群体的特征相互电视为同类,他们会“如果他们像我们一样,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们”。在同质性方面,韩美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韩国建国之初的体制从法律上讲是三权分立,但很快行政权力迅速膨胀,李承晚为了寻求连任两次修宪,韩国又逐渐回到了权威主义的老路,但这时的韩国已经步入宪政的轨道,任何的权力突破都必须有宪法基础。张勉执政后在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力度很大,民主化努力取向是使政权获得程序合法性,尽管后来的是朴正熙军人专政和个人独裁为特征的威权政治,80 年代中后期美苏走向缓和之后,美国就不时地对韩国当局施加民主化改革的压力。美国的作用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却也非常重要,每每在关键时刻能对当局起到一定牵制作用。1960 年“五?一六”政变之后,美国曾对朴正熙政权施压,要求其结束军政,举行民主选举。1987 年民众反对政府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当局曾经想动用军队镇压,但遭到美国发出的明确警告;卢泰愚发表改革讲话之前,美国副国务卿曾到访与执政党进行过磋商,其后美国方面又迅速表示支持“六?二九宣言”,以上这些举措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韩国的宪政改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上众多第三世界国家也出现了一次民主化浪潮,这时候的民主化改革无论作为一种价值规范还是国际规范,已经发展到被行为体内化和制度化的阶段 ,韩国这时候实现完全的民主化则是水到渠成。
三、小结
国家之间的结盟是国际政治中的常见现象,各种理论流派对此都有不同的解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实力分配是体系结构的主要变量, 国家通过结盟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建构主义则认为身份认同才是国家间亲疏的主导因素。韩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短时期内,出于实力对比的考虑,国家可能会采取以实力为导向的外交政策,但在长时段里,国家更可能基于对自我和他者的身份认同规范自己行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