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17 13: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1.选址上选在洪水侵袭线以上.
2窑顶有一圈护崖墙,防止窑外的水进入.
3.下沉式窑洞的窑顶一般都碾平压光,以利排水.
拓展一篇
河南省窑洞村落景观研究—以洛阳、三门峡两地为例
序 言
21世纪的城市和乡村将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达成共识。作为生土建筑(earth architecture)主要类型之一的窑洞,将在未来的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节约土地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窑洞民居一直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的主要居住形式。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窑洞存在采光差、通风不良、塌顶、渗水、抗震性能差等缺点,使窑居环境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在窑居村落中“弃窑建房”势不可挡。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地方领导亦视“弃窑建房”为扶贫致富的政绩。因此,如何改变观念使人们能认识到其环境景观的优越性,保护窑居这一生土建筑;改善窑居环境、节约用地、并使人们能自愿地开发利用窑居资源;使窑洞民居在21世纪中走向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颇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1999年9月笔者带着对这一问题的初步认识参加了在西安召开的国际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协会第8届会议。通过讨论使我们对于窑洞民居的村落景观的研究更加坚定了信念,并从环境生态景观的角度重新审视今天的窑洞聚落。
1.传统窑居村落景观形态的构成
窑洞(cave dwelling):陕西、甘肃、内蒙、山西、河南、青海等省的黄土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而挖掘的拱形穴居式住宅。其中利用丘陵、山崖、干涸河道两岸的塬壁向纵深挖掘的称为靠崖式或沿山式窑;利用台地向下挖成矩形深坑后,再
*该研究属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窑洞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课题的前期调查与理论探讨 向四壁纵深挖掘的,称为地坑式或天井式窑;仿地窑式样用砖、石、土坯在地上筑拱式房屋称为覆土窑或锢窑。(摘自《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
1.1窑居村落概况
河南省的窑居 村落主要分布在郑州以西、伏牛山以北的黄河两岸,位于荥阳、巩义、偃师、洛阳、新安、三门峡、灵宝等地。2000年,巩义市的康店村约有45%的农户住窑洞, 三门峡宜村乡、西张村镇约占65%,灵宝市西章村约占30%。根据对巩义市的康店、偃师的北窑村,洛阳邙山、红山、孙旗屯、白马寺等四个乡以及三门峡的宜村乡、西张村镇,灵宝市的西章村调查,在90年以前曾有50%---80%的农户住窑洞;其中洛阳红山区的葛家岭村、三门峡宜村乡的宜村、丁营等达到了90%的住户住窑洞。到2000年由于各地经济的发展,这些窑居村落的居住率逐渐降低。有些窑居村落中的窑洞已无人居住,如洛阳邙山区的冢头村,孙旗屯等;在窑居集中的三门峡宜村乡、西张村镇其窑洞居住率目前也只有60%---70%,弃窑建房热在不断攀升。
1.2河南窑居村落的形成
窑洞民居起源于原始的穴居。据推测黄河流域的人类最迟在新石器时代已具备挖掘人工洞穴的能力。在巩义市的裴李岗遗址已发现有横穴的原始陶窑;“‘凿地为窑’始载于,《前秦录》(崔鸿)和《十六国春秋》①;魏晋及南 北朝以后,从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就足以证明当时的建窑技术已经成熟,并用于官方建筑,如位于今巩义市的“洛口仓”黄土窑洞在隋唐时期被官府用做粮仓。这在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资治通鉴》载: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十月置洛口仓于巩县东南原上,筑仓周围20里,穿300窖,窖容8000石……”。②)此外,宋代的窑洞在县志上也有记载,如《巩县志》载:“曹皇后窑在县西南塬良保,宋皇后曹民幼产于此……”③。唐代诗人杜甫故里巩县南窑湾村的诞生窑,虽难于考证(巩义现存的杜甫诞生窑从窑洞的开凿,砖制上看,应是明清修葺过的,现存有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八月由当时县令立的诗圣故里碑和杜甫的34---35代孙在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所立的唐工部杜贞公碑记),但从史书上记载来看,唐代巩县的窑洞民居已相当普及。
1.3、窑居村落的自然景观
河南窑洞村落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的南部,其黄土的厚度一般为50---150米,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我国人类文明早期发展地区之一。
三门峡市、灵宝市属高原地区,新安县、洛阳市、偃师市、巩义市是丘陵和河谷平原。过去这一带由于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气候凉爽而干燥,年降雨量一般在400---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3.9℃,全年无霜期211天,日照23543小时,适宜动植物的生长;而天然的黄土层又是华夏文明初期的天然建筑材料和生产材料。1921年发现于渑池的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中华民族及文明的发祥地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同时,这一地区也是历代战争争夺的重要地区。由于长期的环境破坏与战乱、水土流失、人口增加,使得这一地区的生态基础受到了严重破坏,使原本山青水秀、草莽林密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土地支离破碎。
从窑居村落的选址来看,体现了人们因地就势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特点。河南的窑洞类型主要有:靠崖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两种,其中靠崖式窑洞中尤以沿沟式窑洞为多。
1.4、冲沟式窑洞村落景观
冲沟式窑洞村落一般沿着冲沟的河岸呈线型向纵深展开。早期村民多将窑院建在洪水侵袭线以上,同时又尽量靠近溪水,以方便人畜用水,也有打井取水方式。冲沟村落一般建在不宜耕种的沟坡较陡的阳面,各家院落以向阳的2~5孔靠山窑为主体建筑,配以猪、羊圈舍、厕所、院墙及门楼,组成一个基本单元,如偃师市的北窑村等;也有些院落连院墙也没有,窑前一块平坦的场地,既是院子也是打晒粮食的场地;在某些大的冲沟中,村落沿等高线分布布置院落,如巩义市的康店。
冲沟式窑洞村落的最大特点,就是节约土地、接近水源、开凿方便,一些冲沟村落在塬上几乎难以让人发现村落,因其安静、僻风而适宜居住,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住所与耕地间的交通不便利,也较闭塞。从村落空间上分析,村民的交往场所主要是连接各院落的线型道路空间,户与户之间联系较方便。
1.5下沉式窑居村落
在平坦的塬面上,人们无冲沟可借利用,而木材资源又非常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创造了最具特点的潜掩于地下的窑洞村落。这种以下沉式四合院组成的村落,不受地形限制,只需保持户与户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就可成排、成行或呈散点式布置。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走进村庄,方看到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黄土高原最为独特的地下村庄,如洛阳邙山区的冢头村、三门峡市宜村乡、灵宝市的西章村等。
下沉式窑居又称“天井院”、“地阴院”或“地坑院”,一般尺寸有9米×9米,9米×6米两种,也有12米×12米和8米×12米的大型院落。三门峡、灵宝一带的“地坑院”一般不做窑脸和披水挑檐,窑洞的开口也较大;而洛阳、巩义地区“地坑院”一般都要做窑脸、披水挑檐和女儿墙,而且窑洞收口小,仅开门洞的宽度,靠门的上部亮窗采光、通风,故而室内夏季潮湿、光线暗。
下沉式窑洞的窑顶一般都碾平压光,以利排水,并做打谷和晒谷场,形成了一个公共空间,但下沉式窑洞存在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一般每户有9米×9米的天井院再加上四面窑洞进深7米,需占地530---667平方米。如三门峡市宜村乡地坑院居住人口13568人,占总人口60.5%,人均占地330平方米。
民间的能工技匠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为下沉式窑洞村落设计出各种不同的入口布置方式,从平面布置上分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下沉式窑洞村落具有独特的景观:由地面下到院落,再经由院落进到窑洞而形成的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处于地面,人的视野十分开阔,步入坡道视野受到约束,再进到院落便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空间充满了明暗、虚实、节奏的对比变化。
下沉式院落的空间感也十分强烈,院落内不仅设有照壁,而且种植果木花卉,加之还用砖石等 材料装饰窑洞洞口,从而使小环境变得幽静宜人。
2.窑居村落的民俗文化与人文景观
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河南省窑洞村落分布区域内,西有灵宝市的黄帝陵,东有巩义市的北宋皇陵,中有九朝古都洛阳,还有散布各地的文化遗址:如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陕县的庙底沟文化遗址、巩义市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唐三彩遗址等等;这些都充分反映,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是中原文化的诞生地和文化中心,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
河南窑居村落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剪纸艺术是家家户户喜欢和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灵宝、陕县的剪纸都名扬海外。剪纸,又称窗花,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在过去的春节是妇女显示技艺的最佳时节,窑洞的窗户上、住宅内就成了剪纸的展览室,新婚的媳妇还要给亲戚四邻送自己的剪纸,以展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剪纸的内容多为吉祥如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避邪镇恶之类,这些大红的剪纸为荒凉贫瘠的土窑洞增添了色彩和盎然春意。
在黄土高原的风土民俗中修建窑洞是一件关系到家庭兴衰,子孙繁衍的大事,因此,动土之前,都要相宅、择吉地、吉日,凡宅后有山梁大塬者,谓“靠山厚”,俗语称“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出大 官”;宅后临沟无依托者,谓之“背山空”,多忌之。这与现在的居住用地选择原理相似。在窑洞破土动工之时,要祭土地神,此俗源于远古人类对土地的崇拜;但最为隆重热闹的仪式为合龙口,窑洞建成之时,工匠在中间一孔窑洞的顶上留下仅容一砖或一石的空隙,用系了红布、五色线的砖或石砌齐,然后燃放爆竹,摆宴请客,共祝主人平安吉祥。迁入新居时亲朋好友还备礼祝贺,喝喜酒,为其“暖窑”。
3.窑洞民居的装饰特色
黄土高原上古代的窑洞民居是在黄土层中挖出的居住空间。这种建筑形式从现代绿色生态建筑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原生态建筑”,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来看,它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的典型范例。由于窑洞民居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可以认为大自然的山山峁峁就是它的体量,原生的自然生态环境风貌就是它 的形象。
3.1、装饰与生活的高度统一
进入窑居村落,往往首映眼帘的是那金色的玉米串、红色的辣椒串子和庭院中的绿树、窑顶上的麦集;这些自然的色彩在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的黄色大地上是那样的鲜艳夺目和协调和统一,富有生活的韵味。另外种植于崖畔、路边、入口的枣树,无论是在枣花飘香的夏收6月、还是8月秋收芒种,那悠远的清香与红艳艳的大红枣儿,都在装饰着黄土窑居村落。
3.2、朴素无华的建筑立面
由于黄土窑洞只有一个外露的门脸,俗称“窑脸”。这唯一的立面真实地反映出拱形结构的特征和门窗的装饰艺术。不管家中经济条件如何,人们都力求将“窑脸”精心装饰一番。从最简朴的耙纹装饰、草泥抹面到砖石砌筑窑脸,再发展到木构架的檐廊装饰,历代工匠都将心血倾注在窑洞的这唯一立面上。
另一方面护崖墙、女儿墙也是装饰的重要部位。窑洞的女儿墙是防止窑顶人畜跌落的维护结构,大多用土坯或砖砌成花墙。除满足功能要求外更注重美化与装饰,用砖则必砌成各式花墙,用土坯则在顶部的扣小青瓦中作装饰花形,于简朴中蕴涵灵秀之美。
护崖檐是为了防止雨水冲刷窑面而在女儿墙下做的瓦檐,做法有一叠和数叠,在窑顶预埋木挑梁或石材挑梁,上铺小青瓦而成。
窑洞民居中在砖石拱窑前做檐廊的属高档次的窑洞建筑,数量较少。檐廊的出现,可以说是护檐功能的扩大。它同时构成庭院与窑洞的过渡性空间,如张伯英府邸、巩义市民俗文化屯。
3.3、直线与曲线的对比
窑洞的拱形曲线是窑洞立面构图的重要元素,它与女儿墙,护崖墙这些直线因素形成对比。同时,窑腿间的水井、鸡窝等小窑拱,以及不同功能窑拱的大小变化,使这些曲线在统一中富于变化和节奏。各地窑洞拱形曲线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有尖拱、半圆形拱、抛物线拱等。在这些拱形曲线内的构图中心,则是门窗。鲜红的窗花使整体立面增添了色彩。西部的三门峡、灵宝窑洞开窗较大,而洛阳 、巩义则开仅门亮窗,且并多用砖饰。
3.4、门楼、入口
在中国风水理论中,很强调门的安置,因为它关系到主人的吉凶祸福,因此在确定宅门的定位和尺寸时须煞费苦心。按风俗观念讲:“宅门”是煞气的必由之路。所以要用镇符镇住煞气,在民间流传最广且有感情色彩的镇符形式是贴门神、除夕夜放置桃木杠。贴门神的风俗后来演化为年画和楹联,意在图个吉利。
门楼、入口一直是传统民居中重点装饰的部位。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宅门”可表现房主的财富和地位等。最简朴的宅门是就地挖洞;其次是土坯门柱搭草坡顶;进一步是青瓦顶;讲究点的是砖砌门拱,上卧青瓦顶;富有人家则是磨砖对缝,砖墙门楼。
在下沉式窑洞中的坡道也是装饰的重要部位,同样有各种不同的做法。有的用青石平铺或青砖铺成踏步,甚至还有用碎石装饰坡道两旁崖面,别具一种自然的工艺美。
四、窑洞村落的衰落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黄土高原传统的窑洞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解决了生活在这些土地上人们的居住问题。尽管目前“弃窑建房”热正不断升温,但从现代建筑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它涉及到利用生土、节约能源、节省建筑用地、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乡土建筑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于窑居村落的衰落与保护利用笔者曾在《下沉式窑洞衰败与新生》④一文中作了分析,并在窑洞村落的规划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此仅就窑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谈几点看法。
4.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改善窑居环境
首先应看到窑洞民居在生态、经济、节能、节地和建筑文化方面的价值。研究表明,在地下8米深处,地层温度趋于稳定。窑洞民居的良好保温隔热性能已为人们所公认。巩义市康店康百万庄园的兴建,说明窑居并非只是穷人的居所。因此,我们改善窑居环境的着眼点应是土地与生态的保护、基础设施的完善,自然景观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再生,微气候的改善,促进社交的丰富等方面。
4.2、做好窑洞村落的规划
作好窑洞内外环境的具体设计;作好旧窑洞的改造和保护;探索新型窑洞民居的创造;发扬公众参与意识;政府对窑居环境的改善应有统筹计划,简单的推、炸、复垦是行不通的;鼓励青年建筑师面向农村,了解住户的心理和行为、了解乡风民俗、宗教伦理观念、人口发展规模等因素进行建筑的特色设计。相信经过几年的努力,一定会有崭新的窑居村落出现在河南大地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