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606|回复: 4

[【文史类原创】]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汉宫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3 14: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忧思和愁情把一个文人永远的刻在了历史的雕梁上,他以“东篱”自号,以陶潜为人生追求目标,他写下“卧一榻清风,看一轮明月,盖一片白云,枕一块顽石,直睡得陵迁谷变,石烂松枯,斗转星移。”他的文风豪放中显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他就是以一曲《汉宫秋》而闻名的马致远。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根据《汉书》,《后汉书》,《昭君变文》等历史著作再加上作者对民间传说的整理,马致远在这首曲中既寄予了文人的细腻伤感又表现了爱国者的亡国之痛,根据这首曲的创作背景和马致远的个人经历分析得出《汉宫秋》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   内部原因。马致远首先是一个文人,是文人就逃脱不了悲世忧伤的情节。这首曲清丽优雅,悲剧气氛浓烈,是一部典型的有着细腻心思的文人之作,文风悠远飘逸,内涵深沉凝重,这是马致远独特的语言风格。而在细腻忧伤的文人性格基础上,《汉宫秋》的创造还有两个作者的个人原因:1,《汉宫秋》是马致远的早期作品,马致远的早期是在仕途上积极进取的,此时的他有着强烈的追求功名利禄之心,在作品中对汉元帝遭遇充满同情,表现了对皇帝的理解,并且描写了毛延寿这一叛国投敌的无耻官员和一批无所作用软弱怯懦的文武大臣,借此表达马致远的功名之心和对仕途和官场的寄予厚望,暗含了对当朝官员的不满和对自我的推荐,更有隐约的对皇帝的讨好之心,这在文中大篇幅的描写元帝的愤恨悲伤以及他对昭君的怀念中可见一斑。但这对一个企望跻身仕途的文人来说并无可非议,更何况借文章来推荐自己,借他人来表现入世之心本也就是历代文人的传统。2,此时的的马致远虽还未看破世事,遁入全真道教,但长久以来受文人出世思想的影响和中国传统道家无为思想的熏陶,在《汉宫秋》中,作者笔下的汉元帝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采取对于皇帝和百姓一视同仁的态度,这是与道教众人平等的思想相符合的,而且写出就算是皇帝也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悲哀,更借此表现对老百姓悲苦命运以及国运衰退后的深重灾难的同情和怜悯,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性又是深受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家文化的影响的。马致远还利用文人深沉凝重细腻感性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些都是马致远身为一个文人先天性的品质。
二,  外部原因。《汉宫秋》大致创造于1291年此时离南宋被元所灭仅仅十五年,那时的文人对于亡国的痛楚有着深切的体会。并不是每一个文人都是爱国的,但能创作出《汉宫秋》这部作品的就必定是一个爱国的文人。王昭君的故事真正发生的年代是一个汉强匈奴弱的年代,可是作者在剧作中却把她安排在了一个匈奴强盛,汉室衰微的背景下,并且凸显昭君主动和番的高尚行为,这显然是作者故意为之。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代正是元蒙军队接连南侵,给汉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时代,当时文人的心中必定积聚了大量不满和愤恨,苦于无从表达,只好借古讽今,隐晦曲折的表达对元军的不满和一个爱国文人的民族气节,而把王昭君和亲改为在黑水河畔投江自尽则把愤懑和民族气节推向高潮,这样的创作,可以激发出当时老百姓的爱国之心,调动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凸显昭君个人的高尚行为更有召唤有识之士振兴国家的力量。
一个是多情伤感的君主,一个是孤傲识体的佳人,本就是一场爱情悲剧,却偏偏还要牵扯上国家兴亡,汉元帝,因为你是君主就早已注定了你们分离的结局,昭君,一个无辜的女子,却偏偏要把一个国家承担在你的肩上。当爱情遭遇国破家亡,爱情本身就        变得微不足道了。这部剧表面上是一部宫廷爱情悲剧,实则是一部国家兴亡的悲剧。这个主题对于那个时代的马致远来说要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是最合适的主题了。于是当《汉宫秋》排成剧目搬上舞台,戏里戏外,人皆断肠。戏里断肠因爱情,戏外断肠因国恨。而作为一个文人既不能披甲上阵杀敌已是遗憾,便只有拿起手中的笔书写这份远离战场的遗憾,马致远作《汉宫秋》既是他文人性格使然,又是整个时代的必然。这不仅是马致远作《汉宫秋》的原因,也是当时《汉宫秋》如此盛行,并在后世仍然备受推崇的原因。于是乎,一夜之间洛阳纸贵,天涯之人皆断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0 19: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于宋朝是很可悲的事,明明经济文化都那么发达,但是军事却无法保护自己
弱国无兵,可是怎么强国也会无兵呢?
儒术害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2 19: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以后,更是一茬不如一茬了。可叹可笑复可怜的是,今天竟然有人还要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2 20: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时代造就一批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5 11: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儒术害人之说太绝对,宋代经济繁荣、政治问题多多,这方面相关问题还应该咨询相关专家学者,学士当中最有权威当属天人合一~~~不妨感兴趣的人士咨询一下~~彼此交个朋友,也顺便拓展一下彼此的视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09:51 , Processed in 0.44735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