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汝昌汇校版《红楼梦》出版一年了,无论如何,经历了坎坷的五十余年,虽然此版本不能尽善尽美,但已经离曹雪芹真本进了一步,毕竟要考虑到文革冲击和周汝昌晚年身体的因素,完成此项工作确实不容易了,当然该版对于许多生僻字作为“原笔”,一些改动未注明原因,具体改动线索还是应该以2004年周汝昌的《石头记会真》为准,二者不可偏废
周汝昌汇校版《红楼梦》精华在周汝昌末尾文章《脂砚痕清云未散,红楼影切梦犹香》中,根据脂砚斋批语提供的线索,阐述了他对《红楼梦》80回以后的研究成果,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笔者对于其中部分观点还是赞成的,俗话云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红楼梦虽云老少皆宜,但不同年龄段是有不同感受的,周汝昌以九旬之生活阅历读红楼确实注意到有许多前人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如提出袭人的后八十回中可敬之处,她决非一个我们以前想象的告密者(告密者是鸠儿),八十回后她不是畏祸避难,相反她是一个大义凛然,为拯救贾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姑娘……,至今多少人还在用前八十回的情节批评袭人,可是确实都被曹公笔法哄过了……
姑且不论其对黛玉蹈湖说是否正确,其实周汝昌的黛玉为湘妃,湘云为黛玉后续的说法确实令人深思(如黛玉和湘云共用一个湘字),如果能结合俞平伯老黛钗合一说,可能就是曹公原来的后八十回真笔,黛钗合一,湘为黛续的笔法曹公后八十回究竟如何体现,我们现在只能抱着遗憾了,如黛钗合一,湘为黛续确为曹公真笔,曹公就不愧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文学作家,如此险笔和意境又有谁能写活?
周汝昌还提出了一个以前不为人注意的角度,就是曹公用笔的春秋笔法,以前我们只能注意鸳鸯抗争,认为至少贾母和凤姐是支持她的……,但周汝昌新的视角揭示了另一层境界,其实没有人真心支持鸳鸯,贾母不放鸳鸯是因为离开鸳鸯生活将不方便,凤姐并没有支持鸳鸯,相反起初确实在为其婆婆考虑,不要为公公得罪老太太,然后见婆婆坚持,借故脱身……,袭人、平儿反拿此事与鸳鸯开心,如果鸳鸯要嫁的是宝玉,袭人还会拍手欢迎……,鸳鸯抗争是孤军奋战……
红楼的美是以凄美的形态,最后以悲剧作结……,十二钗来自太虚幻境的薄命司,注定了她们薄命,也注定了她们都是有缺点的。
曹公春秋笔法是不争的事实,如对黛玉,曹公的一些细节中毫不隐晦的指出其缺点……
当然这个从曹公春秋笔法角度重新审视红楼人物,可能我们会对一些人物得到与以前不同的结论,如在前八十回中给人印象是善良,有正义感的李纨……
曹雪芹这样描写李纨形象: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矢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承继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有青春丧偶,居家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姑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无论如何,让人感觉她是一个坚守贞操的规范女性,……
曹雪芹在《红楼梦》曲子里的“晚韶华”里是写了“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李纨是梅花(在宝玉生辰的那晚,李纨抽到的是枝梅花签,上书“霜晓寒姿”),可以当得起此判词,她的性格确实可用梅花香自苦寒来来形容……
同时李纨的性格在前八十回中给人印象是善良,有正义感,如第43回凤姐过生日,王熙凤趁此机会敛钱,对于里面有几个人物,没钱,地位也不高,照样把她的钱收过来了。所以李纨就骂王熙凤太过分了。
又如大观园的海棠诗社刚起,缺人又缺银子,于是大家请王熙凤当社长,王熙凤是何等精明,直接点破“你们别哄我,我猜着了,那里是请我作监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你们弄什么社,必是要轮流作东道的.你们的月钱不够花了,想出这个法子来拗了我去, 好和我要钱.可是这个主意?”……,李纨又是第一个为平儿打抱不平的人“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报不平儿。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但李纨性格真的那么单纯吗?……
43回李纨的骂凤姐的原因却在于贾母说李纨“寡妇失业的”,要替她出那12两的份子。王熙凤当即表示由她替李纨出,还似乎处处替贾母着想。贾母高兴地说:“倒是我的凤姐儿向着我。”结果次日交银时没有李纨的那份。对此李纨不可能不知道……
至于大观园的海棠诗社为平儿打抱不平之事,此前全文如下:
李纨笑道:“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凤姐儿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他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枯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
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报不平儿。忖夺了半
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显然李纨是在避开其应该出钱这一话题,而平儿一事凤姐本就尴尬,又被当着众人提出来自然无心去和李纨聒噪了……
从这两件事情其实也曲折反映了李纨的精于词令,老于世故,善于经济的一面……
前八十回李纨的性格是很谨慎的,但也有偶尔失言之时,如李纨也开过林黛玉的玩笑:“你们听他这刁话。他领着头儿闹,引着人笑了,倒赖我的不是。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儿你得一个利害婆婆,”
需知《红楼梦》实际无闲笔,看来似乎是一句玩笑话,其中却可以体会多层意思,周汝昌《脂砚痕清云未散,红楼影切梦犹香》中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贾母是宝、黛婚姻的真正支持者,
如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曾对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对此,甲戌本、庚辰本都有脂评夹批。甲戌本批说:
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庚辰本批说: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作者皆为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李宫裁笑向宝钗道:‘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庚辰本又有批说:
该她赞!
贾母说宝、黛俩“不是冤家不聚头”,脂批便指出“二玉心事……用太君一言以定”(第二十九回);凤姐合计贾府将来要办的婚嫁大事,把宝、黛合在一起算,说:“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第五十五回)尤二姐先疑三姐是否想嫁给宝玉,兴儿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
这些脂评说明,宝黛应成配偶,是“贾府上下诸人”的一致看法,这当然包括上至贾母、下至丫鬟在内;正是由于贾母在世的支持,贾府上下当时无人敢当面提出异议……
实际正像紫鹃说的:
……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 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
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
真正的八十回后的情节是宝黛的悲剧应该再老太太去世后展开,老太太是贾府的福星,老太太去世标志着贾府衰落的开始,(顺便说一句,破坏宝黛的元凶,却是前半部书中大家都觉得宝玉慈爱的姐姐元春……,这种文笔才是红楼梦悲剧力量所在……)
李纨那句玩笑话,实际倒是可以为周汝昌的贾母是宝、黛婚姻的真正支持者观点多添一笔,但“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儿你得一个利害婆婆,”无疑透露了李纨对其婆婆的不满,可是王夫人真的是“利害婆婆”吗?按周汝昌观点其实王夫人是个仁慈善良人,但不精明聪敏,耳软心空,断事糊涂。是很糊涂的一个庸常好人——这种好人却总是被坏人摆弄,不自知地充当了坏人的有力工具。我基本同意,实际原因在本来该李纨掌握的主家权力转移到了婆婆王夫人侄女凤姐手中,凤姐是 贾琏之妻,琏乃赦、邢之子,是借到“西院”来掌家理事的,李纨被王夫人剥夺了应有的权力,但她自然不敢得罪王夫人,却在此“失言”了……
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在大观园这个诗坛里,李纨常常是一个评判的角色,她评了以后大家都同意, 那就说明她有真才实学。
事情还是没有那么简单,薜宝钗与林黛玉这一战应该是平分秋色,但还是有人指出薜宝钗的后台是她的姨妈王夫人, 李纨在权横利弊后,把冠军的奖项颁给了薜宝钗,姑妄听之可也……
其实大观园的海棠诗社为平儿打抱不平责备凤姐之事,真正症结也在李纨权力转到了凤姐手中……
但我们能嘲笑李纨的“惜财如命”吗?不能,显然不能,正如我们不能批评贾政是封建卫道士(贾政就是一标准儒生,本质是好人,从精明人物的眼光看他:太迂腐了: 他希望儿子宝玉读书上进,是正常而合理的想法,并非自私狠毒,奈何宝玉不是主流社会要求的那种人才类人物……),也要看到凤姐是宝玉的护法“恶”神(虽然凤姐性格确实……,否则我们无法理解赵姨娘和马道婆此前的欲除宝玉,却连带想到凤姐……,我们不赞成凤姐,但又不能不看到宝玉需要凤姐,《红楼梦》此种矛盾真是神来之笔……)正是李纨平时的“惜财如命”,才使得她的结局与凤姐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用曹雪芹写李纨的正册判词结束此文……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