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826|回复: 4

[【主题讨论】] [红楼沙龙]梅花香自苦寒来——从曹公春秋笔法论李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6 10: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汝昌汇校版《红楼梦》出版一年了,无论如何,经历了坎坷的五十余年,虽然此版本不能尽善尽美,但已经离曹雪芹真本进了一步,毕竟要考虑到文革冲击和周汝昌晚年身体的因素,完成此项工作确实不容易了,当然该版对于许多生僻字作为“原笔”,一些改动未注明原因,具体改动线索还是应该以2004年周汝昌的《石头记会真》为准,二者不可偏废
周汝昌汇校版《红楼梦》精华在周汝昌末尾文章《脂砚痕清云未散,红楼影切梦犹香》中,根据脂砚斋批语提供的线索,阐述了他对《红楼梦》80回以后的研究成果,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笔者对于其中部分观点还是赞成的,俗话云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红楼梦虽云老少皆宜,但不同年龄段是有不同感受的,周汝昌以九旬之生活阅历读红楼确实注意到有许多前人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如提出袭人的后八十回中可敬之处,她决非一个我们以前想象的告密者(告密者是鸠儿),八十回后她不是畏祸避难,相反她是一个大义凛然,为拯救贾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姑娘……,至今多少人还在用前八十回的情节批评袭人,可是确实都被曹公笔法哄过了……
  姑且不论其对黛玉蹈湖说是否正确,其实周汝昌的黛玉为湘妃,湘云为黛玉后续的说法确实令人深思(如黛玉和湘云共用一个湘字),如果能结合俞平伯老黛钗合一说,可能就是曹公原来的后八十回真笔,黛钗合一,湘为黛续的笔法曹公后八十回究竟如何体现,我们现在只能抱着遗憾了,如黛钗合一,湘为黛续确为曹公真笔,曹公就不愧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文学作家,如此险笔和意境又有谁能写活?
周汝昌还提出了一个以前不为人注意的角度,就是曹公用笔的春秋笔法,以前我们只能注意鸳鸯抗争,认为至少贾母和凤姐是支持她的……,但周汝昌新的视角揭示了另一层境界,其实没有人真心支持鸳鸯,贾母不放鸳鸯是因为离开鸳鸯生活将不方便,凤姐并没有支持鸳鸯,相反起初确实在为其婆婆考虑,不要为公公得罪老太太,然后见婆婆坚持,借故脱身……,袭人、平儿反拿此事与鸳鸯开心,如果鸳鸯要嫁的是宝玉,袭人还会拍手欢迎……,鸳鸯抗争是孤军奋战……
红楼的美是以凄美的形态,最后以悲剧作结……,十二钗来自太虚幻境的薄命司,注定了她们薄命,也注定了她们都是有缺点的。
曹公春秋笔法是不争的事实,如对黛玉,曹公的一些细节中毫不隐晦的指出其缺点……

当然这个从曹公春秋笔法角度重新审视红楼人物,可能我们会对一些人物得到与以前不同的结论,如在前八十回中给人印象是善良,有正义感的李纨……
曹雪芹这样描写李纨形象: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矢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承继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有青春丧偶,居家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姑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无论如何,让人感觉她是一个坚守贞操的规范女性,……

曹雪芹在《红楼梦》曲子里的“晚韶华”里是写了“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李纨是梅花(在宝玉生辰的那晚,李纨抽到的是枝梅花签,上书“霜晓寒姿”),可以当得起此判词,她的性格确实可用梅花香自苦寒来来形容……
同时李纨的性格在前八十回中给人印象是善良,有正义感,如第43回凤姐过生日,王熙凤趁此机会敛钱,对于里面有几个人物,没钱,地位也不高,照样把她的钱收过来了。所以李纨就骂王熙凤太过分了。
又如大观园的海棠诗社刚起,缺人又缺银子,于是大家请王熙凤当社长,王熙凤是何等精明,直接点破“你们别哄我,我猜着了,那里是请我作监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你们弄什么社,必是要轮流作东道的.你们的月钱不够花了,想出这个法子来拗了我去, 好和我要钱.可是这个主意?”……,李纨又是第一个为平儿打抱不平的人“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报不平儿。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但李纨性格真的那么单纯吗?……

43回李纨的骂凤姐的原因却在于贾母说李纨“寡妇失业的”,要替她出那12两的份子。王熙凤当即表示由她替李纨出,还似乎处处替贾母着想。贾母高兴地说:“倒是我的凤姐儿向着我。”结果次日交银时没有李纨的那份。对此李纨不可能不知道……
至于大观园的海棠诗社为平儿打抱不平之事,此前全文如下:
李纨笑道:“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凤姐儿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他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枯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
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报不平儿。忖夺了半
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显然李纨是在避开其应该出钱这一话题,而平儿一事凤姐本就尴尬,又被当着众人提出来自然无心去和李纨聒噪了……
从这两件事情其实也曲折反映了李纨的精于词令,老于世故,善于经济的一面……

前八十回李纨的性格是很谨慎的,但也有偶尔失言之时,如李纨也开过林黛玉的玩笑:“你们听他这刁话。他领着头儿闹,引着人笑了,倒赖我的不是。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儿你得一个利害婆婆,”
需知《红楼梦》实际无闲笔,看来似乎是一句玩笑话,其中却可以体会多层意思,周汝昌《脂砚痕清云未散,红楼影切梦犹香》中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贾母是宝、黛婚姻的真正支持者,
如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曾对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对此,甲戌本、庚辰本都有脂评夹批。甲戌本批说:
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庚辰本批说: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作者皆为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李宫裁笑向宝钗道:‘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庚辰本又有批说:
该她赞!
贾母说宝、黛俩“不是冤家不聚头”,脂批便指出“二玉心事……用太君一言以定”(第二十九回);凤姐合计贾府将来要办的婚嫁大事,把宝、黛合在一起算,说:“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第五十五回)尤二姐先疑三姐是否想嫁给宝玉,兴儿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
这些脂评说明,宝黛应成配偶,是“贾府上下诸人”的一致看法,这当然包括上至贾母、下至丫鬟在内;正是由于贾母在世的支持,贾府上下当时无人敢当面提出异议……
实际正像紫鹃说的:
  ……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 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
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

真正的八十回后的情节是宝黛的悲剧应该再老太太去世后展开,老太太是贾府的福星,老太太去世标志着贾府衰落的开始,(顺便说一句,破坏宝黛的元凶,却是前半部书中大家都觉得宝玉慈爱的姐姐元春……,这种文笔才是红楼梦悲剧力量所在……)
李纨那句玩笑话,实际倒是可以为周汝昌的贾母是宝、黛婚姻的真正支持者观点多添一笔,但“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儿你得一个利害婆婆,”无疑透露了李纨对其婆婆的不满,可是王夫人真的是“利害婆婆”吗?按周汝昌观点其实王夫人是个仁慈善良人,但不精明聪敏,耳软心空,断事糊涂。是很糊涂的一个庸常好人——这种好人却总是被坏人摆弄,不自知地充当了坏人的有力工具。我基本同意,实际原因在本来该李纨掌握的主家权力转移到了婆婆王夫人侄女凤姐手中,凤姐是 贾琏之妻,琏乃赦、邢之子,是借到“西院”来掌家理事的,李纨被王夫人剥夺了应有的权力,但她自然不敢得罪王夫人,却在此“失言”了……
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在大观园这个诗坛里,李纨常常是一个评判的角色,她评了以后大家都同意, 那就说明她有真才实学。
事情还是没有那么简单,薜宝钗与林黛玉这一战应该是平分秋色,但还是有人指出薜宝钗的后台是她的姨妈王夫人, 李纨在权横利弊后,把冠军的奖项颁给了薜宝钗,姑妄听之可也……

其实大观园的海棠诗社为平儿打抱不平责备凤姐之事,真正症结也在李纨权力转到了凤姐手中……
但我们能嘲笑李纨的“惜财如命”吗?不能,显然不能,正如我们不能批评贾政是封建卫道士(贾政就是一标准儒生,本质是好人,从精明人物的眼光看他:太迂腐了: 他希望儿子宝玉读书上进,是正常而合理的想法,并非自私狠毒,奈何宝玉不是主流社会要求的那种人才类人物……),也要看到凤姐是宝玉的护法“恶”神(虽然凤姐性格确实……,否则我们无法理解赵姨娘和马道婆此前的欲除宝玉,却连带想到凤姐……,我们不赞成凤姐,但又不能不看到宝玉需要凤姐,《红楼梦》此种矛盾真是神来之笔……)正是李纨平时的“惜财如命”,才使得她的结局与凤姐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用曹雪芹写李纨的正册判词结束此文……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1: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纨在红楼中就是一个悲情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6: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行健于2008-01-06 10:17发表的 [红楼沙龙]梅花香自苦寒来——从曹公春秋笔法论李纨 :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汝昌汇校版《红楼梦》出版一年了,无论如何,经历了坎坷的五十余年,虽然此版本不能尽善尽美,但已经离曹雪芹真本进了一步,毕竟要考虑到文革冲击和周汝昌晚年身体的因素,完成此项工作确实不容易了,当然该版对于许多生僻字作为“原笔”,一些改动未注明原因,具体改动线索还是应该以2004年周汝昌的《石头记会真》为准,二者不可偏废
周汝昌汇校版《红楼梦》精华在周汝昌末尾文章《脂砚痕清云未散,红楼影切梦犹香》中,根据脂砚斋批语提供的线索,阐述了他对《红楼梦》80回以后的研究成果,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笔者对于其中部分观点还是赞成的,俗话云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红楼梦虽云老少皆宜,但不同年龄段是有不同感受的,周汝昌以九旬之生活阅历读红楼确实注意到有许多前人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如提出袭人的后八十回中可敬之处,她决非一个我们以前想象的告密者(告密者是鸠儿),八十回后她不是畏.......
行健兄果真把个周汝昌校本的《红楼梦》读透了,对于其中故事可说了然于胸,说起来娓娓道来,整篇看下来一气呵成,只是有意犹未足之感。希望再多看看兄的精彩高论。
转上一篇论述红楼春秋笔法的文章,以供诸君参考: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69088/
红楼梦“春秋笔法”初探
   杜预论及“春秋笔法”,曾举之有五:一曰“微而显”,二曰“志而晦”,三曰“婉而成章”,四曰“尽而不污”,五曰“惩恶而劝善”。 后人体会的“春秋笔法”常常意指使用了“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等“曲笔”手法。
  
  一、“春秋笔法”赞宝钗
   既然“春秋笔法”微言大义,那么我们分析一番作者心目中的人物褒贬,就会有宝钗、黛玉作者更喜欢谁? 作者的倾向性问题。
   笔者认为宝钗是作者心仪的人物,作者把宝钗比作牡丹,群芳之冠,很有好感。从对人物的刻划深度、用心程度和对人物未来的关注度-诗词谶语来看,宝钗远比黛玉多得多。 对宝钗的描写很多场合用笔都是曲笔,常常是故意偏袒、美化,如果直描,读者对宝钗的印象就变得很恶劣。作者安排的情节,宝钗总是有理、有利、有节,让宝钗占据上风。
   比如宝玉说宝钗象贵妃,就安排了一个靛儿故意讨骂,让宝钗发挥。明明是宝钗不顾礼仪,见宝玉睡了竟然不回避,在宝玉床前绣花,却解释为见那活计实在可爱。
  
  (一)、比品貌、比才学、比德行宝钗远胜黛玉
   黛玉也很美,不光是貌美,而且风流袅娜,如仙如画。书中这样写黛玉走路,“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8回)。黛玉行走可称是风摆河柳,婀娜风姿,莲步轻移。呆霸王薛蟠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第25回)。但黛玉各方面都难和宝钗比。
  比才气宝钗盖住黛玉锋芒。
  几乎次次黛玉和宝钗比诗才,总是宝钗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元妃命题诗,宝玉称宝钗是一字师。
  三次诗会“白海棠”、“菊花诗”、“柳絮词”,只有“菊花诗”黛玉赢了,但随后宝钗的“螃蟹咏”又给人留下更深印象。
  从书中诗词看,作者对宝钗的倾慕甚过黛玉。 至于其他杂学,宝钗的知识是最渊博的,黛玉根本没法比。
  
  宝钗为花中之冠。
  作者爱用花草来比喻大观园中众美女。用花草来形容宝钗最大的特点是香,宝钗吃的药是冷香丸,住的是蘅芜院,蘅芜院最大的特点是味芬香草。形容宝钗也是香花、香草,如酴釄、豆蔻、牡丹,连丫鬟也叫香菱。下面介绍这几种花的特点。
  牡丹:“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国色天香,艳冠群芳,雍容华贵。拿牡丹比宝钗,众人都服气。
  酴釄:“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酴釄花色香兼具,花香经月不减。
  豆蔻:“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春。”豆蔻是香草可用作香料,常比喻少女。
   作者似乎要把传统女性的优点都赋予宝钗,宝钗于是就有了很矛盾的美感,一方面把宝钗比作牡丹,艳冠群芳,另一方面又自诩为白海棠。“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欲偿白帝凭清洁”,又有淡、洁、雅的特点。
  用三个词概括宝钗:“才”,“贤”、“娇美”。 但这也无法概括尽作者对宝钗的喜爱和敬重。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釄梦也香。”如此如梦如仙的人物,岂能不遮掩其短。
   笔者认为红楼梦众多的诗词,最动人的大都是贾宝玉所作,最出色的是《红豆词》,宝玉依元春之命题咏三首也是好诗,都倾注了作者真实炽烈的感情。宝玉诗中多有谶语、隐喻,多为宝钗而来。这都证明了作者对宝钗的倾慕。
  
  (二)、宝钗心冷吗?
  柳湘莲出家,金釧之死。宝钗似乎看得平平淡淡,但这是其人生态度,若是轮到自己也能平静对待。
  宝钗之善表现在总是助人为乐,受到宝钗帮助的有:袭人、黛玉、岫烟、宝玉、香菱、湘云、惜春。其中有的人还伤害过宝钗。
  
   宝钗对”宋明理学“的态度,反映了明末新兴商人的道德观念。
   宝钗商人家庭出身,商人者,虚伪,惟利是图。也讲求双赢,顺势而为,自己得便宜,别人不吃亏。明末的商人个性解放。推崇市俗文化,大胆追求幸福。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明末商人对理学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宝钗也是,她拿礼教来教训人,装斯文,她自己说:“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如果说宝钗虚伪,那么从根本上讲这是理学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理学理论本身就存在矛盾,对人约束过严,在社会推崇下必然造成人人虚伪,从宝钗所为反而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这应该是当时的人们在理教重压下既无力回天应采取的态度。否则如二小姐所为,既不可取,也不可爱。
  
  (三)、从称呼上看端倪
  孔子很讲究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常常用称呼反映对人物的一字褒贬。同样,在《红楼梦》里从称呼中也能看出作者对人物的亲疏远近。
  宝钗:宝姐姐、宝姑娘、宝丫头、宝儿(宝玉称呼)。
  宝玉:宝二爷、宝兄弟、宝哥哥、二哥哥。
  湘云:云妹妹、云姑娘、云丫头。
  宝琴、琴姑娘、琴妹妹、琴儿。
  黛玉 :大姑娘(王夫人称呼)、林姑娘、林姐姐、林妹妹、林丫头、颦儿。
  从称呼上说,明显宝姐姐、宝兄弟更近,如果黛玉叫玉妹妹、宝玉叫玉哥哥,那么就该是宝林显得更近了,但是从没有人如此称呼黛玉。值得关注的是书中叙述故事时,黛玉还多次被称呼为林黛玉,尤其是在前半部。而宝钗则很少称呼为薛宝钗。特别是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这段,宝钗和宝林发生了微妙的冲突,这里叙述时偏偏称呼黛玉一口一个林黛玉,很不寻常,作者的亲疏远近显得格外鲜明。
  
  
  二、红楼梦特有的新“春秋笔法”,或者称为“反面春秋”。
   用侧面描写代替正面描写,割断因果关系链条,略去背景环境, 真相就变得扑簌迷离。比如读者看到黛玉的伤悲就觉得她总在无病呻吟。
  要建立真实地“事实判断”,只能从人物的言行发现背景的蛛丝马迹,从真实角度来看,作者提供的素材,有真有假,主要的人物言行一般是真实的,作者只能略去,不会妄改。最不可靠的是心理活动描写,这是最容易出假的地方。
  
  第一、作者在创作中有“心中的‘事实’”和“表达的‘事实’”,“心中的‘事实’”是作者原始素材和构思。
  第二、按作者对于古典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理解,人物言行、事件、情节本身作为小说中的基本要素、骨干、框架是最主要的部分。作者有意把这个放到和读者阅读、理解、欣赏的基本面,最接近作者“心中的‘事实’”,应该认为这是真实的,否则只能判定为另一部小说。而心理活动和评论则是另一层面的创作语言,属于经过作者的另一轮加工和表达,犹如传统戏剧里穿插了一个丑角在说戏,属于“表达的‘事实’”。 所以,如果一旦和前者出现矛盾,那么只能以前者为实,后者为虚。
  第三、作者在不防碍“基本事实”成立的前提下,出于创作意图考虑,对人物言行、故事情节(“心中的‘事实’”)进行删剪甚至修改,但这种删剪以“基本事实”不出现自相矛盾为前提,读者按作者意图就会得出扭曲的结论,去领会作者“表达的‘事实’”。 但是我们如果拂去上面一层“表达的‘事实’”,我们仍然能得到作者完整的“心中的‘事实’”。
  
  读《红楼梦》要注意五实五虚
   人物言行为实,心理描写为虚。 作者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时,有意进行了扭曲,这是“春秋笔法”表达自己爱憎的需要,而主要人物的主要言行是作品的基本要素,一般是不能扭曲的,但有取舍删剪的情况。
   故事事件为实,背景环境为虚。 出于作者情感或者社会家庭压力,尽量淡化背景、社会、家庭、政治环境,这是“春秋笔法”的重要特点,事件一般不作扭曲,但是出于某种考虑,有删略的情况。
   结果为实,原因为虚。结果无法更改,也是下一事件的原因。但是作者对这一事件的原因,却可以故意布下迷魂阵,隐恶扬善,最典型的是秦可卿之死。
   主戏为实,垫场、衬托为虚。 对于要表达叙述的重要场景,作者不作扭曲性的“春秋处理”,但是一些铺垫性场景却可以虚构。比如宝钗和宝玉相互讥讽时,突然冒出一个丫头靛儿,被宝钗指桑骂槐骂了一通,用以挽回宝钗的难堪。再比如,宝玉送湘云金麒麟,为了避免读者误解,还特地安排袭人向湘云贺喜,湘云还送了金戒指给鸳鸯、袭人等等。经过这一层层的铺垫就减少了宝玉送湘云金麒麟的敏感程度。
   事实’为实,评论为虚。 出于作者道德伦理观念、个人情感好恶,社会家庭背景考虑,书中所加入的评语,往往不是作者真实思想。
  
  以下几个例子说明用“春秋笔法”将宝钗的心理活动掩盖,与心理有关的行为也作了取舍。
   第八回,宝玉探望宝钗时,宝钗对宝玉说:“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接下来,宝钗“ 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
  这里宝玉的玉是摘下来了,而宝钗的金锁却没摘下来。明明是宝钗急不可待,想凑近宝玉。而宝玉并没有想凑近宝钗的念头。书中却这样写:
  “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这个动作怎么看都不协调,不合理。接下来,宝钗从衣服里掏出金锁,如果宝钗想摘下来,宝玉不会凑上去托了锁看。更不至于“忙”。
  明明是宝钗来与黛玉夺宝玉,书中却说: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明明是“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却明写“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作者出于对宝钗的喜爱,偏袒宝钗作为,总让读者去责怪黛玉的多心、小性。明明是宝钗在宝玉床前绣鸳鸯,却掩饰为:“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反而这样描写黛玉:“……林黛玉心下明白,冷笑了两声,只得随他走了”。可说是爱憎分明,褒贬有方。
  
  
  按“春秋笔法”,作者褒贬人物又分七种情况。 “曲褒”、“实褒”、“虚褒”、“曲实”、“实贬”、“恶贬”、“虚贬”。
  “曲褒”:故意曲解事实,或者断开因果关系用以褒奖人物德行。 一般来说“曲褒”是出于作者对人物尊敬或者喜爱。
  比较典型的有,王夫人打骂金釧赶出府去,却说:“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 今忽见金钏儿行此无耻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故气忿不过,打了一下,骂了几句。”
  “实褒”:用事实如实赞扬人物,例如薛宝钗讽和螃蟹咏,博得众人由衷称赞。又比如作者夸赞倪二“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虚褒”:例如第三回这样写袭人:“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这是明褒暗贬,读者读到后来自有体会。
  “曲实”: 这是用了扭曲事实、有意取舍事实,断开因果关系的方法来描写这段故事。如28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段,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意思的”,宝钗羞笼红麝串。这里没有提到宝钗有意引起宝玉注意的事实。又比如 老太太想要让宝琴为宝玉求亲时,书中如此描写薛姨妈: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作者写薛家母女对宝钗婚事的态度,可以说用尽了“曲实”的方法。
  再比如74回:王夫人正嫌人少不能勘察,忽见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走来,方才正是他送香囊来的。王夫人向来看视邢夫人之得力心腹人等原无二意,今见他来打听此事,十分关切,便向他说:“你去回了太太,也进园内照管照管,不比别人又强些。”
  本来邢夫人送了绣春囊,管到这里就该了结了,但是她开始发难了,派了监军,明显是想看笑话,想夺权。这里是“春秋笔法”,故意表示王夫人大度、无私心、两家并无芥蒂。但是却和此回标题不合:“惑奸谗抄检大观园。”这是作者题目和正文创作不一致造成的“表达‘事实’”的不一致。
  “实贬”:这是作者厌恶的反面人物,对这类人作者一点都不隐讳其恶,如实描写。如46回,写邢夫人:凤姐儿知道邢夫人禀性愚亻强, 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
  “恶贬”:比较明显的是作者恶意贬低夏金桂,夏金桂妒火太盛故然不对,但主要原因还是薛蟠的荒淫无耻,夏金桂也是受害者。这里却突出刻划了夏金桂嫉妒、泼闹、诬陷他人。
  “虚贬” :最明显的是贾宝玉出场时,描述宝玉的那两首“西江月”。
  
  红楼梦里的回目总是那么直接了当,远比正文更直白,最接近作者“心中的‘事实’”。这说明“回目”、“正文”并不同时构思,正文经多次修改后,离“心中的‘事实’”越来越远。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品评人物的风气,到东汉三国更是成风,曹魏时,人物按品行分为九品。作者在《红楼梦》里也是如此,自有他的人品榜。
  此外,还应该有个按作者对人物的喜爱程度的排行榜。我们可以根据作者刻划人物这七种描写手段的运用程度和次数,来发现作者对人物喜爱程度的排行表。
  
  
  后记:
   “五四”以后,中国文学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渐渐被人遗忘,在现代文学里难得一见。但是如果把这种“春秋笔法”而用到修史上呢?又是什么效果呢?嘿嘿……!最突出的就是“清史委员会”里那批“清史专家”。不信大家瞧瞧这篇文章“重新清史,又一部《清史稿》”。
   十年前看电视剧《红楼梦》,由此认真阅读原书,颠来倒去看了有十几遍,记下些批语,写了篇文章《从诗词谶语中看金玉良缘 》,自以为读懂了,也就没了兴趣,以后渐渐的忘了。最近见“红学”又升温了,整理了一番过去的读书批语,写了这些文字,用词未必准确,也懒得看网上的红学文章,不知观点是否还新颖?不算学术论文,大家看着乐乐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9 21: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楼上的转贴辛苦~~
这么长一一驳起来太累,我只把红豆词原文放在这里,朋友们自己看写的是宝钗还是黛玉就好了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9 21: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健这篇文章对李纨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
一直想写李纨,也一直没敢动笔,这个人物看似最无味,可是越琢磨越觉得她整个人如隐在一层轻烟薄暮之后,不仔细看她,觉得她很清楚,可是越想看清楚她,反而越觉得迷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7:52 , Processed in 0.2772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