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60|回复: 1

[【社会视角】] 限制外地人炒房制订政策应周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3 09: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址:http://www.sh.xinhuanet.com/2008-01/03/content_12107454.htm
新华网上海频道1月3日消息:继限制外资炒房之后,上海“限制外地人炒房”的举措也开始酝酿。晨报上周曾报道,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的来沪人员购房政策,合理引导跨地区购房。昨天,又有其他媒体对此进行了跟进报道,称相关政策还未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也没有时间表。

  以“温州炒房团”为代表的外地资金,确实起到了“助推”上海楼市的作用,倘若能对症下药地采取措施,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楼市的虚火。有关部门调控楼市、平抑房价的努力值得肯定。但由于具体规定还未出炉,人们从只言片语中猜测政策的走向,难免会有一些疑虑和担心。

  毕竟,生活在上海的外地人已达数百万之众,其构成多样,购房的目的也很复杂,究竟是自住还是炒房,恐怕不能简单地与有没有居住证划上等号。有人担心,如果政策实行一刀切,办理居住证成为买房的前置条件,他们购房前其实就徒增了一道行政审批手续;也有人疑惑,一个外地投资客如果成功申请到居住证,是否就意味着其炒房行为得到政府认可了呢?果真如此的话,似乎也与平抑房价的初衷背道而驰。

  此外,上海居住证也有不同的种类,既有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证、短期居住类居住证,也有针对引进人才的长期居住证。特别是后者,需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者特殊才能,并符合一定的要素计分审核条件。我们尚不清楚“限制外地人炒房”所挂钩的居住证制度会如何界定上述不同的种类。但不管怎样,政策制订者都应在细则上加以完善,以避免为经济行为设置过高的行政门槛,同时又不偏离非歧视性的原则。

  调控楼市是政府保障民生的责任,但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如果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而且较为克制地用力在关键之处,方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很多情况下,为了一时的经济风向而下行政举措的猛药,尽管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对不同人群的长远影响,却会随着时日的推移而不断浮现。因此,如何尽量让生活此间的人们有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是政策制订过程中需要特别在意的。

  海纳百川,向来就是上海引以为傲的城市精神。政府部门在酝酿政策过程中,多听听不同人群的呼声,寻求兼顾不同利益的解决之道,管理城市的能力自然也就获得了提升。我们相信,等到最终“粉墨登场”的时候,这项举措一定能够细致周全地化解百姓的疑虑,兼顾不同人群的利益均衡,保护他们生活和发展的正当需求。

评论:我觉得是应该放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09: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屋是商品,但更是民生物品。一个健康的国家不应该允许炒房的事情发生,应大力扼杀,否则影响社会的稳定。

炒房就和原来的官倒一样,没有给社会创造什么财富,只是发生了财富的转移,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4 06:43 , Processed in 0.35249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