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12|回复: 0

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7 12: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焕明 基因组学家。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10月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市,籍贯浙江乐清。1978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1982年于原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获硕士学位,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基因组学研究。带领团队创建了“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领衔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的“中国卷”,为我国的水稻、家鸡、家蚕等大型基因组,以及“非典”病毒等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基因组学规模化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润生 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6月生于天津市,籍贯天津。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

  长期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在基因组信息学领域,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基因组的全部生物信息分析,参加了人类基因组和水稻基因组的信息分析,提出并建立了密码学方法。在非编码基因领域,以线虫为对象发现了百余个新的非编码基因。确定了两个非编码基因家族;发现了三个特异的非编码基因启动子。显示非编码基因有一套独立的转录调控系统。在生物网络研究领域,提出将图论中谱分析用于确定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结构等多种新模型。这些工作为生物信息学研究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

  孟安明 发育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1963年7月生于四川省大竹县,籍贯四川大竹。1983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遗传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发育生物学研究。利用斑马鱼做为脊椎动物模式,鉴定了许多在胚胎发育中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发现了多个基因在中胚层诱导、背腹分化等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分子机理,加深了对脊椎动物胚胎早期发育分子调控机理的了解;最早建立了利用GFP转基因技术在斑马鱼活体胚胎中分析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的方法。在90年代初,将DNA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分析畜禽品系的遗传变异性,证明DNA指纹图谱可预测杂种优势。

  武维华 植物细胞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56年9月生于山西省临汾市,籍贯山西孝义。1982年本科毕业于山西大学,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及离子跨膜运输调控机理和植物抗逆高效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研究。在植物响应低钾胁迫的细胞信号转导及植物钾营养高效的分子调控机理、植物气孔运动调节信号转导及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调节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创新意义的贡献。

  段树民 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10月生于安徽省蒙城县,籍贯安徽蒙城。198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5年在南通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日本九州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突触发育和可塑性实验室主任、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Glia》、《Hippocampus》、《Neurobiology Disease》国际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作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尤其在胶质细胞信号分子释放机制、胶质细胞对神经环路和突触可塑性的调控、沉默突触活化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赵进东 植物生理学及藻类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56年11月生于重庆,籍贯江苏武进。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199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藻类生物学研究,对蓝藻细胞分化和格式形成有系统研究,尤其对蓝藻异型胞分化中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有深入研究。揭示了钙结合蛋白和钙离子信号在蓝藻细胞分化中起到的重要调控作用。对蓝藻藻胆体吸收光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与调节开展了系统研究,对揭示藻胆体吸收光能向光系统1传递的途径和调控方式有重要贡献。

  谢华安 植物遗传育种学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1941年8月生于福建省龙岩市,籍贯福建龙岩。1959年毕业于福建省龙岩农业学校。现任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杂交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在杂交稻选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促成了我国杂交水稻更新换代。相继选育出明恢63、明恢77和明恢86等优异种质;先后育成汕优63、威优77等杂交稻品种,汕优63连续16年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累计推广9.38亿亩,增收稻谷695.0亿kg,年种植面积和累计种植面积均创中国稻作史记录。在超级稻育种方面,育成Ⅱ优明86等四个超级稻品种。创新了超级稻作再生稻栽培技术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7 04:57 , Processed in 0.1208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