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262|回复: 22

[【其它原创】] 关于参考文献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1 18: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参考文献的思考

关于参考文献已经有国家标准,但作者在研究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各杂志自成一家,各有说词。非专业编辑人员似乎很少思考其来龙去脉。因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深入分析。
很浅显的道理,人们在行文时需要对某些内容进行注释、说明,而有些信息不能整合为行文的一部分,只能以注释的形式出现,所有我们从注释出发来考察参考文献。


1 关于注释

注释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夹注、书后注、文末注、页末注、图注、表注、段落注等,这些注释形式的运用应根据文章或书稿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灵活地选用。[ ] 注释分可为直接与间接两类,前者将注释内容直接放在被注释内容之后,后者可能是为了页面的美观而通过注释号[ ]来标记被注释内容,而将注释内容放在正文以外,并对一部分(一页、一章、全文)的注释内容统一管理,注释内容与被注释内容通过注释号互相识别。注释号可以分为分割符号(方括弧、圆括弧、圆圈)与文字(数字、作者姓名等)两部分。注释号都应该放在标明注释内容(或称注释范围更易理解)的标点之后。

2 两种标明出处(参考文献)的注释系统
顺序编码标注制是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文献的著者或成果叙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按此序号依次著录。[ ] 此时的形成的中括号与其中的编码称为标注、标注码、标注号、角注码[ ]等。参考文献的标注序号与正文并排,表示其是构成文句的一个组成成份,既不能省略,也不是作为某一文献为节省版面而做的补充说明,所以不能作角标处理。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自然科学刊物中,一般有“文献[X] ……”这种格式提示。[ ]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分开;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或“~”连接,略去中间序号。如:早期的气象科研成果[1,2,3~5,8]表明……;杨大升[2, 3, 5~8, 9]认为……。[ ]如多次引用同一文章,不管引用多少次,应与第1次的标注码一致。[ ] 对于专著,有些杂志要求每标注一次就著录一次,区别只在页码。[ ] 但作者认为正面的方法更为合理,即同一著作在文章中不管它被引用多少次,在参考文献列表中都只出现一次,即在序号后按照现行学术期刊编排规范标明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在文章中每出现一次,都用这一个序号,但在方括号之后标出此段引文所在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弧,跟参考文献标号一样大小。如:“……和叙述方便而提供的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1](P47)正确标识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位置……” [ ]图中引用参考文献,标注写在图的说明或注释中,表中引用参考文献,在表注中依次标注;若必须在表身中标注,可另列一栏标出。
著者/出版年标注制即Harvard制,是在论文中引用前人成果时,在被引用的著者姓之后,紧接着用圆括号标注文献出版年,以此作为与参考文献表之间的关联。如在论文中只引成果内容未引出著者,则在文后用圆括号标注著者姓和出版年,以“,”分开。如:罗斯贝(1929)提出了大气长波理论……或……大气长波理论(罗斯贝,1929)的提出与锋面理论、气旋波动理论一样……。[ ]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其后附“等”字,或附与之相应的字。“例:前人的工作(Smith et a1,1981)认为……或……Smith et al (1981)认为……”。(et al 可代表不同语言的等等) [ ]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后分别用小写字母a,b,c……区别。这些大气长波理论(罗斯贝,1929a)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理论(罗斯贝,1929b)……。[ ]引用多篇文献,按出版年由近至远依序排列标注。示例:早期研究工作者(Green, 1922; Simth,1922;Tuck,1899)已经得出……。[ ]引用两个以上同姓不同名著者的文献时,在姓后加名的首字母缩写,排序时按名的字母顺序和出版年。例: ……表明已低到2500m的高度(MacFarIandJM,MacFarlandRC;1976)……。[ ]
顺序编码制在文内标注简单,节省文字,减少篇幅,不影响引文前后的连贯性;文后参考文献表排序简单易行。缺点在于文中只标注序号,一般不出现文献的著者及出版年代,读者阅读时缺乏对文献的直观联想。“著者一出版年”制在文中标注时增字占篇幅较多,但对读者阅读时提供方便,一看就知是何人何时的资料。“著者-出版年”制的另一缺点是文后文献表排序要按特定的规格排列,较费事且易出错。[ ] 在计算机普及的情况下,顺序制的缺点已经解决,如在Word中,以尾注形式插入的参考文献,当鼠标指向标注码时会自动在屏幕上显示所引参考文献。但著者制的缺点依然存在。

3 参考文献标注码的位置
参考文献仅仅是注释的一种,仅为标明某内容的出处,应该符合注释的规则,直引当然是引号之后,意引或混合引是标明所引意群的符号之后,标注一个词或词组就直接放在这个词后。文献[ ]提出,标号置于除破折号以外的所有标点符号之后;可能情况下标号都置句末,若无可能,标号置于分句句末;标号应置于引号之后,而不应置于引用引语的动词之后。有人认为这样前句的标注由于标在句号外,却变成了后一句开头字的左上角标,不符合汉语习惯、视觉别扭,会使读者感到这一标注所不是与前句而是与后句联系更紧密。[ ] [ ] 这是习惯问题,习惯并不都是科学的。对于引用多句或一个段落的注释可以通过行文(如上文中文献[16])、改变字体、段落前后空行等手段来标明注释范围。
按照国际惯例,应将文献标注序号置于作者姓名的右上角,[ ][ ]但这样可能给人的感觉是注释这个人名,所以在引用内容后标注更为明确。
摘要内不得标注;标题上不应标注,而应在相应段、句或作者姓名上标注,以提高文献标注的针对性;标注的方法应一致,不可在1篇论文中采取两种方法混用;同一标注点不宜超过3篇文献,以方便读者查找文献和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

4 意义
在文中标明某部分内容的继承来源,表明作者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是应有品德,是学术道德的体现,是落实《著作权法》、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措施;能够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不仅利于自己改文章时查找方便,也为读者深入查阅提供方便;文中不必详细叙述的内容可以通过标注来指明其详细说明在哪里,这样可节约篇幅、省略文字、避免重复;通过引文可以引发问题,旁证观点,联系比较,推理分析,使研究和讨论不断深化。文后著录的文献列表,在一定程度表明研究者在本研究领域的知识面与理解程度,读者可以恰当的判断工作起点、研究层次、分析水平、吸收外部成果的能力等,是衡量论文质量的一条重要尺度;编辑人员依据文献的新旧及文献裁体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人小来判断该文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还可帮助编辑人员来选择合适的审稿人。[ ] [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8: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kedashanhun于2007-12-21 18:36发表的 关于参考文献的思考 :
按照国际惯例,应将文献标注序号置于作者姓名的右上角,[ ][ ]但这样可能给人的感觉是注释这个人名,所以在引用内容后标注更为明确。.......

讨论:

按照国际惯例,应将文献标注序号置于作者姓名的右上角,因为读者更关心是谁在哪篇文章中进行过研究。特别是,这样的表示是明确而无异义的。

例如,

bookish [1] 研究了kedashanhun。

显然是指,文献[1]是bookish以前发表的文章,该文章研究了kedashanhun。

若写成,

bookish研究了kedashanhun [1]。

那就有几种可能,

1、文献[1] 提到了bookish研究kedashanhun的情况;

2、文献[1] 介绍了kedashanhun的情况;

3、按照过去的标注方法,是指文献[1]是bookish以前发表的文章,该文章研究了kedashanhun。

科技文章的写作要求明确而无异义,因此,现在人们如果提到引文作者时,都将文献标注序号直接置于作者姓名之后。

按照这一规则,

bookish研究了kedashanhun [1]

就是指1、2两种可能,而不是bookish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生写论文时候时,常觉得学院规定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烦琐,
让自己费了很多心,总是改了又改.
现在想想这些都是必要的学术规范,如果没有这些,那就是对自己论文的不负责.
更是对被引用人知识产权的侵犯.

ps:附上我们学院对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的片段.[仅供参考[s:3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21: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ENDNOT或notexpress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受伤的右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23 22: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不错的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09: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bookish于2007-12-23 18:40发表的 :


讨论:

按照国际惯例,应将文献标注序号置于作者姓名的右上角,因为读者更关心是谁在哪篇文章中进行过研究。特别是,这样的表示是明确而无异义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10: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bookish于2007-12-23 18:40发表的 :


讨论:

按照国际惯例,应将文献标注序号置于作者姓名的右上角,因为读者更关心是谁在哪篇文章中进行过研究。特别是,这样的表示是明确而无异义的。
.......

对于bookish先生的说法,发表一些新的想法.如bookish先生的例子:       "关于bookish研究了kedashanhun 。"

首先,作者需要说明,作者是从“参考文献标注号本质上是注释号”的角度来分析,也就是说作者的出发点是“参考文献标注号”的属概念“注释号”。在上例中,[1]可能出现的位置可以分三种,下面依次讨论之。

1. “bookish研究了kedashanhun [1]。”这样的标注方法,是在对kedashanhun本身进行注释,来解释、说明kedashanhun的。即使是bookish研究kedashanhun是事实,但本注释号[1]是要标明在文献[1]是有对“kedashanhun”的论述,可以使本句的读者理解“kedashanhun”,而没有考察bookish研究了kedashanhun是否属实。当然这是就先生的例子而言,下面我说个自己想的例子。

亚里士多德提出系统的概念[1]。在此,说明本句作者对“概念”是指什么进行了研究,并希望读到这句话的人也能理解或者与作者有共同的认识——什么是概念,所以在此标注以方便查阅。而系统的概念是不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作者没有考证,说明作者是这样认为的.参考文献标注的一个作用就是区别参考引用的观点与作者本人的观点,作者既然没有注释,就表明作者是这样认为的,这是作者的观点,这不需要注释.

2. “bookish研究了kedashanhun 。[1] ”这样的标注方法,是对“bookish研究了kedashanhun 。”这样一个事实进行了注释,而注释的目的上标明其出处。来自文献[1],而文献[1]的作者是否是bookish,这样的表示不能明确之。如果,以参考文献的标注原则,尽量标注直接阅读的文献,那么,就可以表明bookish是文献[1]的作者。这样也是我也曾考虑在无法获得一次文献的情况下,能否用这样的标注方法来标注“转引”来的文献,后来觉得大才小用了,就此罢想。

3. “bookish [1] 研究了kedashanhun。”这样的标注方法,也存在问题。首先,[1]是作为注释号出现的,那么它注释的就是bookish本身。如以脚注的形式出现: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授,×××研究所任职多年。其次,我们经常写论文,所谓的科学研究人员,先入为主的将[1]作为参考文献的标注号,认为bookish在[1]所标志的文章中“研究了kedashanhun。”而作者觉得应当首先将其理解为注释号,而后再分辨其是否为参考文献的标注号。的确,我们是思考的时候应用了先入为主的国际惯例,但国际惯例并不一定是对的,也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如现在的计算机的键盘,不但有惯例而且有标准,但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是沿用英文打字机键盘的布局设计的,而英文打字机的键盘设计并不完全是按使用频率、方便、快捷而设计的。因为当时的打字机是机械的,存在相互之间“卡”的问题,于是便把这样的健分开放置的。大体是这样的,具体的我没有考证文献,只是记得这么一回事,来说明惯例并不一定是合理的。


总结,上述分析,存在的歧意的是A-“bookish研究了kedashanhun 。[1] ”和B-“bookish [1] 研究了kedashanhun。”如果,每个写文章的文献都是真的、研究人员的态度是认真的,作者认为前者更为合理。因为,作为注释号是对其前面的内容进行注释,而不会对后面的内容进行注释,也没有这样的必要,这更符合人类的思维。进一步说,A中有句号的提起、标志注释的范围,而B中没有。

只是与Bookish先生讨论,例子也多取自先生回复,只针讨论的问题。对先生学识学生自然是望尘莫及,还请先生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10: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xingyuan2008于2007-12-23 21:46发表的 :
可以用ENDNOT或notexpress啊

可以用ENDNOT或notexpress啊,
这两软件本人都接触过,也试用过,但都不能达到效果。所有我一直用Word的尾注功能和屏幕显示功能,鼠标指向[1]就直接能看到参考文献出处。而且,重复插入可直接复制[1],最后用我自己编的VBA程序处理一下就行了,相关的请在论坛中搜索,我讲解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11: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中很多[ ]不知何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2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robertchrs于2007-12-25 11:46发表的 :
楼主文中很多[ ]不知何意~~~
我写任何文章的时候都习惯记录出处,因为脑筋不好.所以在Word中,每引用别人的东西都用尾注的形式记下来,但在这里发表时,Word转换成HTML格式不能将这个也转换过来.同时,为了防止别人抄袭,也就隐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21: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文献还是很有必要的,有国家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5: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参考文献格式不知道怎么做了,我惯用的是这种方式: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二)页111,上海书店1986。
编辑部给我发来的标准格式是:
参考文献
[1]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其它题名信息[J]. 刊名: 其它刊名信息(外文刊名建议使用全称, 也可按照ISO4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 并省略缩写点“.”), 年, 卷(期): 起止页码.
[2]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其它题名信息[M]. 其他责任者. 版本(第1版不标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3] 主要责任者. 学位论文题名: 其它题名信息[D].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 起止页码.
[4] 主要责任者. 研究报告题名: 其它题名信息[R].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 起止页码.
[5]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其它题名信息[C].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 // 论文集主要责任者. 论文集题名: 其它题名信息. 版本(第1版不标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6]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
[7] 主要责任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P].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8]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其它题名信息[N]. 报纸名: 其它报名信息, 出版日期(版次).
[9] 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 [引用日期].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不知我这条注解该如何转换。
打电话给编辑,说他们要研究一下,晕死。
还请指点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7: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zhong688于2008-01-15 15:27发表的 :
有一种参考文献格式不知道怎么做了,我惯用的是这种方式: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二)页111,上海书店1986。
编辑部给我发来的标准格式是:

不知我这条注解该如何转换。
打电话给编辑,说他们要研究一下,晕死。
.......

我对您引用文献不是太了解,
您能否详细说明,这样可以有更多的人从形式上共同讨论,而不涉及内容。
从直觉个人觉得您应该参照第五条著录。
您可以参照一下国标,因为在出版社的要求中省略了部分国标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7: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
我的意思是:如我引用的某著作出自于一种丛书,该丛书的特点是每一册收入多种著作,每种著作又有各自独立的页码起讫(比如说,该丛书中某一册共100页,收入三种著作,其编列顺序不是1-100,而是1-20,1-30,1-50),我要在参考文献中标明此具体著作的责任者、著作名,丛书的责任者、丛书名、册数,该著作在此册中的页码,应该如何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这几年从事编辑工作的过程中,国家出版总局就修订了至少四次关于参考文献方面的使用规范,但只是参考性质的,不具有强制性,因此造成各学刊编辑使用参考文献时还是莫衷一是,在我看来比较混乱。举例来说,仅作者相关信息就有多种“标准”,对作者的姓第一字母有大写的,有全部大写的;对名有加-的,也有不加的;对作者的地址中邮编有在地名之前的,也有之后的;有只标注国家不带省份的,出有省份加国家名的。这是只冰山之一角,然更为深入的问题就更加复杂了。这为文献查阅带来了许多不便。期待论文规范大体统一的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0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有段时间没来这里看帖,还是被版主叫来的。

谢谢kedashanhun兄的很有意义的讨论。

亚里士多德提出系统的概念[1]。——在我的写作中,如果文献作者不是亚里士多德,就采用这种标注法,这种标注方法还表明,是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系统的概念,有文献[1]为证。但如果我读过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系统的概念的那篇文章,我或许就会写成,亚里士多德[2]提出了系统的概念,他把系统定义为……。以后人家找不到那篇原文,就引用我的文章了。

其实,过去我也认为,引用的标注应该在句末,观点和kedashanhun兄相同,我想表明的是这一观点的出处,而不是介绍作者。但惯例不是这样,

比如,1933年Nagle, W.M.在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上发表的文章,



1934年,Underwood, A.J.V.在Journal of the Institution of Petroleum Technologists上发表的文章,



都是标注在作者之后。这两篇都是早期文章,说明这一标注方法至少那时候就是如此了。有的杂志,若作者之后紧跟着年份,则标注在年份之后,如,Nagle in 1933 [3] seggested......

这种标注方法既是约定成俗,又体现了科技文章的简单直接和无异义。即,标注在作者之后,表示这一观点是作者在引文中提出的;标注在句子之后,表示这一观点是他人转述的,或者已成为公知的事实,或者出处已无从考证,或者句子中不提作者的名字,等等。

如果有可能在两者之间引起误解,那么就要改变句子的写法。这一特点是科技论文的性质决定的,约定成俗,就不讲道理了,就像打字机键盘。

关于科技论文的写作,我在外语学习有一个课件,http://cnc.readfree.net/bbs/read.php?tid=4442566,不过那不是为课件而写的课件,有好多实质性的话都是嘴巴讲的,没写进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03: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的例子取自 Thomas Wiegand 的 China's Naval Build-Up,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Nomos, Baden-Baden, 2007. 由于文章大量引用,采用了一种特别的标注方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9: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对紧急的问题提出意见:
引用第13楼zhong688于2008-01-15 17:34发表的 :
好的.
我的意思是:如我引用的某著作出自于一种丛书,该丛书的特点是每一册收入多种著作,每种著作又有各自独立的页码起讫(比如说,该丛书中某一册共100页,收入三种著作,其编列顺序不是1-100,而是1-20,1-30,1-50),我要在参考文献中标明此具体著作的责任者、著作名,丛书的责任者、丛书名、册数,该著作在此册中的页码,应该如何作?

首先,可以确定这是析出文献,
而析出文献的来源有两种:专著和连续出版物,就本文例子而言,应该是经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不是专著.
对于这种情况,在GB中有如下规定如下内容:
a.析出责任者
b.析出题名
c.析出其他责任者(供选择)
d.原文献题名
e.版本
f.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个人作如下分析:在此著录的文献信息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为析出文献的信息,后面为原文献的信息.在国标中,好像存在如下问题:一个连续出版物,直接引用与作为析出文献的原文献引用,其著录的格式其繁简程序略有不同.
作为直接引用时,GB有如下规定:
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年.月,卷(期)~年.月,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
作为析出文献的原文献时,GB规定如下:
原文献题名,版本.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个人认为将连续出版物直接引用的著录格式完全等同于作为析出文献的原文献的著录格式也未尝不可,只是没有必要给出那么多信息罢了.

所以,您的著录可以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析出其他责任者(供选择)

原文献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年.月,卷(期)~年.月,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

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个人认为您的例子中存在的问题是丛编项与附注项的问题.关于这两个概念在国标中有如下内容:
依据著录来源所载的内容著录丛编项。从编项包括丛书名及丛书号、丛刊名及丛刊号等。
例:l 建筑工人技术学习丛书;2

附注项(供选择)下面列出的补允材料可以在附注项内加以说明。

难得文献的获取途径。例:Availablc from NTIS: AD683428

重印本、复制本、影印本等可在附注项内说明与原件的关系。

例:Reprint of ociginal published Bost onEstes and laurial, 1902.

获取文献或使用文献的对象。例: Govornment use only.

有关文献预先出版的情况。例:1 Fortbcoming2 Application No 26032/71 filed 19 Apr 1971,Complete specification published 24 Apr 1974

分类法及分类号。例:Dewey:001.64’25 Int.Cl.:G 02 B 27/14

其他被认为是相当重要,需加以注释的材料。例:Limited cd.100 copics



个人认为"丛编项"概念中的丛书名与题名似乎存在矛盾,而且我认为题名作为标准更好.

对于您的例子,我作如下著录:

王先谦.荀子集解.见: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第2册.第2部著作.19~25

个人认为:著录参考文献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查询的方便,具体格式就根据不同的文献或载体而灵活应用,只要能达到传递文献信息目的就行了.尤其是现在电子检索的应用,非常方便的能找到文献.万变不离其宗——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9: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bookish于2008-01-18 03:52发表的 :
下面的例子取自 Thomas Wiegand 的 China's Naval Build-Up,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Nomos, Baden-Baden, 2007. 由于文章大量引用,采用了一种特别的标注方法。


先生有没有注意到,这里的标注号是写在标点之后的。能用本帖最上面的方法解释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9: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bookish于2008-01-18 02:24发表的 :
抱歉,有段时间没来这里看帖,还是被版主叫来的。

谢谢kedashanhun兄的很有意义的讨论。

亚里士多德提出系统的概念[1]。——在我的写作中,如果文献作者不是亚里士多德,就采用这种标注法,这种标注方法还表明,是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系统的概念,有文献[1]为证。但如果我读过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系统的概念的那篇文章,我或许就会写成,亚里士多德[2]提出了系统的概念,他把系统定义为……。以后人家找不到那篇原文,就引用我的文章了。
.......


本来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收获,但是在读先生的帖子时突然找到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的答案。

如何区别人名后面的注释是对此人的简历的注释还是对此人文献的注释??

突然想到有必要区分脚注与尾注,并发挥其各自的功能。而且二者的标注号不同,前者多用带圆圈的数字,后者以带方括号的数字表示。

得到如下想法:

如果注释在人名后的是脚注,表示对此人的简历的信息,在本页下方可以看见;如果注释在人称后的是尾注,则说明此句话出自此人的文章,是作者确实读过的。

对于转引的文献,以尾注的形式在句末标注出处,这是在无力得到原文,又对后人负责的情况下的方法。

谢谢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21:58 , Processed in 0.16568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