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173|回复: 15

[历史文化♡] 竞猜  (文化艺术类)《如何在五尺长的纸上画身高九尺的人》》√已有答案√欢迎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1 15: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在五尺长的纸上画身高九尺的人呢?
提示:
1、此问题和一幅名画有关;哪副画?
2、此故事发生在清朝,必须说出文化背景和故事才给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5: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标准答案公布出来吧,可能这几天要外出,没时间上网。

  有一年,竹禅和尚云游北京,被召进宫里去作画。那时宫里画家很多,各有所长。一天,一个宦官向画家们宣布:“这里有一张 五尺长的宣纸,慈禧太后要画一幅九尺高的观音菩萨像,谁来接旨?”画家中无一人敢应命,因为五尺纸怎能画九尺高的佛像呢?但如抗旨,慈禧太后一怒,画家们中难免要有几个人人头落地。正在画家们惊恐万分时,竹禅站了出来,他想了一想说:“我来画!”说完,他磨墨展纸,一挥而就。大家一看,无不惊奇叹绝,心悦诚服。此画传到了慈禧手中,慈禧也连连称绝,甚至表示自愿“受法出家”,并叫竹禅和尚作为“承保人”。据说后来慈禧被称为“老佛爷”就是由此而来的。原来他笔下的观音并不是笔直站立的姿势,而是弯腰在拾地上的柳枝。5尺的纸,弯着腰的人,站立起来应该就是9尺了慈禧看罢,点头称是众也松了一尝试换一个角度思考,才有可能‘柳暗花明’。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6: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画名:观音
题识:净业释子竹禅恭绘。
钤印:竹禅绘像、般若波罗揭谛僧绘


故事:
有一年,竹禅和尚云游北京,被召进宫里去作画。那时宫里画家很多,各有所长。一天,一名宦官向画家们宣布:“这里有一张五尺长的宣纸,慈禧太后要画一张九尺高的佛像,谁来接旨?”画家中无一人敢来接旨,因为五尺宣纸怎能画九尺高的佛像呢?但如果抗旨,慈禧太后一怒,画家中难免要有几个人头要落地。正在画家们惊恐万分时,竹禅站了起来,他想了一下说:“我来画!”说完,他挥墨展纸,一挥而就。大家一看,无不惊奇叹绝,心悦诚服。此画传到了慈禧手中,慈禧也连连称绝,甚至表示自愿“受法出家”,并叫竹禅和尚作为“承保人”。据说后来慈禧被称为“老佛爷”就是由此而来的。

他把观音画成了弯腰在拾净水瓶中的柳枝,如果观音直起腰来则正合9尺。(经验证这是传说)

当然他要是把观音画成坐禅也行了(这才是事实,附图为证,请仔细看图上题识)。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6: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画成弯腰的就可以,这个有典故吗 看来要google一下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6: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和尚画家云游京城,被召进宫里作画,慈禧让太监给他一张5尺长的宣纸,要他画出9尺高的观音菩萨站立像。这简直是难为人。臣子们都为和尚紧张,谁都认为这是一件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和尚借研墨的工夫冷静思考,很快就有了主意。只见他挥毫泼墨,一挥而就。原来他笔下的观音菩萨并不是笔直站立的姿势,而是弯腰在地上拾地上的柳枝。5尺长的纸,弯着腰的人,站立起来应该就是9尺了吧。慈禧看罢,点头称是。众大臣也松了一口气。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6: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尝试换一个角度思考,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尝试“不按常理出牌”,也有可能采摘到丰硕的果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6: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的画家巧思还有:

宋代画院有一次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叫画家们作画。许多人都考虑如何表现酒家,在画面上画出楼阁、人物,唯独一名叫李唐的画家不然。他根本没有花很多功夫去画那个酒家,只是画出桥头竹丛中挑出书一“酒”字的帘子,结果其画胜人一筹。他把酒家“藏”在竹丛之中,不仅在表现手法上以简胜繁、以拙藏巧,而且十分扣题,深得诗句中“竹锁”的意趣,也使欣赏者收到“见丹井而如逢羽客,望浮屠而知隐高僧”的艺术效果。

再如,以“踏花归去马蹄香”诗句为题的画。这句诗重点是花香。绘画本是诉之于视觉的造型艺术,而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花香通过画面表现出来,当然是很困难的事。因此,这幅画的难度显然要比第一幅大得多。一个高明的画家超越一般人所画的达官显贵、文人仕女骑马在花丛中穿行的构思,只是通过一匹奔马,几只追逐马蹄的蝴蝶,就使人感到春风拂面,花香袭人,诗句的意境全面托出。

再看齐白石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这是齐老九十一岁高龄时,作家老舍来拜访,引用清人查初白的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为画题,请老人作画。这句诗虽然明白晓畅,但它包含着极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描绘了环境和季节,还录制了声音。要表现出规定好了的“山泉”的背景,要在尺幅纸上表现出“十里”的巨大空间,特别是还用视觉艺术的绘画来表现观众听觉感受的“蛙声”,这无疑比前两幅画难度更大。

可是,大师毕竟是大师,齐老思考了几天,终于匠心独运地创作了一幅杰作:一幅四尺长的立轴,画面上一片急流,从长满青苔的乱石中泻出,几只逗人喜爱的小蝌蚪在流水嬉戏,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高处抹上几笔远山。这远山、乱石、流水、蝌蚪,蕴含着画家巧妙而深湛的构思——画面上虽没有半只青蛙,但人们从这生气勃勃的蝌蚪想象得出,蛙声正伴着泉声奏出了迷人的交响乐,这沛然而下的山泉,蜿蜒流转,流到哪里就把蛙声带到哪里,这岂止是表现了“十里蛙声”,人们完全可以想象到二十里、三十里……

“野渡无人舟自横”——有的画一只空船系在岸边,有的画一只鸬鹚站在船头,有的画一只乌鸦栖在船蓬上张口刮叫。唯有一人与众不同,他画的是一个船工坐在船尾正吹着横笛,任小船在水中漂游。以撑船之人的“有”来强调渡河之人的“无”,又以渡河之人的“无”来烘托撑船之人的寂寞与闲适,不惟有景,而且有情,自是他人之构思所无法匹敌。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取第一名者也与众人争画明月栖鸟,他只画了人:草木荒凉之地,月影朦胧之时,身陷胡地的苏武,梦想归汉。此画含意深长,正暗合杜鹃啼血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6: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1.竹禅 观音圣像

2.竹禅和尚巧画佛像

 
   有一年,竹禅和尚云游北京,被召到宫里去作画.那时宫里画家很多,各有所长.一天,一名宦官向画家们宣布:"这里有一张5尺宣纸,慈禧太后要画一幅9尺高的观世音菩萨像,谁来接旨 "画家中无一人敢应命,因为5尺纸怎能画9尺高的佛像呢这时,竹禅想了一想就说:"我来接!"

  说完,他磨墨展纸,一挥而就,大家一看,无不惊奇叹绝,心悦诚服.此画传到了慈禧手中,慈禧也连连称奇,甚至表示自愿"受法出家",并让竹禅和尚担任"承保人"呢.据说后来慈禧被称为"老佛爷",就是由此开始的.

  竹禅画的观音和大家常画的没有多大差异,只是把观音画成了弯腰在拾净水瓶中的柳枝,如果观音直起腰来则正合9尺.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6: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身高九尺的人弯着腰是不是?[/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7: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的答案是猜的,猜错了。
不知为不知。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7: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尺观音

竹禅和尚被招进皇宫给慈禧,慈禧给和尚五尺长的宣纸要和尚给她画张九尺长的观音,大臣们都为和尚捏把汗,以为和尚这次死定了,和尚很镇定的乘着研墨时思考,只见他挥毫泼墨几下就把画做好呈上,五尺宣纸上画着一位观音弯腰在拾地上的一枝柳枝。观音弯腰时是五尺,站起来不就九尺了吗?慈禧也点头称是。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8: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以上精彩回答,明日金豆。相同相似的回答就不要再跟了,欢迎自己的原创思考和知识拓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20: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况很多~~
1 刚睡觉起来~~~
2 在洗澡~~~
3 坐着看书~~~
4 坐着吃饭~~~

不过没google出来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2 09: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偏了
本来想着画一个9CM的杆子,同时画出杆子的影子:5cm

然后画一个人影子(5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2 11: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的题目好像还有什么为一目失明的人画像


变通不仅是一种智慧,还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智慧。面对现实的种种困难,面对社会上各种条条框框,没有变通的本领,有时真是寸步难行啊。普通百姓,平常生活,学会变通之法,也会无往而不利。

  古代有个有趣儿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大家可能也听说过。话说五代时期,后唐太祖李克用一目失明,人称“独眼龙”。当时他占据河东地区,名声很大。而那时占据淮南的杨行密,总想弄清李克用的长相,就派了画工,扮成商人去河东伺机画李克用的像。画工到河东后不久,便暴露了身份,被李克用的人抓住。李克用听说后,开始很生气,既而又对左右说:“我瞎一只眼这是实情,不妨召他来给我画一画,我倒要看看他怎么画我。”等把画工带到了,李克用扶膝喝斥道:“杨行密派你来给我画像,想必你定是画技精湛了。今天,我就让你给画像,你可一定要把像给我画好了。如果画不好,台阶下就是你的丧身之地!”这个画工心想,如果照实了画,就这独眼龙的尊容,画像肯定好看不了,结果自己必然遭斩;如果把这么个怪物画成双目炯炯有神,英俊潇洒,又失真实,肯定会认为我故意讽刺他,按李克用的心态,到头来自己的脑袋依然不保。这画工挺聪明的,生死关头,想出变通之法,画了一幅射箭图,将李克用画成了搭弓射箭的样子,恰好闭了那只瞎眼作瞄准状。李克用本是武将出身,以骁勇善战著称,这样画正好扬其长,掩其短。李克用看后,满心欢喜,用金帛重赏了这位画工。聪明的画工面临危局,善于变通,其结果不但保住了性命,还得到了丰厚的奖赏。后人为了增加喜剧效果,又添油加醋,说李克用不仅眼瞎,还瘸一条腿,故意给画工增加了点儿难度,而这画工于是就画了一幅单腿跪地瞄准射箭的像,把李克用这两处缺陷都掩饰过去了。

  由此看来,变通不仅是一种智慧,还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智慧。善于变通,关键时刻,还没准会成了你的救命之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2 13: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嘛~~
情况很多~~
山峰很高,一副画就能容下~~~
9尺男儿弯弓射大雕~~~~

这样呢是画不出来的~~

这样能还是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13:45 , Processed in 0.2445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