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白马西北驰

[历史文化♡] 竞猜  (历史文化类)《说出这座岛的名字》√已有答案√欢迎原创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1 12: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拉克勒斯的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5: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塔开特
《白鲸》

赫尔曼·麦尔维尔 (1819~1S91)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15岁起就开始工作,先后做过银行职员、农场工人、店员和小学教师等,饱尝了生活的艰辛。1839年,麦尔维尔到海上谋生,他先在一艘商船上当海员,后来又在捕鲸船和海军军舰上当水手,游历了不少地方,也吃了不少苦,并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前两部小说《泰比》(1846)和《奥穆》(1847)都以他自己的航海经历为素材,描写了南太平洋岛屿上的土人生活和美国青年在这些岛屿上的历险,发表后深受读者欢迎。此后,麦尔维尔又写了三部航海小说:《玛地》(1849)、《雷得本》(1849)和《白外套》(1850)。 1851年,他发表了自己的代表作《白鲸》(又名《莫比一迫克》),但没有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重视,这使他十分失望。麦尔维尔后期后品中比较重要的有小说《彼埃尔》(1852)、《伊萨雷尔·波特》(1855)、《骗子》(1857),长篇小说《比利·巴德》(死后于1924年被整理发表)和短篇故事集《广场故事》(1856)。但是以上这些作品在当时都受到读者的冷遇,麦尔维尔本人也几乎被人遗忘。只是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评论家才对麦尔维尔的后期作品,尤其是《白鲸》非常感兴趣,赞誉它为一部美国文学经典著作。麦尔维尔也因此从湮没无闻中走向文坛桂冠的宝座。
  麦尔维尔的作品大多以海洋和海岛生活为内容,以描写奇异的海上历险和海岛风土人情来反映社会现实、表明思想态度。他的小说往往流露出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憎恨、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对正义的人道主义的追求。他的某些作品(如《玛地》和《白鲸》)还凝聚着他对宇宙和人类本性问题的哲理探索。[/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6: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文学选读》一书中赫尔曼·麦尔维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白鲸
这绝不是一部单纯地叙述发生在海洋上的一个人与黥生死相博的传奇故事--麦尔维尔对海洋和海洋生物的严酷态度比故事本身更让人精心动魄。在他讲述的可怕而残忍的故事里,作家绝无一丝爱怜海洋生物之意,他是为那些来不及洗濯双手的海洋征服者擂响战鼓,为那些以血腥方式征服大自然斗士们的疯狂行动,尽最大可能进行合理性辩解。幸运的麦尔维尔成功了:追杀白鲸的血腥故事获得了一圈彩虹的光环,成为一部不朽的著作,成为西方文学中的经典,迷倒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麦尔维尔确实捕捉到了一个大目标,他为早期资本主义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勾画出大体轮廓,也预示了其未来。麦尔维尔在《白黥》所拓展的母题以及相关的气氛、基调和人物,在后来的文学和艺术发展中被不断地因袭和复制,一个多世纪以来竟然潮起潮落,从未停歇。直至20世纪中叶,美国的电影公司还推出与《白鲸》相类似的海洋恐怖故事,它就是影片《大白鲨》。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大白鲨》都是《白鲸》的现代复制版。我相信,类似的叙述性作品今后还会陆续问世,只不过它的背景很可能不再仅仅是海洋,而是漫无边际的地球外层空间。

  可以说,这就是《白鲸》写作的谜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而言,无论它是一本好书,还是一本"坏书",已是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支持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话语的重要部分,与当今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与人类的未来生死攸关。将1851年的麦尔维尔与资本主义体系捆绑在一起,进行批判性思考,有如翻弄一本陈年旧帐,但只要能给眼下被生态环境问题困扰不安的人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就是值得的。[/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7: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1,南塔开特岛

2,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

3,作者重点阐述了宇宙万物具有双重意义的辩证思想,而且明确指出人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希望一种事物只含有一种意义。鲸鱼的视觉器官跟人是根本不同的:人的两眼总是盯着一个目标,所以人很容易走极端,执迷于一种事物或一种意义,而忽视了世界的复杂性、其千差万别和丰富多彩;白鲸的双目则分列头部两侧,无论何时何地,它都能发现两个目标,所以莫比·狄克是宇宙双重性的标志,它不象阿哈船长所断定的那样,是世界上一切罪恶的象征。相反,正如伊希梅尔所说的,莫比·狄克和它的白颜色是多种意义或相反意义的象征。[/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7: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麦尔维尔,赫尔曼
美国作家。生在纽约一个商人家庭, 15岁开始自谋生路,当过银行职员、店员、农业工人和教员。1839年在船上当侍者, 到过英国利物浦。1841年在阿库什奈号捕鲸船上当水手,航行南太平洋。1842年在马克萨斯群岛上被当地土人俘虏,后来搭一艘澳大利亚捕鲸船离岛。不久又因违犯纪律被囚禁在堪希提群岛。1844年在美国海军当水兵,同年秋回到纽约。这4年的航海生涯和冒险经历对麦尔维尔的创作起了决定性作用。他的早期作品《泰比》(1846)、《奥穆》(1847)、《马尔迪》(1847)皆根据他在南太平洋岛屿上的经历而写的。《莱德本》(1849)记述了他第一次航海的经历和在利物浦贫民窟的见闻。航海小说《白外套》(1850)是根据他在美国海军服役期间的生活体验而写的。这些作品当时很受欢迎,但文学价值不大。
麦尔维尔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摩比·迪克,又名白鲸》,发表于1851年。这部作品一方面真实地描写了船长亚哈捕猎鲸鱼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充满浪漫主义的神秘气氛,象征着人与恶的搏斗。继《白鲸》之后,麦尔维尔又发表心理小说《彼埃尔》(1852)、历史小说《伊兹莱尔·波特》(1855)、短篇小说集《市场上的故事》(1856)、讽刺小说《骗子》(1857)。但这些作品当时并没有被读者所理解,麦尔维尔无法靠创作维持生活。1866年在海关当职员,1885年退休。不过他一直坚持写作,晚年写有诗集《关于战争的诗》(1866)、诗体长篇小说《克拉莱尔》(1876)、诗集《约翰·马尔》(1888)和《蒂莫列翁》(1891)。逝世前夕所写的航海小说《比利·巴德》 30多年以后才于1924年出版。
麦尔维尔的创作富于寓意,色彩奇异,反映了幻想与现实的矛盾,无法被当时的读者接受。他长期被遗忘,只是在本世纪20年代才获得应有的评价。

[/h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2 08: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trojan001于2007-12-21 12:33发表的 :
这个桩子有点像
还真是这个桩子啊,怎么没人给我点评分啊,搜图也很辛苦的,看看图片的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2 13: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图片好像都有这颗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2 18: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懒扎衣于2007-12-21 11:27发表的 :
白马兄有点偏心,只给yudie 提了醒
嘿嘿,白马兄算不上偏心哈,偶可是被懒扎衣兄你误导的,既然我最初的答案不对,仁兄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4 11: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要请磁铁版版原谅,因为这几天比较忙,延误了交稿,而且本文还和“捕鲸”有关,更加罪不可恕。不过我本人坚决反对捕鲸,看过这本书后我更坚定了这个看法



Call me Ishmael.(曹庸译:管我叫以实玛利吧。以实玛利是《圣经.旧约》中记载的人物,亚伯拉罕之子,和母亲夏甲一起被亚伯拉罕正妻撒莱赶出家门。) 这就是《白鲸》的第一句话,气势不凡,意蕴丰富。

这是那种很难让读者喜欢的书。但是一旦开始读,你会发现这本书又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我不想说那是“魅力”)。正如Herman Melville这个人,不讨人喜欢,但值得琢磨。这种作家的声誉往往在死后到来,而且会维持长久,与日俱增。大概是因为时间的距离,模糊了他的个性和为人,突显了他的思想和艺术。

故事很简单,南塔开特岛(Nantucket Island)捕鲸船船长亚哈(Ahab,人名亦借自圣经),为白鲸“莫比.迪克”所伤,失去了一条腿。他为了复仇,隐瞒他的真实目的,带领捕鲸船“裴廓德”号再次出海,追踪白鲸。经过一番追逐与苦斗,亚哈葬身大海,裴廓德号沉没,只有以实玛利一人生还。

这样简单的故事,麦尔维尔却写得气势恢宏,包罗万象,古往今来关于鲸鱼的传说,各种典故,“鲸学”知识,世界捕鲸的发展情况,各地风情,水手在捕鲸船上生活种种细节,凡此种种,巨细无遗。又擅用戏剧化的写法,许多章节的写法让人联想起莎翁,如第29章,标题就叫“Enter Ahab; to Him, Stubb”(亚哈上,斯塔布跟上。)麦尔维尔笔力强健,不墨守陈规,写法不拘一格,如有些章节全是心理描写,内心独白,有些地方直接对自己的文字进行评论讲解,竟有“元小说”意味。

19世纪,鲸鱼可说是战略资源,鲸鱼油是一种燃料,点燃了华贵宫廷和繁华城市的夜晚,鲸鱼骨可以制作贵妇人的“裙撑”、鲸鱼须可作伞骨,抹香鲸产出的“龙涎香”更是名贵香料。当时世界上几个主要海上强国都没有忽视这种宝贵资源,派出自己的船队参加海上争夺。美国是后起的力量,但很快后来居上,成为世界捕鲸业强国,新英格兰岛屿南塔开特岛成为世界捕鲸业的中心。这些水手为美国创造了数量惊人的财富。

在当时的情况下,捕鲸十分艰苦和危险,要跨越几个大洋,一次航程要三年之久,可以称得上是英雄壮举。不过我对麦尔维尔的描写并不完全认同。他极力渲染“大鲸”的危险可怕,把鲸和圣经记载的海上巨兽“leviathan”、柏修斯杀死的海怪、圣乔治杀死的巨龙等等划上等号,借此把捕鲸水手描写成英雄。其实鲸鱼根本不是危险的动物,它们虽然身躯庞大,但从不伤害人类,甚至当人往它们身上投标枪,系绳索,它们也只是亡命奔逃而已。

鲸有一个致命弱点,它们的血管没有任何瓣膜,所以一旦被刺破血管,就会流血不止,在和人类的斗争中,它们完全处于下风。看看书中描写的捕鲸场面






在我看来,敢于反抗人类捕杀的白鲸“莫比.迪克”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这本书的主角,虽然直到最后三章他才露面。不过看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最后三章中,尽管白鲸身上扎满标枪,却没有血染碧海的景象,一切都是白色的,白色的大鲸,白色的浪花,鲸喷出的白色水柱,最后捕鲸船沉入白色的旋涡。船沉后,白鲸的命运如何也没有交代,要知道,它一定还在流血不止。也许这一点被评论家们忽视了,我觉得根据这一点,就可以推测白鲸对人类的复仇,只是一幕虚幻的景象。鲸根本无力复仇,莫比.迪克只是一个虚幻的英雄。

我不想谈论亚哈等等水手,我对这本书的关注已经从人转向了鲸


顺便说一下,现在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捕鲸国家是倭国。有现代科技的威力相助,“捕鲸”已经完全没有一丝一毫浪漫气息和英雄气概,完全是精确的屠杀。如果说白鲸能一头撞沉裴廓德号,对那些现代化的钢铁捕鲸船它将无计可施。



关于毛姆所谓世界十大小说,名单是这样:

Maugham, W. Somerset. The World’s Ten Greatest Novels. New York: Fawcett World Library, 1956.

My final list of the ten best novels of the world runs as follows:

Tom Jones
Pride and Prejudice
The Red and the Black
Old Man Goriot
David Copperfield
Wuthering Height
Madame Bovary
Moby Dick
War and Peace
The Brothers Karamazov [p12]

只是他的一家之言,聊备参考。

感谢大家热心参与,祝大家圣诞快乐,新年快乐![s:2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11: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传个电子文件,白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12:24 , Processed in 0.1846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