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Bob Dylan,一直想写点什么,却找不到恰当的词。了解越多,越觉得难以琢磨,迷糊却又真切的萦绕脑中。
我只好说,他的音乐,言辞无法尽释。
人各好尚,喜欢某音乐,也是一感觉。遇到极喜欢的音乐,有时象挨了一闷棍,或是挨了电击,虽说不慰贴,但感觉就是一颤,这是我第一次听迪伦的感觉。
那时在学校,因为高数挂科,心里正郁闷,回家的车票也没定。大段的空闲,没事找事的就在水房揉衣服。又想起别的乱七八糟事,有点虚无。这时楼里飘来一段口琴,旋律好极,迷迷糊糊的就跟着哼,接着就一苍劲沙哑的歌喉,给我就震了。音乐正合当时情绪。就顺着音乐探到门口:一哥们上铺躺着,弹着烟,二郎腿有节奏的晃。
--“哥们,谁的歌?”,
--这哥们抬头,“dylan的”,说完,弹落一节烟灰。
我朝电脑瞅了瞅:记了名——“all along watchtower”。回去--搜--不断的听,看着迪伦资料。不觉就折腾完了半天,太阳落山,窗外涌起灰暗色,我浸淫乐中,意犹未尽。
之后,下了所有百度bob的歌,又买打口,收藏着《Highway 61 Revisited》《blonde on Blonde》,想起来就会听迪伦,偶然一哼常是迪伦的曲。
他的音乐简单粗厉,找不到无病呻吟,直接而本真,一步到位,来自民谣那种自然,让情感在流淌:愤懑和彷徨,虚无和迷惘,失去或追寻。歌曲就是一种心声,一种感受,一个未知探寻。总能在一首歌,一个调子,一个口琴的旋律,一句歌词得到触动。
迪伦是独特的,“总觉得自己生错了时代”,觉得主流让人乏味,现实很荒诞。“我已不在那里,我已离开”,在每一个该是终点时转折独行,总是在寻找,寻找来自内心的声音。骨子里特立独行,桀骜不驯,走着想走的路,一直独特下去。人们也许总要在内心里寻找家的感觉,精神没有终点,只在过程里寻找。
他唱着:“How does it feel ,To be without a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这感觉如何?感觉如何?孤独一人,没有家的方向,像一个陌生人,像一块滚石。”)走在寻找的路上。
青春已不再的我,也一样,跟着他,象寻着吉柯德,寻着柯希莫,寻着内心的向往,走在寻找的路上......
首发http://www.douban.com/review/125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