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03|回复: 0

[【社会视角】] 感受北京人变化的生活:奥运会,起点?终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3 0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李志勇)安徽来京务工的顾顺成一进北京地铁5号线雍和宫站就呆住了。

  “这是地铁站吗?怎么跟进了宫殿一样。”周身赤红的圆柱、汉白玉栏杆,让第一次走进这里的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实际上不只是顾顺成这样的外地人,就是很多北京市民也都到这里看个新鲜。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人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生活发生的变化:交通更便宜了,出行更方便了,空气更清新了,行为更文明了。

  北京近几年在改善交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些努力不仅是为奥运会。正如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所说:“我们为改善大气环境所做的努力,不是从申奥成功开始的,当然也不会因奥运会闭幕而结束。”

  选择公交就是选择未来
近三分之二的市区公交线路票价4角钱;贯通南北的地铁5号线开通;地铁全网2元的国内最低票价……2007年,北京市民感觉自己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来自公共交通。

  交通拥堵一直是影响北京市民生活的重要问题,而北京也确定了通过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两大战略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的发展规划。自从2001年7月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这一工作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2001年,北京城区道路为2500公里,目前已增加到4500公里,初步建立了快速路、主干路、支干路网络。2001年,北京在运的轨道线路只有54公里,而现在有地铁1号、2号、5号、13号线和八通线5条线路142公里,奥运会前还将有地铁10号线、奥运支线和首都机场线投入运营,运营里程将达到200公里。

  同时,北京市将公共交通定位于公益性事业,通过政府补贴来降低公交票价、更新车辆、方便换乘、改善出行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这些措施都使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大大提高。

  现在,北京地面公交日客流量比2006年增加了220万至250万人次,轨道交通日客流量比10月7日地铁票价降低前增加100万人次。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也由年初的30.2%上升到34.5%,首次超过小汽车的出行比例。

  家住北京天通苑地区的刘女士在雍和宫附近上班,以前开车到单位大约用一个小时,每月的油钱加上停车费等要1500元左右。地铁5号线开通后,她驾车到天通苑地铁站换乘地铁上班仅用20多分钟,而由于有刷卡乘车的记录,每天仅需要支付2元停车费。以前爆堵的天通苑地区在5号线开通一个月以后,拥堵率降低了78%。

  11月11日,“微笑北京·奥运先锋”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申请人长跑健身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首都大学生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申请人和清华大学师生代表共3000多人参加了长跑健身活动。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刘小明表示,选择了公共交通就等于选择了城市的未来。奥运会大大加速了北京的交通发展,但2008只是迈向新北京途中的一站,而不是城市发展的终点。

  据介绍,根据北京市的交通发展纲要规划,到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561公里,城区轨道交通网络将基本形成,公共交通比例将达到40%以上。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 ... content_723579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4 12:23 , Processed in 0.28504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