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13|回复: 1

中国与世界经济:资本市场格局的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2 05: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世界正在改变着中国,中国同样也在改变着世界。中国人非常清楚全球化是如何改变着他们的国家,但他们对中国是如何影响其他国家却知之甚少。他们恐怕再也无法承受这种无知了。

最大、最大、最大……除了巨大的人口数量,到底是什么使得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如此巨大?简而言之,中国是世界上成长最快的国家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中国拥有最为庞大的外汇储备,也已经成为第三大贸易大国;中国还也是最大的金属消费国和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国。很快,中国就将成为最大的能源消耗国。

除了雄厚的劳动力资本,还有四股主要动力驱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那就是:工业化、对外开放、高投资率以及更高的储蓄率。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工业产值在1990年到2000年间以每年13.7%的速度增长,在2000年到2005年间,年增长率为10.9%,然而GDP在这两个期间的增长比率仅分别为10.6%和9.6%。

截至2005年,按市场价格计算,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48%,比已经很高的1990年(42%)还高。截至2005年,中国的出口占到GDP的38%,这个比重在美国和印度仅分别为10%和21%。这样来看,中国的经济开放颇具小规模经济体的特征。以韩国为例,韩国2005年货物和服务出口占到GDP的43%,单是货物出口的增长就从2001年的20%攀升至2006年的38%。

中国的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37%一直飞升到2006年的45%。这不但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投资比率,而且也应算得上是有史以来任何实体经济中最高的投资比率。最后,中国的储蓄率比投资率还要高。2006年的总体储蓄率占GDP的比值达到54%,预计2007年这一比重还将大幅上升。

这一趋势并不是意味着高的家庭储蓄率,相反从世界银行一组2006年的数据来看,家庭储蓄率只占到GDP的15%,政府储蓄率(财政占GDP的比率)7%,公司储蓄率(未分配利润) 28%,这一比重在2002年仅为14%。这种增长模式对世界经济有着四个显著的影响:中国经济是高度资源密集型的,对全球价格日益着生更大的影响,正在改变世界贸易的结构,并且中国已经成为资本输出大国。

2006年,中国消费了世界上32%的钢、30%的锌、25%的铝、23%的铜以及18%的镍。中国在2002年至2005年间增长的能源需求等于目前日本每年的能源用量,并将在2010年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尽管其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1/3。而且,中国还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国际能源署的资料显示,中国在2015年的排放量将比美国要多出1/3。

看看中国对全球价格的影响。最初,中国只是一个迅速增长的劳动力密集型出口国,巨额出口对以美元计价的市场有平抑通胀的作用。但近年来中国却越来越多地对世界经济有着加速通胀的影响。2003年1月以来,仅世界金属平均价格就上涨了200%,能源价格上涨了120%,很大一部分是因于中国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中国出口价格也开始上升,部分是因为人民币升值,部分则是工资的上涨。

转入中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中国商品出口总额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000年时出口约2000亿美元,而截至2007年5月的前12个月出口总额则为1.071万亿美元,短短7年增长了5倍多。中国已经是继德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三大商品出口国,按照现在的增速看,中国一年内就将成为全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2006年,中国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虽然仍旧低于美国的2.958万亿美元和欧盟(除去欧盟区内部贸易)的3.18万亿美元,但是最短五年最长十年内,中国应该就能超过美国和欧盟。这是有史以来首次,一个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

还有一点,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在近年来猛增,2004年为690亿美元,占GDP的3.6%,据世界银行估计2007年将达到3780亿美元,占GDP的11.9%。这样的话,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不仅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还将是德国和日本经常项目顺差之和。

资本外流是中国庞大经常项目顺差的伴生品,持续增长的外国直接投资带来资本流入,两者一起构成了巨额的官方外汇储备,从2000年的2000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9月的1.4万亿美元,约为全球外汇储备的1/4,更占到中国GDP的44%,比位居世界第二的日本要高出5000亿美元。中国不只是被世界改变,也在改变世界。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必须认识到在三个方面存在的难题。

首先,中国不可能无止尽地持续其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前述的世界能源展望指出,如果中国和印度的人均石油消费量达到美国的水平,每天将多消耗160万桶石油,差不多是现在世界日产量的两倍。而如果世界每天消费240万桶石油,只要26年就将耗尽可采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类似地,如果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美国的水平,世界排放量将是现在的三倍。正如国际能源署指出的,\"这样的增长带来的气候变化隐含将是灾难性的。\"这或许意味着到本世纪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是工业化前水平的3倍。

很清楚,这一切不可能发生,中国的发展不可能再如过去般资源密集。然而转型的挑战极大。很明显,这种转型是全球转型的一部分。更高的能源价格会使得这种转型所需要的诸多条件得以满足,但若要保证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光这个远远不够。面对未来减排挑战,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任重道远。

其次,中国必须重视其在全球贸易系统中的角色。当前中国出口激增,经常项目顺差巨大,必然引起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反击。虽然中国的出口、贸易额以及经常项目顺差都在不断增长,但实际汇率在过去的10年却变化不大,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名义升值,但也不过10%。

外国公司在华投资,相对于海外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来说,形成了一股制衡的政治力量,但对于这种利益集团不可尽信。中国当局应该考虑其贸易和货币政策对全球贸易系统产生的影响,应加快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开放,同时建立由市场决定的汇率系统。

最后,中国巨大的经常项目顺差使得平衡世界宏观经济变得异常复杂。举个例子,目前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减少,很可能是转入了欧元区。这势必将引起争议。然而重新平衡经济,减少出口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是中国对外国的让步。很容易就能看出,中国内部与外部的不平衡中国自身带来很多麻烦。

包括:不得不对低收益外国资产作大量投资,这些投资在(人民币)升值时可能招致损失;持续面临通胀压力;国内利率过低;不得不向银行体系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以对冲流动性,既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扭曲了其资产配置;最为重要的是储蓄过度和消费不足。

解决问题的办法绝非人民币升值本身。相反,升值是为了抵消由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带来的影响。消费的增长应该由现在流入公司未分配利润中的资金来买单。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对那些未分配利润征税或是要求公司分红派现。通过公共开支、转移支付或是对个人减税,将收入转移到人们手中。那么底线是什么?很简单,中国已经在世界经济中取得重要的地位,而且还将继续上升,中国不能只将眼光放在国内。

更重要的是,在对资源需求激增、对全球贸易影响逐渐加剧,以及经常项目顺差和外汇储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中国现行的发展道路已不可持续。中国必须要谋求改变,唯一的选择是,由它控制变化,还是被变化所左右?

(编者注:本文是马丁.沃尔夫应邀为中国《财经》杂志撰写,本中文译稿也由《财经》提供。特致谢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2 05: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媒体倒是挺会给中国扣高帽子的,我们自己必认清形式,中国现在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还很多,大家还得去除浮躁的心理。
认真观察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1 00:42 , Processed in 0.22430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