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05|回复: 13

[【杂文】] “易中天现象”之我见

[复制链接]
王外马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1-30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来在百度找“易”的相关搜索,一不留神跑到“易中天吧”,吓了一跳,原来易老师有这么多崇拜者。

  其实,我听过易中天老师的电视讲座,甚至也看过他写的书(部分内容),觉得不错,挺有意思。但我之所以赞赏,更多地是在于佩服易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觉得,易老师如果能去给那些历史剧做做指导,或者直接自己去写些历史剧本,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近年来,“谈古论典”的市场行情日益看好,对于许多人而言,虽然没有时间、条件(或者没有能力)去研究专业古籍,但他们显然很乐意通过一些便捷的方式,相对轻松地增加一些历史常识。这是好事,它至少说明中华的历史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并且,多学点历史,对于国家民族、对于个人自己都有好处。易中天老师之所以受到欢迎,正是因为他适应了这个潮流,满足了相当部分人群的知识需求。

  我个人并不认为易中天是旗手级别的历史大家,从史学的角度而言,他的《帝国的惆怅》以及电视上演讲内容之专业深度显然并不足够。但易老师的引用史据准确、语言轻松活泼,他的演讲得到许多朋友的喜爱,所以我以为,易是很好的历史知识普及者。以易中天的名牌大学教授身份,没有坐在象牙塔里装深沉,而是积极地出来开展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仅从这一点而言,他就应该得到学界的尊重,甚至于他还能得到社会上许多人士的“崇拜”,我认为也是合理的,是值当的。

  我虽然喜欢易中天老师,但见到这个“易吧”还是吃了一惊。我没有想到喜爱一个教育者也能达到这样的程度,这简直就是追星嘛。联想到如火如荼的超女现象,我把这种情绪权称为“易中天现象”,不知是否合适?我觉得,学习的重点在于尊重知识,你当然也可以偏爱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治学方法,但最好不要把“崇拜”的重心转移到个人魅力上,否则会影响你的学术判断和知识吸收。(那些因为喜欢易老师就决心报考厦门大学的朋友大可不必如此。厦大虽然是好大学,但其历史学科并不是最强,而且,历史课也并不都象易老师讲座那么好听,再而且,如果老师都如同易中天那样轻轻松松讲课,你的历史本科文凭就危险了)。我记得音乐人小柯在评价“超女”全国巡演时说:“这不是听音乐的演唱会,主要是看人,音乐只是气氛,不是演出中最重要的”。呵呵,如果有一天,易老师的演讲也发展到类似地步,那肯定不是他的初衷。

史学是有趣的,但历史这门学科经常具有独特的欺骗性,所以学习历史需要格外的冷静分析。我支持“易中天现象”的出现,但我期望这种现象是经过思考的热爱,而不是浮躁的跟风时髦;是理性的知识启蒙和学习方法的诱导,而不是感性的炫耀和欲望满足。

  在论坛上也看到了几位朋友的议论,大致是说易老师的观点多引用前人的定论,自己的成果不多,浪得虚名了。我估计这几个朋友也许是历史学专业人士,也许是高段位的历史爱好者,对他们的议论,我的评论是:有根据,但没有道理。需知,易中天的《帝国的惆怅》并不是他的专业论文集,他的电视讲座也不是专业成果答辩。科普类文章与专业研究论文在目的和要求上有着许多不同的标准,那几位“读过很多书”的朋友不应该不知道,何必故作高深呢?试问,如果对易中天的《帝国的惆怅》如此苛刻,那么,对戴逸、龚书铎的那套《中国通史(彩图版)》又该如何评论呢?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件普及性读本,《帝国的惆怅》在知识性、趣味性和审美标准各方面都是未可厚非的,是成功的。

  那几位“贬易”的朋友,大概是觉得易老师玩这种“小儿科”的把势还得到了这么多拥护,是“暴得虚名”了,所以要出来揭露一下。以小人之心猜度,这里有一点吃不到葡萄就想把葡萄树砍了的意思。其实这大可不必。记得“超女现象”刚刚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也是有点不舒服的,可后来就释然了。你想想,崇拜李宇春总比崇拜“李某志”强一些吧,“易中天现象”也总比“超女现象”有意义吧(对不起,这里没有贬低超女粉丝的意思)。

  最后想说的是,易中天现在做的事不是学术尖端,但他做的事也决不是“小儿科”。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不是“小儿科”,它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也是一项大有市场前途的事业。现在喜欢历史的人增多了,但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因此,喜好历史研究的朋友应该支持易中天,维护“易中天现象”的健康发展。对历史知识有一定基础的朋友更可以起而效仿,为推广、宣传中华文明尽自己的努力。至于有人认为易中天是在“作秀”,我倒认为,只要目的正确,作这个“秀”也是光荣的。

当一些学问家满足于“曲高和寡”、得意于培养自己的门生势力的时候,易中天能够把精力转向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他做得很认真,也很成功。就凭这一点,他就应该得到称赞,他也就应该出名、能够出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20: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11: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redhat028于2007-12-01 20:48发表的 :
酸。。。。。


兄如能具体分析为什么"酸"我有分奖励,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12: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 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红楼开卷中此番话语说得极为透彻,正合大众之心理,时下作书立传者无不标新立异,自成章法,倒也弄得风生水起。
  能称文之大家者,其作品莫不平实无华,绝非刻意拧造,但是野史不同历史,易老师评书三国,倒为爱适趣闲文者提供不错的读品,火热也自有其中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萧寒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24 18: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演讲却却少了点“史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23: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以为大众喜欢的就是庸俗,如果有人有兴趣可以调查一下“易迷”的知识层次,恐怕有不少是大学生或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
   一样东西可以得很高深,像相对论,但那是自然科学,有时候没办法。国外很多一流科学家绞尽脑汁写一些科普文章,就是希望把高深的的东西通俗化,让大众尤其是孩子、学生理解。理由很简单引起大家的兴趣才会有人投身进来,这门知识才能发扬光大。
   文科的东西尤其是思想性的东西,更应该这样。思想如果不能被人理解还怎么影响别人?学问如果不能引起人的兴趣,一般人谁会自己乐意去研究?
   不知道有没有人了解欢喜佛,主要出现在“西域”。起码说明佛教在传播的时候也采取首先引起大众的兴趣,再引入教义教化大众的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12: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中天现象”的出现,凸现了当今社会快餐文化风行全国,快餐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低成本传播,让国学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国学的低成本扩张;但也带来了不少负面作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研究任重道远,板凳要坐十年冷,方能在国学研究领域取得一点成就,一蹴而就,哗众取宠不是国学,而是打着国学旗号赚取一点掌声的噱头。
值此圣诞,向战斗在国学研究领域的大师们,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国学研究者致以额崇高的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14: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萧寒于2007-12-24 18:12发表的 :
他的演讲却却少了点“史味”。
这句话我非常赞成
这也是我个人不喜欢易中天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15: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名褒实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16: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能做到易老师这样的学者也不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1 14: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易中天,唯一不能选取的角度就是用纯粹历史学的角度,毕竟这个世界不能人人都是历史学家,而这个世界却人人都需要点历史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7 22: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隐蓝于2007-12-25 14:15发表的 :

这句话我非常赞成
这也是我个人不喜欢易中天的原因

那什么才是你之所谓“史味”?

另我也写了些顶老易,参见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46333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8 09: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中天独具风格,他的流行是适合了当今相当一部分人的欣赏口味,很多人都有读史的渴求,但是案牍劳形式的方式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易老师这种快餐式的论史,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与其要批评,不如想象肯德基20几年为何一直风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8 13: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广播、电视的时侯,国人通晓历史的掌故除了读书外,更多的是戏剧、评书等喜闻乐见的形式。
国人喜欢历史,这不仅是因为老祖宗的历史有那么的久远,有那么多的辛酸,有那么多的故事,倒是因为国人文化传承中的情结和国人为人处世的延续。

有了广播,戏剧、评书等以有声的文艺形式逐渐占据了国人的生活,传统的去戏院、茶馆的方式逐渐成为生活中的一点奢侈了。国人可以在吃饭的时侯,休息的时侯,甚至是小憩的时侯,通过接听收音机品尝国人历史的“茶趣”。
这是国人历史中的一段幸福生活,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又有谁不记得每逢评书的时刻,那种幸福呢。

时代发展了,有了电视、电脑,自然的收音机也在逐渐的走进历史了。现在的国人更多的是看,而不是听了,于是借助说的艺术的评书也淡出人们的视线,借助评书的历史掌故的方式也让位于电视剧或是电影了。

真正的艺术、生动的历史是遮掩不住的,它需要新方式的展现。“口述历史,又不囿于历史”的讲坛式的方式自然成为可以的选择。它短小,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它精悍,满足现代人心理趋向;它活泼,满足现代人的个性张扬。

在琅琅上口,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甚至是“刑事”推理式的缜密中,国人似乎又重新找到了“讲故事”的价值。

历史在历史学家中,通过去伪存真的方式延续;历史在普通国人的心中,是通过内心的感悟得以传递。这两种方式似乎一致,但由在其中存在着一种张力。一致在于传续,张力在于历史不容想象。普通国人眼中的历史是由即及他人的,在主体间需要一种直观想象的通达。

自从人们能够记忆了声音,戏院茶园人们就陌生了许多;自从人们能够记忆了图像,声音人们似乎也感觉它不存在了。但当人们意识到它真的在那里的时侯,事情就有些回归了。这种回归,不是简单的往复,而是在新的媒介中演义了。

“易”的红火,不能不说是这样一种回归。这种回归似乎可以归于“评书”的情结,但又不是。这可能就是在“评书”与“授课”方式之间的一种折中吧。

其实,最重要的,人们需要说的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30 11:35 , Processed in 0.28147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