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29|回复: 0

[【学科前沿】] 陈誉华教授:AD病理机制研究新发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7 09: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与年龄相关的认知障碍性疾病。AD病理机制仍不清楚,但大量的基因和生化证据表明β-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的陈誉华教授所带领的研究组在阿尔茨海默症研究方面取得了新发现。他们的研究揭示出了Aβ沉积上调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CR5的表达机制和意义。

    研究发现,AD病人脑内T淋巴细胞增多,但循化中的T淋巴细胞穿过血脑屏障的机制并不清楚。

    该研究组的前期工作发现,T淋巴细胞高表达MIP-1α,MIP-1α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表面的CCR5相互作用,调节AD病人的T淋巴细胞入脑(Neurobiology of Aging 28,)。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组探讨了Aβ上调HBMEC表面CCR5表达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Aβ可以引起CCR5和晚期糖基化产物受体(RAGE)表达升高,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RAGE中和抗体能够抑制Aβ诱导的CCR5表达。

    Aβ激活了HBMEC中的JNK、ERK和ATK信号分子,这些分子的活化能够被RAGE中和抗体所阻断。染色质免疫沉淀结果表明,Egr-1是Aβ上调HBMEC表面CCR5表达的转录因子。通过进一步构建了CCR5高表达和缺失突变的HBMEC细胞株并进行细胞跨内皮迁移实验,研究组发现Aβ作用于高表达的CCR5的内皮细胞后,T淋巴细胞跨内皮迁移增加;而Aβ作用于CCR5缺失突变的内皮细胞后,T淋巴细胞跨内皮迁移减少。

    这些结果暗示出,脑内沉积的Aβ通过作用于HBMEC表面的RAGE受体,使细胞内的JNK、ERK和AKT发生磷酸化,进而激活核内的转录因子Egr-1,上调CCR5的表达,使跨内皮迁移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又称AD病。脑细胞丢失或凋亡是造成AD病脑组织神经元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神经存活因子通过受体激活神经元存活信号转导通路,控制神经元凋亡级联反应,而使神经元在通常凋亡刺激下仍保持神经细胞存活,发挥正常功能,但在长期或强烈的凋亡刺激下,神经元缺乏神经存活因子时,信号转导通路障碍不能控制凋亡及联反应而导致神经元凋亡或凋亡前状态。

    AD病多发生在50~60岁,女性可能多于男性。症状缓慢发展,最早可为记忆力减退或其他神经衰弱症状,继而出现妄想或幻觉,判断力减退,定向力缺乏,最后痴呆,大小便失禁。死因常为肺部感染。国内对于不同类型的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很少。根据国外的材料,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约占痴呆患者的60%~65%;由于多次卒中而大量破坏脑组织所引起的多灶性痴呆约占15%;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多梗死性痴呆约占15%。三者共占约为90%~95%,其余5%~10%则为正常压脑积水、外伤后遗症、缺氧后遗症、脑肿瘤等。

    陈誉华,男,1963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委员,及《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杂志编委等职务。

    陈教授研究方向为血脑屏障与脑发育疾病生物学。迄今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以及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多项省部级基金等。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SCI引用30余次,获省部级奖励7项。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副主编、七年制规划教材《细胞生物学》编委,以及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医学细胞生物学》编委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20:01 , Processed in 0.1242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