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435|回复: 11

[【文史类原创】] 以编辑的眼光看学术论文的撰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4 01: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某学术杂志编辑部实习已逾八月,与此同时又要兼顾研究室的事情,这使我既了解学术论文撰写过程,又熟悉学术刊物的编辑流程。就想以一个编辑的角度对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的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时下许多人写论文总是抱着为写论文而写论文的目的匆匆就笔,对某一问题既无深究又无共鸣。没有深究,对所要谈的问题就缺乏立意,也掌握不好切入点;没有共鸣,就说明这个问题感动不了写作者本身。试想,自己都感动不了又怎能指望读者能够仔细阅读你所写的论文的,哪么炮制出来有何益处呢?
  写作态度问题是目前论文撰写的最大问题,其次是文字的细节问题。下面试举几类逐一分析,因篇幅和其他问题,这里只主要对现象进行分析。
  首先是有些论文的文词不够精当,缺乏熔炼字句的功夫。或口语俚辞,降低学术价值;或文白间杂,诘曲骜牙。古代的学者文人总讲究炼字、炼词、炼句的工夫。“春风又绿江南岸”,“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典故我们都很熟悉,可我们如今却是大大的不如古人。有些搞研究的人总认为坐到书桌前,看书写东西才算是做研究;其实在日常的零散时间也是可以的,平常的走路坐车正是我们想问题,在脑子里遣词造句的好时机。学问是溶入学者的生命之中的,是不分八小时工作制,没有上下班的。优秀学者是对学术总是有着热烈情感,难离难弃;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或是摆脱了书籍、课题等物外束缚。不要以为追求字辞只是文学上的事,在我们历史研究的论文中出现一些经过熔炼的字句会使整篇文章增色不少,感染力大大加强。当然,在西方语言世界中常要求用被动语式撰写论文的惯例又另当别论。
  在采撷、摘引材料的时候,特别是那些带有原始资料的整理性质的文章,如整理考古发掘报告,出土简牍编连释读的综述性的文章时,有些论文常会出现前半句是写作者自己对报告的转述句,而后半句却兀然出现不加引号的直接引用原报告的原句。虽然两者在意思上或有关联,但从语法看,却互有抵牾,甚有辞不达意之感。这种现象概括说来就是缘于对原始材料缺乏融会贯通,特别上在字词上。目前越来越广泛使用的电脑在给学术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对文字的斟酌考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妨碍和制约。那些看似异常便利的剪贴(Ctrl+X)、复制(Ctrl+C)、粘贴(Ctrl+V)命令只是对文字的机械搬运,缺失了笔在纸上书写的交互式“溶化”活动。这是文人学者最为愉悦的心性活动,那自由地书写是内在自我与外界材料地物我关照,才不枉费物之为物、人之为人。国外学术杂志一般要求为转引,不采用直接引用,就是防止在没有阅读思考而直接采用材料的情况产生。
  其次,写作者常带有迫切的心情企图用一个复杂的复合长句把一个复杂问题说透,但在字词组织的仓促之间就无法兼顾语法,即在脑中组织句干的短瞬时间内。或分句与主句重复主语,或分句动宾搭配不当,或主句双重动词的使用造成了整个复合句出现杂糅的语病出现。避免这种现象应尽量多用短句,少用带有多重定词的长句,或复杂的谓语动词分句。频繁的使用复杂的复合句,以致出现大量的分句,也就产生了标点和连接词使用不当的副作用。因为太想把一个问题说透,就不自然地产生“一逗到底”,拼接两种甚至两种以上连词的错误。我们在行文中应该注重“:”、“;”、“——”、“——……——”等标点的在教科书中标点符号的非主要作用的应用。如分号“;”虽然在分句中是表示并列、递进等意思,但在最后分句之后也可以采用,即表示总结、解释分句的意思;这就是标点符号的非主要作用的应用。虽然句号是表示段落中停顿时间最长的标点符号,但在说明一个复杂问题时,宜用句群关系替代复合句中的逻辑关系,即多用句号,少用逗号。这样才使得复杂问题的解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一目了然。
  再次,阅读面的狭窄限制了研究的深入。历史典籍、出土材料固然众多,但并非是所要的材料都要通读,也并非是在阅读经验中只是有史学书籍材料的阅读过程。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研究的同时,对涉及到哲学、艺术、文学诗歌的材料只是该用处即用,不用处即舍;断章取义早成小事,移花接木窜改文义渐成气候。如果对其他学科的书籍缺乏必要的“阅读”过程和体验,做不到经眼又经心,那么,对材料本身甚至延伸至历史都会缺失必要的思辨性的拷问,无论承认与否,历史,特别是有文字的历史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带有偏见和力量的叙述。我们或能通过非再现性的资料,如艺术作品等,来对再现性的资料进行补充,以达到较之全面的复原、推演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当然并非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非再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作品,如语言艺术在符号学上就是偏于再现性的,而音乐则是偏于非再现性的。但无论如何,艺术语言较之历史典籍的文字记载均是偏于非再现性的,即不是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的。
最后,学者的优秀与否与其眼光的卓越与否有着必然的联系。人常说,编辑是眼高手低。但眼光不高的话,手又怎么能提高呢?这就好比我们在矿山中掘矿,如无眼光看清矿脉的走向,分辨主脉与余脉之别,又怎能收获颇丰呢?甚至有入宝山而空回之虞。书画的练习,在练手(技术层面的熟练)、练心(学识修养的提高)之外,还不能缺乏对“眼睛”的训练。须看到哪一笔是佳笔、俗笔、坏笔,即该留则留,该修则修,该救则救。做学问也是如此,大处说既要看到一个学科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但也要看这一学科的局限,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小处说则是看到自己教育背景以及读书的短长之处。也许这些只是学余杂事,但倘无“超越”的眼光有岂能在学识超迈其上,最终只能困坐井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01: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是文史方面的期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04: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学术杂志一般要求为转引,不采用直接引用,就是防止在没有阅读思考而直接采用材料的情况产生。“

请教这话的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6 14: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引用为第一手资料,间接引用为他人研究过的资料,不知说的对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6 11: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国外学术杂志一般要求为转引,不采用直接引用,就是防止在没有阅读思考而直接采用材料的情况产生。”

这种陋习不应该跟国外接轨啊。
个人认为,中国的文史哲论文,特别是涉及古代部分的,引文还是直接引用为好。转引,固然加入了阅读思考,但没有了上下文语境,难以判断是否有误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6 11: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注意2 楼的质疑!!!
难道大家都没有发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6 11: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6 11: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溟兄感觉到了不得劲,可还是彬彬有礼地加以说理——但是,关键不在此,而在这种前提根据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0: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讨论的问题可能存在概念的分歧:转引、直引、意引。 直引,是引用文献的原文,也就是被引用文献作者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引用该作者的字句;意引是在消化原文的基础上,不直接引用文献字句,而以自己的字句表达;转引,是二次文献,即将阅读文献中的参考文献,直接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而不(或不能)查阅此文献中参考的原始文献。
楼主先生要表明的是意引与直引的区别,而4楼先生的是转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07: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东溟于2007-12-26 11:03发表的 :
楼主说:“国外学术杂志一般要求为转引,不采用直接引用,就是防止在没有阅读思考而直接采用材料的情况产生。”

这种陋习不应该跟国外接轨啊。
个人认为,中国的文史哲论文,特别是涉及古代部分的,引文还是直接引用为好。转引,固然加入了阅读思考,但没有了上下文语境,难以判断是否有误读。

我也认为作者这里说的有些笼统,缺乏清晰的界定与鉴别.
学术杂志的种类太多了.各种杂志 是否一定要遵从统一的规范?
如果中国古代史类的研究论文要求转引,而不是直接引用,那将是什么样子?
可以肯定一篇中国古代史类的研究论文,没有直接引用古籍,在论文中全都是转引,别说发表了,就是一般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也不会获得通过的.

但是楼主的选题很好.在这里也吸引了不少眼球.
建议楼主再写续篇,谈谈作者如何得到编者的青睐,成功中的.具体说说编者的择稿思路与标准.这样对大家的帮助可能更大.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16: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的讨论,这篇只是我的一篇关于在某编辑部的实习报告,至于太笼统批语,我也只能这么着了,笑纳而已。怎奈文网太密,我刚刚在我博客上的一篇博文,就被封了。
至于楼上尊兄,号召写续篇云云,我也只能说抱歉了,我现在已不在编辑部了,不能出业内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17: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魏晋酒徒于2008-01-06 16:56发表的 :
感谢各位的讨论,这篇只是我的一篇关于在某编辑部的实习报告,至于太笼统批语,我也只能这么着了,笑纳而已。怎奈文网太密,我刚刚在我博客上的一篇博文,就被封了。
至于楼上尊兄,号召写续篇云云,我也只能说抱歉了,我现在已不在编辑部了,不能出业内语了。

魏晋兄最近时间好像略多了些,欢迎经常来啊。这里的好帖很多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4:24 , Processed in 0.2359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