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693|回复: 10

[【政法哲学类原创】] 真实与事实的差别 ——行动科学的观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4 11: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来乍到,想求几篇文献,无奈只好献丑了。         

              真实与事实的差别 ——行动科学的观点

这个题目还是看夏林清老师的书想到的,一直在想,但不知道如何写出来。今天吃晚饭的时候,阳光从学五餐厅二层西面的窗户照进来,找到脸上。虽然已经是秋天了,但是还是感觉比较热。当时正是面向太阳,我想如果坐到对面去背对着阳光会感觉好一点。但我还是没有动,想着就算是在海滩晒日光浴了吧,我实在是太懒了。什么是真实与事实的差别?上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论我是面对阳光还是背对阳光,太阳光的强度是一样的,这是事实。或者说此时的阳光强度是某一数值,这是事实(fact)。假设当时我坐到来对面,背对着阳光,那么我对阳光强度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一点由于生活经验可知,面对和背对阳光我感觉到阳光的强度不一样,这是真实的,是我真实感觉到的,也是真实发生者的。写到这里,我感觉到,也许我的读者读到这里会有你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是不是太无了了。也许是吧,这两天确实感到无聊。但是我觉的分清二者的差别对于理解“什么是科学”这一科学哲学的重要问题有帮助,对于日常生活、思考问题也有帮助。

比如经常看到这样的题材,女朋友经常问男朋友“你爱我吗”?我想对女的来说,重点不是男的是否爱你这一事实,而是你是否感觉到了自己真正的被爱,你真实感觉到自己被爱了吗?也许对女的来说男朋友是否爱你这一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真实感觉到了自己被他爱,感觉到他是否爱你。虽然我不想用……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词句,因为这样很容易误导人认为后者真的不重要。如果你感觉到他已经不爱你了,男的说他爱你你信吗?也许男女都关注自己的感觉实在这一真实的情况存在,而不要在是否真的爱对方这一事实性问题上纠缠不清,制造不愉快对生活的幸福更有帮助。

下面谈一个有关科学的例子。假设有一张问卷去测量一个组织、团体或者某个部门的组织气候,假设是测组织气氛是否是冷漠的,员工是否感觉到孤独。当然问卷是员工填写的,问题如你在组织中感到寂寞吗?你认为你所在部门的气氛是冷漠的吗?后面是几个备选答案,如是的、完全不是,诸如此类的。在这里我们问卷是员工这些有感觉的人回答的,问题也是关于他们的感觉的,这是一份关于真实的问卷。但是我们看到太多这样的问卷最后的解释都是事实的,好像由真实的存在转变到了事实性问题(常常借助统计),这一转变是存在问题的。在解释中,作者总是排除感觉成分的存在,只字不提问卷是测的员工的感觉,在解释中也看不到人的存在。研究者有意或者无意的排除了结论中有关人的感觉的存在,在行文的过程中也对人的主官感觉的东西一字不提。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可能是,研究者希望读者相信自己的结论。(或者说研究者倾向于欺骗读者相信自己的结论,这种欺骗研究者自己意识到了或者没有意识到。)那么就算这是真的,为什么研究者要排除经由感觉得出的结论的感觉成分呢,不承认或者不提结论,或者有意无意倾向于掩饰结论和研究过程与感觉这一实在或真实有关呢?也许是因为在这些研究者形成研究能力的过程中,他们已经潜意识的形成了科学是关于事实的,而感觉不是事实,虽然它是真实;科学的求实是求事实而不是求真实。事实是惰性的,有一定的稳定性、长久性、普适性、不会随环境改变,不易变,使人产生安全感、可信赖。如果研究者有意无意的把结论伪装成事实,更容易使读者相信自己的研究。

为什么事实比真实更科学呢?因为早期的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也就是有关事实性问题的研究,得到的是有关事实性问题的结论。而当科学的感念蔓延到社会科学时,仍然改不掉科学是关于事实的认知,而且还局限在这一点。而社会科学是离不开人的,也是离不开人的感觉这一想象真实存在的。而有关社会科学是不是科学的争论,把社会科学排除出科学的声音和社会科学研究者迫切希望自己的研究得到向自然科学研究一样的信赖(社会普遍认为稳定性的事实比琢磨不透的感觉实在更可信、更科学。),促使社会科学研究者消尖的脑袋也要把实在(真实)的东西伪装成事实的东西。社会的科学确实与自然科学不同,我们也无需回避其中的很多研究是有关真实的问题,也可以说社会科学主要是研究真实的。况且,真实与事实并不矛盾,有些时候两者是一体两面,真实的东西也有自己的可信度。例如某人的英语口语不好,这是一个事实性问题还是真实性问题?它是一个真实性问题,因为很多人听了他的英语口语都觉得特别烂,听众的感觉是真实的,他们的这种真实的感觉也是真实存在的,不是在梦里。至于他的英语口语是否很差这一事实性问题,我不想用“这一提问毫无意义,因为他口语好坏的意义即不是用来复制另一个像他口语那么差的人,也不是来证明他的口语好坏,而是听众的反应 ”来回答,因为作为读者我们常常是这样问的。我们总是期待着社会科学像自然科学那样提供万灵药式的、稳定、惰性、处方式的知识,而不给社会科学另一方天地让其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5 23: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扬人的主体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6 00: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我是面对阳光还是背对阳光,太阳光的强度是一样的,这是事实。或者说此时的阳光强度是某一数值,这是事实(fact)。假设当时我坐到来对面,背对着阳光,那么我对阳光强度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一点由于生活经验可知,面对和背对阳光我感觉到阳光的强度不一样,这是真实的,是我真实感觉到的,也是真实发生者的。

----
楼上的区分,感觉是有意思的,确实有许多问题被混淆了。我的疑惑是:

我们能不能这样说:太阳的强度是事实;我背对阳光感觉到的强度是一种情境下的事实,而我面向阳光时感觉到的强度是另一种情境下的事实?

以上的事实,只有一种情况是绝对真实,那就是太阳的强度;而我在两种情境下的感觉算不算真实呢?只能算一种相对的真实。

瞎胡说、凑热闹的,只是对这个话题赶兴趣而已,请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6 0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读了一遍,差不多能明白楼主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楼主的思想已经触摸到现代西方哲学中若干复杂的论题,早已超出科学哲学的领域了。作为一个刚入哲学大门的菜鸟,我尝试着用所能掌握的语言来阐述一下,若有不当之处,还请论坛上的哲学专家不吝指正:

1、第一段的阳光的例子,体现“主体-客体二分“和”人-世界一体”两种不同的在世结构的区别。

科学测量中得到阳光强度,是基于这样的前提:阳光这个客体在“我”之外,独立于“我”这个主体,被主体所认识。

反过来,“我”对阳光的感觉则是“人-阳光”的一体化结构,人与阳光是相互纠缠的,“阳光的强度”依赖于人,而不是于人之外独立存在的。

2、第二段的例子-女朋友经常问男朋友“你爱我吗”?,体现从“出场者(the present)”到“未出场者(the absent)”的横向跨越。

女人提出的问题是关于出场者的,以及其中的“你”、“爱”、“我”这些概念都是“出场者”,而女人关注的是出场者背后的未出场者,比如男人不久前认识的另一个女人,等等。这种追问,就是一种从“出场者(the present)”到“未出场者(the absent)”的横向跨越。它相对于从特殊、具体到普遍、一般的纵向跨越。

3、第三段以“他的口语很差”这一表述作为例子,体现“相同”和“相通”的区别。

不同个体的感性经验不具有同一性,很难达到“相同”,但是却能通过语言等途径互相沟通,达到“相通”。假如有若干人皆认同“他的口语很差”这一表述,那并不是因为“相同”,而是因为“相通”。

根据张世英老人的说法,就是:万物不同而相通,万物一体,人在世界中,天人合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6 05: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段的例子
阳光虽然距离你是一样的,然而人身体不同部分对热量的感觉是不同的。 这是心理学中非常基本的概念。

觉得楼主虽然爱思考,可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却不是那么可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6 15: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意conge的说法,将第一段的提问简单的还原到心理学问题是不妥的。还是举那个音乐家的例子:一场水平精湛,技巧娴熟,对音乐作品的演绎有独到之处的音乐会,不是被归功于音乐家的大脑,而是将所有的赞赏投向音乐家本人,同理,这只能被看作音乐领域的事情,不会被认为只是心理学的问题,虽然音乐创造本质上也是心理活动。

说楼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比如说,小孩子没有学哲学,但往往能提出很多意味深长的具有哲学内涵的问题来。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举了个例子:一个孩子以惊异的语气脱口喊道:“我一直试图把自己想象为另外一个人,但是我仍然是我自已。”这个孩子已经触到确定性(certainty)的普遍本源之一。雅斯贝尔斯说:"孩子们常具有某些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反而失去的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好象是进入了一个由习俗、偏见、虚伪以及全盘接受所构成的牢笼,在这里面,我们失去了童年的坦率和公正。儿童对于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往往作出本能的反应,他能感觉到,看到并追寻那些即将消失在他的视野中的事物。然而,他也会忘记那些曾经显露在他眼前的事物,因而后来当成人把他曾经说过的话,以及他曾经提过的间题,告诉他时,他自己也感到诧异。"

当人逐渐长大,分门别类的学到了不同学科的给定知识后,思维方式也逐渐趋向经验思维,有限思维,那种穷根究底的精神逐渐的丧失了。然而,当心灵偶尔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时,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弃之不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6 16: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认识只是某种对于真实的不同程度的近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9 19: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icansee的说法,哲学问题是不可以还原成心理学问题的,否则心理学问题岂不是可以继续还原成化学、物理学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9 20: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测量中得到阳光强度,是基于这样的前提:阳光这个客体在“我”之外,独立于“我”这个主体,被主体所认识。

反过来,“我”对阳光的感觉则是“人-阳光”的一体化结构,人与阳光是相互纠缠的,“阳光的强度”依赖于人,而不是于人之外独立存在的。


上述两种情况,能不能这样说:人只是通过测量和感觉两种方式把握了阳光的强度,在前一种情况中,人借助了外在的科学工具;而在后一种情况里,人只凭依自己的感觉。正是由于把握方式的差别,造成了阳光强度的差别。相比之下,工具的测量结果稳定而貌似可靠,人的感觉则起伏不定,于是我们往往以前者为真,后者相对为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9 22: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论点,很容易让人想起“白马非马”这一古老的论题。魏晋朝代的人很善于清谈:标新立异引人注目,座谈立论无人能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最终导致空谈误国。历史不断地证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践出真知,事实胜于雄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2 12: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conge于2007-11-16 05:19发表的 :
第一段的例子
阳光虽然距离你是一样的,然而人身体不同部分对热量的感觉是不同的。 这是心理学中非常基本的概念。
楼主已经表明了这点啊。

我很早的时候,有一个观点,就是区分一级事实、二级事实、等等。

就是完全可以客观观测、反复验证的,为一级。

得到的数据等等本身,为二级。

比如,老马喜欢的一句话:生命之树长青,理论是灰色的(好像是歌德的)。

而理论也可以按照其处理材料的等级分类,可靠性随着级别增高而降低。

当然,后来读一些科学哲学的概念,得知的绝对客观是不存在的。观测总是在结构里进行的。

但是,大体上和楼主说的真实和事实相对应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0:37 , Processed in 0.1659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