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92|回复: 0

[[资源推荐]] 魅力求职信函写作(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3 03: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字化、网络化、资源化、个性化、平台化、精品化的课程建设,是新时期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基本模式和努力方向。2006年12月,基于“体验英语写作”的“英语写作”(1-4级水平)课程,获得了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7月,“首届‘体验英语写作’创新教学高级研讨会”在南昌大学召开。
  教学改革,重在观念更新;教学改革,贵在不断求索;教学改革,成在方法多元;教学改革,益在资源建设。本着资源共享、资源共建的精神,我们愿借此机会,分享体裁写作(genre writing)教学方面的一点经验,促进中国语境中的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
  
  3. 在地行动
  
  考察国外写作教学,我们注意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裁写作”(genre writing)的理念与实践,作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AP)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写作课堂里得到了重视(Bhatia,1993;Swales,1990)。为了顺应新形势的变化,满足国际性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2006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外语系《体验英语写作》团队,首次为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了“论文发表与学术写作”这门课程。
  本文通过这门课程第一阶段的教学实践,结合“体裁写作”方法,结合“求职信函”(job application)写作,试图就教学实践环节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宏观思维”和“在地行动”两个方面的结合,为创新写作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杨永林,2005d)。
  参加“论文发表与学术写作”课程的研究生,共有16名,分别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4人),核科学与技术(2人)、信息与通讯工程(1人)、材料科学与工程(1人)、仪器科学与技术(1人)、以及英语语言文学(1人)7个不同专业。显而易见,这门课程的学生群体,有空前多样的专业背景;专业背景不同的同学们,在协作完成写作任务的同时,通过相互交流,形成了思想的碰撞、知识的互补,十分有利于学术写作研究。同时,借助于清华大学便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次写作训练活动,全程采用了“电子教学”(electronic teaching)模式:
  1) 写作教学团队准备电子教案、教师课堂使用电脑投影、课后在网络学堂提交电子教案;
  2) 同学们使用电脑完成作业、通过e?mail形式,提交“电子文本”(electronic text)作业;
  3) 写作团队使用Word的批注功能,采用“三级评议模式”,批阅学生作业
  4) 课堂总结、讨论汇报、文本分析、修改演示,也都采用了电脑投影设备。
  在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电子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第一阶段训练结束之时,我们积累了4000字左右的学生习作文本,以及大量的教师评议反馈信息,为下一步的创新教学与教学研究,做好了充分的教学资源准备。
  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体验英语学习,感受快乐写作、体会学术写作、学会应用写作。本文的作者之一,胡来红同学,是来自计算机系的研究生;本文的作者之二,杨慧同学,是外语系的英语语言学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同时担任这门课程的助教。以下,是任课教师、研究生助教、学生代表,对于第一阶段这门课程特色的回顾与分析,概括与总结。采用教师、助教、学生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叙事模式,目的在于凸显“教学互动”(interaction in teaching & learning)原则,体验“自然学习”(a natural way of learning)法则(Lave & Wenger,1999/1991),注重“实践过程”(practice process)研究。
  
  4. 经验分享
  
  新学期开学以来,已经有了4周的时间。在这4周的写作教学课堂,我们除了介绍、熟悉、了解、学习“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之外,还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体现学术写作特色的“信函写作”(letter writing)任务。通过第一阶段的写作训练,我们认为,“论文发表与学术写作”课程,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特色。
  
  特色之一:准备充分、信息前沿
  本学期的第一次写作任务,是学习如何撰写英语的“求职信函”(job application or letter of job application)。根据最近“中华英才网”的一份网上调查,就“人事经理,您对求职信的关注程度如何?”这个问题而言,有34%参与调查的人事经理表示非常重视求职信、54%的人事经理表示将求职信作为重要参考、只有11%的人事经理表示不太看重求职信(中华英才网,2006)。由此可见,求职信能否吸引招聘者的眼球,直接关系到择业的成功与否,求职信也被人们称为求职的“敲门砖”,是所有求职材料中至为关键的支柱性文件。
  为了准备好这堂课,“体验英语写作”团队,早在2个月之前,就开始了求职信函的网上调查工作。我们充分利用了网上收集资料具有视野宏观、操作便利、反馈快捷、信息前沿等优势,通过输入不同的与求职信函相关的关键词,在广泛 “在线搜索”(online search)的基础上,随机选定了50封由英美人士撰写的求职信函。具体来说,这些求职信函包括了高校、公司和一些求职网站上展示的求职信函范例。这种文本资料的收集方式,体现了一种全球化的视角(globalization),确保了研究问题的前沿性(vanguard)、信息文本的真实性(authenticity)、教学资源的多元性(diversity)。
  
  特色之二:实事求是、自主创新
  如何撰写一份魅力四射、脱颖而出的英语求职信函,是本次写作任务的主要训练目标。为了保证求职信函写作的结构性,我们借用了国外著名体裁研究专家Vijay Bhatia(1993:59?63)提出的求职信函“七要素”的分析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元素有:
  1) 介绍本人(“Introducing candidature”);
  2) 建立信任(“Establishing credentials”);
  3) 提供激励(“Offering incentives”);
  4) 附上材料(“Enclosing documents”);
  5) 巧妙促动(“Using pressure tactics”);
  6) 恳请回应(“Soliciting response”);
  7) 礼貌结束(“Ending politely”)。
  在课件脚本写作过程中,通过对于上述七个要素的分析,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才市场分别在两个层面上,体现出了“两级化”现象:首先,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个人专长越来越突出;其次,个人独立完成一件系统性工作的想法,越来越不可能。现代化机构企业、科研单位大多是以团队形式进行工作,一般都会比较注重员工的合作精神,情商指标,性格特征。根据这种情况,结合“体验英语写作”团队前期修改求职信函的经验,我们在“求职信函”写作的课件中,加上了“性格描述”(Personality description)这一新的元素,并把它作为求职信函写作中不可忽略的“第八要素”。这是因为,这一新元素,有着神奇的社会功用(magic function)。
  
  特色之三:气氛轻松、精彩互动
  通过信息充沛、画面精美的课件演示,同学们了解推荐信写作“八大要素”。随后,我们发给每位学生一封英美本族人撰写的求职信函,让大家根据“八大要素”的要求,进行阅读分析,目的在于锻炼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全班同学对发现的问题畅所欲言,可以相互切磋,可以互相争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问题化”讨论结束之后,我们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通过“先宏观,后微观”(first macro?analysis and then micro?analysis)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如何进行语料分析、如何锤炼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这样以来,保证了同学们的分析评价,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这种学术化的逻辑训练,使大家受益匪浅,确保了课堂交流的互动性(interaction)、参与性(participation)、多样性(diversity)、真诚性(sincerity)、意义性(meaningfuln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3 15:21 , Processed in 0.07569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