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汉词汇的文化含义不对等情况
英语中大量的词汇在汉语中虽有对应的词汇,但是两种社会赋予各自语言词汇的意义不同。换句话说,这些词汇的语言意义对等,而词汇的文化含义不对等,甚至大相径庭。这种情况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对应词量的多少、对应词义域范围的大小、对应词的文化联想和对应词的文化情感。
第一,英语和汉语对应词的数目不等。一种情况是一个英语词有若干个对应汉语词。如aunt 一词,汉语里对应的有“姑”、“婶”、“姨妈”、“舅妈”、“阿姨”、“表姑”、“表婶”等。aunt到底指谁,只能靠语境来判断。另一种情况是若干个英语词与一个汉语词对应。如clothes、dress、coat 、jacket 对应的汉语词均可以是“衣服”。
第二,一个英语词汇对应的汉语词汇只有一个,但义域范围大小不同。一种情况是英语词汇义域大于汉语对应词的义域。如morning 一词英语指的是24 小时制中零点到12点,而其对应的汉语词汇“上午”指的是拂晓到正午的一段时间。另一种情况是英语词义域小于汉语词义域。例如family通常指父母和子女组成的两代人的家庭,甚至仅指已婚但不要孩子的两口之家,而汉语对应词“家庭”除上述所指外,还包括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内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的家庭。
第三,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有对应词,但是两种文化给对应词汇赋予的社会文化联想不同。这些词汇在亲属、天象、动植物、颜色,政治、宗教、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典故等方面都有大量的联想或特定的意义。如father 和mother 等表亲属的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人们认同父母是子女生命之源和养育成人者,而在子女成年成家之后,父母与子女相互不再被视为家庭成员,父母不再有抚养成年子女的责任,子女也不期望父母照看自己的孩子,社会更不要求子女赡养父母。而在中国文化中,父母不仅生养子女,使其成人(这一点与英语文化相同) ,而且父母往往与某一成年成家后的子女共同生活,属于该子女家庭成员,同时,父母往往也肩负起了抚养孙子的责任,子女也有赡养父母、为之养老送终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