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频繁遭遇“响一声就挂”骚扰电话,回拨后多是语音广告骗取话费——
“铃——”午夜的寂静中,北京的尹先生被一阵突兀的手机铃声惊醒。他睡眼惺忪地拿起手机,响了一声的铃声却戛然而止。13××××02703,一个陌生的号码。回拨——“……这里的服务应有尽有,定能给您超乎寻常的享受。有意请……”一段含有色情挑逗内容的话语从电话那头传来,听上去是事先录好的留言。
类似这样的午夜来电,相信不少人都曾经接听过。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骚扰电话实际上以骗财为目的,人们在接到不明来历的陌生电话时,回拨一定要谨慎。
互联网上有一篇题为“警惕!那些响一声就挂断的电话”的帖子。在这个长达4页的帖子里,跟帖的网友一直“爬上了76楼”,他们把自己接到的那些陌生号码公之于众,并展开了热烈声讨。
“这种电话骚扰真可恶,真应该好好管管这些人!”“回拨回去就是语音留言,让人有种上当的感觉!”网友们对午夜来电不胜其烦。
这些讨厌的电话究竟从何而来呢?
记者联系有关通信运营商,了解到这些来电都是预付费手机号码,购买时不需要登记机主资料,机主通过设置无条件呼转,将来电转到自制的语音留言平台,使手机成为播放广告的工具。
据了解,神秘的午夜铃声目的不在骚扰,而是为了做广告。被拨打的用户回拨之后,就被呼转到不法分子自制的语音留言平台,除了被迫收听那些色情信息、xxxx信息之类的广告外,还要支付基本通话费。在有些城市,回拨用户还被接入昂贵的付费声讯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据了解,这些机主后面很可能并不是简单的个人,而是专业地下广告商,专门利用手机播发不法广告来牟利。
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就是此种手机骗术的一个受害者。他在香港时回拨一个不明来电,被扣除了不菲的通话费。“这些利用手机诈骗的新手段,比垃圾短信还恶劣,让用户防不胜防。”
不法分子采用无主号码
监管难点在于不易及时发现
对于一些不法分子借助手机平台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信运营商也有苦衷:“不法分子频繁换号,监管的最大难点在于难发现。只有不法行为的次数多到一定程度,我们才能发现、确认,并进行处理。目前,更多的是依靠用户投诉。”
据广东移动公司数据业务中心的负责人介绍,移动已经建设了10086999举报平台,一旦接到群众有关垃圾短信、彩信和骚扰电话的举报,会及时与执法机关联系进行处理。
记者试着拨打网友提供的那些手机号码,得到的回答不是“您拨打的号码不存在”,就是“用户留言信箱已关闭”。
“处理类似的情况,需要政府和通信企业合力破解。”移动公司表示,作为国有企业,移动从组织制度建设、资费策略、合作单位监管、网络监控处理、投诉快速处理、技术手段建设等各个方面开展防范和监管。但同时,限于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他们不能侵犯正常用户的隐私,更不能直接执法,只能在职能权限范围内尽全力避免侵害用户利益的不法行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电信运营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畅通有效的投诉机制,凡是接到用户投诉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
记者了解到,散播色情和地下xxxx广告本身已经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与垃圾短信、短信欺诈等一样,由于很难掌握机主信息,公安机关也难以进行有效打击。
另外,由于在打击利用手机进行不法活动方面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有关部门及通信运营商对此类行为监管乏力。他们都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完善立法,加大打击力度。
手机骗术频出
实名制管理能否标本兼治
孟浩认为,手机骗术反映的不仅是一个短信的问题,也不仅是骚扰电话、不法广告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手机使用安全的“大义”。他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新业务的开展,可能还会出现更多、更严重的问题,推行手机号码的实名制管理已刻不容缓。
目前,按规定,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和“神州行”、中国联通的“如意通”等在购买时都不用登记用户资料。
中国政法大学时建中教授认为,如果我国能够借鉴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措施实行手机实名制,则可能更为彻底地解决手机诈骗问题。此外,针对新型不法行为,还需要更新监管规则和监管技术。
日前,广东省公安厅在答复广东省政协委员提案时表示,国家已制定但未颁布实施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对手机用户实行新的实名制管理。广东将尽快解决手机号、卡的管理问题,实行手机号实名制购买。
在采访中,通信运营商也表示,国家已经出台实名制的有关要求,他们将积极配合政府的有关部署,开展相关工作,为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创造条件。
乔新生教授认为,施行实名制对净化通信市场会有一定效果,但如何鉴别用户是否利用真实身份购买手机号码又是一大难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在于加大违法行为的成本,若单纯寄希望于技术手段,只会陷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中。
移动公司提醒用户,对于不明短信或来电,不要贸然回拨,可以先发个短信试探一下,或者拨打运营商客服电话,了解号码的来历。如果不慎拨打了此类电话,挂机时一定要确认挂断,以免被扣去手机费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