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46|回复: 16

[【辩证轩】] 比较一下同一篇文章的两堂课堂教学,哪堂更合自己口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4 18: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 1

一、导入课文:

在解读这篇课文之前,我想起了张晓凤的一段文字——《遇》: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睢鸠,——于是有了诗。

黄帝遇见磁石,蒙恬初识羊毛,立刻有了对物的惊叹和对物的深情。

牛郎遇见织女,留下的是一场恻恻然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米开朗基罗在浑炖未凿的大理石中预先遇见了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从此就不一样了。

我渴望生命里的种种遇合,某本书里有一句话,等我去读、去拍案。田间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惊识。山风与发,冷泉与舌,流云与眼,松涛与耳,他们等着,在神秘的时间的两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刹--一旦相遇,就不一样了,永远不一样了。

我因而渴望遇合,不管是怎样的情节,我一直在等待着种种发生。

与“诗意”遇合当然是美丽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合的往往不是诗意,而是“一地鸡毛”。我们每天都得面对庸俗不堪的现实生活,我们每天都得面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细节。我们是否能从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获得“诗意地生活”的境界?我们是否还能够在繁忙而琐碎的生活里保持一种生活的激情?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文字时,必须向自己的心灵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让自己的静下心来,领悟这样的逼问。

一般说来,我们必须遭遇两种生活。第一种是“散文式的生活”,我们必须活着,琐碎的衣食住行;第二种“诗的生活”,不计利害得失的自由想象的精神层次的生活。物质层次的“散文式”的活动意味着功利的、合乎常理的的实际生活,它是世俗化的、循规蹈矩的,而精神层次的“诗意”的生活则是以跳跃的、想象的、不计功利的,它注重生活的价值体验和审美体验。应该说,这两种生活对人类来讲都是必需的。

对于个人来说,只有这两种生活持续不断地相互关联,以“诗”的生活完善升华“散文”的生活,以“散文”的生活使“诗”的生活落到实处,才是较完美的人生。

不过,要人们重视第一种生活容易,而要人们重视第二种生活则要艰难得多。问题就在于,人们往往沉迷于第一种生活,而遗忘了第二种生活。


二、组织课堂讨论

同学们,当我们进入这个文本时,我们首先需要的是要考虑的是作者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观察自然的,作者在写这样的文章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视角来观察自然的?我们又可以以怎样的视角来解读“自然”这幅图画?

作者在这样图画中,完全地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她是如何融入这些东西的?作者为何能从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从最平常的自然景物中,找寻到快乐与幸福?你能够找到这样的快乐和幸福吗?

我们可以将这篇课文看作是一个召唤结构,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我们去寻找,去填补。它能够召唤起同学们的什么样的理解呢?你们能够从中读懂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完成一个作业:“我读《我的空中楼阁》”,写出你的理解,三言两语即可。然后同学们各自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碰撞我们的思想。

生①:我喜欢这样的表述:“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我认为这样地交代空间位置很好。我还喜欢这句话“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我觉得这简直就是说的我心中的话,我家里住得比较远,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我都有这样的感觉:我是在向幸福回归。而我离开家,也觉得自己从幸福之源走出来。

师:说得非常好。同样是描写空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显然比“一座青翠的山上坐落着一僮小屋”要好得多。这说明你是在用心学语文,注意到了这样的语言细微之处。关于“起点”与“终点”的说法,你完全是用你个人的体验来说的,这很好,这样的阅读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生②:我读这篇课文,最直接的感觉,这好像是在北欧,是那种坐落在森林里,坐落在大海边的那种欧式小屋。我喜欢设计,因此,我特别喜欢这样的风格。但是,我认为,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必须关注的东西,例如,家庭是我的小屋,我的父母亲对我十分的关爱;学校是我小屋,我有友爱的同学我令我尊敬的老师。

师:你这里说的好像是两回事,其一是遥远存在于我们的构想与设计之中的那样的“空中楼阁”;其二是存在于现实中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我们的家庭,我们们的学校。在这样的生活里,我们怎样构筑我们的“空中楼阁”?要靠一份亲情,要靠一份友情,一句话,就是要靠一种真情来建构这样的楼阁。对吗?看来,如果你将来学设计,一定会很了不得,因为你关注到了设计之外的东西,那就是将人文的精神与人文关怀注入进我们的生活中去。

生③:我特欣赏文中对光亮的描写和把握:“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这太美了!可是,我们什么时候在生活中,关注过这样的光线的变化呢?

师:只有特会生活的人,才能把握到现实世界里的这样的“光和影的和谐旋律”。

生④:这篇课文中,有一个角度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所谓“空中楼阁”不只是说的那座小木屋,还包括周围的天空与世界。作者说:“领空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布,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生活和诗意不仅仅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狭小的空间。还有辽阔的自然和世界。

师:说得好!这使我想起了苏轼的一篇赋《赤壁赋》,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怎么样,把这个句子抄下来,背诵下来吧!作者说,“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看来,这个世界除了金钱的富翁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富翁:这是一种空间上的富翁,他们在心灵的咫尺之间,装着一个无限的自然。

生⑤:我注意到了作者的这样的表达:“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作者因为有了这样的艺术的眼光,她的生活中还会有很多的艺术品,这里只说了第一件,还有第二件,第三件呢。不并不想拥有作者这样的小屋,而希望拥有她那样的眼光。

师:好得很啊!你这话都说到我心里去了。艺术的眼光,就是审美的眼光,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审美的眼睛。(教师板书:艺术的眼光——审美的眼光——作者的眼光——你的眼光——我的眼光)

生⑥:我也赞成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其实,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它不过就是一幢小屋,甚至还可以说,这就是一幢陈旧的小木屋,没有什么的。可是当我们将它置于诗意的眼光中时,它就成了作者的一件艺术品,成了一幅画。成了作者心中的“空中楼阁”。它就成了作者心灵与自然沟通的隧道,神秘而令人向往。

生⑦: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间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林间,也可能在海边,可能是放飞了的小鸟,可能是海中的半个夕阳……那是回家的感觉,是回到自然的梦想。

师:是的,不仅是小屋可以成为我们的空中楼阁,一间小小的书斋,一本小小的书,听一首美妙的音乐,看一部美丽的电影。居“陋室”,刘禹锡说:何陋之有?处闹市,陶渊明说:而无车马喧。

生8:我喜欢文章中关于树的描写,我把这种树叫做生命中的树。这样的树最早在我读鲁迅《秋夜》时出现过,“我的园中有两棵树,一棵是桃树,还有一棵也是桃树。”后来在读陶渊明时也出现过,“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而现在又出现了。我从这里读到了一种“悠然见南山”、“淡然如菊”的心情。

师:很好,这种“悠然”和“淡然”的把握非常到位。

生9:作者说,“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我总觉得,这座小屋是作者的世外桃源,我不知道,在这起点与终点的中段,作者将遭遇怎样的生活。如果那是一种世俗的生活,那么,我以为,她是一个能够在世俗与世外之间出入自如的人。

师: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你这样的理解,作者其实也生活在一种世俗之中,但是她为自己守着了这样一个心灵的空间;还有一种,就像前面的同学所理解的,作者有了艺术的眼光,于是生活中每一件东西都被她赋予了诗意。

生⑩:这里有两个“点缀”是意思不同的。“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前面那个点缀,是点缀本义,后面那个点缀,其实已经不是点缀的本义了,可能是衬托,或者是装点的意思了。不过,这不要紧,这并不妨碍我们的理解。

师:你能注意这样的词义差异,说明你真正读进去了。词语一旦进入课文,就有了它的语境义了,很多的词义,我们就不能再依辞典的意思来解释它了,而要依据文章的具体语境来理解了。而你显然是在依据文章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这一点做得很好。


三、教师小结

这次讨论之前我私下有一个期待,希望这样的阅读,能够成为同学们的一次成功的精神历程,一次成功意义探寻过程。同学们能够以此次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重构自己的意义世界。现在看来,我这个期待已经实现了。

事实上,谁都可能会有这样的时刻,当我们凝视着月光下的树影,谛听着山林间的鸟鸣,我们的精神随之一振,抖掉了尘世的俗念,得到了心灵的升腾。那时,我们可能都会感到自己的富有。但是这道精神的门能为我们开启多久?如果我们心灵的河流里老是流淌着搀杂铜臭味的杂事与垃圾,我们又怎能守住这一份心灵的宁静?阿尔卑斯山下那句名言“慢慢走啊,欣赏”,告诫着我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要静下心来,放慢脚步,与自然对话,与自然拥抱。

我以为,面对诗意的生活这个命题,有三个问题摆在了我们的前面:一是态度,二是条件,三是状态。态度是决定一切的,有了诗意的生活的态度,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有诗了。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对诗意的生活持一种抵制的态度,以为这是不可能的,那是不现实的。说什么要等我们有了一个好的生活条件后,才能这样;要等我们有了一份好工作后,才能这样;要等我们在事业上成功了以后,才能这样;要等我们有了较多的收入后,才能这样等等。事实上,等到这一切都得以实现后,诗意已经远离了我们,我们已经不可能再找寻到真正的诗意了。当然,也不是说没有基本条件的问题,这个基本条件,就是我们必须保证基本的温饱,我们首先能够生存。这里有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值(温饱不能保证),是不可能有诗意的;一旦达到这个值,生活的质量就不再由超出这个值的多少来决定了,而是由内心的状态所决定了。这里最高的境界,就是使“诗意的生活”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状态。诗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平常的生活细节里。当一个人内心拥有了对诗意生活追求的渴望,那么,于平常的生活中处处都能建筑起这种“空中楼阁”来了。其实,这些同学们都已经谈到了,无须我再多说了。


【附录1】情感与智慧缺席的阅读

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从前一般说来是这样的——提出下面这样的问题,要求同学们完成,以为完成了这些问题的解答,就解决了文本阅读的任务。

一、这篇课文中描写景物多用两相对应的方法,使特点显现。认真阅读课文,按前后顺序把对应着写的景物排列出来,体会这样写的表现力。

二、说明下列句子中所用比喻的类型和表达效果。

三、理清层次,领会要点:

第一部分: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四、课文如何做到定景换点来突出景物的特征?

五、从哪些方面体会出本文笔调清新、语言优美的艺术特色?

这是一种纯技术层面的阅读。这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阅读时,我们的学生没有心灵的参与,情感与智慧总处于缺席的状态。

照这样的设计来解读文本,学生不可能在这样的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生命和理解。

作者站在哪个角度去观察,这是一种技术视角;这种纯技术的东西只有在学生有了心理的需要后,才会产生作用。如果学生面对自然没有感觉,没有感动,回忆起来,没有印象,那么,什么样的技术视角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种阅读是立足于文本之外,而不是进入文本之中的阅读;这是以语言评判者的身份疏离文本而不是以语言使用者的身份进入文本的阅读。

教师在导读时,没有这方面的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他们似乎不觉得有让学生心灵参与,有让学生震撼和感动的必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在少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美的教育。”“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

我们现在的阅读所缺乏的恰恰就是“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的体验,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的体验。

这样的阅读每天都在进行中,学生们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走进考场,走进高一级学校。他们的阅读技术也许在一天天进步,然而他们的心灵却从来没有真正地给思想和情感滋润过。

更可怕的是,不仅是学生没有心灵的参与,就是作为教师本人也没有情感的参与,没有发自心灵的阅读。个人的生命体验(lived experience)和自我理解(understangding of oneself)也处于缺席的状态。)


【附录2】部分学生的意见

学生心中怎样的小屋,他就能读到怎样的小屋。两年前叶永玲老师在上这篇课文前让同学畅谈自己的感想时,她的学生当时写下一些文字片段。我惊奇地发现,很多学生的观点是相似的。

独立于山中的小屋,远离凡尘,超脱世俗,它寄托着作者对“独立、安静”的生活的向往,有些虚幻,但又是那么真实地存在着,如世外桃源一般引人驻足仰望。

展现于诗意之中的小屋,是心灵与自然沟通的隧道,神秘而令人向往。

融入自然就是融入快乐,融入生命,融入多彩的生活。而热爱自然的人也就是热爱生活的人。

景色是恬静、和谐的,有一种脱俗的清雅,一切因为太美而有点不真实……就像高悬于苍穹的一颗星星,丝毫不受俗尘的沾染,清澈自然,独享其乐。

也许是作者的一件艺术品,把她的想象做了一个模型,千方百计做成自己向往的样子。

那是一幅画,画上有一重又一重的山,,一排又一排的树,一座小巧的房屋。不知为了什么,它被扔到了小河上,随着波浪一飘一飘……河流没有尽头,也没有源头,说不清它从那里来,也不知它将往何处去,只见小屋若隐若现,虚无缥缈。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间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海边,可能是放飞了的小鸟,可能是海中的半个夕阳……那是回家的感觉,是回到自然的梦想。

作者似乎有着生活的枷锁,而以此文寄托她的追求。

人在自然中诞生,他就不能离开自然,纵然逃离自然,最终也只会在自然中化为尘埃。

我觉得,这只能是现代都市人在紧张的奔驰忙碌中的一个梦而已。我会选择弃它而去——毕竟,我是永远也做不到如此的无牵无挂,我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了,很多东西我情愿背着它。

在我心目中小屋只是一个忙里偷闲的好地方,但绝不是“幸福的终点”。如果要我选择安逸舒适的生活与充满竞争的生活,我会选择后者。因为宁静的生活很少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只有竞争才能证明你存在的价值。

我想起这首歌:“愿与你远远地漫步云端,美的苍穹为我们铺展,别让信访沾染尘埃……能掩耳不听烦事喧嚣,要一种真正的自由自在。”究竟作者想回归自然呢,还是在逃避现实?


我们看不到蔚蓝清新的天空而承受着乌云的低沉,我们听不到鸟儿的歌声小河的合唱而忍受着整天轰隆不止的马达声,我们闻不到花的香草的甜而整天呼吸着混浊的空气,我们摸不到水的清山的美而每天开着汽车进工厂……一个失去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享受的人,一个失去了心灵的人,跟机器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呢?

在现今这个竞争激烈,节奏紧张的时代,大部分人都忙于打拚,而丢失了或疏忽了心灵的某些需要——如平静、安宁、自在……

小屋像是小朋友与老人的地方,容不下成年人的杂念。我愿我的爸爸、妈妈住进那儿,我就化身为那屋后的大树。

在清晨盈耳的鸟语中,一对老夫妻泡上一杯清茶,安详地坐在藤椅上轻轻地摇着,好像是微风轻轻地推着他们,沿着记忆的小路回到了从前,往事仿佛小花园中的花,有红有白,有绚烂有飘落……

小屋像童话故事里的家,作者就是拥有最纯洁最真诚的心的小姑娘,轻轻地对小屋说声“我出去了”,带上小篮子,化作蝴蝶,飞上了天。日暮时,小姑娘三步并作两步,蹦蹦跳跳回来了,带回一篮子的草莓,幸福地告诉小屋“我回来了!”

这一切让人觉得是江中的一点孤火,夜半的一声钟鸣,又或是梦中的一缕破绽,那种孤独寂寞,萦绕不去。

即使它有鸟的歌唱,花的芳香,有高大的树的庇护,却缺少了人的气息、人的话语、人的欢乐、人的悲哀。

站在小屋向外望,层层的树、片片的云、朵朵的花都是朝夕相处的同伴,这是怎样的畅快、豪迈!文中贯穿着作者的陶醉之情、热爱之情。

小屋是否美,得看心境:当一个人心无杂念,它是一个美妙的所在;而假如是我,我向往那富丽堂皇,哪怕别人会说我奢侈,也许等到我老了,才会以一颗淡泊的心去享受那平静的生活。

我敢断定作者写文章时的心情一定是自豪的、快乐的、满足的,不是吗?文章字里行间透出来的欢快的音符,能够激活每一颗消沉暗淡的心,能够唤醒每一个疲惫憔悴的人。

我羡慕她,甚至于妒忌。为什么她能够如此享受生活,把一切细微的、平凡的,如花、树、土地、天空甚至灯火,甚至每天下坡爬山的艰辛,看成是幸福与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8: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 2

我的空中楼阁  (课堂实录)

花未眠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想问一下在坐的各位同学,假如你有足够的钱的话,你会把你心目中的房子建在哪里?怎么设计?
   (学生沉默)
   师:嗯,我记得我们的班长好像对建筑学很感兴趣的,班长先说说好么?
   (学生鼓掌)
   班长:我心目中的房子应该建在水上的。
   师:很奇妙的想法,为什么呢?
   班长:因为我比较喜欢在水边的生活,我可以下水游永,钓鱼,我觉得那样的生活很适合我。
   师:嗯,班长向往那种清悠的生活。其他同学呢?想好了吗?
   (学生开始活跃起来,师开始巡视)
   师:QC同学一直在盯着我笑,是不是有话要说。。。
   (全体生笑)
   生:我心目中的房子应该是建在空中的。
   (全体大笑)
   师:空中?想像力丰富,不知道我们现代的科学技术能不能造出那样的房子,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我比较喜欢站在高空往下看的感觉,然后我可以和云朵作伴,还有,上面的空气一定很新鲜的。
   师:孔子登泰山一览众山小,你是在高空中鸟瞰大地,一览世界小,呵呵,这是你的豪情壮志,请坐。有说水边的,有说空中的,还有同学呢?怎么想的?
   生:我喜欢在大海边生活。每天面对大海,我的心情就很好。
   师:像海子那样,有颗空灵的心,每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对不?(生点头)
   师:JL举手了,你的想法是?
   生:我喜欢山村里的生活,因为我这个人喜欢清静,喜欢一个人独处,喜欢和大自然作伴。
   师:JL同学喜欢远离尘嚣脱离世俗的那种生活。
   师:有没有世俗一点的,比如向往热闹的城市,繁华的摩天大楼,有没有啊?
   生:没有(几乎异口同声)
   师:啊?为什么呀?我就喜欢那种生活呀,是不是温州的房价太高了的原因啊?
   (全体笑)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我想,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房子,我们暂且称它为小屋吧,温馨点。这小屋它可能在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畔,在徐志摩的康桥边,也可能有在郑愁予达达的马蹄走过的江南小镇,在舒婷浪漫的橡树林里,在狄金森充满诱惑的篱笆下。这小屋也许像海子的房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或者干脆就是归有光的一间陋室。这小屋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选择什么样的小屋,往往能看出我们什么样的性情和志趣。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小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屏显:我的空中楼阁
   师:大家都预习过的对不?在字词上应该不会有什么障碍吧?那么这节课不再强调字词了。还有,我们早读也读过,我还叫他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画一幅画的,画好了吗?拿出来看看好吗?

   生:(有的找画,有的说自己没画)
   师:我记得叫你们画画的时候,有学生就叫起来说自己画得不好。没关系,我们不是美术课,我叫你们画画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寓乐趣于学习中,你画画的过程就是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过程,这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还有些学生画过之后说,自己笔中的画远远不是心目中的那幅画,如果那样的话,我觉得你对课文已经进入深层阅读了,至少你心中有感觉了,知道文章描绘的画面很美。那么,现在,我不叫你们用嘴巴阅读,用什么呢?用耳朵阅读。

   生:耳朵?
   师:能理解么?用耳朵怎么阅读?
   生:哦,就是通感对不?
   (生笑)
   师:呵呵,用耳朵阅读,就是用耳朵去倾听,我下面要放一个视频朗诵材料,我要大家做到,用耳朵去倾听视频里那个人是怎么声情并茂的朗读的,我们平时又是如何朗读的。然后,把你手中的画拿出来,将你心中的画也拿出来,跟视频里面的画面比比,用眼睛去欣赏画面,然后,用心灵去感应,感应什么呢?感应字里行间作者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有没有让你心灵产生共鸣的地方。由于本篇文章较长,全部放完要很长时间,显然是不太合适,我们花个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欣赏,好吗?

   (视频播放完毕)
   师:好,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是你心目中的那幅画面吗?
   生:我特别喜欢视频里那座房子,我觉得那就是我心目中的画面,这画面真的太美了。
   生:我心目中的画面和它差远了。
   师:为什么?
   生:我的想象力不够丰富的,没有视频里这么美的,或者我对文章阅读的不够深入吧。我想我比较喜欢这样的生活的,不过不是现在,是以后,老了的时候。
   生:我心目中的房子跟它还是有点距离的,房子的风格不是很相同。
   师:能说说吧?
   生:讲不来,反正就是不同。
   师:好的,大家回答很好。我们说,一篇文章到了我们读者手里阅读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的理解感受都会不同。那么,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还有就是品味语言。当然,作为一篇精美的散文,仅仅是这个层次上的解读是不够的,但是这是第一课时,我们只有在这一层面上理解了才能在下一课时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对不。好的,现在我们进入学习目标第一阶段——理清思路

   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概括其内容,并给小屋起个名字,说说小屋的特点。
   我先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很喜欢文章的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在这里,作者非常传神的将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一点,我觉得这里的小屋是俏皮的,活泼的,可爱的,灵动的,我给小屋取个名字叫:山之屋。给小屋取名字的时候,我对大家有个要求,必须要以什么之屋的形式命名。

   (学生浏览,思考,几分钟后)
   师:大家想好了吗?哪位同学先说说呀。想好了就先说说,这个问题应该不是很难对不?你只用说说你喜欢的,说说你所想的。
   生:我喜欢十到十二自然段,因为这里写到云和霞,还有那一句,我最喜欢: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我就特别喜欢那种空气。而我的房子是要建在空中的,所以我要给小屋取个名字叫。。。叫。。。叫空之屋。(全体笑)

   师:空之屋?能不能用那个“香”字,叫香之屋呢?
   生:不好,哦,对了,空中还有云和霞,就叫云之屋或霞之屋吧。
   (全体鼓掌)
   师:多好听的名字呀,多浪漫的小屋呀,这个名字好。
   生:我喜欢十五自然段,这里作者写到小屋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像个空中楼阁,我觉得这里的小屋很美,朦胧美,我取名为夜之屋。
   师:好的,夜之屋。
   生:我也喜欢十五自然段,但我想取名为梦之屋。
   师:梦之屋,多有遐想的名字呀,其他同学呢?
   生:我喜欢写小屋和树的关系那几段,作者说小屋像小鸟一样,我觉得小屋有动感,我取名为。。。取名为。。。树之屋。
   师:好的,讲得很好。
   我把大家刚才讲和归纳一下好吗?
   包围在小屋四周的有无花的碧树,有五彩的花,有哪些花呀?
   生回答
   师:还有灿烂的云和多彩的霞,有山外青山,有绿野阡陌。我们又看到明丽如洗光滑如缎的清晨里小屋,暮霭沉沉满月清辉里的小屋,还有灯影重重下如烟似梦的小屋。在这里,作者仿佛是以小屋为焦点,为我们拍摄出一幅又一幅的画面,那个他这个拍角角度是单一的吗?有没有顺序的?大家互相讨论一下,说说角度问题,然后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生讨论(几分钟后)
   师:好,我们一起来说一下好吗?我们先从视觉角度来说,有哪些呢?
   生:有近看、远观、左顾、右盼、仰视、俯瞰。
   师:也就是说,近处看看,近处望望,上面看看,下面看看,左面看看,右面看看(生笑)还有吗?
   生:(小声)还有里面看看,外面看看
   师: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他说里面看看,外面看看,也就是有屋外对小屋的描写,也有屋内对屋外的捕捉,好,大家找出相应的句子。
   (各找出相应句子)
   师:这是空间角度,还有没有其他角度?
   生:有,有白天和黑夜嘛
   师:对,还有时间上的变化,有白天所见,有夜晚所观
   (师生各找出相应句子并朗读)
   师总结: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作者写法多高明啊,想象力多丰富啊,这种多角度写法对我们写作是不是有所启发呢?我记得开学初叫同学们写周记的时候或者写作文的时候,同学们总说自己无话可数,达不到作文字数的要求。作者这种写法对我们是不是有所启发呢?我们也可以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写人物,多角度去刻画人物,人物性格将更丰富,写事件,能写出事件的波澜起伏,同样,写景状物,能产生立体感,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是,仅仅是构思巧妙,写法新颖够不够?我们说,这摄影机从多角度拍摄,如果选取的画面无法恰到好处的体现小屋的美,选取的景物也不美,那种拍出来的小屋就是怪物一个了对不?(这里我思维有点混乱了,话越说越快)那么,从摄影学的角度来说,将小屋的美展现给我们的是通过画面,那么,一篇文章,小屋的美是通过什么展现出来的呀?

   生:文字
   生:语言
   师:对,构思好,写法好,如果语言贫乏无味,写出来的文章也不足于打动人,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品味本文的语言好吗?
   屏显:品味语言
   师:如何品味语言呢?讲荷塘月色的时候好像提到了一点对不?
   生:从修辞入手。
   师:对,修辞入手也是一种方法。很多同学品味语言无法下手,我下面推荐几种方法。
   屏显:画面美:形、态、姿、色、远、近、高、低、动、静、日、夜

   善用修辞:形丽姿美
   化用名句:意味深长
   巧用文言:简洁凝练

   对偶句的整齐美、排比句的流畅美、长短句的错落美

   师:我们学诗歌的时候,讲过意象,有些意象的画面就很美,比如,再别康桥中。。。
   生:金柳、水草、彩虹、夕阳、星辉。。。
   师:对,这是从字词角度入手的,相信这点大家都会的,对不。辞格方面,大家都很熟,你觉得哪些修辞方法最能体现出美感来呢?
   生:比喻,拟人,还有通感。。。
   师:这是从句子角度来分析的,还有化用名句,巧用文言。巧用文言方面有很多,有化用古诗词句的,有直接引用的,或者巧妙的选取古诗词中传统的意象,这点我们在诗歌里学过,有这么一位高手诗人的,是。。。

   生:。。。
   师: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
   生:郑愁予。东风,柳絮,江南,这些意象很美
   师:对,这些都是从句子的角度入手,还有是从句式的角度入手的,比如说,对偶句往往给我们整齐美感,借用闻一多三美诗歌理论来说是。。。
   生:建筑美
   师:还有,排比句往往给我们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就具有流畅美了。同样,长短句参差感很强,给我们错落美。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一从这些角度来品味语言,而且有些角度同学自己都学会了的对不,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从化用古诗词入手品味语言,然后再看看时间的安排,好吗?

   屏显:化用古诗词
   师:同学们根据屏幕上显出的古诗词,在文中找出句子,看看哪句是化用屏幕上划线句的,并且比比看。
   屏显:王观《卜算子》王维《汉江临眺》李白《望天门山》温庭筠《菩萨蛮》的内容。
   这一版块完成很顺利。
   师:好,到这里为止,我们好像从来没提到过作者对不?学到这里,你对作者的印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的课本还有参考书之类上面,从来没有提到作家的性别,大家觉得,这么一篇美文是出自女性作家之手呢?还是男性作家之手。

   生:男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学案上用的是“他”。
   生:应该是女的吧,男的会写出这样的文章。、
   师:作者的性别曾经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引起过争议,而且网络上也从来没有她的照片,后来经过考证,这是位女性作家。(背景音乐响起)作家李乐薇,江苏人,后来到台湾从事文学工作,以散文见长。她不愧为写作高手,用她那优美动人的语言,明丽清婉的文笔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一篇如诗如画的美文。这美文尤如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淡淡的,恬恬的,却又是让人如此的回味无穷,我想,如果没有高深的文学功底的人,没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的人,没有如诗如画般的心灵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那么,就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体味作者美好的情感,愿我们都能拥有如诗如画的心灵吧。让美充满诗的心灵,让诗的心灵充满美。

   下课铃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12: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这篇文章的两个设计,不敢说有多好。

想说说导入的问题:
这两个导入应该说都倾注了设计者的心血,透过设计的内容看得出两个设计角度的老师的特点不一样。但是,这样的设计恰恰是有问题的。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如果学生课前预习了,又熟悉教师上课的这种导入套路,这两个设计的导入就明显的有点作秀的感觉,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要学习的课文中去,而这学生一进教室其实就已经知道要学习什么了。

这反映出当下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如何是好的问题,即如何统筹学生预习与教师的导入相协调与统一的问题。我想如果学生如果没有预习,也事前不知道要学习什么,两个导入设计还是各有特点与价值的。而如果为了让这两个设计发挥作用,不让学生预习,似乎又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不相一致,也是不恰当的。

这就是说,教师的导入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这种已有信息的心理事实,使自己的设计少些陈套,多些实务。从信息传递效率和教学效率角度看,教师显然更应该用好学生预习的成果,把这种预习纳入自己教学设计的整体中,而不仅仅是预习。即教师应该从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的角度来设计导入,把学生立即带入学习的应有情境之中,而不要在那里玩花架子。

另外,想说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有表象的,也有深层的。前者意味着学生可能学不到什么真功夫,后者相反,但现实中,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前者可能多点,这是值得教师教学设计与活动展开过程中需要警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18: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书叹


鹏去南溟归无期
一地羽绒共惜之
腐儒珍玩一何昧
新锐炫耀一何痴

空手道里传空手
僵尸梦中说僵尸
子丑寅卯安排着
加减乘除天有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2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析?我非常非常不喜欢解析啊,你知道的。

这是刚刚写好就提交了的,也不知道你具体要求解析什么。最近我在这说了些闲言碎语,《教书叹》只是一贯立场而已,并无新意。

顺告,费莱雷和巴赫金的书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20: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青柯于2007-11-05 20:06发表的 :
解析?我非常非常不喜欢解析啊,你知道的。

这是刚刚写好就提交了的,也不知道你具体要求解析什么。最近我在这说了些闲言碎语,《教书叹》只是一贯立场而已,并无新意。

顺告,费莱雷和巴赫金的书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只是想让青柯兄多说几句而已。:)

新锐中持弗莱雷和巴赫金的理论的不少,前些日子收了一本跟巴赫金相关的书,已经开看,还谈不上认识。弗莱雷的还没有涉及。

青柯兄熟悉这二位的话,不妨多介绍介绍。不过,这二位的文艺理论是否能解决基础教育的问题,尚需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20: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对了,现有一事相托,请你选出大陆1949年~2007年十篇散文,谢谢。

至于介绍别人的书,我做不好,我一介绍就走样,呵呵。

坊间流行的是从未读过那些名著的人就有资格介绍。像你这样耐心具体地介绍“国文”的,很不时尚哦。当然,我这是一百步笑五十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20: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青柯于2007-11-05 20:33发表的 :
哦,对了,现有一事相托,请你选出大陆1949年~2007年十篇散文,谢谢。


说实话,我对散文向来不敢多看的, 这件工作还是由别人来的好。不然青柯兄可以在园地里发一个征集贴。我来负责评分(仅限于本版),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20: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搞活动我笨死了,甚至连发主题贴不成,征集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2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弗莱雷和巴赫金的那些玩意我们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他们有“解放”我们有“保护”,他们有“狂欢”我们有“酣乐”,他们有“对话”我们有“告知”,他们有“公理”我们有“国情”啦。介绍完全是多此一举,转引再转引一下多快捷多有学问哪。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22: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两堂课的看法:
导入:
    第一堂,太华丽,对于缺乏阅读及灵性的学生来说,根本无法领会,笔者曾在乡村任教,客观条件限制,同学们阅读量普遍不大,且见识不广,这种开端离同学们太远,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第二堂,不自然,给人以强拉硬拽的感觉.

课文讨论:
    两位教师的语言明显事先有过精心雕琢,看不到临时发挥的妙语连珠,缺少个性.,缺少机智,应该说其中完全可以穿插一点自己的审美趣味,然而却没有穿插.  两位都有风采,但存在模式化的倾向.

关于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
    第二堂的讲授过于琐碎,教师亲手对如此美文作拆解并不适宜.如果一定要拆解,可以换一种表述,假借他人代言,比如说有人曾从怎样的角度来欣赏等等.

建议:
    这种美文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多听名家的配乐朗诵,那可谓境界尽出,顽石也将被汲引,受陶冶.没有条件的老师就自己做忘情朗诵,更见亲切.
     至于古诗词的引用,如果风格不是特别的接近,不引为宜.因为风格有时看似一类,而实际上并不相同.这翻翻<<二十四诗品>>,一睹即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7: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听到fenglong版的高见。说实在的,现在不敢发言了,最近一直我在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要素,也即语文课堂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总结了七点:情(情趣、情感、情境)、思(思维)、知(知识积累)、读(品读诵读)、练(练说、练写)、听(学会聆听)、悟(体验、感悟),一堂课如果能做到其中的5-6个要素,即可算作是成功的课。如果用我这个理论来套的话,我觉得第一个案例最合我的口味,它能实现悟、练、情、思等要素,而且做得非常到位,学生发言到位,教师引导有方,值得借鉴。还请各位继续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9: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gao2811000于2007-11-07 17:32发表的 :
希望听到fenglong版的高见。说实在的,现在不敢发言了,最近一直我在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要素,也即语文课堂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总结了七点:情(情趣、情感、情境)、思(思维)、知(知识积累)、读(品读诵读)、练(练说、练写)、听(学会聆听)、悟(体验、感悟),一堂课如果能做到其中的5-6个要素,即可算作是成功的课。如果用我这个理论来套的话,我觉得第一个案例最合我的口味,它能实现悟、练、情、思等要素,而且做得非常到位,学生发言到位,教师引导有方,值得借鉴。还请各位继续批评!


gao兄点过誉了。我的见解未必高 ,还希望gao兄多多发言才是。本想藏拙来着,但既然被点了名只好出来应应景。

我这个人以前比较尖刻,在评课时往往优缺点并说,往往令人不快。最近,有一点想法,我们评课不能比较,因为学生一变可比性就小得可怜了;批评不能“固执己见”,应注重学科建设方面的收获,如gao兄从课例中联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在下认为很好的方向。

最近在别处,一位长者组织了一次讨论,我理了理以前的一些认识凑成了下面这段文字。供参考。

语文课,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这个困惑其实就是语文学科自身建设不完善所造成的衍生问题。

就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来说: 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以知入,以用出”的原则,完成兼具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特征的“知”、“解”、“体”、“用”的教学过程,并且要从个人的能力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做出调整。这应该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语文课的教学过程。

不过这个过程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因为“在课堂上教什么”还涉及教材的编排与使用两方面的内容:在编排上,目前的大多数教材实际上没有体现出来相应的要求——尤其是在学生能力目标的要求上。这样一来,一篇课文在不同学段经过不同处理是可以上的很精彩的——这是教师的能力的反应。但学生是否能达到相应的目标呢?这一点要靠“应用”(尤其是学生自主应用)为准则,但我们对学生的应用要求同样缺乏能力目标的指导,是很随意的,例如在《天上的街市》这一课里面要求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其实几岁的孩子已经能很熟练的使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去认识世界了,这样我们所做的大多是无用功。再者从使用方面看,目前的教材可以说是最“自由”的教材。说它自由是因为它可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可快可慢,可简可繁。考试进度由教研员掌握,课程进度、课时安排由具体教师掌握,完全可以不顾教材的编排顺序,完全不受教材知识结构的限制。可以说每一个学生虽然用的是同一本书,但对任何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却是千差万别的。

正因有了这样的“缺乏”和“自由”,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往往存在着随意发挥的现象,作为教师教学风格的体现,这种随意性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应该有一定的限度,那么这个限度怎么把握呢?应该坚持两点原则: 一、真正获益的是不是学生,如果是那就应该坚持,如果只是教师具有“野性”那就应该马上停止。 二、学生的活跃是不是和所要落实的内容有关,如果有关那么应该鼓励,如果无关那再精彩的课堂也不能掩盖教学失败的实质。

然而,什么才能真正便于教师进行判断呢?如果我们能够确定每堂课所要落实的“训练点”并坚决贯彻的话,是可以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因为有的内容和目标是不存在先后,但有的必须有先后才能使学生容易接受。举个例子来说,讲修辞的时候,可能只有文章中一个例子,在拓展的时候,选择学生学过接触过的内容,学生是容易接受的;相反举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见过的例子,根本无助于学生加深认识。学问再深的教师如果不依照学生的水平进行讲析,自顾自的酣畅淋漓,最后就可能出现“痛快的是教师,痛苦的是学生”的局面。如果想避免这种局面,必然要加大对任课教师的要求,然而片面要求教师在短期内全面提高能力是难以达到的,所以更需要强调教材确定训练点进行集中高效的训练,所以我们应该呼唤编制目标明确和训练有序的教材,因为只有这样的教材,才有利于每一名教师集中备课,每一名学生重点攻关。如果没有既定的顺序和计划,是不可能做到全面训练学生能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23: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坐着敲键腰不疼,还是来几句风凉话,也算是对那首歪诗的“解析”吧。

    对课文的内容,对自己课堂言说的内容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如果不能聪明似雪,至少杜绝浊臭如漆。这需要见识需要敏感需要深情,麻木地珍玩皮毛和炫耀伎俩,不是无知就是缺德。在我看来,为了讨个人生活而伤害甚或窒息学生元气灵气的肯定缺德,如果还韧得可爱,就近乎毁人不倦了。至于果报,小草肯定管不了,那是老天爷的事。

    作业迟交,还望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2: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可对青柯兄有意见,一直看到的、听到的是青兄慷慨激昂的批评、批判,却很难看到青兄建设性的建议,这个我想fenglong88兄也有同感。我觉得我辈既然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这条道路,就应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哪怕路上不满荆棘。幸运的是,在园子里认识这么多高人,大家协同作战,谈笑间,樯橹灰飞湮灭,岂不痛快!青柯兄才华横溢,尤以“关注学生私人情感”的论述颇具一代宗师之范,何不发表主题贴,共建美好语文之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2: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fenglong88于2007-11-07 19:54发表的 :
     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主要任务,抵制“抽出而析之”,可算是我在fenglong88兄引用的文章里发现的最宝贵的东西。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两则案例的话,第一则讲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口头语言表达上,对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嫌少,教师可在学生充分体验、充分表达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很多“接触过的材料(如朱自清的、张晓风的《行道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言所想写出来(就在课堂上进行);第二则显得具过多的表面化的东西,而语文的东西太少,但很多表现可能会被新课程专家所高度赞赏,我这里不敢多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2: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gao2811000于2007-11-08 12:35发表的 :
   小可对青柯兄有意见,一直看到的、听到的是青兄慷慨激昂的批评、批判,却很难看到青兄建设性的建议,这个我想fenglong88兄也有同感。我觉得我辈既然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这条道路,就应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哪怕路上不满荆棘。幸运的是,在园子里认识这么多高人,大家协同作战,谈笑间,樯橹灰飞湮灭,岂不痛快!青柯兄才华横溢,尤以“关注学生私人情感”的论述颇具一代宗师之范,何不发表主题贴,共建美好语文之未来。


我不着急,青柯兄愿意说的时候,自然会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19:20 , Processed in 0.1724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