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49|回复: 9

[【吟梅轩】] 生死面前,你会做怎样的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 00: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杂剧里有个《疏者下船》的故事。宫廷政变,国君一家乘船逃难,遇到风浪,要抛下一个人,妻子首先被毫不犹豫地舍弃了,妻子如衣服嘛;还要再抛下一个,儿子又被舍弃,儿子可以娶妻再生。惟一不能舍弃的,是兄弟。兄弟是手足,折断了无法再续。正如刘备所言,妻子如衣服,兄弟方是手足。
最后,剧作者安排了个大团圆的结局。国君复位,妻子和儿子也被龙王送了回来,一家团圆。这个结局显得那么虚假。
当初看这个故事时,颇为忿忿不平。现在再想,却是百味交集。面对生死的考验,都是自己至亲至爱的人,能做怎样的选择?如果是自己,宁愿自己先跳下船死了算了。
常看到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女孩会问男友,如果我和你母亲都掉进河里,你会先救谁?一直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何必一定要假设生死的选择呢?所以,从来没用这样的问题来问过对方。而这个问题,现在也出来了无数恶搞的答案。
又有新闻说,老师让小学生做选择,如果妈妈处自己之间只有一人能活下来,选择让谁活。妈妈都毫不犹豫地选择把生的机会让给孩子,而孩子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选择妈妈。让那么幼小的心灵去回答这个问题,是多么残酷啊!
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还是不要给自己假设太多的道德困境为好。
回到前面的问题。儒家的伦理思想至少是建立了一个有序的世界,在它的引导下,面对生死困境时的抉择变得那么自然。所以,我现在倒不是特别反感这个戏剧了,虽然,心里仍然不是滋味。在儒家的世界中,人伦是有序了,但缺失的,却是人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03: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很有震撼力,但是世易时移,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于以往了。某种程度上说儒家的伦理观念的约束正在逐步被蚕食掉,但并不意味着消亡。雨mm的话固然有一定的依据,能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具体统计到实际现在情况是否如此,估计也没有数据说明。至于古代的例子,似乎也不少,但毕竟史书记载多为新奇之事,并非社会之常态,尽管从一些侧面也能了解事物之梗概,但也是一种推测,只能就事论事。
不过有时也感慨,古代的一些事情其实到现在也一直重复着,可说现在的某类事物也是古之“变种”也。
另:很高兴雨mm也来了,我也支持一把。
因近来在数典忙于版务,来得少了,唉,美事不能两全。
祝在园地取得“辉煌”成就。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11: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zhangzhenxin于2007-11-02 03:40发表的 :
标题很有震撼力,但是世易时移,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于以往了。某种程度上说儒家的伦理观念的约束正在逐步被蚕食掉,但并不意味着消亡。雨mm的话固然有一定的依据,能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具体统计到实际现在情况是否如此,估计也没有数据说明。至于古代的例子,似乎也不少,但毕竟史书记载多为新奇之事,并非社会之常态,尽管从一些侧面也能了解事物之梗概,但也是一种推测,只能就事论事。
不过有时也感慨,古代的一些事情其实到现在也一直重复着,可说现在的某类事物也是古之“变种”也。
另:很高兴雨mm也来了,我也支持一把。
因近来在数典忙于版务,来得少了,唉,美事不能两全。
祝在园地取得“辉煌”成就。
.......
其实,我困惑的只是,在现代人来说会是非常难的一种选择,而在儒家伦理的安排下,竟然变得那么简单,但真的能那么简单吗?如果不能,又该怎样去实践那种伦理价值?自己对思想方面的东西研究得很少,一点点感慨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sd24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1-2 11: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情况无论怎样选择都无可厚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6: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醉老大对雨荷梦晓姐姐特别照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6: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夏夜听雨于2007-11-02 16:38发表的 :
感觉醉老大对雨荷梦晓姐姐特别照顾啊~~

没错,只是不全。

所有会员我都照顾,读书区和茶社的新人我都特别照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20: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沉重的话题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22: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余以为古代人的思维并非如此简单,也非一般伦理所能束缚,因古代史籍多记载帝王将相之历史或人生,故而对普通人过于忽视,近来社会始研究或早期之新史学的兴起,多在颠覆长期已有之传统,但并非我们可以忽视此问题。我个人以为此只是社会发展之突出事件,并非社会之常态也。既然提出此类问题,就必须拿出实际的数据以供说明,否则会有以偏概全之嫌,当然发发牢骚也未尝不可,只因提出问题必有可靠及大量事实位依据,举个案分析,不足信也。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09: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醉乡常客于2007-11-02 16:57发表的 :


没错,只是不全。

所有会员我都照顾,读书区和茶社的新人我都特别照顾


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5: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zhangzhenxin于2007-11-02 22:09发表的 :
余以为古代人的思维并非如此简单,也非一般伦理所能束缚,因古代史籍多记载帝王将相之历史或人生,故而对普通人过于忽视,近来社会始研究或早期之新史学的兴起,多在颠覆长期已有之传统,但并非我们可以忽视此问题。我个人以为此只是社会发展之突出事件,并非社会之常态也。既然提出此类问题,就必须拿出实际的数据以供说明,否则会有以偏概全之嫌,当然发发牢骚也未尝不可,只因提出问题必有可靠及大量事实位依据,举个案分析,不足信也。
问好!
zhang兄,感觉我俩讨论的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或许是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待加强吧,说得不清不楚。这篇文章里所写的很多东西,我还没有时间和心情来详尽展开,暂时只是粗略的一点感慨而已。我觉得,作者写这个故事,也是想通过这个故事来展现一种伦理秩序,应该不能说是“社会发展之突出事件”。作者关于伦理秩序的思考说是儒家的并无大碍,这种伦理秩序的认同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是常见的,无论是否行诸于实践,至少在理论层面上是如此。抱歉的是,我并不善于作哲理的思索,只是比较关注这个事件里面的情感因素,这是人生的一种困惑。一般情况下,做这种假设很无聊,我并不赞同用突发事件来假设生活,正如我从来不会去问对方“如果我和你妈妈同时掉进河里,你会先救谁”这一问题。但如果真的面对这种困境,你会那么容易做出选择吗?至少在我,是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6 05:32 , Processed in 0.32310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