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利来,聚氨酯顾问公司总监,在聚氨酯化学工业上具有35年的经验。他为世界各地的用户在聚氨酯化学及其成品制备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35年事业里,麦利来曾经在几家跨国化学公司担任过亚太地区技术经理、国际技术销售和市场总监、产品开发部总监。麦利来毕业于澳洲New South Wales工业技术大学有机工业化学专业。曾多次参加聚氨酯国际技术会议,并多次被邀做技术演讲。除此以外,他还多次为化学界权威杂志发表过文章。
记者:首先能否请John McNeill先生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在聚氨酯这个行业的经历呢?
John Mcneill:我高中毕业后便与聚氨酯行业结下不解之缘。先是参加Cablemakers公司泡沫材料部的培训,从新南威尔士技术学院毕业后就加入了这家公司,尝试过其中各种职位,总共在那里呆了11年半。之后我进入澳大利亚联合碳化物有限公司,担任咨询顾问,负责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技术营销工作。在我担任咨询顾问的这四年中,公司的营业额从一千万美元增加到一亿美元。随后到现在我都是在约翰逊控制公司担任亚太地区技术经理,最近又跟Cargill合作,作为资深科学家参与研究生物多元醇技术以及其应用。
记者:请为我们介绍一下植物油多元醇发展史,它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具有哪些特性?
John Mcneill:其实多年前人们就知道植物油多元醇了,但由于其制造工艺太粗糙,一直没有得到推广。植物油多元醇类产品气味不是很好闻,而加入植物油多元醇的产品,物理特性质量又都不过关。
John Mcneill:我们的客户已经开始逐步意识到人类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而且也意识到人类有能力去改善它。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化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了。让客户自己去选择使用石化类产品还是生物类产品,已经向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迈近了一步。目前,植物油多元醇供求平衡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在美国,生物类原料是用来制造生物柴油而非塑料,所以原料稀缺,大豆油价居高不下。
John Mcneill:中国在来做出一些销售和营销决定时,和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一样被同样的问题所影响,那就是:“我们怎样才能可持续地积极发展各项事业?”中国最近还向世界宣布可以完全依靠自己养活庞大的人口。如果做到这点的话,中国恐怕也没有其他可用耕地去种植塑料工业所需的农作物,也就无法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虽有自己的多元醇生产,但大多数还是靠进口。在我看来,中国减少环境污染方面,为交通部门研发生物柴油要远远比为塑料或聚氨酯行业发展生物多元醇有用的多。
John Mcneill:这些国家在这方面会遇到些困难。而像美国和巴西这些大豆资源丰富的国家会向大豆资源匮乏的国家出口。也许可以先在这些国家建立规模小一点的工厂生产大豆油多元醇,逐步减少对石油类多元醇的依赖性,当下一代大豆油多元醇制造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完全替代石油类多元醇了,然后就会有公司来这些发展中国家投资,进口粗制大豆油,提炼加工制成多元醇。
记者:您认为植物油多元醇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会遇到哪些问题?
John Mcneill:现在大多数大的石化公司如巴斯夫(Lupranol,工业化)、陶氏(非工业化)、拜耳(非工业化)、亨斯迈(浆料领域为非工业化)都已经或者正在进行大的研究开发项目投资,发展生物多元醇。而一些不是以聚氨酯为基础的企业,像嘉吉、大豆聚氨酯系统料公司、生物科技、科宁公司等也不甘落后,聘来业内公认的专家来为他们指路。石油储备会越来越少,石化类产品的价格会随之攀升,所以必须找到可替代的方法。可再生资源生产的多元醇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其它可再生资源材料如汽油替代品也是如此。美国的农场如果为生物柴油提供原料,就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因此化工用大豆油资源显得紧缺。然而当汽油价格达到4.00美元/加仑时,政府将不再补贴农场,化工业就可以跟生物柴油生产商同等竞争原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