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68|回复: 1

[[资源推荐]] 文化与翻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9 08: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与翻译
第一节 概述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已经进行过各种各样的讨论;近几年来,不仅在国外而且在国内部出现了新的文化热。人类对文化问题的关心真可谓“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了。然而有趣的是,对“究竟什么叫文化”这一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芸,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看法和定义。一般说来,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说法。
  广义论者认为:文化是个无所不包的大范围、大概念,既有属于物质领域的,也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据此广义定义,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五类:
  1, Ecology生态学,
  2. 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
  3. 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
  4. 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
  5. 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
  这五类显然包括物质和意识形态两个领域,亦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方面。
  但狭义论者却认为文化只指精神文明,这是中外大多数人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人民“要努力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精神文明”指的就是人们常常讨论的文化,即狭义的文化,这和国际上较为统一的看法是一致的。试看美国1974年出版的了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intellectual,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morals,laws,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every society,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这一定义显然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是指人类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等。
  据上所述,不管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部包括许多方面。所谓翻译,无非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历来有经验的译者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翻译中的文化比较》, 1984.1.《翻译通讯》)。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只要进行一下翻译实践或看一下翻译论著,就会发现这些话是千真万确的。这就是英语中所说“Learning a language is a kind of learning the culture and habit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language is spoken,”的道理所在。
  只要在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中认真研究与该语言相联的文化,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可以等值传递的,这就是有关两种文化共性的东西,至于与两种文化的差异相联的内容,它构成了翻译中的难题,这种难题也是很多的,任何译者都会经常遇到。由于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加上任何一位译者精力、时间和知识的局限性,要全面探讨与总结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简直是不可能的。本章仅从实践中找一些译例,就事论事地谈一点处理文化与翻译的具体做法,以期引起读者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倍加注意这一问题。

第二节 大众审美心理与广告翻译
  大众审美心理与广告翻译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审美心理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意识,涉及到政治观点、宗教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大众审美心理就更是如此;而广告又是一种面对大众的重要宣传手段,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它不仅要遵循社会文化习惯和投合大众审美心理,而且在影响和形戍社会文化和审美心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不少书籍对此都有论述,且信手拈来几句:
  1.Advertising ha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ffects, (Glancarlo Buzzi:\" Advertising, It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ffects”) (广告具有文化与政治效果。)
  2. No one can deny that any act of persuasion has a cultural meaning…”(O.J. Firestone:“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Advertising”)(谁也不能否认广告之劝诱特点具有某种文化含义。)
  3.\"The advertising message today is addressed to a vaster,more stratified public,and it plays a fundamental and unequalled role in the altering of customs and habits, the spreading and fixing of cultural and esthetic cliches,”(ib.) (今日之广告信息面向的是更广泛、更多阶层的大众,它在改变风俗习惯、传播和形成为人们反复使用的文化和审美语言方面起有基本的、无与伦比的作用)。
  4.\"But it is also true that advertising plays a determining part in spreading and consolidating cultural habits.”(ib.)(然而,说广告在传播和巩固文化习惯方面起有决定作用也是符合事实的)。
  5. It would be more accurate to argue in favor of an advertisement that is attractive,seductive, and expressed in terms that respect the average level of taste and culture.”(ib.)
  (比较而言,较为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提倡广告的吸引力、诱惑力和表达方式的大众化,即尊重普通人的审美和文化水平。)
  最后一句对广告尤为重要,进行广告翻译就更是如此。翻译是一种跨文化劳动,原文的表达具有吸引力、诱惑力并尊重大众文化和审美水平,如不深谙两种文化的差异,然后作出适当的文化转换,就不等于译文也会同样具有上述三大特点。例如:
  一、要熟悉外族文化,了解异域人民审美心理;否则的话,就会在出口商品的商标翻译中出现败笔:我国出一种口红,商标叫\"芳芳”,在汉语中这个名字确实很好,我国人一看到“芳芳”二字就不禁在心中升起美的联想:不仅仿佛看到了一位花容月貌的少女,而且好像闻到了她周身袭来的香气。可这商标音泽成汉语拼音“Fangfang”,英文读者一看心中不由得生起一种恐怖之感,因为fang恰好是一个英文单词,其义是①along, sharp tooth of a dog;②a snake,s poison-tooth(①狗的长牙;②蛇的毒牙)。于是,他们想象的并不是一位涂了口红的少女,却是条张牙舞爪、毒汁四溅的恶狗或毒蛇,像中国人看到了青面猿牙的“鬼怪”。由于翻译中的这一败笔,口红的销路大概是不难想象的。
  一种出口干电池的商标叫“白象”,英译成“White Elephant”,应该说是百分之百地正确。殊不知a white elephant是条固定的英文短语,意为“沉重的负担”(a burdensome possession)或“无用而累赘的东西”(useless)。
  “蜜蜂”牌洗澡香皂被直译为“Bees\" 看来设是完全对应的英译,但英文读者却不欢迎这个译名,因为蜜蜂身上有几乎看不见的绒刺,擦在身土自然感觉不到舒服。马戏牌扑克牌被音译成“Maxipuke”也是符合翻译技巧和原则的。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汉语拼音牌名正好是两个英义词“Maxi”(=very large or particularly big特大的)和“puke”<=vomit呕吐物,催吐剂;令人作呕的人成物)的集合。人们玩扑克无疑多为娱乐,起名“马戏’’对中国人来说是个很理想的名字。可英国人对此译名却可能是望而却步:它不仅不给人快乐,反而令人感到恶心。
  译“白象”成“White Elephant”是败笔自不用提,但将“白熊”商标译成“White Bear”却是成功之笔。查北京外语学院编的《汉英词典》,“白熊”的第一条英译就是Polar Bear,因为这是学名,第二个英译才是white bear。于是就将商标名译成了Polar Bear,似无不可。但随着近年来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Polar Bear(北极熊)已另有所指,人们容易把它当作绰号与世界上一种政治势力联系起来,所以还是译为White Bear为好。
  我国“金鸡牌”闹钟在国外有较高声誉,但美中不足的是其译名似嫌欠雅——因为“Golden Cock“中的Cock在英美等国家除有“雄鸡”一义外,还有“雄性器官”之义,使此译名失之粗俗。为使译名变雅,最好把cock换成rooster。这一改基本可使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具有同样的审美感受。
  二、为向译文读者忠实地转达原文信息,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如:
  “玉兔”这一商标为什么英译成”`Moon Rabbit’’而不泽成“Jade Rabbit”? 原因在于:“玉免”乃我国神话中陪伴吴刚生活在月宫挂花树下的兔子,因此,它又成为月的代称。将它译成Moon Rabbit体现了我国方老文化的风来,读英文不易产生异解,不会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
  美国的影印机商标名为Rank Xerox,香港音译为“兰克施乐\",读者看后不知所云;后改译为“全录\"便大受用户欢迎:影印机能全录当然是令人满意了。Xerox的英文意思译成中文是“用静电印刷术复制”,这与“全录”并非完全一个意思,但它们中间又有关系,应该说译成“全录”这一文化转换不愧为神来之笔。杭州的西湖藕粉是自主出名的滋养品,历史上曾作为“贡粉”每年进献给皇帝,许多炎黄子孙都知道这一点,但对英美人士来说却鲜为人知。当翻译人员根据具有权威性的《汉英词典》中的“藕粉”英译Lotus Root Starch向外宾作广告宣传时,不少人仍是不乐意购买,原因在于starch一词,因为多吃starch容易发胖,而许多西方人都怕发胖。后将starch改成powder或pudding…购者明显增加。
  关于“轻身减肥片”的译名,为了迎合大众心理,也需要作出适当的变通。此药是著名的杭州中药二厂的拳头产品,原来的泽名为Obesity-reducing Tablets,但美国人看了译名,以为是专给obese people (特大胖子)吃的,所以许多胖子(并非肥胖症患昔)出于面子,不愿问津。其实此药除了能治单纯性肥胖症之外,还能减肥。为了投顾客所好,将原译名改为Slimming Pills,其销售情况大有改善。
第三节 其他文化转换
  为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差异特别大时,用直译无法使译文传达信息,译者就要仔细在译文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作出各种必要的转换,进行意译。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仅举几例,以引起读者思考,创造性地进行翻译实践。
  -、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各不相同的,在不同语言的互译中,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习惯。比如说,汉语的“天生有福”,到了俄国人口里便成了“穿着衬衣生下来的’,;到英国人那里又成了“生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 ;若要德国人说,却是“梳好了头才出世的”。再如汉语成语“一箭双雕”或“一举两得”,用法语说相当于“一块石头打两处”;用英文说是“一石打死二鸟”(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俄语说法相当于“一枪打死两只免子”;德语说法却相当于“一个拍子打两只苍蝇”。
  二、在各种语言里,文化个性反映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少语言都有许多以动物为内容或作比喻的习语,但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是互不相同的。
  英语民族有爱狗的传统,中国人却崇敬龙。中英人民对于这两种动物的心理反应是不完全相同的,这表现在大量的熟语中,这就要求翻译时必须进行适当的转换。如:
  1.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to lead a dog life
  2.瘦得像猴as thin as a shadow
  3.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on succeed in life; long to:
。n八son become a dragon (i.e, win success in the world),这是北京外语学院编的《汉英成语词典》给的两条英译:一是意译;一是直译,但在直译之后仍加了意译或解释,这一增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龙”给英美人的印象是可怕的,根据他们所熟悉的《圣经》,“龙”是罪恶的象征,而在中国人心目中`“龙”则是神圣、帝王等的象征。
  4.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得像乞丐
  5. fishing in the air水底捞月
  三、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不同,翻译时也必须作等值意义转换。如:英语民族的人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见面时喜欢谈天气,说“Lovely weather, isn’t it”之类的话,汉译成“你好哇!”也末尝不可,因为根据英美习惯,这无非是一句最方便、最不得罪人的见面语。同样,在我国早有“民以食为天’’这一吃饭问题最大的思想,因而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人们见面时爱说“吃过了吗?\"“吃饭了吗?”,河南农民在村头田边远远看见路过的陌生人爱说“吸烟吧”“喝茶吧”之类的话。在多数情况下,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别人是不是吃了饭或喝不喝茶,而只是一种招呼罢了。中国人听到这些问话也只是回答说“吃了”或“不啦,不啦”,实际上是个应酬,表示谢谢问话人的关怀或热情。这样的对话如果译成英文只说“A: How do you do? B: How do you do?”或“A: Hi! B: Hit”就行了。如果将A的问话改译成“Have you had you meal?”如果被问者B是英语民族的人,他心理上首先的反应是:“Yes, I have.”或“No, l haven't\"或“Do you mean to invite me to dinner?”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汉语中所出现的许多围绕“吃饭”问题所形成的词语,在英语中就很难找到字面对应的表达法,对于“饭桶”、“吃不开”、”`吃不了兜着走”、“吃不消”、“吃不住”、“吃老本”、“吃软不吃硬”、“吃闲饭”和“吃香”等这一系列说法只好分别意译为“good- for-nothing”,“be unpopular”, \"land oneself in serious trouble”, ``be unable to stand”,“be unable to bear or support”,“live off one's past gains”,“be open to persuasion,but not to coercion”,“lead an idle life”和“be very popular”等才能基本如实传达原文的含义,尽管没有一条译文用“eat”一词。虽然英语也有“He has taken the bread out of my mouth.”,但译成“他从我嘴里拿去了面包”却不如“他砸了我的饭碗”这一译文好。因为原文的真正含义是“他抢走了我的工作”或“他断了我谋生的路”。
  四、对典故作适当转换:典故也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在直译以后读者无法理解典故含义时,就要意译,把原文中的用典转换成译文读者所熟悉的文化典故,只要换成的译文中的典故的民族色彩不特别明显,就会使译文比较忠实于原文,现举一例说明。
  Edgar Snow在他的名作Red Star Over China(《西行漫记》)-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It was early June and Peking wore the green lace of spring,its thousands of willows and imperial cypresses making the Forbidden City a place of wonder and enchantment, and in many cool gardens it was impossible to believe in the China of breaking toil, starvation, revolution , and foreign invasion that lay beyond the glittering roofs of the palaces. Here well-fed foreigners could live in their own little never-never land of whisky-and-soda, Polo, tennis, and gossip, happily quite unaware of the pulse of Humanity outside the great city's silent, insulating walls as indeed many did.
  我国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对这两句是这样翻译的:
  “那是六月初,北京披上了春天的绿装,无数的杨柳和巍峨的松柏把紫禁城变成了一个迷人的奇境;在许多清幽的花园里,人们很难相信在金碧辉煌的官殿的大屋顶外边,还有一个劳苦的、饥饿的、革命的和受到外国侵略的中国。在这里,饱食终日的外国人,可以在自己的小小的世外桃源里过着喝威士忌酒掺苏打水、打马球和网球、闲聊天的生活,无忧无虑地完全不觉得这个伟大城市的无声的绝缘的城墙外面的人间脉搏——许多人也确实是这样生活的。”
  这段译文的确无懈可击: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做到了融会贯通,对译文的表达做到了运用纯熟,天衣无缝,的确是难得的佳译,其中对最难译的典故never—never land的翻译也是如此。never-never 1and在不同上下文里有不同的词义,在这里的意思分明是典故的含义:“an imaginary,idyllic or dream land\":幻想或理想之地,很可能出自苏格兰作家巴利(Barrie,J.M 1860-1937)的幻想小说Peter Pan一书,书中人物到了Never-never Land,有了令人如意的奇遇。译者译之为“世外桃源”这一中国文化典故,的确使译文与原文实现了圆满的对应,使译文读者得到了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09: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注意,会员发布资源推荐贴时,需要下载的,请自己下到可以长时间保存的信箱或网盘里, 每个ID每天发资源不要超过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9:00 , Processed in 0.1326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