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250|回复: 17

[【文史类原创】] “行拂乱其所为”中的“拂”字该怎样作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7 0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此贴原创首发于国学数典论坛,曾转发至中华易学典籍网,今转发至此)
备查链接: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0%B7%F7%C2%D2%C6%E4[p]%CB%F9%CE%AA%2B
http://www.china-iching.com/showtopic.aspx?topicid=16762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①(以下書即是)
  書中注:...言天將降下大事以任聖賢,必先勤勞其身,餓其體而瘠其膚,使其身乏資絕糧,所行不從,拂戾而亂之者,所以動驚其心,堅忍其性,使不違仁,困而知勤,曾會益其素所不能行。
  書中疏:...高注雲,拂,戾也。漢書杜欽傳雲,言之則拂心逆指。注雲,拂謂違戾也,拂戾則逆,逆即不順,從之言順也,故以戾釋拂而解之,以所行不從也,所為即所行,所行拂戾,於是亂其所為矣。
  書中對拂字注解為違戾。拂字的這一義項,同樣見於多種工具書中:
  《古代漢語詞典》②拂字條第7義項:違逆,不順。《韓非子•南面》:“故雖拂於民,必立其治。”
  《王力古漢語字典》③拂字條第5義項:逆,違背。《國語•吳語》:“吾將許越成,而無拂吾慮”
  《古代漢語字典》④拂字條第4義項:〈動〉違背,違逆。《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忠言拂於耳”|《孟子•告子下》:“行拂亂其所為”
  《辭海》⑤拂字條第4義項:違反,違背。如:《孟子•告子下》:“行拂亂其所為”。《禮記•大學》:“是謂拂人之性”。
  工具書④和⑤中都明確釋例“行拂亂其所為”,拂字釋為違反、違背、違逆。同樣釋義,也見於《集韻•勿韻》中:“拂,戾也。”據此釋義,照顧整句意思而進行的斷句也就有了爭議:行拂|亂其所為;行|拂亂|其所為,並進行了各自的釋文,或與①中的注無二致,或乾脆釋為——行|不亂其所為。這樣斷句釋文雖理順了、說通了,但還是覺得彆彆扭扭、勉勉強強,甚至於或懷疑這一句句法有問題,或懷疑這一句傳抄有誤。
  對這一句的爭議、彆扭與懷疑,緣起於對句中“拂”字釋為“違戾”。這一釋義,不能說是錯誤,但並不恰當,若釋為“撣去”似乎更能說得通,既能解決好斷句停頓的問題,又能別顯一番氣度。
  何以釋為“撣去”,從弗與拂二字上來覓蹤。
  弗,甲六六O體和毛公鼎體與篆體一致。《說文解字注》⑥:弗,矯也。矯,揉箭箝也。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對此又作詳解:矯正箭榦使其端直,必於箭榦旁夾以箝纏繩束縛之⑦。《廣雅•釋詁》:弗,不也。
  拂,僅見小篆體和武威簡體。《說文》:拂,過擊也。從手弗聲。
  暫且不論前著對弗、拂字解說的正與誤。但據形據音來推斷:弗、拂系同源字,拂字有可能是弗字的分化字。弗、拂二字對應的客觀事物當是一生活用具拂子(拂塵),其字形來源於所製作的拂子——兩道豎畫,意指馬尾毛髮一類的東西;弓形意指對馬尾毛髮一類的東西進行綁紮。現今在民間還偶見用馬尾綁紮成拂塵,可能的話,也可見道士手持拂子。拂子之用,撣去灰塵、驅趕蚊蠅等。由甩擺拂子這一動作引申為不許可、不同意、不在意、不考慮等,進而概括出表示否定釋為“不”。後來分化,弗字加手成拂字表弗的原義並有所引申,弗字則專表否定義釋為“不”,但其仍有以動作示否定的影蹤,表示否定時比“不”更形象、更豐富。如《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中的弗字,可以用“不”來釋義,若同時形象想到莊公且說弗敢專也且以擺手的動作(似甩擺拂塵)示否定之意,豈不更鮮活,更有意境?今人甩手甩袖以示不同意、不許可等否定之意,與古人的身體語言並無二致,也與甩擺拂子撣去灰塵驅趕蚊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拂字本義就是名詞拂塵,動用為甩動拂子撣塵驅蠅或類似的舉動。《儀禮•士昏禮》:“主人拂幾授校”中,拂就是名詞動用:用拂子撣去灰塵或撣去灰塵。《楚辭•大招》:“長袖拂面,善留客只”中的拂僅釋為掠過、擦過,失之生動,試想長袖象拂子一樣在臉面處掃來掃去,豈不是更為形象靈動?
  因此,“行拂亂其所為”中的拂字,商討之下,釋為“撣去”。看一下前文:...苦其心志,勞其筋苦,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說的是擔大任者(如文中所舉舜等6人)必先盡受志向高苦、身體勞頓、肌膚消瘦、身無資財,這是個窮困而不喪志的窘境。在這一困頓窘境之下,仍能“行拂亂其所為”。這一句說的是,將擔大任者在處世行事時,對亂其所為者,就象用拂子撣塵驅蠅一樣一概撣去、不予理會。“亂|其所為”作了“拂”字的賓語,被“拂”的對象,可理解為影響其志向所做之事的諸多幹擾和誘惑等。
  這樣一來,“行拂亂其所為”一句可斷為“行|拂|亂其所為”,而且一“拂”字,更顯將擔大任者志向高遠、心無旁騖\的堅毅而博大的氣度,與前文“苦其心志,勞其筋苦,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大氣磅礴之勢氣脈相貫。
  對“行拂亂其所為”中的“拂”字,作這樣的曲解,是否可行?


参考文献:
①《<諸子集成1論語、孟子>——孟子正義•告子章句下》,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
②《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8年12第1版
③《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6月第1版
④《古代漢語字典》,(彩色版)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05年1月第1版
⑤《辭海》,1979年版——由書友大意覺迷查找提供(因校圖暫關,暫未查到1999年版本,對書友大意覺迷的幫助深表謝意)
⑥《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⑦引自《漢字形義分析字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7 06: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②商務印書館,1998年12第1版
③中華書局,2000年6月第1版
④(彩色版)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05年1月第1版
⑤1979年版——由書友大意覺迷查找提供(因校圖暫關,暫未查到1999年版本,對書友大意覺迷的幫助深表謝意)
⑥[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都是什么书呀,注释不太规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09: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xinghuit于2007-10-27 06:48发表的 :
②商務印書館,1998年12第1版
③中華書局,2000年6月第1版
④(彩色版)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05年1月第1版
⑤1979年版——由書友大意覺迷查找提供(因校圖暫關,暫未查到1999年版本,對書友大意覺迷的幫助深表謝意)
⑥[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

先前仅用数字代书名,很不规范,现已补上书名。多谢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18: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样一分析,“行拂乱其所为”的主语就是担大任者自身的“行”,而不是承前文的“天”了,解读新颖。问题是:在那个时代的语法结构中,这样的“动作动词+动宾”结构语例有多少?个人感觉这里的文气还是通过承上省略主语一脉而下,记得大学上古汉语课时,老师提出了很充分的理由证明“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为断句失误,应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空乏”并列式与“拂乱”并列式恰好相对,偶觉得这样解释更加合理自然,有专文讨论此处断句问题,楼主可找来参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8 19: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slough98于2007-10-28 18:31发表的 :
楼主这样一分析,“行拂乱其所为”的主语就是担大任者自身的“行”,而不是承前文的“天”了,解读新颖。问题是:在那个时代的语法结构中,这样的“动作动词+动宾”结构语例有多少?个人感觉这里的文气还是通过承上省略主语一脉而下,记得大学上古汉语课时,老师提出了很充分的理由证明“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为断句失误,应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空乏”并列式与“拂乱”并列式恰好相对,偶觉得这样解释更加合理自然,有专文讨论此处断句问题,楼主可找来参看。

阁下的指正,觉得比我的曲解,更为合理,句式规整,解意顺畅。只因对权威主流之说觉得不顺畅而多加琢磨,遗憾的是,这一合理畅意之断句仍未被主流采用。请问做这样断句的老师是哪一位?

多谢阁下解疑释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20: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逑文于2007-10-28 19:42发表的 :


阁下的指正,觉得比我的曲解,更为合理,句式规整,解意顺畅。只因对权威主流之说觉得不顺畅而多加琢磨,遗憾的是,这一合理畅意之断句仍未被主流采用。请问做这样断句的老师是哪一位?

多谢阁下解疑释惑!

楼主客气了。目前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好象没有采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的断句,这的确属于一个可以继续讨论的问题。问到这样断句的老师,最早的偶不清楚,但肯定有不少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在多年来的实际教学中按照这样的断句进行讲授。 楼主可参看如下一些文章:
1应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李恩中 语文教学之友 2006/01
2 对“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商榷 李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1/07
3 为“行拂乱其所为”正解 邹德雄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0/11
4 “行拂乱其所为”正解 王君敏 语文知识 1999/09
5 读《孟》新解之一——从“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之句读说起 王文贤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04
6 “行拂乱其所为”解 霭堂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1990/03
7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漫议 许锦培 抚州师专学报 1988/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8 20: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slough98于2007-10-28 20:00发表的 :


楼主客气了。目前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好象没有采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的断句,这的确属于一个可以继续讨论的问题。问到这样断句的老师,最早的偶不清楚,但肯定有不少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在多年来的实际教学中按照这样的断句进行讲授。 楼主可参看如下一些文章:
1应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李恩中 语文教学之友 2006/01
2 对“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商榷 李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1/07
.......

多谢阁下开列文章,其中李恩中的更值得关注,阁下辛苦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07: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楼主的曲解不太恰当。若照楼主的解读,这句话更应该是“行/拂/亂其所為者”才对,可惜,原文却非如此。如果要照楼主的解释,这个“者”字是不能缺少的。
我则想,这句话断为“行/拂亂其所為”,也无不可。这句话意味对于其所行,(天则会)“拂亂其所為”。原因吗,在先秦文献中,“身行”作为一个合成词出现的例子几乎没有,甚至在赵岐那里也没有把这个词当作合成词看待。
  我们对古人思想的解读,需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即不但解释要合理,更需符合历史发展本身的逻辑。在这里,考察“身行”一词的演变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只需要一个反证,我的观点就需要修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09: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xinghuit于2007-10-29 07:24发表的 :
首先,楼主的曲解不太恰当。若照楼主的解读,这句话更应该是“行/拂/亂其所為者”才对,可惜,原文却非如此。如果要照楼主的解释,这个“者”字是不能缺少的。
我则想,这句话断为“行/拂亂其所為”,也无不可。这句话意味对于其所行,(天则会)“拂亂其所為”。原因吗,在先秦文献中,“身行”作为一个合成词出现的例子几乎没有,甚至赵岐也没有那把这个词当作合成词。
  我们对古人思想的解读,需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即不但解释要合理,更需符合历史发展本身的逻辑。在这里,考察“身行”一词的演变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只需要一个反证,我的观点就需要修正了。

呵呵,阁下所说也在理。且合于权威主流之说。空乏其身行,亦解得通,拂乱其所为之为,恰与前“空乏其身行”之“行”相对应,“行为”一词早已通行,做这样的断句更顺畅些——句式规整,解意顺畅,文气一贯。仅是个人浅见,仍倾向于这样的断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09: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仁兄错看了我的发言了吧,我说的是身行一词,而不是行为一词在先秦是否通行的问题。再者说,你能举出行为一词在先秦使用的例子吗?也不妨举一个身行作为一个词在先秦文献中确定出现的例子(不是身之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09: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xinghuit于2007-10-29 09:47发表的 :
楼上的仁兄错看了我的发言了吧,我说的是身行一词,而不是行为一词在先秦是否通行的问题。再者说,你能举出行为一词在先秦使用的例子吗?也不妨举一个身行作为一个词在先秦文献中确定出现的例子(不是身之行)。

没看错,是我言之不明,请阁下勿怪。身行,可以不看作一词,试着分开来解——空其身,乏其行;合而为“空乏其身行”。文献可参考,不存世的文献也无从参考。后人无力回天,但可尽力作出相对合理的解释,未尝不可。就是古汉语语法,不也是分析归纳古汉语的结果,且亦未必完全正确。在理的也未必权威啊。
仅是交流探讨而已,并不是让谁来个一锤定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0: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仁兄给我的解释很合理。
但不知“拂乱其所为”是否也可以分开来解释为“拂其所,乱其为”?“乏其行”也怪异点。“句式规整”从何而来?身心和所为能相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1: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xinghuit于2007-10-29 10:23发表的 :
仁兄给我的解释很合理。
但不知“拂乱其所为”是否也可以分开来解释为“拂其所,乱其为”?“乏其行”也怪异点。“句式规整”从何而来?身心和所为能相对吗?

阁下求真务实的精神,让偶好感动。我是这样看的,不知可否:拂乱其所为,其所为,分作“拂”与“乱”的宾语;或者“拂”本身含有这个意思——“违逆其意”,而其所为仅作“乱”的宾语。这样的两种解法,是个人浅见,阁下以为如何?
多谢阁下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3: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定非要认定“身行”凝合为合成词才认为这样的组合是合理的,此处“身行”宜看作并列式短语,由联想机制形成。同形的合成词指操行、品行,如:
《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 汉贾谊 《新书·辅佐》:“正身行,广教化,修礼乐,以美风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3: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slough98于2007-10-29 13:43发表的 :
不一定非要认定“身行”凝合为合成词才认为这样的组合是合理的,此处“身行”宜看作并列式短语,由联想机制形成。同形的合成词指操行、品行,如:
《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 汉贾谊 《新书·辅佐》:“正身行,广教化,修礼乐,以美风俗。”

这一回帖,我删不掉——是个误码操作的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3: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slough98于2007-10-29 13:43发表的 :
不一定非要认定“身行”凝合为合成词才认为这样的组合是合理的,此处“身行”宜看作并列式短语,由联想机制形成。同形的合成词指操行、品行,如:
《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 汉贾谊 《新书·辅佐》:“正身行,广教化,修礼乐,以美风俗。”
 
阁下出手不凡,廓清眼障,以正视听——我还是支持这一断法——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9: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slough98于2007-10-28 18:31发表的 :
楼主这样一分析,“行拂乱其所为”的主语就是担大任者自身的“行”,而不是承前文的“天”了,解读新颖。问题是:在那个时代的语法结构中,这样的“动作动词+动宾”结构语例有多少?个人感觉这里的文气还是通过承上省略主语一脉而下,记得大学上古汉语课时,老师提出了很充分的理由证明“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为断句失误,应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空乏”并列式与“拂乱”并列式恰好相对,偶觉得这样解释更加合理自然,有专文讨论此处断句问题,楼主可找来参看。
这个解释有意思。补充一下,“乏”的意思:

乏,.荒废,耽误。《庄子·天地》:“子往矣,无乏吾事。” 成玄英疏:“乏,闕也……理宜速往,無廢吾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15: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宋公明于2007-10-29 19:38发表的 :

这个解释有意思。补充一下,“乏”的意思:

乏,.荒废,耽误。《庄子·天地》:“子往矣,无乏吾事。” 成玄英疏:“乏,闕也……理宜速往,無廢吾業。”

多谢阁下不吝赐教,以后还请阁下对我的只言片语不惜屈尊指教,在这儿,我先谢谢了。谢谢,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1:16 , Processed in 0.1633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