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110|回复: 9

[【资源下载】] 《图文中国昆虫记》(清晰pdf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6 06: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 者】赵力著/摄
【丛书名】
【形态项】 255页 ; 25cm
【读秀号】000005034994
【出版项】 中国青年出版社 , 2004
【ISBN号】 7-5006-5793-5 / Q96-49
【原书定价】 CNY54.00 网上购买
【主题词】昆虫(地点: 中国)昆虫
【参考文献格式】赵力著/摄. 图文中国昆虫记.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内容提要:
中国本土的法布尔 中国本土的昆虫记:本书以平等的角度,尝试与中国本土的昆虫对话,讲述我们身边昆虫(从城市到原野)的动人故事,包括求偶、婚礼、语言、建造家园、战争、猎食等趣闻。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486367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486416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486506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48657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6 07: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简介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全球鳞翅目调查计划中国区首席专家,WWF、CI等国际著名自然保护组织对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研究课题特邀国际专家级成员。
  成都蝴蝶博物馆馆长。主持建设过中国各地多座蝴蝶馆,以其捐献的标本为基础,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建立了成都蝴蝶博物馆,国际学术刊物评价它是“中国最大的蝴蝶博物馆”。
  十多年来走遍中国,行程超过十万公里,收集了十万余只、占中国已知种数97%的中国蝴蝶标本,以及大量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珍稀、观赏昆虫标本,拍摄昆虫生态照片数万幅。
  曾由台湾博物馆出版过数部昆虫专著,代表作为照片超过万幅的中国蝴蝶图鉴:《中国鳞翅目——蝴蝶》。在海外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有关昆虫的图文作品。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和美国、法国、波兰等国的数十家海外新闻媒体对其进行了广泛报道。
  在本书出版前夕,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其主持筹备中国首家私立昆虫博物馆——华西昆虫博物馆。


目录
  作者自序 感受微观的壮丽——《图文中国昆虫记》的由来 其实只要脚步轻缓地靠近它们,保持静默去倾听与观察,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欣赏到昆虫之美,发现那些曾经被你忽略了的,身边无处不在的精灵们所创造的、壮丽的微观世界。
  第一章 飞行的精灵 从《昆虫记》到《图文中国昆虫记》 1、与昆虫平行——赶往虫虫王国 我的镜头常常是与昆虫平行,甚至是仰视的;我感觉,将自己的镜头和笔平等地投入它们的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它们。/2、微观万千——中国昆虫世界 我终于有机会将这些小精灵的生活和尊容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终于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幅幅我们仿佛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面孔了……
  第二章 草叶间的宇宙——身边昆虫的寻访 1、暗夜的舞者——蛾类昆虫 这些围绕灯光狂欢了一夜的“暗夜舞者”在暗夜里诡异地来去,仿佛是传说中巫婆的化身。的确,人们对飞蛾的认识太少,误解也太深。其实只要留心一下身边,你就会发现每一只蛾子都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世界。/2、掠过空中的宝石——蜻蜓与豆娘类昆虫 它们非常珍惜这可以展现自己生命之美的一点点时间,在飞行过程中尽量将自己的技巧与美姿展现得淋漓尽致,轻捷掠过空中的身影宛如飞行的宝石。/3、生命的绝唱——蝉类昆虫 黑暗给了蝉黑色的躯体,它却用来歌唱光明。它们多么希望整个世界都能够屏息聆听自己卓绝的音乐。因为在这高亢的音乐声中,它们的生命其实已经接近尽头……/4、“蜂”情万种——蜂类昆虫 蜂们应该并不在意人们对它们的种种溢美,它们也许更希望人们能够懂得如何跟它们打交道——可以胡乱使用语言,但决不要动手去摸它们的尾巴。/5、瑟瑟天簌——螽斯与蟋蟀类昆虫 它们那瑟瑟的虫音在我们人类的耳朵听起来,有时高亢洪亮,有时低沉婉转,忽而如潺潺流水,忽而如急风骤雨,仿佛天簌之音。/6、草丛中的玛瑙——鞘翅目昆虫 如果把它们放大到人类的大小,它们将具有每小时奔跑300公里的能力。这个速度与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极限速度相同,比位于第二的猎隼从空中俯冲而下的速度还快100英里!/傲慢的武士——螳螂目昆虫 在我看来,螳螂却有点像昆虫世界中的堂吉诃德,不仅修长、高傲的外表与他有些相似,连自认为强大、不可一世的脾气也是一样。可惜螳螂从不接受我的看法,年复一年,,它们仍然在那里昂首阔步,不可一世……/8、智慧的罗网——“昆虫的亲戚”蜘蛛类 蜘蛛从不关心这些,总是安静地守候在角落里,一遍遍耐心地编织着自己的活计。它又开始结网了,纤细的腿支撑着小小的身体,奋力地吊来吊去,重复着千万年前的动作。也许风还会把网吹断,但吹不断蜘蛛心里的梦想。
  第三章 山那边的世界——原野昆虫的考察 1、邂逅桀骜的美丽——高黎贡山探蝶记 它突然摆出一副极优雅的动作——将两片前翅竭力向前伸展,并且撑起后腿,在雌蝶面前低下头去,那动作仿佛童话中的王了向公主求爱仪式上的深鞠躬。/2、雪峰下的蝴蝶王国——青藏高原蝴蝶印象 面对这些充满生机的精灵,让人禁不住猜想,老迈的山神们一定早已经把这里让给了它们,归隐到列列群山中去了。/3、追踪“梦幻之蝶”——金斑喙凤蝶拍摄记 虽然往返海南岛之角的这片森林前后用了我7天的时间,但毕竟有了重大的收获——金斑喙凤蝶第一次由中国人拍摄到了。/4、制造泡沫的顽童——沫蝉科昆虫观察记 枝条上怎么会挂着好多唾沫呢?是顽皮的小孩子干的吗?在拨开泡沫时你会发现里面居然躲藏着一只小昆虫。它是谁?这些泡沫与它又是什么关系呢?/5、山间的“怪哉”——竹节虫类昆虫素描 这些拟态高手十分精确地模仿各种树枝、竹枝和树叶,连枝条表面的小刺、树瘤、竹枝的节、叶片的脉络都力求逼真。/6、柔弱的杀手——蛉类与蜉蝣类昆虫散记 它们也是水底昆虫的杀手。这些拖着长长的尾巴、长着一对大眼睛、看上去有几分可爱的小虫,喜欢静悄悄地潜伏在石块下,等待水流带来的各种小虫经过……/7、贪婪卤莽的“宝石”——金龟子科昆虫形象记 被甩下的雄性金龟子往往像被掀翻的乌龟,六脚朝天,用力挣扎,半天爬不起来。当它狼狈不堪地扑起来时,它的中意人早已经不知动向……
  第四章 被忽略的王国——昆虫社会的透视 1、“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伎俩——昆虫的爱与性 并不是鲜花加上巧克力或者甜言蜜语就可以讨得欢心,有心计的“朱丽叶”们更乐于选择能为她带来安全感的“罗密欧”。/2、没有蓝图的建构——昆虫的建筑艺术 本能仍然指挥着它们完成一座座超越我们想像的建筑,这些建筑可能在地下,可能在空中,也可能在水底。/3、眼花缭乱的骗术——昆虫的模仿秀 在你脚边,从草丛中惊起,四散跳开、奔走的蚱蜢和螳螂,和它们身边“可怕的捕食者”,都具有良好的伪装。它们的翅膀、身躯以及肢脚看上去与草叶和绿茎是那样的相似。/4、成长的涅槃——蝶与蛾的蜕变 一生的等待,一生的希冀,在生命即将结束之际才会变成至极美丽的精灵。于是,它们展翅而飞,以积累了一生的力气作毕生惟一的飞翔。它们心中似乎充满了渴望,渴望能在最后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爱人。/5、成长中的美丽——“毛毛虫”的奇迹 那些躲藏在枝叶间,平时很难引起我们注意的毛毛虫,同样具有斑斓的色彩和奇特的外形,如像树枝的棘刺、像蛇或鹰眼睛的大眼斑……这引起都是为了使自己看上去更古怪些,让天敌搞不清楚前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第五章 爱恨交织的生灵——人与昆虫的反思 1、千年沉冤——苍蝇的误解 我们往往喜欢尽量不露痕迹地遮掩各种我们不愿意暴露的腐烂和肮脏,不知趣的苍蝇却总是善于发现这些不洁“……嗡嗡嗡,我来揭示事实真相?……”/2、株连九族——蚊子的委曲 蚊子在和我们打交道过程中的悲剧色彩是比苍蝇更浓厚的。我们有不打苍蝇的道理,但对于蚊子,却似乎没有任何一条赦免它们的理由。/3、遮天蔽日的梦魇——蝗虫的蝗惑 观音大士的法力既然敌不过小小的蝗虫,便只好下台,将庙宇也让给了蝗虫,靠边喝西北风;信徒们纷纷改弦易辙,杜撰出个蝗头人身的“蝗神”作为新救星。/4、无言的清洁工——蜣螂的奉献 当幼虫安然地在粪球里化蛹时,衰弱的雌蜣螂已经几乎没有力气活动了,它静悄悄地趴在粪球边上,安详满足地望着它用毕生的爱、毕生的希望制造出来的杰作,在幸福的期待中渐渐地死去。/5、无辜的捣乱分子——制造麻烦的昆虫 我们既然和这些小东西共同拥有着城市,想视而不见地躲开它们显然不行;惟一诀窍是我们必须学会与它们一起生活,因为我们是无法消灭它们的。/6、惊魂摄魄的翅膀——蝴蝶的惊叹 蝴蝶的美丽令人惊魂摄魄,人们一眼就会注意到它们飞翔中色彩的艳丽、舞姿优雅的翅膀,但又有多少人看到这一幕会想起蝴蝶是由毫不起眼甚至丑陋可怕的毛毛虫变来的呢?
  第六章 朝夕相伴五千年——昆虫文化的影射 1、美味与良药——可食与药用昆虫 上帝让我们天生具有一个好胃口,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我们都可以消化掉,只吃这些平常食物岂不可惜?于是,我们身边经常可以见到的昆虫,就进入了饕餮者的“食”野。/2、情感寄托——观赏昆虫 人们常叹秋风萧瑟,秋日里瑟瑟而歌的螽斯与蟋蟀在文人墨客的眼里便成了悲秋之虫,他们闻音生情,感慨万千。同样缘故,螽斯这群轻音乐演奏家没有想到又被分派了“多生龙子”这一特殊任务。/3、有生命的钻石——昆虫标本 它们无论活着和死去都是美丽的——先进的昆虫标本技术可以让死去的昆虫身体在许多年之后依然栩栩如生……/4、身依梦绕——人文昆虫 千万年来,我们对昆虫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有喜欢、有爱怜、有钦佩、有厌烦、有敬畏、有恐惧……顽强的昆虫文化,就像昆虫本身一样,无孔不入地渗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第七章 与昆虫零距离——昆虫世界的体验 1、直击昆虫的镜头——城市寻虫记 有空的时候,我常常带上相机,寻找那些在城市角落里与我们默默共处的小精灵,希望在最后一片杂草从城市里消失以前,用胶片记录下它们曾经在我们这个城市存在过的身影……/2、小宇宙大乾坤——让我们赏虫去 只要掌握它们的生活规律,这些机敏的地道飞行高手,也同样可以让你近距离观赏。哪怕是一只最普通的蚂蚱、蜜蜂、小瓢虫,你也会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场面,因为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不同环境中,它们的美丽会变幻无穷。
  编辑札记 心和虫子一起醉——《图文中国昆虫记》的解读 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醉心于赵力先生图文中国昆虫时的极富创意的视角:“人文昆虫”。但更为重要的是,他触及到了一个在中国本土一直缺失或正亟待形成的观念:“户外生态教育”。




心和虫子一起醉——《图文中国昆虫记》解读

庄庸

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醉心于赵力先生图文中国昆虫时极富创意的视角:“人文昆虫”。但更为重要的是,他触及到了一个在中国本土一直缺失或正亟待形成的观念:“户外生态教育”。

本来没有打算要说点什么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昆虫有小美而不语,《点点虫》在用微距镜头拍摄昆虫世界时,也是大言无声,只是用心的视角去聆听。而我们,也只需跟着赵力先生的“慧眼”去看昆虫就可以了,用不着我再多费口舌地导说,一切尽在《图文中国昆虫记》中。
  只是今天我一如既往地走路和坐地铁上班,一如往常地抬眼睛看天空哪种昆虫又飞过了,低头看哪种昆虫又在我脚底下急急地跑走了,在那为昆虫顿足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的生活和视野竟然有了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很大程度上就是缘起于责编《图文中国昆虫记》以来的感悟。
  毕竟,我是《图文中国昆虫记》的第一个读者。第一个总是有第一个的道理。

人文昆虫
  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醉心于赵力先生图文中国昆虫时的极富创意的视角:“人文昆虫”,亦即“将昆虫世界里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与我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古老神秘却又激动人心的昆虫文化结合起来;用科学依据去揣摩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用实地考察去验证悠久的民间传说;并用能够将草丛变成森林、土堆变成高山、水洼变成湖泊、蜘蛛变成怪兽、甲虫变成坦克的数码微距照片加以诠释”。
  《图文中国昆虫记》让我们意识到,昆虫并不只是一个“自然”形态的生命世界,而是一个极富“人文”色彩 的虫虫王国,,只不过这个王国是没有君主,没有中心的,它们的宪法就是自然规律。所以它主张“这些飞行于天地之间、自古以来就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精灵,理应受到我们人类——从政治家到学童,从显贵到草根阶层——的关注与尊重”。而赵力先生自己,也是尽可能地“从人文和艺术的角度来解读它们——把它们当作替我临时充当模特儿的老朋友来看待,对它们的出世、生长、婚恋、繁衍直到死亡,始终如一地关注,和它们一起过着一种亲密无间的生活,相依相伴”。
  这种“人文昆虫”的思路,处处体现于图文中国昆虫的具体行文之中:以观察者的身份接近生活、自然形态的昆虫世界,以参与者的身份体验昆虫王国的美丽新世界,再以研究者的身份旁征博引昆虫在文化中的形象和象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人文昆虫”成为把握人和昆虫朝夕相伴五千年的历史的轴心;不但有人类眼中的昆虫形象,还有昆虫眼中的人类形象;既有昆虫和人的敌对故事,也有人和昆虫的谐和故事;如人从蟋蟀文化中领略音乐中的玄机、从蜂巢构造原理中领略建筑的奥秘等;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反思现代人与昆虫的相处之道……
  有时我甚至认为,这种“人文昆虫”的视角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昆虫记”是一个面向现代视野的概念,但“中国”十字路口又让人遥想起昆虫在华夏传统中极其丰厚的本土内涵:“人文昆虫”这个视角极好地解决了中国昆虫记的“现代概念”和“传统内涵”的双重性质。但是,内容上已经做到了,视觉上如何传递出来?从装帧设计到纸张的选择着实浪费了我们一些脑细胞:比如是采用光泽鲜亮的铜版纸表现昆虫的“现代之美”,还是使用色泽古朴的轻型纸展示昆虫的“传统韵味”…….
  从形到神,我们都想让这种“人文昆虫”的创意能像花儿一样绽放。

户外生态教育
  但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在从人文昆虫的视觉去图文中国昆虫时,它触及到了一个正在中国本土一直缺失或正亟待形成的观念:户外教育。
  户外教育最重要的一脉,就是户外生态教育,亦即通过昆虫、植物、野生动物以及沙漠、森林、高原、水等,在接触自然、融入环境、关注生态中,培养起一种尊重生命、关注环保以及学会与它们和睦共存的人文意识,并从这些大地上真正的“主人”身上学到宽容、爱心、团结、关怀、责任等我们终身需要培养与保持的情操和品质。而户外教育另外一个重要的脉络,就是户外素质教育,亦即人到成年的我们带着还保持童心的孩子上路,走一段长城、看一段黄河、徒步一截长江,或者在郊野搭帐篷,攀爬一些崖壁等等类似的野外活动,在真正的天和地的平台,身体力行地培养他们独立、坚韧、执着、毅力、协作、友善、责任感等等基本品质;同时,也有意识用孩子的眼睛反思我们榜样的力量,就像儿子要“像真正的小男子汉一样”,父亲也要“像真正的男子汉一样”;“儿子和父亲在旅途中成为好朋友并且一直成长”。无论是哪一脉,户外教育的理念都是:在户外旅行中进行教育。
  正如媒体分析,近年来,素质教育受到普遍关注。一说到孩子教育,父母们会想到“素质”;而一提到“素质”,父母马上就会联想到“哈佛女孩”、“北大男孩”,以为培养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学校就是“成才”;或者又走到另一个极端,总以为孩子学会琴棋书画,具备了又一个“朗朗”、“李云迪”等神童的“素质”,就是“成功”。这种追求成功的大众心态并没有什么对还是错的判断,只是它蜕变成教育上的急功近利,并培养出心灵残缺的人才时,就会变成一种可怕的人文悲剧。
  我们认为,真正需要培养的“素质”是上面我们所指出的需要培养的那些宽容、爱心、团结、关怀、责任等我们终身需要培养与保持的情操和品质,以及独立、坚韧、执着、毅力、协作、友善、责任感等等基本品质;这些品质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成长、成才、成功都必须具备的元素。在户外旅行中培养这些素质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方式。
  而昆虫,作为在绿色地球村上与我们毗邻而居的最重要的大家庭成员之一,是我们在生态环境中接受户外教育中最有用也最便利的“活教材”之一。从法布尔开始,西方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当普遍以城市和原野昆虫进行自然教育或乡土开放教育的体系,使人在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爱护自然并关怀身边生活与生命的过程中,能够学到生态、环境及生命保育的观念。在中国台湾地区,从小学到大学也都形成了昆虫自然教育的风气:让人从关注昆虫的形态开始,进而关注起它的生态,最终关怀自然与生命。
  从早到晚 ,在拥有如此广博生态和环境资源的中国大陆本土,却一直缺失着这种基本的户外教育。缺失这种教育的并不单是孩子或者是小学生,还包括人到成年的家长或教师,以及正在成长、成才和成功过程中的我们自己。所以要解决孩子的疑惑,首先得解决成人的问题。
  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图文中国昆虫记》尝试着通过人文的视角,为我们接触认知户外教育,培养普通大众关怀自然与生命的人文意识,提供了一个值得探索的起点。

普及和传播的使者

因此,这种并不限于孩子、还面对普通大众的“户外生态教育”势在必行。它普及和传播着一种关爱自然、关爱生命、关爱我们自己生存的家园以及我们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理念。
  但是,这种理念的普及和传播,需要自然爱好者、生命科学家和生态环保者在视觉、观念和行动上的复合。惟有如此,才能嫁接起一座通往普通大众的桥梁,否则,他们将永远只能在河那边一如既往地干着这些属于、而且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事,而河这边的我们这些大众对此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有时还会质疑他们的意义,甚至一如既往地无意识地培养着将继续“破坏”属于我们的绿色家园的后来者。
  我们可以看到,在《图文中国昆虫记》中,赵力先生一直在努力地融合着昆虫爱好者、昆虫学家和昆虫生态环保者的行为与意识。
  首先,他将自己满腔的激情,倾注于对这些小精灵的观察和体验上。这种强烈的情感色彩非常能感染人,让人不由自主地复活了对昆虫的热情以及走近它们微观大世界的欲望。这是相当重要的前提。《图文中国昆虫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重新唤起我们潜意识中尘封已久的对昆虫的喜爱;喜爱是走近它们认识它们并和它们和睦共处的惟一动力。所以,赵力先生是一个“超级”的昆虫“视觉者”:并不局囿于对昆虫的私人观察,而是努力将他的“慧眼”借给我们,以便我们雾里看花、杯中窥月般地见到那种小生命幽深而奥秘之美。
  但仅有这点是不够的,否则我们只有停留在观察手记的肤浅的表面,而不能深入地了解那种形态背后的生态,自然背后的生命我们还需要知道有关昆虫的许多自然知识和人文内涵,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懂得越多爱得越深。因此,赵力先生又承担起了研究者普及知识的责任。那些像金子一般的精深知识和前沿探索。都在文学家一样的描述中娓娓道来。因此,赵力先生又是一个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探索者”。在不断汲汲深入以窥学术堂奥、探查昆虫研究的空白与突破的同时,又时时不忘将他发现的新奥秘像电筒光一样射给我们,指引我们一起投入这个小宇宙大乾坤中。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往前走一步,哪怕只是那么一小步,也足以改变我们和昆虫毗邻的全部意义,以及我们一起生存于这个绿色地球的全部可能。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视野,平视甚至仰视这些地球真正的主人,它们在朝夕相伴五千年中一直成为我们能够生存下去并活得越来越美好的沉默而坚实的支柱。但这一点一直为我们所忽略。所以,赵力先生就像一个铁屋里的清醒的“思想者”,不断在提醒我们注意到这个被刻意遮盖的事实:是我们需要昆虫,而不是昆虫需要我们。我们需要像教徒一样,对一只蝉、一对蜻蜓、一队蚂蚁,保持足够的虔诚,时时去那些草叶间或洼地上的教堂礼拜它们。
  长久以来,这三个层面是分裂的。“视觉者”喜欢在镜头中凝视昆虫之美,并乐于将自己的凝视与我们分享,但并不能指导我们深入地探索这些小宇宙。“探索者”有能力让我们了解到这个小宇宙大乾坤,但又一直局囿于尖端研究的纯象牙塔里,不能走出来把他的视野与我们共享。而“思想者”们总是在忙于挥洒自己的梦想和激情,却忘记了一个必要的前提,是首先得让我们知道“是什么”懂得“为什么”后才说服我们“做什么”。
  《图文中国昆虫记》力图将“视觉者”的凝视、“探索者”的研究和“思想者”的观念与行动融合在一起。正是如此,当我们读完《图文中国昆虫记》后,再去重看《点点虫》,才会真正明白为什么雅克 贝汉在用微距镜头拍摄昆虫世界时,会大言无语,只是用心的视角去聆听:毛毛虫列队像火车,蚂蚁亲吻相濡以沫,蜗牛做爱如胶似漆……一如在他2004年降落中国的《迁徙的鸟》中,我们仅仅获准眼睛跟随心灵去触摸那像梦一样飞行的鸟。也才会明白,法布尔为什么会对昆虫再三致以敬意,也才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将视角再三放低,去真正理解自然、生活和生命,并要做点什么。
  是的,《图文中国昆虫记》吁请自然爱好者、生命科学家和生态环保者们一起“做点什么”。比如说重新思考一下大学生命科学院和中学生物教师甚至小学自然教师的意义:我们众多高校如复旦、清华等都设有昆虫学和其他生物学专业;特别是重点院校的生命科学院,其生物系动辄就上千人,毕业后大多数人如果能够在成为生物研究工作的同时,又能担负起向大众普及专业知识的责任其影响和意义不言而喻。而对于中学生物教师和小学自然教师,在普通大众中进行“户外生态教育”的任务就显得更为迫切。真正的教育事业固然要培养高、精、尖的前沿研究人员,但是,生命理念的普及者和传播使者,也许是我们当前这个社会最亟待大量培养的人才。
  最需要教育的不是金字塔的塔尖,而是金字塔的塔底。因为,普通大众有着怎样的意识,我们在地球这个绿色村上就拥有怎样一个家园;我们现在拥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意味着我们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明天。

让孩子成为小昆虫学家

就像赵力先生指出,虽然每一个人儿时,都会对小昆虫产生天然的兴趣,但这一切随着我们的成长往往渐渐淡漠;有时,这种淡漠并非出自我们自己的意愿,而是来源于长辈的扼杀。媒体报道了一个事例:“这个小孩显然得对动物很感兴趣,有时候会抓一些昆虫玩上好久。但是他的父母每每看到这样情形,就走上前把昆虫踩死。而他们教孩子认字、算术什么的都不遗余力。”这种父母还真不在少数。
  对于我们来说,《图文中国昆虫记》是一本把中国昆虫世界展示给家长和老师们看、然后请他们把昆虫的趣味讲给孩子与小学生听并带他们去看虫虫王国的书。我们想请家长们和老师们了解中国昆虫世界之后,不要扼杀而是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孩子们与小学生对虫虫王国的本能和兴趣是很宝贵的,它是与他们成长岁月中的求知欲和心理健康密不可分的。
  我们请家长和老师要从此带孩子们走上昆虫之旅:让他们像小昆虫学家一样在城市寻虫和到原野赏虫、甚至在家里养只昆虫作朋友,和这些小客人相依相伴,一起过着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冒险精神,在昆虫王国之旅中体验大自然的奥妙,知道昆虫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关系,从小就培养起他们对身边小生命的爱心关心和责任心,从小就丰富和健全自己的人格。

一起成为小宇宙的探索者

同样道理,我们希望《图文中国昆虫记》能够唤醒家长特别是中学生们自己尊重青春期求知欲强、知识面较宽、接受新鲜事物快、容易培养新兴趣的特点,能带着像法布尔一样的眼睛,看到我们身边居然存在这样一个缤纷的小世界,一个个像我们一样富有人性的昆虫,以草叶、水面和天空等为舞台,以自己为主角,演绎着求偶、婚礼、语言、建造家园、战争、猎食等在自然最为经典的故事;它们的一举一动,无不和我们心灵相通,情感相系,思想共鸣,让你不得不为此惊奇、喜悦甚至心灵受到震撼。
  并且,自然而然地想像它一样,带着人文和科学的眼睛,从城市到原野,接近我们身边这个生活、自然形态的中国昆虫世界时,又超越了观察者的身份,不但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昆虫科学,还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体验昆虫世界,并深入到昆虫的文化形象和象征之中,思考人和昆虫的毗邻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我们的青春期读者能像作者一样,像法而尔一样,一起成为小宇宙的探索者,由此打开一个人文大视野的科学之门。

昆虫教我们做人

这双眼睛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贫穷而匮乏的现在。
  相信正在就读的大学生们普遍都经历着“成长、成才、成功”的渴望,希望阅读能为成就自己和成就未来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接受的,与其说是一种成功的素质,不如说是一种成功的技能。现代“成功技能”的教育已经替代了传统“成功素质”的教育。
  但是,《图文中国昆虫记》却为我们提供了在身边这些弱小生命上去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范例。比如说,昆虫教我们在短暂的生命里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在昆虫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做人做事的基本品质:如执着、坚韧和不轻言放弃。就像赵力先生所言,对于昆虫而言,一小时便如同一天,一天便如同一月,一月便如同一年,一年便如同一生。但它们仍然执着地寻找、执着地等待,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钟也不肯放弃自己的希望就像蝉那样,如荆棘鸟一样,以生命为代价的绝唱:“黑暗给了蝉黑色的躯体,它却用来歌唱光明。它们多么希望整个世界都能够屏息聆听自己卓绝的音乐声。因为在这高亢的音乐声中,它们的生命其实已经接近尽头……”有一个网友说得好,“我们看到一只唴螂推着粪球执着向前的时候,看到它不动声色地选择了上坡路因而一次次前功尽弃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阿甘式的从容和信心以及西西弗斯式的光辉。”
  我曾经给大学生们做过一次讲座,分析现代人面临的四大爱情困境,其中之一就是不知道如何爱、如何被爱、如何选择、如何相处,如何承担自己该承担的,付出自己该付出的。但是,在《图文中国昆虫记》中,这些弱小的生命却因此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光辉的典范。比如说,由于现代人越来越没有爱的“激情”,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将他们渴望得到的爱情和肯定拒之门外:每个人都渴求爱或者被爱,但无论爱者还是被爱者,都被限定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他们都渴求双方能建立永久而亲密的关系,但又非常害怕在这种关系之中迷失,被束缚,甚至被抛弃。为避免这些可怕的危险,就拒绝投入自己的感情,拒绝投入自己的生命,他们始终漂流在关系之外,从不投入进去。他们渴望什么,就逃避什么,等待什么,就拒绝什么;每一种渴望的背后都包含着对这种渴望变成现实的恐惧。他们可能会与走进他们生活的任何一个人迅速地建立联系,却拒绝更为深刻的精神与情感交往,彼此之间的关系经常无疾而终。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他们拒绝讲述也拒绝倾听。在讲述和倾听之间,他们害怕自己被打动,远甚于害怕被感动。在这种情况下,爱和被爱,都会成为个人的沉重负担。所以,说像王家卫的电影所描述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渴望爱情,但又都害怕被拒绝,所以总是先拒绝:“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一切开始。”其实,渴望一次被打动又如何?盲目任性一次又何妨?让那爱情的激情喷薄而出,湮没了对方也湮没了自己。
  在这一点上,我们远远逊色于这些了不起的小生命那种对爱情充满激情地渴望与寻找:“一生的等待,一生的希冀,在生命即将结束之际都会变成至极美丽的精灵。于是,它们展翅而飞,以积累了一生的力气作毕生惟一的飞翔。它们心中似乎充满了渴望,渴望能在最后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爱人。终于,它们在阳光或月光下,毫无顾忌地相爱了,以我们眼中近乎放肆的、甜蜜而疯狂的行为完成繁衍后代的责任。整个婚礼过程往往只有几个小时。也许你会觉得,几个小时的相守对于这些为此艰难奋斗了一生的情侣是多么的不公正,但它们毫无怨言。有时候,它们甚至来不及找到自己的所爱,就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而死去,不管它们是多么热爱活着,热爱一切,它们都将由于精疲力竭而死去。那轻盈的翅膀和纤弱的身躯从高高的树梢飘落,如花瓣般纷繁美丽。它们逝去的生命和枯叶、落花一起随风飘飞,纷纷扬扬。而它们的后代却已经开始重复它们的命运,一代代永不停息……”

在小虫子里获得美

对于在都市生活的人而言,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麻木穿梭、在公共巴士的河流上漠然飘浮,已经越来越处于一种“审美疲劳”的状态。
  就像赵力先生所言,“也许是繁忙的现代生活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也许是日渐”精明“的我们逐渐失去了解与直接利益毫不相干东西的兴趣;也许是某些被扭曲的标准使我们习惯了对卑微者不屑一顾;也许仅仅是它们中的大多数其貌不扬,甚至根本无法让我们看清……总之,这些初看上去渺小、平凡、卑微,似乎与我们毫无关系的生命越来越远离了我们的视野”。
  但是,当职场打拼让你处于“审美疲劳”的时候,我们期待《图文中国昆虫记》将重新唤醒你对生命世界的审美欲望。当你试图另在别处寻找生活的亮点的时候,请跟我们的镜头一起去发现就在身边、但的确是一个完全陌生并远离尘嚣的昆虫世界:“这个世界真的很美。蜗牛的拥抱,毛毛虫的队列,蜘蛛捕食,蜜蜂成为植物的美餐。”
  当食虫、饲虫等都成为一种时尚时,我们同样期待你能多走一步,让寻虫、赏虫成为你在户外旅游时一种重要的活动,只有这样,《图文中国昆虫记》才能成为你真正进入这个美丽新世界的入门手册。

寻找童年的梦

人到成年,那颗对昆虫的童心之爱就慢慢地给冰封了,渐渐地也就对飞行中可爱的精灵视而不见了,满目看到的都是那些“制造麻烦”的捣乱分子:比如说在文件中打地道战的天牛、让我们恨得咬牙切齿的蚊子以及让我们一见就有种捣毁的冲动的马蜂窝……
  “围观的人们欢庆胜利般地一拥而上,毫不犹豫地将这些毫无抵抗能力的虫子残忍地统统踩碎,而树梢上,失去家园的马蜂们绝望地久久盘旋……”
  正是基于此,〈图文中国昆虫记〉尝试着清除着人们头脑中关于昆虫一些根深蒂固的误解:比如说马蜂并非如我们想像的那样极富攻击性;一些原本无害的昆虫成为城市害虫的原因,与我们自身的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能不能对它们友善一点,细致关怀一点?毕竟,昆虫才是地球上真正的房东,而我们,只是强占了它们的地盘的房客而已。了解得越多,我们越要学会与虫共存。
  这并非理性的说教。〈图文中国昆虫记〉只是在试图慢慢的、一点一点地唤醒你早已失落的儿时的一些旧梦;从外婆扇着扇子讲萤火虫的歌谣,到周围有蟋蟀和各种昆虫的低吟,以及古旧书籍里的昆虫诗词……在这微观的世界里,你能找回曾经逝去的许许多多,如对蝴蝶仙子美丽的幻想、对蚂蚁雄兵的希冀、对萤火虫们的喜欢以及那些许许多多可爱的小精灵的怜爱。
  对!选读〈图文中国昆虫记〉时,我们期待每一个成年人的心中,对这些仿佛来自另外一个国度的小精灵,能充满更为友善的“爱”。因为赵力先生热爱昆虫,他把“爱”嵌进〈图文中国昆虫记〉的每一页的文字和图片,然后娓娓讲给大人和小孩这整个的故事,其实就是“爱”。
  因为有爱,我们似乎想见了在〈图文中国昆虫记〉中,你重拾儿时旧梦的快乐。;
  因为有爱,我们似乎也预见了你从与虫共处的认识,到城市寻虫和郊野赏虫的冲动。
  也正是因为有爱,我们似乎也预见了你和你的孩子在一页一页的精美的图文中,开始了“我们一起成长”的美妙历程。
  这就是〈图文中国昆虫记〉全部的故事。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6 08: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16: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楼主,您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5 0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09: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4-19 19: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有趣的书,还想找到中文版的《昆虫记》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3 16: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给个纳米盘或其他链接吗?以前那个链接失效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10: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10: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07:55 , Processed in 0.2509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