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04|回复: 1

无限同情证监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2 00: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种种迹象表明,证监会压力很大。

  据媒体报道,前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对记者透露了两条信息,一是政府保留在必要时干预股市的权力。干预会用何种手段?他没说。他说了另外一条信息,即证监会正在研究A股、H股互换问题。(多数市场人士认为,A股、H股互换既非当务之急,亦非箭在弦上。)第二天,上证综指下跌211.00点,深成指下跌606.95点。同日,证监会发言人表示,中国并无计划允许A股、H股互换,屠光绍的讲话被误解。

  被误解的讲话和下跌不可怕,未被误解的“保留政府干预权”一说却令我有杞人之忧。

  屠先生的表态,使人真切感受到证监会很积极。积极不仅表现在建立制度、监管市场,也表现在“必要时”直接干预。他强调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像谈到某种道德责任。事涉投资者利益,证监会的作用始终应该是间接的。它通过建章立制、严肃管理,使市场健康运行,间接帮助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如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升到不排除干预行动的高度,市场的信用便岌岌可危。

  一如既往,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绝好理由。但一个尚在重重管制之中的市场存在不存在失灵的可能呢?小孩子恶作剧是因为失去理智或者道德败坏?归责于市场当然皆大欢喜,因为市场本没有责任人。但情况也在变化中,申明有最后干预权,证监会似乎勇于把与之对应的责任承担下来。

  显然,证监会再次试图明确自己在证券市场的角色类似央行在金融系统,即最后保护人。由于证监会不可能像央行那样,事后出钱摆平,它不得不依靠事先干预。这一影响市场的方式已经积累了大量先例。遗憾的是,投资者因此受到的教育好像并没有让他们养成对待风险的理性态度。相反,相当多数老投资者仍寄希望于抢先得到管理层出面干预的消息,而不是信赖自己对所投资股票的研究和分析,或者把投资委托给专业机构。

  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干预会加强信息不对称,加剧不同投资者获取信息能力的不平等。在市场已经出现非理性气氛时,干预和对干预预期的信息只会令市场预期更不稳定。原因很简单:每个人对“必要时”的理解大相径庭,据此采取的行动也不会一致。基于稳定目的的干预很可能适得其反。从报道中可见,屠先生尽量把最后的干预解释成市场经济环境中可行的调控手段,而不是计划经济环境中简单的长官意志。他也没有直接评论股价。以不说来表明证监会对市场和市场规律的尊重,是投资者乐于接受的一种暗示。不过,因为存在“必要时干预”的明示,暗示得到的光线太少了。

  出于“必要”,证监会在承受着不必要的压力。看到它无奈地放弃“有限责任”,我无限同情。但话说回来,谁让它管的是一个市场。而市场,是那么容易“失灵”
http://www.singtaonet.com/chinafin/200710/t20071019_63851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00: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作为金融政策检查和出台机构确实承担了很大压力,而且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政策一出,多方不讨好的局面。确实像文章所说的那样,证监会不可能像央行那样,事后出钱摆平,它不得不依靠事先干预。而在真正干预之前,证监会有必要进行多方调研,认真明盼形势,不要错误估计股市预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19:59 , Processed in 0.1926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