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14|回复: 0

[【其它】] 寻找复建圆明园的民间认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0 06: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筑学家汪之力在近日开幕的“纪念圆明园建园三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呼吁,应尽快恢复圆明园部分原貌,用作展示“圆明园事件”、清朝的政治和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园林,让圆明园成为保护世界文化的特殊纪念地。



  复建圆明园的呼声由来已久,但反对之声是如此强悍和浩大,以至于复建事宜只能徒留口头之上。拉锯多年,历史观针锋相对的双方都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锐利机锋和话语尊严,唯独圆明园本身在一点点凋零和破败———据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曹丽娟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和道光咸丰时期绘制的圆明三园盛世图对比,圆明园园内已有37处遗址消失。毫无疑问,话语之争再也不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实现和解,真正为圆明园做些实质性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显而易见,反对之声多见于民间,因此寻找圆明园修缮、复建的民间认同,当是实现和解的关键。没有无缘无故的反对,民间之所以反对复建圆明园,利益考量是很重要的方面:一则唯恐复建被商业利益所裹挟,从而使得圆明园沦为不正当权力与商家联袂图谋私利的堂皇招牌;二则是一种利益移情效应,即“与其花那么多钱重建一个赝品,不如多修几所希望小学”的实用主义。

  以笔者看来,后者不免有些情绪错置,前者却是政府机构、文化精英阶层所不能不察、不能不回应的。但事实上,在这纠结已久之处,我们并没有看到支持复建的一方拿出足够的诚意和纾解民虑的解决方案。于是,尽管双方都在谈论如何保护圆明园,但其实谁的眼里都没有圆明园。

  在此,当然还不能不提到一种盛行的观点,即所谓“直面废墟论”。这种观点不仅在民间,甚至在文化精英阶层内部都有一定的市场,但我们必须说,直面废墟的结果只能是使圆明园成为货真价实的废墟,不仅丧失历史反省的意义,甚至连观瞻的意义都聊胜于无。一个荒草丛生的圆明园绝不是我们对历史的责任,而是一种耻辱。

  保护圆明园不容无尽等待。当务之急是尽早结束目前这种有始无终的话语隔阂。既然复建圆明园没有民间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复建的支持者们就要拿出一整套保持圆明园文化纯粹性的方案来取信于民;对于民间来说也理应放弃那种非此即彼的斗争思维,达成妥协和谅解的可能。

  以文明的名义,以历史传承的名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部分复建圆明园,是今天的中国人应该做也能够做的,如果我们沉耽于话语之争而无所作为,实在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不负责任。人不应活在既往的耻辱中,就像圆明园无论以什么理由都不应活在废墟中。

  张若渔(湖南教师)

FROM: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4754523

个人认为复建部分圆明园在现在形势下是可行的,没有必要全部复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15:35 , Processed in 0.38666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