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04|回复: 11

[【文史类原创】] 由两则史料管窥传统社会灾荒的频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7 01: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首发】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灾害发生之后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就可能由灾害变成灾荒。一般来说,大灾大荒,小灾小荒。具体说来,在灾害变灾荒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人类社会自身的抗灾能力差,也不是因为灾害本身的严重程度,而是其他一些人为因素。

“日前兵乱流移,民方复业,而官吏节次增起税额,及和买折帛,数目浩瀚,人户尽力供输,有所不给,则复转徙流亡,无复顾恋乡井之意。其幸存者,亦皆苟且偷安,不为子孙长久之虑,一旦小有水旱,则复顾而之他。”

这是《朱熹集导读》(王瑞明 张全明 巴蜀书社 1992年6月)第265页的一段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宋代灾荒一般不会很严重,在农民有一定财富累积的情况下,他们应该可以比较平稳地度过。传统社会的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落后,在很多地区很可能就是靠天吃饭,丰歉参半应该是比较接近事实的写照。这样大多数农户依靠丰年的积累,在熬过灾荒最初的那段时间,就应该可以顺利地等待下一个丰年的到来。第二,灾荒从长远和总体来看,没有打破一般农户迁徙流亡和留下熬荒的天平。但是兵乱和苛税的介入却严重的打破了这个平衡,即“人户尽力供输,有所不给,则复转徙流亡,无复顾恋乡井之意。”

“伏蒙圣恩,即日降出,而户部下之本路漕司,漕司委官究实,复以甲部取旨施行,百里疲羸,日夕仰望圣泽之下流,不啻饥渴。而户部乃以去岁议臣之请,复下漕司,责以对补,吏民相顾,悼心失图,臣愚惶惑,亦不知所以为计。”

这是《朱熹集导读》(王瑞明 张全明 巴蜀书社 1992年6月)第266页的一段话。这一段话说明在赈济过程中,烦琐的官方救灾程序大大限制了政府及时将救灾款物下分至地方,正如朱熹所说他自己这样有修养的人都有点迷惑了,更何况是其他平民百姓。朱熹这样有名望的人请赈还要经过那么烦琐的过程,更何况一般的县太爷呢。其实下分至地方的钱物并不是很多,“不过细绢一千五十余匹,钱二钱九百余贯,未为甚费”,就是这样不多的钱物也要经过好几道手续,结果缓不及急,给救灾带来极大的不便和严重的后果——吏民悼心失图!

综上,传统社会的一般农户可以依靠多年的积累勉强不至于一遇灾荒即流徙,灾荒基本没有打破他们流与留的生存平衡。然而,这一平衡却因兵乱和苛税的介入被严重打破。灾后官方救灾措施的缓不及急,无疑加剧了流民的产生,最终导致平衡的颠覆。正所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01: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脑袋瓜有点不好用了,敬请各位拍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02: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的头昏眼花,最终坚持看完了。

我觉得写的不错,只是读起来有点凹口。
  
  尤其欣赏后面的那句,“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07: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Z兄的文章很容易被引申而变得敏感,比如:在多数时候,出现全国性天灾的可能性很小。可是有一个特例…… 又如,导致社会灾害频发的原因,是人的因素大于天的因素,这在许多情况下是“真理”。所以,在环京津出现五百万人的贫困地带更多是人的因素造成的: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 ... F%E4%BA%AC%E6%B4%A5
  今年家乡是五十年少有的旱灾,电话里母亲告诉我近万人的大村几乎决产,而整个河北北部数百万土地根本就没有下种: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 ... %E7%B4%A2&meta=。感谢社会的发展,那里今年根本没有流民,大家生活受到的影响不大(更为贫穷的坝上地区是什么情况我还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07: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xinghuit于2007-10-17 07:09发表的 :
  Z兄的文章很容易被引申而变得敏感,比如:在多数时候,出现全国性天灾的可能性很小。可是有一个特例…… 又如,导致社会灾害频发的原因,是人的因素大于天的因素,这在许多情况下是“真理”。所以,在环京津出现五百万人的贫困地带更多是人的因素造成的: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 ... F%E4%BA%AC%E6%B4%A5
  今年家乡是五十年少有的旱灾,电话里母亲告诉我近万人的大村几乎决产,而整个河北北部数百万土地根本就没有下种: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 ... %E7%B4%A2&meta=。感谢社会的发展,那里今年根本没有流民,大家生活受到的影响不大(更为贫穷的坝上地区是什么情况我还不清楚)。
引用第2楼眷恋阳光于2007-10-17 02:46发表的 :
我看的头昏眼花,最终坚持看完了。

我觉得写的不错,只是读起来有点凹口。
  
  尤其欣赏后面的那句,“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无奈肚子里墨水少,加上晚上写东西脑袋瓜不太好用,所以。。。。望两位兄台多提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08: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文章而论,z兄有就个案或孤证立论的嫌疑:标题所提出的话题很大,但论证却靠一个人的两段话,有点不够。 我想,论证它至少需要更为丰厚和充实的史料,或是对历史更为宏观的把握。
  在宋代,福建除了闽北闽西之外,也算是发达地区了,泉州还是当时的海港中心。就算是闽北和闽西,自然条件还是不错的(雨量绝对充足,物产极为丰富),出现大的、持续几年旱灾的情况几乎没有,而涝灾只会影响很少的一段时间。可以说,朱子任职的地方较之于全国其他地方而言,有些特殊。这当然不是说朱子任职地区没有出现过灾情。朱熹集里记载有不少朱子救灾和祈雨的案例。我只是说,至少在朱子任职的地区而言,天灾对于当地人来说,很难单独成为造成其流离失所的原因,但是换个地方情况可能就会大不一样。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论证都很清楚,除非是战乱、瘟疫和自然 灾害同时发生,否则一个地方灾民大批的流离失所,还真的要多从人的方面去找原因,也只有这样才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09: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xinghuit兄的批评很有道理,z兄怎可拿二条文字史料便要来「管窥传统社会灾荒的频发」,这实在不甚严谨。这几条引文顶多只能说宋代,甚至朱子时代的现象,是否如此,我们没有研究此一问题,也无可置喙,然而,要引朱子的话,至少也应该出示较为正式的篇名,出版时地,「《朱熹集导读》(王瑞明 张全明 巴蜀书社 1992年6月)」第﹡页云云的引用方式,实在是不合格的。「天作孽尤可违」,「尤」应是「犹」字之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0: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历史,胡言乱语两句————

全国范围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只是因为国家大。可能这就是xing兄说的“容易被引申……”

我和眷恋兄的看法不同,好像所有的大灾难的作孽者都不是受害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txy4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0-17 1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某报云:西北救灾,每户人家分到灾款一元。。耐人寻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0: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就文论文,不要再作发挥。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20: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的简单考察。
  余以为灾害与灾荒虽经常混用,但用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余个人以为用饥荒似乎更加妥当一些。
  关于灾害的定义有很多种,尚未有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规范性概括。兹举三例:
  
  中国学者罗祖德等定义为:“灾害是由自然原因、人为因素或二者兼有的原因而给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后果的祸害。”

  澳大利亚学者w.尼克.卡特认为,“灾害是一种突发的或逐渐积累的自然或人为事件。它的侵害是如此的严重,以至于受影像的社会必须对它采取专门的对策。”

  日本学者金子史郎把灾害定义为:“它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关系密切,常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这样的自然现象称为灾害。”

  总得来说包含以下内涵:1、灾害是一不幸事件;2、体现在对人类的不良影响上,造成人类物质财富的损失;3、缘由可能来自自然,也可能来自社会。
但是从各种定义来看:灾害强调的是一种现象。

在中国古代社会,灾害并非均作用于人,更多的是通过造成农作物的减产或绝收从而影响人类生活。从过程来看:灾害--荒歉--饥馑。因后两者文献中不好区分,所以可称之为饥荒。

如果笼统的用灾荒一词,有可能表示的是灾害的涵义,也有可能有灾害至饥荒整个过程,故而容易引起歧义。以兄所文,该是指饥荒吧。

请多多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1: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诸君的积极回帖,小z受益良多:第一,征引史料最好用原著里的话;第二,概念界定要明确,如10楼所分析的那样,灾害强调的是一种现象,而在传统社会灾害更多的是直接作用于农作物,故此灾害与田地荒芜、农业歉收和饥饿流民相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饥谨一词更适合于以往灾害的发生情况。而灾荒是对灾害发生,作用于社会并最终造成流民这一动态过程的笼统表述。至于何为饥,何为荒,邓云特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一书中有详细说明,有兴趣者不妨看一下。第三,个案的选择要慎重。x兄指出福建相对来说是一个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特殊地区,不能代表一般。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恰好证明了在下的分析。“战乱、瘟疫和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否则一个地方灾民大批的流离失所。”试想在福建这样一个“先进地区”尚且需要朱熹这样的名人三番五次请赈,最终还是没有阻止流民的产生。其他相对落后的地区,生产条件差,又无清正廉洁的官员办赈,情况也便可想而知了,所以说在传统社会灾荒基本上没有单独打破农户留与亡这一对平衡,正是在其他一些因素,如兵乱、苛税以及官赈不力的交互作用下,流民才大量出现。从这一点来说,灾荒的产生人为因素要远远大于灾害本身的影响。当然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具体到每一个地区情况自当具体再分析。

再次感谢各位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02:39 , Processed in 0.16692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