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0-29 12: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romulus 在帖子里说:
slough98说我所指的“典型特征”其实更类似于“区别性特征”,难道“区别”和“界定”在这里有什么不同吗?
这两个分句间的语义关系似乎是反驳,那就让人感到你认为“典型特征”就等于“区别性特征”(不是类似,就是等于),因此偶才又展开了一段解释。
romulus说:
我从未表示过我承认“典型范畴”的存在,也从未表示过我不承认“典型范畴”的存在。
偶觉得这种说法并不是科学的认识态度,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典型范畴理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成为认知语言学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如果你表示怀疑,那就得提出怀疑的理由。这方面建议我们再一同看书学习。
romulus 一再问到典型范畴理论(原型理论)在词语中的释义操作问题,其实你完全可以自己找到这方面的资料。
张柏然教授在《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序中说:
《新牛津英语词典》释义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传统的语义学认为语义就是使语句表达的命题成真的必要充分条件,或称“真值条件”。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概念结构和概念结构的形成过程有直接的关系;还认为,范畴与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一个范畴内部各成员的地位是不均等的,有的是范畴的典型成员,有的是非典型成员。正如词典前言中说:“语言学家、认知科学家等研制出分析用法和语义的新技术,《新牛津英语词典》充分利用这些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强调用法和语义的‘中心和典型性’,以区别与传统的‘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
章宜华教授在论文《原型释义问题探讨》里说:
"充分必要条件"把一个概念范畴的所有成员看成享有共同语义特征的等值词,排斥不具备某一特征的同类成员;或者说因为某一成员不具备某一特征而把它视为非必要条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它的释义功能.原型理论则是把原型作为一个概念范畴的最佳事例,而这个范畴容许有不典型的,不完全的,甚至是例外的非原型成员存在,这就避免了"充分必要条件"死板,僵化的一面,从而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描述词义.如mother(母亲)这个词就难于用充分必要条件做明确的定义,因为接受受孕卵细胞的mother,捐赠卵细胞的mother,抚养非亲生子的mother,和未婚的mother之间没有共享的"必要条件".还有的是在生理学意义上是mother,而从社会规范上来讲却不能叫她mother,如在199!〕年初许多媒体都报道了美国的一个40多岁的妈妈接受受精卵移植,替20多岁的女儿怀孕生子的事情,这位孕妇生下来的是她的外孙女而不是其女儿.在现代社会,生母也不一定是"亲生''mother.可见就连"母亲"最典型的特征"giving birth to achild,也不能作为这个概念范畴的"必要条件",而只能说是典型特征.根据原型理论,我们可以按其拥有典型特征的多少,把上述的mother区分为"原型的母亲"和"非原型母亲"。
当然,正如章教授在同一篇文章里指出的:
原型理论最初是用来解释自然事物的,后被引人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用于研究自然语义的形成与分解,在80年代末期又形成了原型语义学(Kleiber, G. 1990).把原型理论引人词典释义则是近十年的事,在这方面尝试最多的还是韦尔兹毕卡(Wierzbicka, A. 1990s)和梅尔库克(Mel'cuk. 1, 1988,1992).但原型现仅局限于对部分语词自然语义的分解,其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且语义表达方式及使用的元语言都与词典释义的要求相差很远;况且对原型理论本身的认识和表述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表达式也是多种多样.因此要把原型理论引人词典释义,还需我们辞书工作者来认真地研究原型理论,并针对词典的释义特点,建立一套词典学原型理论和原型模型。
所以,要完全回答romulus 关于典型范畴理论的辞书学实践问题,有待于将要出版的诸多专著了。
不同语言词典释义的表达方式区别,涉及到关于语言个性重要性的认识,偶不认为只是“角度”问题。总的来说,大家求同存异,在讨论中深入认识吧。不过,偶觉得真正系统全面的讨论,还需通过学术论文、专著来进行,希望看到romulus在词典释义方面的大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