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南农见了一个久违的师兄,三年多了,以为他已经毕业,正在某处高就,没想到一切依旧,还在实验室里苦苦煎熬,未来还是未知,仿佛还是我们几年前在一起的那种感觉.
聊了一会儿,知道他的文章还没有发(南农要求一篇SCI),按照实验进展,应该够了,可是导师就不发话,他只能呆在那默默地流汗叹息,苦苦期盼,用他自己的话说,犹在坟墓中生活一般.他的同门,有很多读了五年、六年都没拿到学位。在导师眼里,他们不是人人敬仰博士,只不过是一个个干活的机器罢了。只要他觉得有用,就让机器永远转下去。
身同感受,不禁很悲哀,读博那么辛苦,究竟值不值?前几年还可以,博士毕业到一个小城市有房子、有经费,工作轻松愉快,才两三年间,一切都变了,不管你是哪所学校的,出来想找份如意的工作都很难,更别谈其它的待遇,那些学工科、或是学外语、管理之类的或许要好些。而学生物的到哪都不受欢迎,几乎没有什么前途。我和师兄以前都是做分子的,成天泡在实验室里,做那些大量的,重复性的实验,简单又枯燥。出不了成绩,随时还要面临老板的无情责骂。付出太多,得到太少。常常夜深无眠,黯然神伤,未来更是无法想象,犹如一首歌所唱:“幸福是否只是一种传说,我永远都找不到”。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有些大学教授就是包工头,对待自己的学生苛刻、挑剔,总想用最少的付出还榨取学生最多的劳动,就象包身工一样看待,完全束缚在实验室,不能有一点自由,毫无师生情谊。 比起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资本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的科研已经完全变质,虚假造做,一些教授高高在上,象包工头一样指手划脚,可怜的学子们流血流汗,拚尽青春,来换取一个近在咫尺,却又遥遥无期的明天。
写下这篇小文章,想敬告那些想考博的朋友们,尤其是学生物分子方面的,读博更要三思后行,付出不一定就有回报;也别迷信什么长江学者,知名教授,如果你选到了变态导师,你就死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