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549|回复: 15

[【其它原创】] 陌生的苏联文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2 21: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联崩溃以前,曾经叱吒风云,左右世局,是世界两强之一。苏联的文学,在我的阅读记忆中,落在文学世界的边疆,被边缘化。这和冷战时代,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将其“妖魔化”有很大的关系。而我来自的社会,唯一的视角(窗口)就是美国,我们往往用美国人的眼睛看世界。这或许能够早早知道,美国后院南美洲新文艺思潮。古典欧洲,所谓西欧英、法、德等国近现代小说艺术,倒从未减少过敬意。法国福楼拜的作品,如《三个故事》,教育我什么才是好小说,大师出神入化,将简单素材,化为完美的浮雕艺术。或是出于个人体会,格外喜欢英国维吉尼雅.吴尔芙散文风格,她的《一间自己的屋子》、《论小说与小说家》,才女风范,令人神往,她的小说,兴趣反而小些。

唯一的遗憾,就是苏联文学。苏联的古典作品,其实一直很普遍,市面皆可买到、看到。说来惭愧,杜斯妥也夫斯基撰写的《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罪与罚》,或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小说,没有一本拜读完毕。当时我觉得不合胃口,有一种奇怪的情绪,不愿意花时间进入那个“陌生”的领域。可是若说“陌生”,比这更疏远的文本世界,不也能够慢慢克服。晚近一些符号学大师写的书,或是夸张的后设小说,那才让人倒足胃口。自此,就跟纯文学一刀两断。还是看看通俗的大众小说吧。当时对苏联文学的拒绝,我想还是受到外在大环境的影响,自动关闭了个人心灵的门。

苏联文学在中国,曾经走红过一个世代,以后苏联退出,文学艺术的影响力也连根拔起。最近读到篇苏联小说迷,忆往事的文章(作者:数帆老人),作者从少年时代阅读苏联读物说起,那个中苏并肩的时代。文章要说的无关政治。那个世代除了“政治”的苦难,还有曾经铭记的欢笑与哀愁,都来自阅读。来自那个北方国家的小说、童话,文字的种种。他,苏联,并非“一无是处”。一个政治世代过去了,当时的心灵记忆也同样被抹煞,被鄙视,作者无限低回、不舍。他想为温暖过自己心灵的,远方伏尔加河上记忆里的灯火,留下一点书写的痕迹。作者翻开往日书页,心灵的扉页打开了。年少时,人人不免都有过孤独与茫然的时候,陪伴他左右,在黑夜中的那盏灯火,不在远远的北方,一直就在阅读者的身边,不曾真的熄灭。现在它再次燃起。苏联倒塌了,记忆的火种还在,藉着文字重新活一次。往事并没有随风而逝。

回到我对苏联小说的无知。记得有一次跟朋友说起,且是沾沾自喜说,我还算知道苏联有本《静静的顿河》。溯源而上,这本翻译了一半的书,译者其实也是来自旧时代,四九年以后才离开中国。早年有一段时间,今日世界出版(属美国新闻处)美国文学读物,从马克吐温、福克纳、费兹杰罗、到海明威,到当代美国大师之作,应有尽有。这是苏联文学曾经在中国蓬勃的对立面。我曾开了一个书单,刊在读书网。书单里面不少书,近年也在大陆再版上市,时代真的不一样了。后来小石(石头)大约也为这个书单有一点震动(不知道,我猜的,毕竟我的书单开在之前),小石先后把这套书能发的都发了。真是感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美、苏文学,在中国的消长,可见一斑。

(首發「国学数典」2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extra=page%3D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2 21: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提供首发链接并在那里标明“本文转发至网上读书园地”。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23: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extra=page%3D2

第二贴

一位朋友在发长文,我随后评点。觉得有些贴稍稍改几个字,可以单独成文。
如果不欢迎这个方式,就不再转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3 13: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草兄的出现是这里的大好事,醉版提醒只是要发帖形式符合版规罢了,至于帖子内容,想来醉版看了开心还来不及呢。希望白草兄更多地把好文章发过来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2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字有点混乱哦,能不能整理一下再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23: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parivraj于2007-09-13 13:58发表的 :
白草兄的出现是这里的大好事,醉版提醒只是要发帖形式符合版规罢了,至于帖子内容,想来醉版看了开心还来不及呢。希望白草兄更多地把好文章发过来啊,呵呵。

我想应该是来自台湾的白姐姐or妹妹吧。。总之才女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6: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文姊姊,不敢当。
现在讲求中性美,短发、平胸、骨瘦如柴。俺已经退流行了,胖了,正在发愁。姊姊可有妙方?

如borhes所说,这篇文字真的混乱些,当时脑子乱,字语成了切割的碎片。也不想再改,留个证据警惕。文章最后一段道出重点,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2 10: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文姊姊????

全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2 12: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别的网站叫什么?难道你不是女孩子?
老钱顶天立地须眉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2 12: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文姊姊

老钱顶天立地须眉男子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19: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兄别生气阿。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
所以,不可说,不可说。就是中性,无需多礼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贴文字不通顺,现在已经不能编辑,这个贴子有所修正和增加一些文字

苏联崩溃以前,曾经叱吒风云,左右世局,是世界两强之一。苏联的文学,在我的阅读记忆中,落在文学世界的边疆,被边缘化。这和冷战时代,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将其“妖魔化”有很大的关系。而我来自的社会,唯一的视角(窗口)就是美国,我们往往用美国人的眼睛看世界。这或许能够早早知道,美国后院南美洲的新文艺思潮,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可以当个预言的先知。

对于英、法、德等国家,古典欧洲近现代的文学与艺术,自然从未减少过敬意与亲近,这是西方文化所谓的"正宗"。法国福楼拜的作品,如《三个故事》,曾教会我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小说,大师出神入化,将简单素材,点石成金,化为完美的浮雕艺术。或是出于个人体会,格外喜欢英国女作家维吉尼雅.吴尔芙的散文风格,她的《一间自己的屋子》、《论小说与小说家》,才女风范,令年少时代的我,异常神往。可惜,她的小说,我的兴趣反而不大。

唯一的遗憾,就是苏联文学。苏联的古典作品并不难发现,书店里面,图书馆的外国文学栏,皆可买到、看到。说来惭愧,杜斯妥也夫斯基撰写的《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罪与罚》,或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小说,没有一本拜读完毕。当时我觉得不合胃口,有一种奇怪的情绪,不愿意花时间进入那个“陌生”的世界。可是若说“陌生”,比这更疏远的文本建构,来自其他的异域,不也能够慢慢克服?我想还是受到外在大环境,西方主流言论的影响,对那遥远的好像位于火星的国家,出于敬畏,心灵选择了封闭。而火星,我还可以仰望星空,在内心理面描绘他的面貌,对于苏联则否,它像是位在另一次元的地府。令阅读人不自觉地视为的黑暗的故乡,行者止步。

苏联文学在中国,曾经走红过一个世代,以后苏联退出,文学艺术的影响力也连根拔起。数帆老人忆往事,从少年时代阅读苏联读物说起,思想起那个中苏并肩的时代。他要说的无关政治。那个世代除了“政治”的苦难之外,总还有什么曾经铭记在心的…,也都来自于阅读吧。那个北方国家的小说、童话,文字的种种,使人快乐、使人哀愁。他,苏联,并非“一无是处”。当一个政治世代过去了,当时的心灵记忆也要一起被抹煞,被鄙视,被贴上”不正确”的标签? 作者无限低回、不舍。他想为温暖过自己的心,远方伏尔加河上记忆里的灯火,留下一点书写的痕迹。

作者翻开往日泛黄的书页,走廊上久远以前的晚照悄悄地映入,心灵的扉页打开了,记忆里面的书有着时光的味道与颜色,雾濛濛属于心的宇宙。年少时,谁没有过孤独的、茫然的时候,陪伴他左右,黑夜里的那盏灯火,不在远远的北方伏尔加河上,一直就在阅读者身旁,仔细听──那翻阅书页的少年,年轻的笑声、叹息声、还有对未来的憧憬。不曾真的熄灭,那盏心灵殿堂里的灯火,现在再次燃起。苏联倒塌了,可是记忆的火种犹在,藉着文字重新再活一次;往事并没有随风而逝。

回到我对苏联小说的无知。记得有一次跟朋友说起,且是沾沾自喜说,我还算知道苏联有本《静静的顿河》。溯源而上,这本翻译了一半的书,译者其实也是来自旧时代,四九年以后才离开中国。早年有一段时间,今日世界出版(属美国新闻处)美国文学读物,从马克吐温、福克纳、费兹杰罗、到海明威,到当代美国大师之作,应有尽有。这是苏联文学曾经在中国蓬勃的”对立面’。我曾开了一个书单,刊在读书网。书单里面不少书,近年也在大陆再版上市,时代真的不一样了。后来小石(石头)大约也为这个书单有一点震动(不知道,我猜的,毕竟我的书单开在之前),小石先后把这套书能发的都发了,真是感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美、苏文学,在中国的消长,可见一斑。
http://www.rbook.net/viewthread. ... p;page=4&extra= 第35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22: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联的,法国的,总是经常跟“革命”“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可能不适合我们的口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13: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提到的那些是俄国古典文学,认真说来不算苏联的。
至于楼上的讲法就太缺乏常识了。苏联文学大家所在多有,且对苏联现实的反思远远超越我国。比如说写《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的索尔仁尼琴,写《日瓦戈医生》的帕斯捷尔纳克。后来流亡美国的有纳博科夫,布罗茨基,苏联本土默默无闻的大家有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等等。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爱伦坡的《岁月生活人》,有些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13: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mlove4u于2007-10-17 22:35发表的 :
苏联的,法国的,总是经常跟“革命”“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可能不适合我们的口味。

口味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15: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南溟于2007-10-18 13:16发表的 :
楼主提到的那些是俄国古典文学,认真说来不算苏联的。
至于楼上的讲法就太缺乏常识了。苏联文学大家所在多有,且对苏联现实的反思远远超越我国。比如说写《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的索尔仁尼琴,写《日瓦戈医生》的帕斯捷尔纳克。后来流亡美国的有纳博科夫,布罗茨基,苏联本土默默无闻的大家有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等等。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爱伦坡的《岁月生活人》,有些介绍。

这篇回贴是为朋友数帆老人在天涯‘闲闲书话’ 《伏尔加河上的灯火--从苏联小说透视苏联的兴亡》所写的回贴,我多在读书网和数典回贴。朋友们也可以去看看,上面有链接。

您年轻,对中苏并肩的年代没有感受。配合数帆老人这篇文章,所有旧俄沙皇时代的小说,在苏联垮台以前,都放在苏联名下。当时,不能预知他的消亡,苏联就是旧俄的继承人。
现在苏联已经不存在了,称俄罗斯文学,帝俄时代的文学。更精确的说法,不受改朝换代的影响,就如您所说的"俄国古典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02:25 , Processed in 0.12717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