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70|回复: 0

[【经验与求助】] 中药“甘草”浅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 13: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今本草,论“甘草”一味,或谓其善能调和诸药,解诸药毒,或指其养血补胃,益气补虚,又云其利咽,止咳嗽。其论最杂,让人莫衷一是。至谓其诸经无不走窜,炙用则安中,生用则泄满,于学者尤增困障。今约诸家之意,汇通而言,甘草功用只是一条:善兴脾阳。
  古论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胃气之“胃”,非今解剖学上盛饭之囊,非今日所言“胃”,实乃脾耳。古人脾胃不分,统今日解剖学上的胰脏入脾。说“无胃气则死”,实际上是说“无脾气则死”,也就是说,胰脏坏损则不治。胰脏为激素分泌器官,一切消化皆赖之。甘草是治脾要药,故一切方剂,往往赖之。
   甘草最能兴起胰脏的功能,用中医术语,就是能大兴脾阳。古人多用炙甘草,以蜂蜜炒过甘草,是为炙甘草。蜂蜜本含生物激素,而脾为人体胰腺器官,受蜂蜜炙过的甘草作用,分泌功能亢进,表现于外,就是消化能力成倍增加。人体受病,脾脏往往郁抑,现于外者,食欲不振,甚则呕吐恶心,欲进诸药,必不能顺利受纳。为纳诸药,首在振奋食欲,此必责之于脾,必用甘草。因为蜂蜜激素与脾的胰腺细胞大能相合,故兴脾必用炙甘草。生甘草本有调脾作用,奈何病人之脾在郁抑状态下,受纳甘草的药性,微有不合,脾脏虽振,尤不能妥贴。然而,生甘草毕竟能生发脾阳,致使脾阳动荡,尽管微有不合,尤能激荡肠胃,引起下泄,此种下泄,非是体内虚寒,乃因脾阳动荡所致,于病家亦有小补。
   炙甘草入脾,致使消化功能高扬,善能纳受诸药。这就是古人说的调和诸药。而古医家用炙甘草,其量极轻。理由在于,病家脾郁,不能受药,故需炙甘草小调脾阳;药草之毒,尚须保留,以袪身体之病,故炙甘草不可大用。如果用大量炙甘草,消化功能太强,则砒霜入口,亦成美食,诸药入口,其毒性一律被化解。病家服药,本要借药草之毒,以袪肉体之病。消化功能被大量炙甘草振起太强,则诸药无复药性。
   仲景治胃下水饮,有甘草干姜汤,只炙甘草、干姜两味药,炙甘草用量甚大。这是专欲兴脾袪水,治消化不良所致的证。辅药只是干姜一味,所以,甘草用量大,与干姜用量等。干姜也是兴脾之药,水流湿火就燥,两味药性相仿,合用以倍增力。此属脏无他病,惟脾阳不兴耳。凡非此类,炙甘草用量必轻,以防解化诸药毒性而碍治疗。
  炙甘草非真能解诸药之毒,只是兴脾。脾阳大兴,消化能力过旺,则诸毒自解。
  炙甘草非真能益气补虚,只是兴脾。脾阳兴,则谷气化,精气生,虚自除。
  炙甘草非真能利咽止咳,只是兴脾。脾阳兴,胃下水饮得解,咽自利,咳自止。非水饮之咽痛,非水饮之咳,虽与甘草,必不能解。
  甘草非炙用则补,生用则流走泄气。惟脾含胰脏,胰乃激素生产器官,必借蜂蜜激素才能相合,生用甘草则微有不合。
  甘草非能走窜诸经,只是兴脾。脾兴则胃气生,胃气生则诸经得养,以外在现象观之,古人以为善走诸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01:40 , Processed in 0.2360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