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552|回复: 12

[【政法哲学类】] 《哲学研究》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 18: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在和书园朋友的讨论中,又提到了维特根斯坦,今天翻出以前做的笔记,为感兴趣的朋友贴上来,希望能有小小用处。综述部分参考文献如下,文中不再标明具体出处,后面的原文摘抄则标出了中译本的页码以供查找。

《哲学研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陈嘉映译,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在阅读过程中也参考了以下三本书:
1、Ludwig Wittgenstein,translated by G.E.M. Anscomb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 the German text, with a revised English translation,Oxford ; Malden, Mass. : Blackwell, 2001.
2、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涂纪亮,《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逝世于英国剑桥。他是20世纪六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从血统说,他多一半是犹太人,但他母亲是天主教徒,他本人也受洗为天主教徒。他出身豪门,父亲是奥地利钢铁工业的大亨。少年维特根斯坦在家里接受教育。他从小爱好机械和技术,十岁时就制造出一台能够实用的简单缝纫机。他的最初志向是成为一名工程师:他的兴趣渐渐集中在喷气发动机方面,于是他在1906年秋天来到曼彻斯特大学学习航空工程,他对螺旋桨的一些想法和设计多年后获得了实际应用。由于设计工作的实际需要,维特根斯坦努力研究数学,在此期间他读到了罗素的《数学原理》,并由此了解到了弗雷格的工作。数学的逻辑基础引起了维特根斯坦的巨大兴趣,他极为推祟数理逻辑的成就,把从传统逻辑到数理逻辑的发展比作从星相学到天文学的转变。他决意放弃航空工程,转而从事哲学。他来到耶拿,向弗雷格请教,并听从弗雷格的建议,转到剑桥,问学于罗素门下。1912年2月1日,他离开曼彻斯特大学,成为剑桥三—学院的学生。在随后的两年间,他为剑桥留下了令人目眩的光辉形象,并且赢得了剑桥大学两个最杰出的哲学家,穆尔(G.E Moore)和罗素的友谊。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一年,维特根斯坦在挪威隐居,在他为自己营造的小屋里研究逻辑学。战争爆发后.他自愿加入奥地利军队,后来成为一名军官。战争期间,他完成了哲学短篇《逻辑哲学论》的初稿;现在,这部著作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成就之—。
战争结束后。他在一段时间内对哲学感到厌倦:他找了几份临时工作,曾经做过园丁和旅馆的行李搬运工,后来在奥地利当了6年小学教师。在20年代后期,他对专业哲学的兴趣再度复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与维也纳学派的领导人施里克(Moritz Schlick)的友谊所致。1929年,他重返剑桥,很快就被授予博士学位,并被选为三一学院研究员。1939年,他继承穆尔之位,成为剑桥大学哲学教授,并一直坐在这把交椅上——其间稍有中断,那是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英国战时民间服务,去医院做护理员和实验室技术员——直到1947年,当时,他为获得更多的时间写作而退休。

他虽然写下洋洋巨篇,但是,除了一篇简短的书评,他生前发表的唯一的哲学著作是《逻辑哲学论》和《亚里斯多德学会全刊》(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上的一篇短文。他的文献执行人已经出版了其他一些哲学遗著,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是《哲学研究》,改书出版于1953年。他的一些学生也把听他课时记的详细笔记付诸出版。

从外表上看,维特根斯坦中等身材,纤弱,金发碧眼。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集中的精力与奇异的风度相结合,赋予他最超凡的魅力,把那些热切而忠诚的学生吸引到他身边。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通过教学,而不是出版著作,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坚固的信徒圈。

维特根斯坦不是哲学专业出身,哲学史的造诣不深,在哲学方面,维特根斯坦熟悉叔本华的著作,并通过叔本华对康德和佛教有所了解。在哲学和宗教邻近的领域,维特根斯坦熟悉克尔凯廓尔和詹姆士的一些著作,他特别钟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作品。维特根斯坦不是一个学者型人物,但他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素养。他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深刻感知,以及他在理智上的特殊天赋,使他在哲学上达到了其他哲学家难以企及的深度。

【主要著作】
维特根斯坦的早期著作有《1914-1916年笔记》,这些笔记对解释维特根斯坦的成形著作有极大帮助,因为他的成形著作,特别是《逻辑哲学论》,采用的是极其简约的形式。通过这些笔记我们可以看到书中的命题怎样生长定型,但是这些笔记的价值也许更多在于其中包含了很多犹豫。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哲学著作,于1919年出版,次年出版英译本,立即在哲学界引起轰动。它主要是从战时笔记摘编而成的。在给罗素的一封信中,维特根斯坦称“我相信我已经最终解决了我们的问题”,并补充说:“这听上去可能很傲慢,但我不得不这样认为。”他自己觉得这本书写得“像水晶一样清晰”,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没人能理解”,因为“它推翻了我们所有关于真、类、数的理论以及所有其他理论”。维特根斯坦把这本书的中心论题概括为:什么能被命题(或语言)说出(或思想)(gesagt),什么不能被说出而只能被显示(gezeigt)。这一点在该书序言中是这样表述的:“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概括如下: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但维特根斯坦以为他已经解决了一切哲学问题,退隐山林去当小学教师。

维特根斯坦于1928年重返剑桥,并于1936年接替穆尔成为哲学教授。经过长期思考,他放弃了《逻辑哲学论》中以逻辑规则为意义标准的思想,转而采用日常语义规则为意义的标准。他后期的主要著作为《哲学研究》,他在写作、思考过程中写了大量的笔记,被辑录在《哲学评论》。《哲学语法》、《蓝皮书和褐皮书》、《关于数学基础的议论》。《关于心理哲学的议论》、《片断》等书中,临死前写了《论确定性》。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前言中说,这本书只有和《逻辑哲学论》相对照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这不仅是内容上的对照,而且也是风格上的对照。

【写作背景】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代表作品。维特根斯坦1929年重返剑桥,除了一篇短短的论文,没有再发表什么文著。他曾准备出版一本书,即《哲学研究》,大致写作于1936-1945年,但他最后还是放弃了出版的念头。1947年退休后,他继续写作该书第二部分,但未完成。他去世后不久,他的学生安斯康姆和里斯编订全书并译成英文,1953年以德英对照的方式出版,第一部分是主体,第二部分是些残篇。


与《逻辑哲学论》比较,《哲学研究》的写作风格有很大改变。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力图以接近于几何严格性的定义方式引入诸基本概念,这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文体,但结果并不成功,不少研究者分别指出某些概念语间的使用在逻辑上并不完全自洽(感谢白马西北驰老师指出错误,原笔记ocr为“治”)。哲学概念不是几何概念,不是靠严格定义获得其力量的。维特根斯坦改变了他对哲学本质的看法之后,也随之改变了他的写作风格。《哲学研究》中几乎没有严格定义的术语,字面十分简单。不过,由于它是由一系列札记组成的,更由于这些简单的话语中富寓深意,所以这仍然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8: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著导读】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维特根斯坦像希腊哲人一样,直接面对问题,在我们这个议论纷纭不知真理为何物的时代,坚持走在真理的道路上。他并不那样反复申说真理是道路,他以走在真理之路上显示这一点。维特根斯坦并不深通哲学史,但他以最本真的方式继承了源远流长的西方哲学,继承了哲学最基本的艺术,为那些看似只能各说各话的事情发现论证。

《哲学研究》(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完成于1945年,第二部分写于1946-1949年间。第一部分有693节,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第二部分分为14个大段,其中以第十一个大段最长,占整个第二部分一半以上的篇幅。马克斯·韦伯等人的观点在《消费社会》一书都得到批判的继承。《哲学研究》这本书的语言通俗,几近“口语”,但要深入把握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中所力图表达的看法和思想却颇为不易。原因在于:该书并未以我们所熟悉的哲学著作的方式端出和展开某种哲学理论体系;相反,它以反对理论体系建构的姿态,在日常语言的地基上对各种哲学理论、哲学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透视、诊断和解构。因此导读和摘录选定以下几个题目对该书进行介绍:语言游戏、意义即使用、家族相似、生活形式、实指与样本、私有语言论题等。

在对以上几个题目介绍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维特根斯坦前期和后期观点的异同:

1.从说明到描述
在对哲学的性质和任务的看法上,维特根斯坦在前期和后期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逻辑哲学论》中,他声称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哲学的任务在于说明(explanation),使思想在逻辑上变得明晰。在《哲学研究》中,他仍然承认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不过,他认为这种活动主要不是说明,而是描述(description),哲学是一种“纯粹的描述活动”。说明是科学的任务,描述乃是哲学的任务。他在对哲学的性质和任务的看法上发生这种根本转变,来源于他后来抛弃了早期所持的语言和世界有其本质结构的观点,抛弃了早期所主张的“图像说”,不再认为命题和事实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不再认为有什么可以据以确定命题的正确形式的标准。因此,他后来认为哲学家的任务不是说明,不是澄清命题的意义,而是描述命题有什么功能,起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的等等。

2. 从肯定本质结构到否定本质结构
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对他在前期持有的这种关于语言和世界具有本质结构的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断定语言和世界都不具有任何本质结构,否认命题是事态或事实的逻辑图像,认为语言由多种多样的语言游戏组成,而语言游戏植根于生活形式之中,因此哲学应从描述日常语言的实际用法着手,逐步澄清各种哲学混乱。

3 从逻辑分析到语法研究
维特根斯坦这种把哲学任务归结为描述的观点,是与传统哲学关于哲学的首要任务在于进行逻辑分析的观点截然不同的。这里所说的“传统哲学”,主要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以弗雷格、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以及维出纳学派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冢所主张的那种把逻辑分析看做哲学的首要任务的观点。

后期维特根斯坦彻底抛弃把哲学的全部任务归结为逻辑分析这种传统观点,同时也否定了逻辑的崇高地位,否定数学和数理逻辑对哲学研究的重大作用。 (停云兄和我对这种说法保留自己的意见)

维特根斯坦虽然反对把哲学的主要任务或者全部任务归结为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但他并不反对对语言进行其他形式的分析。不仅如此,他十分强调哲学家要认真研究日常语言的实际用法,把这看做哲学家的首要任务。因为,在他看来,各种各样哲学问题的产生都来源于人们对语言有了某种误解。

他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通过研究语言表达式的用法来排除因对它们的误解而产生的哲学困惑,他把这种哲学研究称为“语法研究”。哲学问题不是经验问题,而是语法研究问题。我们不可能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哲字问题,而只能通过语法研究,也就是通过仔细地观察我们语言的工作情况,通过考察大量的语言事例,弄清楚我们怎样误解语言的用法,才能逐步地加以解决。他不打算在其著作中提出任何系统的理论,而是举出语言实践中大量的具体事例,以便向人们提出一些用以消除误解的启示。

维特根斯坦前期和后期观点的异同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一书中阐述了语言游戏论这个观点,抛弃了前期的图像论,不再认为语言只是实在的图像,不再认为语言只有表述实在这一种功能,转而强调语言游戏多种多样,具有各种功能。又如,他提出功能论的意义理论,批驳了前期的指称论的意义理论,强调词的意义在于词的使用,而不在于词的指称。又如,他提出“家族相似”这个新概念、批驳了他前期坚持的事物和现象都有其本质的观点,放弃了他前期对精确性的执着追求,转而承认意义的不确定性。又如,他改变早期对形式语言的推崇,转而强调日常语言的作用;他不再像前期那样强调逻辑分析方法,转而重视语法研究:他不再像前期那样重视现象语言的作用,转而重视物理语言的作用,如此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8: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将就上文所提到的几个题目对本书进行介绍:

1. 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Sprachspiel]这个概念是《蓝皮书》里提出来的,最初是指“孩子刚开始使用语词时的语言方式”、“语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语言”,在让些原始形式中,思想的过程相当简明,所以,我们要研究真假问题,命题和实在一致不一致的问题,研究断定、假设、疑问,去看看这些原始形式大有益处。这时,“笼罩着我们语言的日常使用的心埋迷雾就消散了。我们看到种种清楚明白的活动和反应。”然而,这些简单的形式和更复杂的形式并无鸿沟相隔,“通过逐步增加新的形式,我们可以从诸种原始形式构造起诸种复杂的形式”。《哲学研究》也曾这样说到语言游戏,包括“孩子们借以学习母语的渚种游戏”和“原始语言”。

“语言游戏”有比这远为广泛的意义:“我还将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第7节)。语言的原始形式是和人类其他活动编织在一起的,我们在场景中学会说话,在场景中理解语句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语句逐步脱离特定的场景,话语套着话语,一个词的意义由另一个词或一串词来解释。若把语言视做一个大领域,有一个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边缘地带,这个边缘地带就是语言游戏。

上述意思,德文原词Sprachspiel远比中文译名“语言游戏”表达得更清楚。Spiel比“游戏”宽得多,德国人把戏剧叫做Schauspiel,把节庆叫做Festspiel。这个词自然还有其他种种“游戏”所不能反映的意味,若用一个短语解说,我大概会说那是“没目的的自由活动”。

游戏不是一些遵循规则进行的机械活动,游戏首先是乐趣、情趣、旨趣,这些东西比规则更加重要。游戏这个概念是有点特别,一方面,游戏自由自在而无目的约束,另一方面,多数甚至所有游戏都要遵从一定的规则。游戏的约束不是来自因果,而是来自规范。维特根斯坦用了很多篇幅讨论规范和遵守规则。

【摘录】


第一部分P3-206

1.语言游戏
本书中说到的语言游戏,包括“孩子们借以学习母语的诸种游戏”和“原始语言”。P7[§7]我们还可以设想,第2节里使用话语的整个过程是孩子们借以学习母语的浦种游戏之—。我将把这些游戏称为“语言游戏”;我有时说到某种原始语言,也把它称作语言游戏。
维特根斯坦自己举的例子有:P4[§2]建筑师傅A和他的助手B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A在用各种石料盖房子,这些石料是:方石、柱石、板石和条石。 B必须依照A需要石料的顺序把这些石料递给他。 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使用一种由“方石”、 “柱石” 、“板石” 、和“条石”这几个词组成的语言。A喊出这些词,B把石料递过来 —他已经学过按照这种喊声传递石料。P6-7[§7]教的人指着石头,学生说“石头”这个词。学生重复老师前面说的话。说出石头的名称,跟着别人说的念,这些也可以称作语言游戏。想一想跳圈圈游戏时用到的好多话吧。

但是,“语言游戏”有比这远为广泛的意义:P7[§7]我还将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这个概念还提示遵守规则。维特根斯坦在本书中用了很多篇幅讨论“遵行规则”([§§143-242])。P93 [§199]遵从一条规则,作一个报告,下一个命令,下一盘棋,这些都是习惯(风俗、建制)。理解一个句子就是说:理解一种语言。理解一种语言就是说:掌握一种技术。P94[§201]对规则的掌握不尽是[对规则]的解说;这种掌握从一例又一例的应用表现在我们称之为“遵从规则”和“违反规则”的情况中。P94 [§202] 因此“遵从规则”是一种实践。以为[自己]在遵从规则并不是遵从规则。因此不可能“私自”遵从规则;否则以为自己在遵从规则就同遵从规则成为一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8: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2.  意义即使用

在《哲学研究》的第1节维特根斯坦就提到了“意义即使用”这个想法:“‘五’这个词的意义是什么?——刚才根本不是在谈什么意义;谈的只是‘五’这个词是怎样使用的。”第43节断言:“在使用‘意义’,一词的一大类情况下——尽管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可以这样解释‘意义’:一个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不要问意义,要问使用,这是《哲学研究》的一个中心思想。

其实,虽说维特根斯坦早期的基本思路是另一种,但“意义即使用”的想法在那时已经萌生, 他在《逻辑哲学论》中说:“在哲学中‘我们实际上用这个词,这个句子作什么’这个问题不断带来富有价值的洞见”[6.211]。在他思想转变时期,他更屡次表明哲学语法的任务就在于描述语词的用法。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用法代替意义,例如,这两个词的意义一样可以换成说这两个词的用法一样。但我们注意到,维特根斯坦提到“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哪些是例外呢?维特根斯坦的著名研究者贝克和哈克认为例外是指姿势的意义、自然现象的意义等。一个笑容或一次哭泣有意义,但只有在很特别的情况下,我们才会说到“用他的哭泣”。但下面会讲到,这些自然行为本来属于另一类。使用是比意义、意谓更广的概念,即使能够用“使用”代替“意谓”,反过来却不行,“使用一把锤子”不能说成“锤子意谓……”。不过,单就语词而沦。我们也可以举出另一些例外,例如忽然想起了这个词的意义,他虽然常用这个词但始终没弄清这个词的意义,这里都不宜把意义换成使用。更突出的例外是:他在某种意义上使用一个词之类。最后应当指出,即使意义在外延上能和使用互换,也不说明语词的意义等于语词的使用,就像有肾脏的动物和有心脏的动物外延相同而内涵却不同。反过来,男和牡几乎从不能互相替换,但这两个词在一种很强的意义上意思相同。实际上,维特根斯坦自己也时不时说到“词的意义”、“句子的意思”[第49节.第80节等等]。语词的意义是个日常用语,从维特根斯坦的一般思路来说.我们就会设想它的一般用法是正当的,如果出现问题,多半是这个用语诱导了某种错误的反思,例如把意义看做一种实体:而这正是维持根斯坦要求我们防范的主要错误之一。的确,人们比较容易把“意义”误解为某种实体,但不大会把“使用”或“用法”误解为某种实体。

我们使用语词,语词是些专供使用的东西,我们遣词造句,使用语词说话。但我们通常并不使用句子。我们使用语词的目的是用来构成句子,而说出句子就是说话,说话编织在实际生活之中。只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我们才说“使用句子”,例如“恭请圣安”这样的句子,有它固定的使用场合,可以说有个“用法”,有这种固定“用法”的句子,像语词一样收在词典里。但我们通常只谈语词的用法,谈不上句子的“用法”。在近似的意义上,一个天然的姿势或笑容可以有意义,但我们通常不能“使用”它。维特根斯坦主要是把语词而不是把语言整体比作工具,不过他既说“使用语词”也说“使用句子”,这是容易导致误解的。当然,在一种更广泛的意义上我们使用句子,就像我们说使用信号,但不要因为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使用句子”而混淆了使用语词和使用句子的区别。
“使用”这个概念提示工具性,这正是维特根斯坦所要强调的。《哲学研究》里有很多段落把语词比作各式各样的工具。想一想罗素等人最喜欢用书桌之类举例来说明语词的意义。我们就能看出把语词比作工具是多么不同的一种思路。书桌之类的例子隐含着对语言的反映论式的理解,而使用工具的思路有助干纠正这种理解:一件工具不镜映对象,它适合作某一件工作;语言的功能不在于反映世界,而在于像使用工具那样对世界作出应对。为醒目计,可以说,语言的功能是反应而不是反映。当然,为了适合某些工作。工具也在某种意义上反映现实,但这不是像镜子那样的反映。

我们可以从工具和有用的角度来看待语言。不过应当提到,从总体上看,工具不止于有用。工具不仅改变它所处理的对象,而且改变它的使用者。

维特根斯坦一向把语词的用法和语词的学习联系起来考虑,通过这一联系我们可以在更深处领会语词用法的多样性。“核桃”是一个词,“二”也是一个词,但学会这两个问是十分不同的过程,也包含了十分不同的理解方式。”春夏秋冬”和“东南西北”表面上是两个相似的语词,然而却是两类十分不同的经验的形式化。维特根斯坦一般地反对过度概括,有时竟声称不要作任何概括。本来有差别之处,当我们把形式弄得一般齐,就得另有形式把差别表示出来。

语词的发音形式、书写形式大同小异,往往模糊了语词用法多样性这一至关重要之点,名词、颜色词、数词等等,它们的用法是不一样的,学习、使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但对每一个词我们好像都可以问:“这个词意渭什么”或“这个词的意义是什么”,由于问法的一致性,好像就建立了词的本质的一致性。然而,你说使用有不同的使用方式,我不也可以说意渭有不同的意谓方式吗?可以,但使用这个概念更容易提示其内容的不同,“不同的使用方法”比“不同的意谓方式”或“意义的不同种类”要清楚得多。这部分是由于“意义”这个词的名词性要远过于“使用”、“用法。一类。因此,“意义”这个词更容易诱导人们建构实体性的共相概念,使用论的一个主要目标则是祓除这样的共相概念。


使用提示一种可公共考察的过程而意谓容易引向内心意象,这也是维特根斯坦更愿选择“使用”的一个缘由。我们将在下面关于私人语言和自然理解的讨论中看到这层深意:用使用来代替意义和意谓还有一个优点。使用比意谓更广,专名可能没有意义,但我们仍然使用专名。

使用这个概念固然有种种优点,但若把“意义即使用”理解为口号,理解为维特根斯坦对“意义”的定义,以为只要把意义都改写为使用,语言意义问题就解决了,那就太轻易了。“意谓”和“使用”都是一些提示词,所需关心的是这些名号下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9: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3.  家族相似

在维特根斯坦以前,有不少思想家曾反对共相的观念,主张有些语词所称的各个或各种事物并没有惟一一个共同之处,而是其中的一些和另外一些有些相似之处,另一些又和此外的一些有些相似之处。尼采、詹姆士等都明确阐述过这一思想。不过,直到维特根斯坦明确阐述了家族相似的观念,这一观念才广为人知。在《蓝皮书》里,维特根斯坦注意到“对一般概括的渴求”,井尝试分析这一渴求的原由。其中第一条就是我们倾同于认为一些事物之所以归在一个—般语词之下是因为它们具有某种共同的特征。他举“游戏”为例,指出种种游戏并没有一种共同的特征,而是形成了一个家族,让整个家族的成员具有某些家族相似之处。“一个家族的有些成员有一样的鼻子,另一些有一样的眉毛,还有一些有一样的步态;这些相似之处重叠交叉。”与此相似,一个概念之下的各种现象A、B、C、D并不具有惟一一种或一组共同性质,而是A相似于B,B相似于C,C相似于D,等等。《哲学研究》也用大量篇幅探讨“家族相似”这个概念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维特根斯坦自己明确列为家族相似性质的概念有游戏、数、词、句子、语言、读、引导等等,他对其中有些概念的家族相似性质做了相当详尽的研究。另外一些提法似乎暗示他认为一切概念——甚至包括专名——都具有家族相似的性质。

有些洞见,虽然新,却不是靠奇巧怪异吸引人,平平正正把道理说出来,就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家族相似”概念就属于这类并不大常见的洞见。从纠错的角度讲,家族相似概念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共相观念。共相是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单从这一点说,家族相似概念就十分重要。共相概念不是哲学家编造出来的,对语词或概念的初级反思很容易自动导向共相概念。哲学中的大量讨论是针对哲学史上既有理论的,但若这种理论不是日常反思的自动倾向,只是某个哲学家的想入非非,反复辩驳就会味同嚼蜡,最客气可以说,只有学术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9: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4.  生活形式

“生活形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语言游戏”这个概念紧密相联。在前期著作中,“逻辑形式”这个概念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看来,语言之所以能够表现实在,正是因为语言和实在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到了后期.“生活形式”这个概念取代了“逻辑形式”这个慨念的地位,因为此时维特根斯坦已不认为语言和实在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转而强调语言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

生活形式”在《哲学研究》中一共没出现几次,但却是该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语言只有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被理解,“想象一种语言就叫做想象一种生活形式”[19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9: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5.  实指与样本

维特根斯坦把意义和使用联系在一起考虑,也把语词的意义和学习语词的过程联系在一起考虑。学习语词的首要方式也许是指物识字。

我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学习语词,例如可以通过一个定义懂得“切线”这个词。在这形形色色的方式中,实指方式或实指定义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我们用来作解释、下定义的语词追本溯源也是通过实指方式学会的。我们也通过种种实例感知种种经验学习较为复杂较为抽象的语词。我们通过一场战斗或一场电影学会“英勇”、“懦怯”这些词。不过,实指在学习名称时最为突出,学习其他语词的时候,我们会辅以其他解释,所学习的语词越抽象,实指所占的比重越小。但指物是学习语词的方式,解释语词的方式,而不是把一个实体式的意义连接到语词上。你可以指着特雷莎修女教给我“高尚”这个词,但特雷莎修女并非“高尚”的意义。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通过实指学习语词都不只是建立一个词和一个对象的关系,而且同时也是建立语词之间的联系。“勇敢”不止是和勇敢的行为相联系。同时也和懦弱、鲁莽等等概念相联系。我们在索绪尔章讲到语词之间的形式联系,不过,索绪尔只关注这种形式联系,不关注语词的现实来源。反过来,语词意义的指称论忽略了语词之间的形式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9: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6.私有语言论题

所谓私有语言论题,指的是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能有私有语言的论证。这个论题在《哲学研究》里占有大量篇幅,集中的讨论从243节到315节。但其前其后的很多段落也与这一论题直接相关。

维特根斯坦用了很多篇幅批判私有语言的观念,并不是因为从前有哪个哲学家明确主张私有语言,但他的批判并非无的放矢,”私有语言”这个名目下集合着关于语言本性的多种错误看法、混乱议论。例如,不少人主张话语的意思都是人心自会,而人心各自不同,这种看法差不多等于主张私有语言。对这种比较粗浅的议论,我们不妨直接反驳:我们实际上经常互相听得懂,而不只是自以为互相听懂,你现在和我争论,不正说明你我的语言不是私有的吗?但人们还可以主张,并非话语都是私有的,只是有一部份语言是私有的。艾耶尔就是一例,他一开始认为可以创制完整的私有语言,后来认为私有语言最多只能是嫁接在公共语言上的分支:公共对象的命名和述说是公共可理解的,但另有一些私有对象、私有经验/感觉,其命名和述说只有一个人懂。艾耶尔绝不孤单,很多人觉得感觉表达式的意义是私有的。

陈嘉映认为维特根斯坦对私有语言的界定大致上是明白易晓的,只不过随着争论的发展有时需要界定得更细致一些。他承认维特根斯坦在反驳私有语言时并不是每一处都想得很清楚。个别论证会产生误导,但他的几条主要思路是连贯的;多数情况下,是这些思路的深度和广度使它们难解,而不是维特根斯坦的表述不够清晰。


“私有语言”是根据陈译,我和停云兄都觉得译为“个人语言”也不错,不过似乎与某些学者译parole为“个人语言”混了。陈译也许注意到这一点,所以译为“私有语言”吧,虽然有点拗口,但是不至于弄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9: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7. 哲学语法

维特根斯坦强调从描述的意义上使用“语法”一词,首先,他在研究中所关心的是语言的用法,而不是语言的各种形式(词法)及其组合方式(句法),后者则是语言学家关注的对象。

【摘录】
P200 [§660] “我当时要说……”这一表达式的语法和“我当时能继续说……”这一表达式的语法具有亲缘关系。

在一例中是回忆起某个意图,在另一例中是回忆起某种理解。

P131 [§350]询问证实—个命题的可能性及其方式,只是从一种特跦形式询问:“你是什么意思?”其回笞则是对该命题的语法的一种贡献。

在大多数场合下,维特根斯坦是从“语法”—词的广义上,即从“哲学语法”这种意义上使用“语法”一词的。

P101 [§232] 遵从某类灵感和遵从一条规则,这两种过程有什么区别?因为它们确实不一样。 在遵从灵感的情形下,我等待指示。 我将无法教给别人怎么遵从那条线的“技术”。除非是说我教给他某一类倾听方式,某一类感受性。但那样的话我当然就无法要求他像我那样来遵从那条线了。

这些都不是我根据灵感行动的经验和遵从规则行动的经验;而是语法注释。

P163 [§496]语法不说明语言必须怎样构造才能达到其目的,才能如此这般对人起作用。语法只描述符号的用法而不以任何方式定义符号的用法。

P164 [§497]可以把语法规则称作“任意的”,如果这说的是:语法的目的无非是语言的目的罢了。

P136 [§371] 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

P136 [§373] 某种东西是哪一类对象,这由语法来说。(神学之为语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 11: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louselice^_^于2007-09-01 18:42发表的 :
3 从逻辑分析到语法研究
维特根斯坦这种把哲学任务归结为描述的观点,是与传统哲学关于哲学的首要任务在于进行逻辑分析的观点截然不同的。这里所说的“传统哲学”,主要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以弗雷格、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以及维出纳学派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冢所主张的那种把逻辑分析看做哲学的首要任务的观点。

后期维特根斯坦彻底抛弃把哲学的全部任务归结为逻辑分析这种传统观点,同时也否定了逻辑的崇高地位,否定数学和数理逻辑对哲学研究的重大作用。 (停云兄和我对这种说法保留自己的意见)

维特根斯坦虽然反对把哲学的主要任务或者全部任务归结为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但他并不反对对语言进行其他形式的分析。不仅如此,他十分强调哲学家要认真研究日常语言的实际用法,把这看做哲学家的首要任务。因为,在他看来,各种各样哲学问题的产生都来源于人们对语言有了某种误解

他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通过研究语言表达式的用法来排除因对它们的误解而产生的哲学困惑,他把这种哲学研究称为“语法研究”。哲学问题不是经验问题,而是语法研究问题。我们不可能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哲字问题,而只能通过语法研究,也就是通过仔细地观察我们语言的工作情况,通过考察大量的语言事例,弄清楚我们怎样误解语言的用法,才能逐步地加以解决。他不打算在其著作中提出任何系统的理论,而是举出语言实践中大量的具体事例,以便向人们提出一些用以消除误解的启示。

维特根斯坦前期和后期观点的异同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一书中阐述了语言游戏论这个观点,抛弃了前期的图像论,不再认为语言只是实在的图像,不再认为语言只有表述实在这一种功能,转而强调语言游戏多种多样,具有各种功能。又如,他提出功能论的意义理论,批驳了前期的指称论的意义理论,强调词的意义在于词的使用,而不在于词的指称。又如,他提出“家族相似”这个新概念、批驳了他前期坚持的事物和现象都有其本质的观点,放弃了他前期对精确性的执着追求,转而承认意义的不确定性。又如,他改变早期对形式语言的推崇,转而强调日常语言的作用;他不再像前期那样强调逻辑分析方法,转而重视语法研究:他不再像前期那样重视现象语言的作用,转而重视物理语言的作用,如此等等。
.......



我有个问题想请教:



如何把逻辑和语法彻底的辨析开。
我个人觉得,逻辑的反面好像是混乱,而语法研究当然不是混乱的吧,那仍然是逻辑分析的范畴。
我觉得自己说得有点道理,但是更希望哪位能将这两个概念分开,那将是精彩的。



另:我觉得固守逻辑分析确实有欠缺之处,逻辑(约等于意义)好像是有不确定性。我们可以提出自洽的多重逻辑体系。不确定性导致纷繁复杂,陋见认为这也是维特根斯坦想抛弃,否定逻辑分析的动机所在。但是,大师提出的“语言游戏”这个解决方案似乎也具有纷繁复杂的特征。似乎只能用“日常语言”来约束“语言游戏”的范围了。大师探寻逻辑分析产生的意义的不确定的来源是对语言的误解,这一点我看的颇为模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 11: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存此心兄,在第一个问题上,我和你的疑问是相同的。不过陈嘉映、涂纪亮书中倒是持这种观点:
后期维特根斯坦彻底抛弃把哲学的全部任务归结为逻辑分析这种传统观点,同时也否定了逻辑的崇高地位,否定数学和数理逻辑对哲学研究的重大作用。 (停云兄和我对这种说法保留自己的意见)

不过我不是哲学专业的,更没有什么哲学功底,不敢乱说话,只敢保留意见,有机会向行家请教。

“语言游戏”这个解决方案(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对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有着深刻的影响。我正在做这方面的阅读笔记,兄也可以参考一些文章,如: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
吴世雄, 陈维振 - 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4 -

哲学语境中语言认知的规约性与交际性问题
隋然 - 外语学刊, 2006

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 观为指导的篇章理解模型探讨及其应用
罗钱军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语言与世界的结构全息——哲学与语言学共同关注语言行为的缘由
刘利民, 钱冠连 - 外语学刊, 20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2 02: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读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读了十几页也不明白他说了些什么,感觉他是在做文字游戏。但还是有些收获。1、让我对“逻各斯”有了那么一点理解。2、终于理解了维特根斯坦为何那么地反对哲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6 13: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对维特根斯坦的见解(后期哲学思想)越来越认同了。
再看以前自己的问题,显得很浅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3:42 , Processed in 0.2065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