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31|回复: 9

[【文史类原创】] 《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读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31 22: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重读了李伯重先生的《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谈几点感想吧。

1、鲜明的唯物史观
李先生早年师从傅衣凌先生于厦门大学,曾着力钻研过《资本论》,这一点在书中有很好的体现,比如他以资本主义萌芽开篇,继之以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等理论,贯穿于全书的也是辩证唯物史观。

2、逻辑严密
《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一书逻辑严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从全书整体来看,由萌芽情结入手,揭开了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与演化方式的讨论;接着笔锋直指江南这一富庶地区,并对唐宋革命提出了有力的置疑;随着讨论的进行,李先生又对与江南地区相关研究的几个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述评,比如过密化理论、年鉴史学等等。与这一线索和理路并行的是对史学方法的探讨,这两条线索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在全面展开之后,作者又于书末详述自己的体会和感想,指出汉学的尴尬处境及其以后发展方向。这样,由一个大家熟知的萌芽情结入手,历数各相关研究,最后总体评价并指明以后的研究方向,从这一点来说,该书的逻辑体系是完善的。第二,在具体章节上,限于能力,仅以本书第一个专题为例。本专题在指出资本主义萌芽深入人心和广为人知之后,点出中国史学研究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支持这一论点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界对什么是资本主义界定不明;其次,外国有中国也要有的民族争气心理;最后,单元—直线进化史观的必然产物。紧接着作者在专题的第四小节深刻剖析了萌芽情结的影响,并指出了正确对待这一情结的态度。从问题的提出到分析再到解决的角度来看,这一专题(“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历史?)的逻辑是合理和完善的。

3、一点感想——西方环境下的汉学研究
作者在书中指出汉学是西方学术的产物,其核心正是西方中心主义。导致汉学尴尬地位的因素除了作者说的中国以前弱国地位和当今西方学术话语权之外,我认为还应该包括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劲发展势头。面对当今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体育等的优势,我们民族自卑情结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这多少也会反映在学术研究中。

4、本书的几处纰漏
在正文第三十六页第二自然段没有空两格,正文第七页第二个脚注似乎没有注明所引书籍的版本。

管见杂感,不妥之处望方家指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1 22: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我也仔细读过,几乎是我的一本小小“圣经”。但是我怎么没看出来“辩证唯物史观”?所谓“辩证唯物史观”是一个有特指的名词,好像无法用在李先生身上。云“以资本主义萌芽开篇”,好像李赞成此论似的,其实李是批驳的。

另外说“该书的逻辑体系严密”我也略有不同意之处,毕竟是论文的组合,虽然有着内在的联系性,但硬说其严密,似有未妥。

至于纰漏之处自然还有,不过这个无法苛求了,想让编校不出问题,在当今世上,比骆驼穿针眼要难得多。

鄙意以为,该书最大优势就如书名所显示的那样,是对传统经济史理论的一种批判。李先生那种广博和细心发现问题的能力,实在是值得学习的。特别是尽量让数字说话,而又与学术界形成深层次的对话的能力,是值得我辈晚来者考虑的。那种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不屑于参考同道研究成果的做法,是狭隘的,更是没有见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1 23: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天人合一于2007-08-31 22:50发表的 :
此书我也仔细读过,几乎是我的一本小小“圣经”。但是我怎么没看出来“辩证唯物史观”?所谓“辩证唯物史观”是一个有特指的名词,好像无法用在李先生身上。云“以资本主义萌芽开篇”,好像李赞成此论似的,其实李是批驳的。

另外说“该书的逻辑体系严密”我也略有不同意之处,毕竟是论文的组合,虽然有着内在的联系性,但硬说其严密,似有未妥。

至于纰漏之处自然还有,不过这个无法苛求了,想让编校不出问题,在当今世上,比骆驼穿针眼要难得多。
.......
1、在下说李先生以“资本主义萌芽开篇”并不是说他赞成资本主义萌芽的说法,而是想表达李由资本主义萌芽的诸多讨论而展开自己的论点和论证。

2、我学养不够,不敢对李先生的观点和理论妄加猜测,而他的逻辑体系却可以拿来讨论,故此就其内在一致性而言,我说他的书逻辑体系严密。天人斑竹说的不宜将论文合集说成是体系严密,这一点我赞同。而且我认为用一本书就将目前几大主要史学理论述评完,这本身就值得商榷。只是觉得功力不够,不好多加针砭。

3、内容好而编排有误给人的印象不太好,不过有几处错误也在情理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3 18: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看过第一章,很喜欢,文字浅白,没有任何故作高深的东西。对资本主义萌芽情结的分析的确很有意思,当是比较“同情”的理解。李伯重认为纯为解释老毛语录的御用说不成立,而归因于:二十世纪的中国自卑的民族心态+线性进化史观的误导。

私意以为,线性进化史观的背后的意识形态需求应当是绝对的主要因素。其实,为什么“萌芽”非要跟“资本主义”这个错综复杂的概念挂上钩,还不就是为了五阶段论的必然性作注脚么?

可以看出,李伯重是完全不同意这个研究思路(问题就提错了),当然他研究问题(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特殊性?)并不能绕开前人的积累(至少是资料性的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4 00: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martinu于2007-09-03 18:56发表的 :
粗看过第一章,很喜欢,文字浅白,没有任何故作高深的东西。对资本主义萌芽情结的分析的确很有意思,当是比较“同情”的理解。李伯重认为纯为解释老毛语录的御用说不成立,而归因于:二十世纪的中国自卑的民族心态+线性进化史观的误导。

私意以为,线性进化史观的背后的意识形态需求应当是绝对的主要因素。其实,为什么“萌芽”非要跟“资本主义”这个错综复杂的概念挂上钩,还不就是为了五阶段论的必然性作注脚么?

可以看出,李伯重是完全不同意这个研究思路(问题就提错了),当然他研究问题(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特殊性?)并不能绕开前人的积累(至少是资料性的积累)。
martinu兄为了回一个帖子去翻书,而且推敲入情入理,在下敬仰并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4 09: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沒有拜讀過李先生這本書,不過,從天人兄和zjiacai兄帖子內容,覺得二人的質疑和回應是不太對等的,zjiacai兄基本上沒有明確回應天人兄的批評。如天人兄指出李先生其實是批評“唯物史觀的”,則“贯穿于全书的也是辩证唯物史观”一說,有必要加以伸明,zjiacai兄似乎迴避了這一點。“就其内在一致性而言,我说他的书逻辑体系严密。”云云,還不如說李書論文題目與內容之間、整本書的章節安排,即天人兄所言「内在的联系性」,一定要提高到「该书的逻辑体系」云云,似無必要。自己的工作內容,時常要校對論文稿件,zjiacai兄所指此書「紕漏」云云,覺得還不如不舉,因為以校對過程發現的問題來說,「在正文第三十六页第二自然段没有空两格,正文第七页第二个脚注似乎没有注明所引书籍的版本」也是很輕微的小問題。我還以為老兄的評論會針對李先生個人的觀點提出商榷,否則,提出書中類似的小問題,似乎無太大意義,又不是在給中學生改作文呢! 比較想看看的是您在所言:「用一本书就将目前几大主要史学理论述评完,这本身就值得商榷」的意見裡去發揮,姑不論這一質疑是否一定在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00: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碰到y兄了,很郁闷,因为这次又被他抓了小辫。y兄剑气逼人,在下只好硬着头皮回一下。

在下曾就资本主义萌芽一问题下了点功夫,写成《英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一文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在下于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最后结合自己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相关原理进行了一些分析,自以为问题得到了比较满意的解决。就大陆的教育体制来看,在下所学到的应该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而在读李先生的著作过程中,对李的行文和理论分析隐约有亲切感。也正是基于此,在下才说李著唯物观色彩浓重。在下没有对等地回应天人斑竹,一来是觉得谈历史哲学性的问题不易说清,二来在下也没那么深的功力与诸位坐而论道,只好侥幸回避过去,没想到被y兄抓了个正着。

在下对错别字和格式规范很重视,虽然正如y兄说的是小事,但是在下觉得不能小视。个人的一个习惯是一旦发现所读之书有编排上的不规范,对那本书的评价会急剧降低,更何况李的成就和地位也不容许他的著作有这样不规范的地方。至于逻辑严密和内在联系性的问题,在下觉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天人斑也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不再赘述。

对李先生这样的人还是应该保持适当的尊敬,就我目前的水平还不足以提出挑战他的观点。尽管我们可以打出把一切权威拉在自己脚下的旗帜,尽管我们可以提出少年须张狂的口号,但是窃以为没有根基的张狂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李先生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讨论目前史学界流行的几个理论,出现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书中所列每一理论和研究成果都是名学者多年积累总结的结果,李仅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述评,恐怕不能面面俱到;第二,书中各理论和研究成果只是形式上并列在一起,没有用一条线,或者说没有用一个独特的问题意识来统领,这样也便产生了内在联系性与逻辑体系严密的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09: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z兄很挑剔啊,若「一旦发现所读之书有编排上的不规范,对那本书的评价会急剧降低」,那論壇裡有朋友指出一些學術著作存在大量的硬傷,老兄不是要聚而焚之了!呵呵。至於說到「李的成就和地位也不容许他的著作有这样不规范的地方」,我覺得有點誇大了。誰的著作不會出點小毛病,除了作者應自負的文責外,有時是手民之誤,有時是編輯排版上的問題,這怎麼好算到作者頭上呢?從作者遣詞用字,行文謀篇,我們可以見到其背後構思的理路,或說邏輯,我想,這應該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您帖子中說:「逻辑体系」,乍看之下,還以為是說李在書中建構了什麼樣的「逻辑体系」,不過,也許這是我自己吹毛求疵,或理解能力有問題。

寫寫讀後感,若能真對著作提出合理而有建設性的批評,我倒不覺得要去在意對方的地位云云。這倒不是說不應尊重他人的,不過,後生可畏嘛,不然老兄幹嘛寫這篇讀後! 我沒讀過此書,不過,想來以李先生的學術地位,加上天人兄上面的評述,他對「传统经济史理论的一种批判」,應該還是有所見的,其說有無道理、價值,和所用文字篇幅多寡似沒什麼必然關係。像我碼了一堆字,還不是廢話一籮筐,有人幾句話便可以說清楚了!至於說:「书中各理论和研究成果只是形式上并列在一起,没有用一条线,或者说没有用一个独特的问题意识来统领」,也許如天人兄所云,此書「毕竟是论文的组合,有着内在的联系性」;也許有一線索貫串之,兄未見出?而且,若說這麼產生了「内在联系性与逻辑体系严密差别」的問題,那我又有點迷惑了,兄在前面不是說「就其内在一致性而言,我说他的书逻辑体系严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8 23: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李伯重先生的一篇论文: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in New Perspective---Focusing on Rural Economy in Jiangnan during the Late Imperial Times,不妨参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2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益智出山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1:18 , Processed in 0.3217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