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53|回复: 10

[【文史类原创】] 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30 11: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通称宰相。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_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 、“相国”。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
在秦统一中国、实行丞相制度后,相权日强。到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更是迅速膨胀,并很快达到鼎盛时期。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萧何、曹参等一批名相出现,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几乎参与所有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还掌握选用官吏、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执行诛罚、主管郡国上计与考课、封驳与谏诤等权,还有一定的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在两汉时期,宰相涉权之广、职权之重,是后代宰相无法比拟的。但就在君相“坐而论道”之时,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由于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皇帝便想办法制约相权,宰相也就很快迎来厄运。仅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百余年间,相权虽然很大,但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而且在汉武帝之后,由于加强了皇权,抑制了相权,将政务中枢从三公府移入内廷,提高尚书台的地位,由尚书协助皇帝裁决庶政,尚书台便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尚书台长官尚书令则成了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一 切政令的长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西汉末年,改宰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一起为三公,亦称三司。三公并相时期,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丞相府、大司马府、大司空府。最后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东汉的三公是司徒、 司空、太尉,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的行政机构以后,为收发文书、起草和传达诏令的需要,另设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中书监和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中书省因掌管机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书省更为重要,古时有“凤凰池”和“凤池”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确立三省制度,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就是宰相。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宰相机构之变化与宰相名称之多变均较复杂。三省制度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到唐朝才真正得以确立。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是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长官称尚书令,左、右仆射为之副。中书省是秉承皇帝意旨掌管国家机要大事、发布政令的机构,其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所以人们也简称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又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唐初右仆射加“知政事”身份,参加政事堂会议,也是宰相。中书令迁右仆射,不加“知政事”亦为宰相。李世民继位后,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与侍中、中书令均成为宰相。唐初因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前当过尚书令,以后臣下不敢居此职,尚书省的长官由原来的副职左右仆射担任,执行宰相职务。唐中叶以后,皇帝另选重臣数人,授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衔,意即与中书、门下长官商量处理国务之官,是事实上的宰相。五代、宋代均沿袭唐制,在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是常事。北宋神宗元年改制,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孝宗以后,又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废三省制,实行一省制,即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其中设左右丞相、平章、参政等,行宰相职权。
明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挠政为名,杀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废丞相,使六部直隶于皇帝。废除宰相制后,相权被分于六部,国柄则集于皇帝一身废除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阁臣权力虽比宰相权力小得多,但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清代沿明制设立内阁,大学士即为宰相。雍正皇帝时,为防止内阁泄漏机密,在内廷设军机处,无定员,多时达六七人,称为军机大臣,处决要务。至此,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综观历史,可以把相权的发展概括为:秦统一六国之前为建立时期,西汉为鼎盛时期,西汉到明朝之前为调整时期,明清为衰落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0 11: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题目,小文章,还夹杂来历不明。
http://post.baidu.com/f?kz=72919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14: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出抄袭的内容,不然告你诽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14: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哪条制度规定不可以大题目小文章了,
什么叫来历不明,说说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14: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醉乡常客,你没搞明白,乱加什么分,书园论坛的版主就这素质,不分青红皂白乱加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0 14: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老百姓中的一员,素质有问题在所难免!

你的文章既然拿出来,别人就不能说吗?

没人说你抄袭,但你通篇未见引用文献,至少存在行文不规范的问题。

另:我不懂文史哲,将疑似文章贴出大家看。

http://post.baidu.com/f?kz=7291999
1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

  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黄帝至西周时期为萌芽期。在史书中,这一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的记载。这些职位实际已有辅助君王处理政务的职责,但尚未作为正式官称,所以也还谈不上建立宰相制度。西周是典型的分封制国家,天子分封他的宗族成员后,天子与诸侯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天子只管辖王畿地区,诸侯国对天子没有交税的义务,中央的财政开支靠王畿地区提供,诸侯国只是上贡,交一些土特产品;再就是军事义务,遇有战争,天子可以借用诸侯国的军队,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关系。在西周以前那种政治形态下,不可能产生宰相制度,所谓国家实际上是大家族,天子就是大家族的首领,身边只需要少量家族重要成员和近亲帮助处理事务即可,真正核心的行政运转体系在卿大夫那里,具体权力是在家臣手中,家臣是处理家族事务的总管。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形态下,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一个很系统的中央管理体系,更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宰相制度,但行政权力的萌芽和后来的中央政府的萌芽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的家臣制度。




  春秋至秦为创立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中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变化有:(1)世卿世禄体系被官僚体制冲击,形成了以官僚体制为主、世卿世禄为辅的政治体制。(2)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所冲击,乡里制度、郡县制开始建立,形成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并重的体制。(3)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因为政事繁多,国君一人难以应付,就出现了以宰相为首的朝官集团。为适应这种政治体制变化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各国招贤纳士,选贤用能,一批贤相名宰应运而生,活跃在周秦之际社会剧变的历史舞台上。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完整成熟的宰相制度便水到渠成,正式创立,成为后世沿袭相承的定制。春秋时期,以世卿、世大夫执政,当时所称的相,逐渐成为一个固定官名。到了战国,世卿制度被打破,相职在诸侯国内普遍设置。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

  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在秦统一中国、实行丞相制度后,相权日强。到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更是迅速膨胀,并很快达到鼎盛时期。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萧何、曹参等一批名相出现,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在君相“坐而论道”之时,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由于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皇帝便想办法制约相权,宰相也就很快迎来厄运。仅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百余年间,相权虽然很大,但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而且在汉武帝之后,由于加强了皇权,抑制了相权,相权就再也没有翻过身来。可见,宰相制度的萌芽和创立时期虽然很长,但它的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在宰相制度走向鼎盛的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其演变的特点是:(1)宰相人数多变。从西汉前期1人,到西汉后期和东汉时三公皆为宰相。(2)办事机构庞大。汉朝设丞相府(相国府),三公并相时期,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丞相府、大司马府、大司空府。最后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西汉丞相府属员多达300多人。(3)职责权限大。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几乎参与所有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还掌握选用官吏、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执行诛罚、主管郡国上计与考课、封驳与谏诤等权,还有一定的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在两汉时期,宰相涉权之广、职权之重,是后代宰相无法比拟的。(4)出身杂。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宰相出身也杂,从布衣到宗室,各种出身都有。(5)相权开始受到皇权的制约,其主要措施就是提高尚书台地位。



作者: 塞北人  2004-12-19 20:39   回复此发言  

--------------------------------------------------------------------------------

2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魏晋至宋为调整期。两汉时期,由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调整的核心是,皇权不断集中,相权不断被分割。但不同的君王有不同的特点和喜好,控制相权也就有不同的办法,因而宰相权力时而强化,时而又被弱化。第一次调整开始于汉武帝时期内外朝的设立,皇帝开始靠身边的心腹办事机构控制相权,但心腹办事机构日渐坐大后,又形成一个实际的行政中心,分割甚至取代了相权,最后形成了互相消长的内外朝。在进入调整期后,宰相制也屡有变化,最重要的是多相并存、三省出现。曹魏时,凡任录尚书事、尚书令及尚书仆射者,便成为宰相,执掌政柄,但这时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在名义上仍不失为宰相之号。至两晋时期,中书监、令便取代了宰相的职位。宋齐梁陈并相沿袭。这时所谓宰相,除录尚书事、尚书令、仆射及中书监、令外,还有侍中。北魏、北齐时,因魏晋以来的门下省逐渐发展起来,侍中权柄尤重。后周改制,以大冢宰为宰相,不久又置左右丞相。隋朝废三公,三省长官为相,称为“真宰相”。唐朝前期确立三省制,中后期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制。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宰相机构之变化与宰相名称之多变均较复杂。三省制度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到唐朝才真正得以确立。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是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长官称尚书令,左、右仆射为之副。中书省是秉承皇帝意旨掌管国家机要大事、发布政令的机构,其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所以人们也简称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又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唐初右仆射加“知政事”身份,参加政事堂会议,也是宰相。中书令迁右仆射,不加“知政事”亦为宰相。李世民继位后,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与侍中、中书令均成为宰相。从贞观元年起,以他官预宰相事便经常出现。一是以资格较浅的官员加“参议朝政”、“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专典机密”、“参议得失”等名号而预宰相事;二是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元勋功臣加“平章事”或“同三品”名号,使其可以继续预闻宰相事务。宋朝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也不固定,目的是分散相权。北宋沿袭唐代后期制度,设置中书门下省。在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是常事。

  元至清末为衰落期。因为宰相制度无论怎样调整,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所以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金朝罢中书、门下两省,实行一省制,以尚书省总揽政务。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明洪武元年设左、右丞相,丞相之下设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职,为其属员。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挠政为名,杀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废丞相,使六部直隶于皇帝。废除宰相制后,相权被分于六部,国柄则集于皇帝一身。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阁臣权力虽比宰相权力小得多,但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清朝从三院长官到内阁大学士,再到军机大臣、总理大臣、内阁政务大臣,宰相权力日趋淡化,皇帝集权则达到极点。而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中国古代的宰相制也终于走到它的历史尽头。    




作者: 塞北人  2004-12-19 20:39   回复此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0 18: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发展》一文所讲述的,是治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哲学的人们都需要熟悉的知识,也因为这部分读书人必须具有古代职官方面的常识,故尔,《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发展》一文,对于这部分读者而言,都是早已熟知的东西。
  但是,fengdaos先生的文章,我以为不能简单地定为抄袭。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与中国古代地理、中国古代书目等,都是治传统学问者绕不开的基础,在相当程度上,是被作为公共材料来看待的。专门作职官、地理等方面考证的学问除外,凡属已有定论的东西,都已成为人人可引,并且不必出注的公共知识材料。对于材料,不管引用者出注与否,一般不视为抄袭。
  涉及观点,才有所谓抄袭。fengdaos先生的文章,当然也有观点,他将古代丞相制度梳理了一条线索,这个内容也算观点,但是,这个内容以及这种梳理,都是早有定论的,仍然得归属于知识材料,而不能算作哪位作者的新观点,更谈不上抄袭。
   20多年前,巴蜀书社的著名编辑袁庭栋先生曾著有《古代职官漫话》,当时很受读者欢迎。袁先生的文笔朴素而多趣,比起当代诸多学者靠玩半思辨半实证的作风,大有可爱之处。袁先生的学问,读过他的书就有强烈印象,四个字:“淳朴札实。”
  《古代职官漫话》第二章《宰相》,谈的是历代宰相沿革,内容非常详细,但文笔轻松,读来一点不累人。单以《宰相》部分看,无论fengdaos先生的文章,还是网上那一篇,都未超出袁先生给出的内容。假如以抄袭论fengdaos先生,则网上那篇文章也难逃抄袭之嫌。fengdaos先生又何必要抄网上那一篇?
   平心而论,fengdaos先生将丞相沿革以2000余字交待清楚,勾提之功仍不可没。想了解这方面知识而不专治文史的其他领域读者,读一读fengdaos先生的文章,虽不曰精,概要已得。

   回言中有对版主加责者,这种习惯不好。术业各有所专,己之所长的反面,正是己之所短。治文史者,难求精通现代科技。论坛上专治科学理论者恐怕在多数,专治文史者次之。大家交流技艺,互相提高,不必在专业上是此非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0 18: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ab兄所言甚是。我并未怀疑楼主抄袭,无非是换位思考了一下:“那人说我的来历不明,我得如此如此,方可令其折服……”。

不料,楼主就一针见血的揭穿了我的老底。

http://post.baidu.com/f?kz=7291999里第一个回复:
回复: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似曾相识啊!


作者: 文霸天下 2004-12-19 20: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nlyouwa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8-30 19: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醉最近很空闲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0 2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onlyouwang于2007-08-30 19:55发表的 :
老醉最近很空闲啊

非也,极度郁闷!

身处一个正在创卫的城市里面的一所正要评估的大学中,郁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3 10: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在汉武帝之后,由于加强了皇权,抑制了相权,将政务中枢从三公府移入内廷,提高尚书台的地位,由尚书协助皇帝裁决庶政,尚书台便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尚书台长官尚书令则成了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一 切政令的长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为何写这些文章的人,都不说出来,提高尚书台地位的人,是谁呢?
要说出来,不就是汉光武刘秀和他的儿子明帝。光武一幅书生斯文像,又有不杀功臣的美名,…

此人其实非常喜欢玩阴的,对大臣刻薄残酷,且好记恨,下引徐复观先生
“三公……既不让他门任事,又不轻轻放过他们,这使三公成为仕途中的畏途。”
《后汉书》里说,大臣“难居相位”,卷26《侯霸列传》(徐先生引此段,以下为白草语译),大司徒韩歆直言刚切,刘秀不能容忍,等放他归隐田居之后,刘秀仍记恨,再遣使宣昭痛责,逼使韩歆及其子自杀。后来欧阳歙、戴涉相继为大司徒,也都因故下狱被杀。故云:“自是大臣难居相位”。

刘秀这人,早就该拆穿他的真面目,他与阴丽华那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背后则有郭废后和废太子的不幸,他也是“不杀”,让他们自己忧惧以终,其行事都要仔细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02:42 , Processed in 0.27058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