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19|回复: 3

[【文史类原创】] 借“七夕”弘扬传统文化,值得肯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7 23: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借“七夕”弘扬传统文化,值得肯定


徐迅雷撰文认为:“七夕节”是硬造出来的节日,想以此“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七夕的“情人文化”内涵,那是竹篮打水一场空。(8月17日《东方早报》)

http://arts.tom.com/2007-08-17/000H/04846382.html


农历七月初七之夜,就是俗称的“七夕节”。“七夕”与众所周知的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有关。传说牛郎和织女人神相恋,为天帝阻挠,划一道银河将其隔开,但他们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千万只喜鹊,搭成鹊桥,让他们“七夕”相会。传说中织女是一位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一轮明月下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织女能赐予她们灵巧的女红技艺,更乞求婚姻爱情的美满,所以“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

这一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节日,在近年逐渐演化成为中国的“情人节”,成为中国有情人表达爱意的节日。这种转变反映了新时代中传统节日内涵的变迁,体现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改造。这个节日内涵的演变不是由某些领导拍板决定的,而是由民众的需求产生。君不见,当今各地领导为政绩工程变着花样搞出“海鲜节”、“水果节”、“科技节”等五花八门的节日,大多劳民伤财,民众怨声载道。这些“硬造”的节日无疑遭到民众厌恶和抵制,一旦失去了行政命令的强制性,也就烟消云散了。但“七夕节”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显然与此不同,它是在民众传统文化心理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表达了一种良好的愿望,因而成为民众普遍喜爱的节日。商家投其所好,衍生出许多与“七夕”有关的商品,正反映了民众对“七夕”的喜爱程度。

“七夕节”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被赋予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的内涵,虽然是一种迎合民众需求的“新造”,却并非“硬造”,因为它不需要政府动员和行政命令的强制。“七夕节”本身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民众内在心理结构已经认同它了,因而能随着时代的要求,增加了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国的“情人节”,而并非如徐文所云,某位文化部门的领导表了个态,才促成了这个变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和延续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任务愈加显得紧迫。我们民族的节日如果都像以前引进的“圣诞节”、“愚人节”等一样,没有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背景,无疑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但是保持和延续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丝毫不动地保留僵化的节日形式和内涵,而是要在新时代中不断赋予它们新的形式和内涵,符合民众的需求,表达美好的愿望,赢得民众的喜爱,这样才能促使民族节日的复兴,弘扬传统的文化。从这点来说,借助赋予新内涵的“七夕节”,保持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尝试,值得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8 13: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不看好“打造七夕”,这个行为只是商业界的举措而已,从“乞巧”到“求偶”或“配偶”的转变已经使这个即将出台的“七夕节”改变了它的本质,这已经不是民族传统文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8 15: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成七夕,无论从文化内涵、浪漫程度和体现中国人丰富想象力,各个层面,七夕的文化价值和可回味性远非西方的情人节所比。
  我赞成吸纳西方优秀文化,同时要力挺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春节、清明、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国家应该以立法形式加以宣传和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8 16: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传统文化价值越谈越没价值了,我想到的是七夕母亲会回家,我也后天回去,家人一起吃顿饭的机会真的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1:01 , Processed in 0.1885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